Ⅰ 狙擊手的英文是「sniper」,請問它的來歷...
因為狙擊手這個詞源於1773年前後駐扎在印度的英國士兵的一種游戲,那裡的士兵經常獵殺一種名叫沙錐鳥(Snipe)的敏捷的小鳥。由於這種鳥非常難於擊中,因此長於此道的人被英語稱為sniper。(德語:Scharfshütze)後來,sniper成為專業狙擊手的正式叫法。
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狙擊手已經成為今天特種作戰行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擊手常常是特種戰斗行動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1)印度近衛軍在哪裡擴展閱讀:
著名狙擊手
1、沈比利(BillySing,第一次世界大戰)-僅在加里波利戰役不到四個月(5月至9月,1915年)的時間里,他經證實的狙殺記錄為150名土耳其官兵,如包括未經證實的則為201名,連奧斯曼帝國近衛軍里最優秀的狙擊手也死在了他的槍口下。
2、西蒙·海耶(冬季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白色死神」,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有效率的狙擊手。創下用莫辛-納甘之芬蘭制Model28步槍和其傳統瞄具狙殺542(一說為505名)名蘇軍士兵的紀錄。
3、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FyodorMatveyevichOkhlopkov,俄文:ФёдорМатве?евичОхло?пков),生於3月2日,1908年,卒於5月28日,1968年,享年60歲。費奧多為二戰期間蘇聯陸軍擊殺數大約排名第八的狙擊手,一共擊殺429人(一說為541人)。
Ⅱ 頭部扁平的,身子烏黑的,發的聲音跟打憨一樣。是什麼蛇。
1. 近日,瑞星威脅情報平台對2023年底SideWinder組織攻擊尼泊爾政府的事件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了大量釣魚網站的源文件和惡意程序,得知SideWinder(又稱響尾蛇)組織對亞洲國家政府部門的釣魚攻擊佔比高達40.9%。在這些攻擊中,瑞星特別發現了三個專門針對我國政府和企業的釣魚網站。盡管SideWinder組織對我國的攻擊並未成功,但這一發現仍揭示了中國已經成為該組織攻擊目標清單中的關鍵對象。
2. SideWinder組織又稱響尾蛇,是一支疑似來自印度的黑客組織。該組織活動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目標集中在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家,主要針對政府、軍工、能源、科研等關乎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關鍵領域,並且會對特定目標進行定向攻擊,以達到信息竊取和間諜活動的目的。
3. 瑞星對SideWinder組織的活動進行了長期追蹤,從2019年起捕獲到多起APT攻擊事件:2019年9月上旬,瑞星捕獲到兩起針對我國的APT攻擊事件,一起是偽裝成國防部某部門,向各國駐華使館武官發送虛假邀請函;另一起是向某科技有限公司駐外代表處發送虛假的安全和保密手冊。2019年10月中旬,瑞星捕獲到三起針對國內政府企業發起的攻擊。
4. AF雷霆戰隊5波新動作人偶發布,包括阿特拉斯、上校西奇、忍者Senshi、響尾蛇、黑色近衛軍、偵察兵、偵查裝備包和印度武器包共8款產品,比例為1/12。其中阿特拉斯、上校西奇、忍者Senshi、響尾蛇和黑色近衛軍每款售價169元,偵察兵售價128元,偵查裝備包和印度武器包售價89元。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出貨。
5. 本文為關於非製冷長波紅外熱成像攝像頭系列文章的下篇,上篇介紹了紅外攝像頭的基本原理、特點、應用和國外主要玩家。下篇則著重於非製冷長波紅外熱成像攝像頭的具體原理、關鍵器件、核心技術、主要挑戰、發展趨勢以及國內主要玩家。文章首先描述了某些蛇類如何通過頰窩中的特殊溫度感受器感知紅外線,這種能力類似於人類視覺,並在夜間尤為重要。這種感知器的敏感度非常高,可以分辨出0.002的溫差。科學家將頰窩稱為蛇的熱眼」或紅外感受器」。基於這種原理,響尾蛇導彈配備了紅外線自動跟蹤制導系統,能感知熱氣流並准確打擊目標。接著,文章轉入非製冷長波紅外熱成像攝像頭的討論。這種攝像頭的整體結構包括紅外鏡頭、紅外探測器和圖像處理等核心器件。紅外探測器是長波紅外攝像頭的最核心器件,採用微電子工藝集成電路技術製成,主要由多個探測像元組成,這些像元可以完成光電轉換和信號處理。探測器主要分為凝視式和掃描式兩種,根據焦平面的光敏元數目和是否需要光機掃描來分類。目前主流產品為凝視型焦平面探測器。探測器的主要指標包括陣列規模、像元尺寸、NETD(雜訊等效溫差)、熱響應時間等。熱成像紅外攝像頭的工作原理與可見光攝像頭不同,它沒有曝光時間」,或者說,它實際上一直進行曝光,並實時處理圖像。
6. 1958年,一位浙江老農在田地中意外發現了一枚美製響尾蛇」導彈。該事件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導彈被運往北京進行分析研究。盡管蘇聯方面多次要求歸還該導彈,但中國拒絕了。中國擔心蘇聯可能會不分享研究成果或甚至對中國不利。最後,在蘇聯承諾分享其研究成果後,中國同意將導彈交給蘇聯。蘇聯成功仿製出K-13空對空導彈後,中國也開始了自己的研究,並在三年後掌握了相關技術,製造出了中國的空對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