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在禁中國APP,哪些APP將會採取適當措施呢
印度政府信息技術部突然宣布將禁止59款中國APP,位元組跳動率先行動,主動從印度去應用商店下架旗下三款產品,分別是tiktok,helo,vigo,並且暫停服務。7月1日,微信陸續在印度多地被反饋出現語音通話和視頻通話功能,無法使用的情況。同時QQ郵箱也在一些地區出現客戶端無法訪問的情況。基於對微信文字和圖片聊天功能,也進一步被封的擔心,許多在印度的中國人已經開始注冊並使用釘釘來作為備選方案。
⑵ 深度|阿里暫停投資印度,一個並不意外的結局
2015年到2018年,可能是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的蜜月期,阿里巴巴也不例外。但是,最近在對華關繫上屢出「昏招」的印度政府,現在要為這份「任性」買單。
8月27日,有知情人士稱, 阿里巴巴至少在6個月內不會投入新資金來擴大在印度的投資,暫不會減持已經投資企業的股份或退出投資。 過去幾年,阿里巴巴已經在印度投資的公司包括Paytm、Zomato和BigBasket。
對此消息,阿里巴巴官方對21Tech回應稱,阿里國際化的道路不會停止。在上周的2021財年Q1季度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基於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決定停止UCWeb及其他創新業務在印度的服務,預計不會對阿里集團的財務情況構成重大影響。
這一答復其實已經表明了阿里巴巴對於印度市場的謹慎。私募股權分析機構PitchBook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AlibabaCapital Partners和螞蟻集團, 已向印度企業投資逾20億美元,並參與了至少18億美元的融資。
此番作出暫停投資的決定,其實也不意外。最近兩年,阿里巴巴在印度幾乎沒有新的投資,只有對過去項目的跟投。說明它對這個市場變得更加謹慎。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認為,印度確實存在很大的潛力,但是眼下離商業變現和回報還有很遠的距離。況且,暫停並不代表完全退出,也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
復制電商路徑
從2014年赴美IPO的那一刻起,馬雲便為阿里巴巴定下了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只不過,支付寶的模式在有序、發達的歐美國家反而體現不出其優勢。印度的城市基礎建設、金融服務水平低下,使得中國公司趨之若鶩踏足這片熱土。
在印度市場,社交和搜索兩大市場已經被FaceBook和Google所佔領,馬雲的辦法是選擇業務模式相近的公司,再來填補市場的空白點。除了投資移動支付平台Paytm以外,阿里巴巴還投資了印度第二大電商Snapdeal。
這一路徑也被騰訊所採納,印度本土即時通訊應用Hike Messenger獲得來自騰訊和富士康領投的1.75億美元D輪融資。這在投資趨冷的當下已屬難得,也從側面說明騰訊對於打造印度版「微信」的決心。雖然難以預測阿里巴巴與騰訊的印度淘金路走向是否會平坦,但是已然成為市場的風向標。
2019年5月6日,印度創業公司Bigbasket獲得了由Mirae Asset-Naver亞洲增長基金,阿里巴巴和英國政府擁有的CDC集團領導的一輪投資的1.5億美元資金。就在2018年,阿里巴巴在該公司領投了3億美元,成為其最大股東。並寄望於Bigbasket加強與亞馬遜的競爭。
據了解,BigBasket公司創立於2011年,在印度26個城市提供在線服務,提供超過1.9萬種產品和超過3000個品牌,種類涵蓋水果、蔬菜、主食、肉類、飲料和個人護理。今年四月,該公司籌集到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6000萬美元的過橋資金,但是該公司在物流方面仍然需要大量投資。
過去幾年,該公司一直在投資倉儲和物流,並將其交付網路擴展到一些較小的城鎮和城市,預計在2020年至2022年之間將實現收支平衡。
可以說,阿里巴巴在印度市場上,將電商的希望寄託在了Bigbasket,印度當地物價和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也是吸引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重要原因。不過,在阿里巴巴暫停投資後,Bigbasket下一輪融資是否會受到影響,還不得而知。多年來,亞馬遜一直視印度為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之一,並承諾在印度投資65億美元。
搶占支付先機
在過去的四年,除了互聯網新經濟的巨頭,海爾、華為、中興等傳統製造企業也早已在印度布局。越來越多的熱錢正在湧向這片土地,一如十年、二十年前的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印度市場都是中國和歐美企業競逐的戰場,它像是處在黎明前的靜默,卻也有擋不住的洶涌不斷襲來。
2015年年初,螞蟻集團投資了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平台Paytm,隨後,螞蟻金服聯合阿里巴巴又加大了對Paytm的投資,占股比例約為40%。目前,Paytm已經獲得印度央行發放的第一張支付銀行牌照,並獲准在印度市場開展支付、儲蓄、匯款、轉賬等銀行業務,類似印度的「支付寶」。
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螞蟻集團主要的聯營公司包括運營Paytm的One97 Communication Limited(下稱「One97),持股比例30.33%;以及網商銀行,持股比例30%。
2020年上半年,網商銀行收入40.16億元,期內利潤5.5億元。作為螞蟻在印度的電子錢包合作夥伴,當地「支付寶」Paytm母公司One97在上半年的收入約12.63億元,虧損8.61億元,在2017至2019年分子虧損18.69元、33.91億元和34億元。2019年,One97宣布,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由軟銀集團的螞蟻集團領投。
對於螞蟻集團來說,這是一項長遠的投資布局,其目的是為了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多的用戶。此前,螞蟻金服的國際業務主要集中在跨境支付,眼下其加大了對支付業務的戰略投資。Paytm是螞蟻金服撬動國際市場的一個支點。
曾擔任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的彭翼捷在接受21Tech采訪時曾透露,在更遠的十年內, 螞蟻金服用戶量會增至20億,其中60%的用戶來自海外。
這一目標正在推進中。8月27日,咨詢研究公司RedSeerConsulting日前發布報告顯示,Paytm在印度國內店鋪支付(P2M)領域中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該平台已成為印度金融 科技 領域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支付供應商。報告稱,Paytm在三線及以下市場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其平台上有超過 1600萬個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Paytm以160億美元估值,已經成為估值最高的印度獨角獸企業。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支付寶出海並不容易,除了面臨當地政府監管的挑戰,它還需要在本土化方面進行更多的創新。
國際化挑戰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擁有十億人口,且經濟發展潛力較大,也正是大公司看中它的原因。印度是亞太地區使用手機購物人數增長率最快的國家,不過,印度的人均消費水平仍然偏低。
支付寶一名內部人士曾透露,從統計數據來看,Paytm的用戶中,使用100美元以下手機的占據主流,使用蘋果手機的用戶比例不到5%。
這對於進軍印度的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無論是系統技術、風控水平還是基礎建設,都非常有限。此外,來自政策層面的監管也將帶來不小的挑戰。7月15日,阿里巴巴出海印度的UC瀏覽器、UC News以及短視頻產品Vmate,均通過公司內部信通知本地員工團隊即將解散。同時,裁掉了350多名印度員工中的近90%。一些助理、管理和初級職位的員工,都已經通過視頻會議被口頭告知了裁員的消息。
阿里巴巴印度方面對此解釋稱,對員工進行解聘是因為印度對UCWeb及Vmate實施的禁令,阻礙了公司後續繼續對印度提供服務的能力。事實上,2019年5月28日,印度短視頻應用VMate才獲得阿里巴巴的億級美元投資,並且在該筆融資完成之後,VMate和天貓精靈、釘釘等一起進入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
這說明,除了移動支付和電商,阿里巴巴還看好短視頻賽道。 有數據顯示,VMate在成立之後的1年時間里,下載量超過1億次,日均生產量已經超過了上百萬條。對於既往產生的投資,或許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
不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眼下都值得思考如何真正實現國際化,讓自己的產品走出去。張勇還表示,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針對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政策變化,張勇說:「我們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政策變化,跟蹤評估這些變化對阿里可能產生的影響,並相應採取新的合規措施。」
按下暫停鍵,也可能給競爭對手更多機會。 2019年中,亞馬遜宣布在印度增加30億美元投資,總投資額達到50億美元。就在上月,繼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決定禁用包括TikTok(抖音國際版)、微博、微信、UC瀏覽器等在內的59款應用後,又有275個中國App被納入所謂「清單」。
隨後,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美國 科技 公司已陸續宣布,對印度最大的通信公司」吉奧平台」數字服務公司出資;其中,谷歌計劃在今後的5至7年內投資100億美元,亞馬遜也宣布將在印度投資10億美元。面對亞馬遜的積極進攻,阿里巴巴在印度是否能夠站穩腳跟,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是否能夠在印度被復制,都值得高度關注。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⑶ 短視頻的發展前景如何
短視頻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快手(01024.HK)、騰訊(00700.HK)、網路(09888.HK)、bilibili(09626.HK)等
本文核心數據:短視頻行業用戶規模;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MCN機構數量;短視頻廣告收入
行業概況
1、定義:短片視頻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鍾以內的視頻。短視頻內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街頭采訪、公益教育、廣告創意、商業定製等主題。由於內容較短,可以單獨成片,也可以成為系列欄目。
短視頻產品可分為綜合類短視頻、聚合類短視頻和工具類短視頻。綜合類短視頻一般指的是具有社交屬性、視頻拍攝、購物等多種功能的短視頻平台,代表性產品有抖音、快手等;聚合類短視頻主打特定領域的短視頻平台,如梨視頻、西瓜視頻等;工具類短視頻指的是以視頻剪輯功能為主的短視頻平台,如FaceU、剪萌等。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清晰
中國短視頻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內容生產方、中游內容分發方和下游用戶終端。上游內容生產方主要分為UGC(用戶生產內容)、PGC(專業生產內容)和PUGC(網紅/明星生產內容)三大類;中游內容分發方包括短視頻平台、社交平台、新聞資訊平台、電商平台、垂直平台、直播平台和傳統視頻平台等。此外,產業鏈參與主體還包括基礎支持方(如伺服器提供商、電信運營商、技術運營商等)、廣告商和監管部門等。
目前,短視頻上游內容生產方主要包括博納影業、正午陽光、五元文化、大禹網路、新片場、青藤文化、薇龍文化等。短視頻內容分發參與者眾多,移動短視頻APP有抖音、快手、騰訊微視、西瓜視頻、好看視頻、梨視頻、微信視頻號、央視頻等;內容分發平台主要有社交類應用如微信、QQ、新浪微博、小紅書,資訊類平台如知乎、今日頭條,此外,傳統視頻平台也涵蓋短視頻內容分發,如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嗶哩嗶哩等。短視頻基礎支持方主要包括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網路智能雲、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廣電。
行業發展歷程:「兩強」格局形成,行業步入穩定期
短視頻行業萌芽於2011年,快手、微視、美拍等都是早期的參與者,之後在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4G技術的發展推動下,行業快速發展。2016年抖音橫空出世,強大的演算法推薦機制向用戶精準提供了大量優質的短視頻內容,廣告變現規模迅速增長。近年來,短視頻行業已形成抖音+快手的「兩強」競爭格局。由於內容視頻化的趨勢加深,微信、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也加入了短視頻功能,進一步增強了短視頻的滲透率。
行業政策背景:聚焦行業亂象,加強行業監管
在我國短視頻用戶群體逐漸增長的大背景下,短視頻准入門檻低、自我審查機制少等因素造就了大量的低俗內容、虛假內容泛濫、內容抄襲的問題逐漸暴露。為此,我國加緊對短視頻行業進行監管。
近年來,政府各部門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以推動國內短視頻行業及其他相關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及主要內容如下表所示:
上游內容生產方:三大類內容生產者(UGC、PGC和PUGC)
目前,短視頻行業內容生產方包括UGC(用戶生產內容)、PGC(專業生產內容)和PUGC(網紅/明星生產內容)三大類。
UGC生產者為非專業的普通用戶,該類群體成本低、製作簡單,因此也基本沒有門檻,具有強社交屬性特點。UGC生產者內容製作主要以表達個性自我為主,一般製作時長在15秒以下,代表性平台有抖音、快手和美拍等。
PGC生產者為專業機構,其相較於其它兩類生產方生產成本、專業度和技術要求均較高,具有強媒體屬性特點,製作短視頻時長在2-5分鍾,一般通過海量優質內容吸引用戶的關注和互動,一般這類人群活躍在西瓜視頻、梨視頻、好看視頻等短視頻平台。
PUGC生產者指的是擁有粉絲基礎或擁有某一領域專業知識的KOL,這類生產者成本較低,主要依賴流量盈利,兼具社交屬性和媒體屬性。一般這類內容生產者製作視頻時長在1分鍾左右,主要以故事情節作為視頻的亮點。快手、抖音、抖音火山版等多為這類人群的首選短視頻製作平台。
下游泛內容平台:數目眾多,類型豐富
發展至今,我國已經形成了各種類型的泛內容平台,包括社交平台、資訊平台、電商平台、傳統視頻平台、直播平台、垂直平台等。社交平台有微博、微信等;代表性資訊平台則有頭條、網易、騰訊新聞等;電商平台有淘寶、京東、小紅書等;傳統視頻平台有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
行業發展現狀
1、用戶規模:規模增勢穩定,用戶粘性增強
短視頻時長短、內容集中、表現力強,契合了碎片化的觀看習慣,深入滲透至大眾日常生活。同時,短視頻滿足了個性化、視頻化的表達意願和分享需求,越來越多的用戶群體拍攝/上傳短視頻。
CNNI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2021年,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持續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宅家」使得短視頻用戶規模強勢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短視頻用戶規模較2019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19.29%。2020年,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8.73億人。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9.34億人,較2020年同期增長6080萬人,年增長率為6.99%。
短視頻用戶使用率持續提升。2019年後短視頻的用戶使用率增長明顯,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21年,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率升至90.5%。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短視頻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