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四大航區是什麼
四個行區就是太平洋航區,印度洋航區,大西洋航區和北冰洋航區
遠東-北美西海岸航線,遠東-巴拿馬-加勒比/北美東海岸航線,遠東=奧新航線,遠東-南美西海岸航線,遠東奧新航線,遠東東南亞航線
北大西洋汗腺
波斯灣好望角西歐/東南亞,日本/地中海北美航線.
② 海運集裝箱的載重究竟為多少
按照標準是 30480KGS,意思就是說貨重和箱皮重允許理論值不能超過這個。一個20尺小櫃的箱子重量是2200KGS,30480-2200=28280KGS。不過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裡面,20尺小櫃,特別是內貿箱,貨重裝個30T的很平常。
20尺的本身箱重就2.3噸,理論上可以裝到28噸,一般也只能裝到26噸。所以20英尺和40英尺的集裝箱載重量差不了多少。40英尺的集裝箱在重量上不比20英尺的裝的多,但在體積上比20英尺的大,如果是輕貨的話40尺的內容量是20尺的兩倍。
(2)北印度洋航區經過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集裝箱轉運貨物,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因此集裝箱是一種偉大的發明。集裝箱最大的成功在於其產品的標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
能夠讓一個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實現標准化,並且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船舶、港口、航線、公路、中轉站、橋梁、隧道、多式聯運相配套的物流系統,這的確堪稱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偉大奇跡之一。
③ 世界四大航海區域
1太平洋航區:遠東--北美西海岸航線 該航線包括從中國,朝鮮,日本蘇聯遠東海港到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等北美西海岸各港的貿易運輸線。從我國的沿海地各港出發,偏南的經大隅海峽出東海;偏北的經對馬海 峽穿日本海後,或經清津海峽進入太平洋,或經宗谷海峽,穿過鄂霍茨克海進入北太平洋。
2大西洋航區:西北歐--北美東海岸航線 該航線是西歐,北美兩個世界工業最發達地區之間的原燃料和產品交換的運輸線,兩岸擁有世界1/5的重要港口,運輸極為繁忙,船舶大多走偏北大圓航線。該航區冬季風浪大,並有濃霧,冰山,對航行安全有威脅。 (2)西北歐,北美東海岸--加勒比航線 西北歐--加勒比航線多半出英吉利海峽後橫渡北大西洋。它同北美東海岸各港出發的船舶一起,一般都經莫納,向風海峽進入加勒比海。除去加勒比海沿岸各港外,還可經巴拿馬運河到達美洲太平洋岸港口。 (3)西北歐,北美東海岸--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亞太航線 西北歐,北美東害--地中海--蘇伊士航線屬世界最繁忙的航段,它是北美,西北歐與亞太海灣地區間貿易往來的捷徑。該航線一般途經亞速爾,馬德拉群島上的航站。
印度洋航區:.印度洋航線
印度洋航線以石油運輸線為主,此外有不少是大宗貨物的過境運輸。 (1)波斯灣--好望--西歐,北美航線 該航線主要由超級油輪經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運輸線。 (2)波斯灣--東南亞--日本航線 該航線東經馬六甲海峽(20萬噸載重噸以下船舶可行)或龍目,望加錫海峽(20萬載重噸以上超級油輪可行)至日本。 (3)波斯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西歐,北美運輸線 該航線目前可通行載重大成30萬噸級的超級油輪。
北冰洋航區
④ 水上運輸的海洋運輸
海洋運輸是各國對外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表的報告, 1995年世界貨物海運量達創紀錄的46.5億噸。海運的結構模式是「港口—航線—港口」,通過國際航線和大洋航線聯結世界各地的港口,其所形成的運輸網路,對區域經濟的世界化和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聯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世界海運業特點
當今世界海運業具有如下特點:
1.長期以來,世界海運市場一直被少數發達國家和傳統海運大國所壟斷截止1992年,以美國為首的海運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挪威、希臘、俄羅斯和義大利等國家)仍掌握世界商船噸位的60%以上。但近時,世界航運開始由發達的海運國家向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轉移,如中國(包括台灣省)、韓國、新加坡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都在大力擴大港口規模,積極建設和發展自己的船隊,努力打破發達國家對國際航運市場的壟斷。
據對世界商船的有關統計,截止至1991年7月,世界共有100總噸以上的商船80030艘,約4.36億總噸,6.84億載重噸。擁有10萬總噸以上商船的國家和地區共87個, 100萬總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45個。位於世界商船隊前十名的國家(地區)依次為賴比瑞亞、巴拿馬、日本、前蘇聯、挪威、希臘、塞普勒斯、美國、中國(包括台灣省)、巴哈馬。上述十國商船隊噸位共達2.75億總噸,佔世界商船隊總噸位的63%。
2.國際航運市場的重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本世紀初,大西洋獨佔全球海運量的3/4,直到80年代,這一狀況才開始出現較大改變,隨著東亞經濟的崛起,國際航運市場明顯東移。現時,環太平洋地區已控制著世界船隊主要運力的40%,其中東亞港口集裝箱裝運量在1985年時為1617.9萬箱,佔世界的29%,而1994年已增加到5373.3萬箱,佔世界的比重猛增至43%。 1995年,東亞港口集裝箱裝卸量已達6100萬箱,佔世界的比重繼續擴大。現時,位居世界集裝箱裝卸量前五名的港口有四個在亞洲「四小」,它們是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另一個是鹿特丹,居第四位)。
3.方便旗船日趨擴大在方便旗船的構成中,日本、希臘、美國等發達國家擁有噸位占絕對優勢。
據英國勞氏船級社和希臘海運部統計, 1995年注冊1000總噸以上的希臘船為3142艘, 7167萬總噸,居世界首位,其中懸掛希臘國旗者為2165艘, 3172萬總噸,居世界第三位,即移籍海外的希臘船達4000萬總噸。又據美國海運管理局的報告,由於大量船舶移籍海外,到1995年,美國船主擁有的商船中,美國旗船僅剩下1500餘萬噸,致使美國在世界商船國中的位次由1985年的第六位退至1990年的第八位,再退至1995年的第十一位。另據日本運輸部海運局的報告稱, 1971年日元升值以及1973年日本實行浮動匯率制,致使日本旗船大量移籍海外,日本旗船占日本船隊的比例從1969年的86%左右降至1980年的51%,進而再降至1995年的11%。
(二)世界主要航線和港口
按地理環境結構,世界海運分為太平洋航區、大西洋航區、印度洋航區和北冰洋航區。其主要航線和港口分述如下。
1.太平洋航區太平洋位於亞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從白令海峽到南極洲的羅斯冰障,南北長約159oo公里,從巴拿馬至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最大寬度約19900公里,面積17968萬平方公里,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東南部通過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與大西洋相通,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是溝通兩洋的便捷通道;太平洋西部通過大洋洲與亞洲之間的海峽與內海以及澳洲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域與印度洋相通,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龍目海峽是溝通兩洋的重要水道。
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海運大洋。隨著東亞的發展以及美國、加拿大等國經濟關系重心轉向太平洋,世界航運中心正從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太平洋主要航線有: (1)北太平洋航線(由遠東北美西岸和北美東岸的航線組成),(2)南太平洋航線(自北美越太平洋至澳、新),(3)遠東—南美西岸航線(自遠東經夏威夷群島南部越赤道進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岸各港),(4)遠東—澳新航線,(5)亞洲東部近海航線(由東北亞至東南亞的航線,此航線向西延伸可至中東波斯灣各港), (6)美洲西岸近海航線。
2.大西洋航區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930O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洋,西部通過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溝通,東部經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屬海)可進入印度洋,由東南繞好望角亦可進入印度洋。
大西洋航運發達,是世界上海運量最大的洋,主要航線有:(1)北大西洋航線(聯系北美和歐洲各國的航線,其東經蘇伊士運河接印度洋航線,這里是世界上船舶周轉量最大的航線,二戰後相對衰落),(2)西歐、北美東岸—加勒比海航線,(3)西歐、北美東岸—好望角東方航線,(4)南美東海岸—好望角東方航線,(5)美洲東海岸航線。
3.印度洋航區印度洋面積749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由於它介於亞洲、非洲、大洋洲之間,距歐洲也只隔一個地中海,故印度洋在貫通世界東西交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又是中東石油輸出的主要路徑。
本航區主要航線有橫貫印度洋東西的大洋航線和通達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航線。橫貫印度洋東西的航線包括從亞太地區及大洋洲橫越印度洋西行的航線,和從歐洲、非洲橫越印度洋東行的航線,基本上是溝通三大洋的航線,在這組航線上,東端的馬六甲海峽和西端的蘇伊上運河是兩個樞紐地點。波斯灣輸油航線一面是西行(經蘇伊士運河或好望角)至歐洲和美國,一面是東行(經馬六甲海峽或龍目海峽)至亞太地區。
4.北冰洋航區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美洲之間,為三洲所環抱,在亞洲與北美洲之間有白令海峽通太平洋,在歐洲與北美洲之間以冰島—法羅海檻和威維亞·湯姆遜海嶺(冰島與英國之間)與大西洋分界,有丹麥海峽及北美洲東北部的史密斯海峽與大西洋相通,面積13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洋。
北冰洋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頂點,有聯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但氣候嚴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凍,故北冰洋的航運意義不大。當下主要的航線有從摩爾曼斯屯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北冰洋航線和從摩爾曼斯克直達斯瓦爾巴群島、雷克雅未克和倫敦的航線。
(三)海上集裝箱運輸
集裝箱運輸又稱箱運化運輸,是國際貿易貨物運輸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國際標准集裝箱規格為寬8英尺,高8英尺、長則有20英尺、30英尺、40英尺幾種。集裝箱運輸有很多優點,如便於港口作業機械化,從而提高裝卸效率,大大縮短船舶在港時間,加快船舶周轉率,能節省包裝費用,減少貨損,並有利於不同交通線路和運載工具的銜接,開展門到門運輸等。集裝箱運輸興起於本世紀30年代,發達於戰後。海上集裝箱運輸的出現,使集裝箱運輸蓬勃發展。當下,全球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進入集裝箱運輸網,有集裝箱港口400多個,泊位1萬多個。另據有關資料, 1995年底,世界集裝箱船隊(3000總噸級以上,載箱量在150TEU及以上者)總計為2092艘,載箱能力為2970萬TEU(標准箱)。同年,全球各港口進出口和中轉的集裝箱總量達14200萬TEU,各主要航線均已實現集裝箱化。
當下,世界主要集裝箱航運地區有遠東、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這四個地區貨運量大,消費水平高,適於集裝箱運輸的貨源充足,聯結這幾個地區的集裝箱航線便成為全球海上集裝箱航運干線,它們是:北太平洋航線、北大西洋航線、遠東—歐洲航線(印度洋航線)。
北太平洋航線由遠東—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線和遠東—北美大西洋沿岸航線組成。本航線除承擔太平洋沿岸附近地區貨物運輸外,還連接北美大西洋沿岸、墨西哥灣沿岸各港及通往美國中西部的內陸聯合運輸,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所聯系的港口有亞太地區的東京、橫濱、名古屋、神戶、大阪、釜山、仁川、大連、天津、青島、上海、香港、高雄、基隆、新加坡;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長灘、奧克蘭(舊金山)、西雅圖、波特蘭和溫哥華;北美東岸(包括墨西哥灣沿岸)的休斯敦、新奧爾良、坦帕、傑克森維爾、諾福克、費城、紐約、波士頓、哈利法克斯、聖約翰等。
北大西洋航線以美國東岸為中心,由北美東岸、五大湖—西北歐、地中海之間的航線組成,開展對西北歐、地中海及澳大利亞地區(經印度洋)的集裝箱運輸。所聯系的港口在歐洲—端主要有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勒阿弗爾、南安普敦等。
遠東—歐洲航線除聯系遠東和歐洲各港外,還把北美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地區、地中海、中東、澳新等地連接起來。
除上述三大集裝箱航線外,還有遠東—澳新航線;澳新—北美航線以及歐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線。以上六條集裝箱運輸干線聯結著世界主要貿易區,構成了世界海上集裝箱運輸網路的骨架,它和分布於全球各地的集裝箱運輸支線—起構成覆蓋全球的集裝箱運輸網。干支線運輸網由中轉港聯結起來。
⑤ 北印度洋航區的構成(包括主要海域、海峽及主要港口)
海域主要包括:孟加拉灣。阿拉伯海。亞丁灣。紅海。安達曼海。波斯灣。主要海峽:東邊的馬六甲。尼科巴。馬爾地夫附近的十度海峽。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紅海與亞丁灣的曼德海峽。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爾各答。孟買。金奈。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伊拉克的巴士拉。葉門的亞丁。斯里蘭卡的科倫坡。伊朗的阿巴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