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不撤軍怎麼辦
印度若不撤軍,中國不排除軍事解決問題。
1.近日,中國外交部就中印邊界對峙事件發表了12頁重磅文件,全方位說明了事件的來龍去脈,闡述了中國的堅定立場,再次以大量事實駁斥了印方無理狡辯。
2.將印軍非法越界定性為「侵入中國的領土,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表明了此次事件對於中國而言是非常嚴重的侵略行為。
3.強調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己的正當合法權益,警告印度不要心存僥幸,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4.中國政府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絕不退讓,任何國家都不應低估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己的正當合法權益。
5.中方要求印方尊重歷史界約規定,立即撤回其邊防部隊並徹底調查此事。中方警告印度不要執意挑釁中國,與中國為敵沒有好下場。
6.自6月以來,印度軍隊悍然越過無爭議的國界,並長時間滯留在中國境內,其性質就是嚴重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是對不丹主權的挑戰。
7.違反了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也嚴重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粗暴踐踏了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更對地區和平穩定和正常國際秩序形成了嚴峻挑戰,印度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
8.此次由印度單方面挑起的中印之間邊境對峙問題,表面上原因是印度擔憂中國在沒有爭議的洞朗地區完成道路修建,會對印度構成所謂的「安全威脅」,但實質上是印度政府蓄謀已久的無事生非之舉,印度企圖利用洞朗地區邊境對峙事件借機與中國討價還價。
9.實際上反映出印度莫迪政府缺乏長遠戰略眼光、不成熟的政治心態,此次中印邊界對峙事件將極大地影響到中印雙邊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並成為維護中印邊境地區和平穩定的潛在威脅。
⑵ 如果印度不撤軍,能有什麼反制措施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7月10日在題為《中國可以打的牌比印度多得多》的社評文章中稱,印巴克什米爾沖突是老問題,對印度形成直接牽制。印度與美日澳結成「戰略統一戰線」也是老話題,但它比較虛。印度不像日本,對做美國的「小跟班」不加掩飾,它在自我矮化的同時又不肯放下號稱自己是大國的架子,所以它一直患得患失,非常糾結。
中國一直在印巴克什米爾沖突問題上持中立態度,但如果讓中國哪天不高興了,轉向全面加大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支持,將是印度的噩夢。那將比印度與美日加強合作對中國造成的損害更加實質。
中國在邊界問題上未對印度採取強勢姿態,一直很有耐心,有維護中印友好大局的氣度。但是印度近來得寸進尺,透支自己既被美日拉攏、中國又不願意與它激化矛盾的戰略優越感,試圖蠻橫地給中國「立規矩」,比如反對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修公路,只要新德里臆測這條公路可能威脅其戰略要地安全的話。
中國的確要給印度必要的警告,促其在對華問題上保持清醒。這次洞朗地區的摩擦,完全是印度無理取鬧,因此中國決不可讓步,必須讓新德里汲取一個沉重的教訓。
中國或將採取多重手段反制印度
鑒於印度一時不肯撤軍,雙方動用軍事手段將會徹底打破中印邊界已持續數十年的大致平靜,中國軍隊可以考慮在中印漫長邊界的多個地方積極巡邏、前出,甚至在洞朗地區的其他位置越界深入印度一邊,開辟中印軍隊在國境線印度一側的新對峙點,形成交叉越界對峙的局面,給印方施壓,迫使印軍最終從越界處撤退。
如果印度有進一步的反華戰略動作,中國就可考慮強化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支持,直到完全站到巴基斯坦一邊。
中印友好對印度東北部地區保持基本穩定很重要,那裡的局勢比西藏局勢要脆弱得多。中國一直與印度講理,但沒有任何理由懼怕它,縱容它的囂張。
⑶ 中印邊界爭端最優解決方案
一、教訓印度
如果想給印度一個教訓,事情的結果是明擺著,因為中方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誰也不願意真走到戰爭那一步。應對疫情、拯救國民生命,應是印度的當務之急。
二、和談
那麼和談呢?中方已經明確表示,要求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和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時也強調,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渠道,就妥處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
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態度,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在事涉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上,別再搞這種耍無賴的小把戲。
(3)怎麼說服印度撤軍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
9月14日中印外長在莫斯科簽訂五點解決分歧方法時刻,莫迪卻對當前的中印邊境對峙發表了最新講話,他在講話中呼籲印度議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支持正在前線部署的印度軍隊,莫迪表示國家將與前線士兵共進退。16日,外國記者質問中印外交部發言人,為何中印外長答應解決分歧,中印邊境軍隊卻沒有分離?
1962年中印戰爭就是10月打的,越往後,中印越緊張,越可能沖突。中印之間經過2017年洞朗對峙,2020年邊境斗爭,雙方和平的基石已經失去了,印度此時撤軍就算中國不「擊其惰歸」,民粹主義印度國內,莫迪也無法交代。再晚一些撤軍,印度那糟糕的後方交通,應該會損失不少生命的。
據說班公湖第四指,中國已經建好永久營地,印度必須留下一些軍人與中國做伴,否則來年2月,未定國界,中國一定會前出一定距離,這是印度不可接受的現實。
⑷ 如果印度死扛不撤軍 中國怎麼接招
印度不是不想撤,而是因為輿論被吊起來了,他們不得不硬抗。當然最後扛不住了也只能撤。
這里有一個很簡單的事實,不管東線還是西線,中印對峙都發生在高寒山區,冬天大雪封山之後是很難站住腳的。所以兩邊實際上就是夏天相互滲透,冬天各自撤回,這種狀態叫做「季節性控制」。
中國後來能夠在洞朗長期駐守,是國力的碾壓。印度其實沒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