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的生育率是多少

印度人的生育率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4-11-02 13:44:41

㈠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啥中國育率連年走低,印度卻一直生不夠

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很快,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是全球人最多的國家,人口的紅利,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非常大的好處,但是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反而變得越來越低,2019年更是創下新低。

2019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僅為10.48%,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是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低值,這是中國放開二胎政策後,中國生育率第三年持續下降,並且專家表示,根據統計,中國的生育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而與此同時,中國的鄰國印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生育率卻一直非常高,為什麼同為發展中國家,同為人口大國,中國和印度的生育率卻差別這么大的呢?

㈡ 新加坡華裔生育率

0.96。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新加坡三個主要族群中,華人的生育率是最低的0.96,其他兩大族群馬來族生育率高達1.8,印度族群為1.05。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國土面積728.6平方公里(2021年),總人口568.6萬(2021年),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14]

㈢ 印度人口的年齡結構是什麼

比中國好,年輕人口多,不是說這低端製造業要轉到印度嗎?
作為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大國的中國和印度,由於在世界經濟發展競爭中一直處於領跑地位和迅猛發展階段,所以,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隨著這兩個亞洲人口大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中國、印度以及整個亞洲對世界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無怪乎人們稱21世紀為亞洲的世紀。中印兩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有著相似的國情和相似的發展目標,兩國既是友好鄰邦,也是競爭對手。本文從人口學的視角,從人口要素和發展實力方面比較中印兩國未來發展的競爭潛力,希望這種比較能對我們思考遠期人口發展戰略有意義。

一、中印人口現狀與變化趨勢比較

1.人口現狀比較

1)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

20世紀中葉世界第二次大戰以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紛紛擺脫了舊的殖民統治,建立了新的國家。20世紀40年代末期,同為世界人口大國的印度和中國都先後成立了新的政府,迎來了百廢待舉的建設新時期。在20世紀50年代,中印兩國人口變動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上是在一個起點上(見表1)。由於中印兩國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社會經濟基礎和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所以,影響人口變動的因素也不盡相同。可以看到,中國人口死亡率如果除去非正常時期,20世紀60、70年代就已經降到了很低的水平,遠低於印度的同期水平。印度死亡率變化比較平穩,漸次下降,進入21世紀粗死亡率水平才接近中國。中國人口的出生率從20世紀60年代已經有所回落,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由於實施了全國范圍的計劃生育政策,所以,人口出生率顯著下降;而同期雖然印度政府早在1947年就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思想,也提倡家庭計劃,並在20世紀70年代中葉有過全民計劃生育運動,但出生率變化甚微,人口出生率仍高達38‰,高出中國同期水平近10個千分點。20世紀80、90年代,中印兩國的出生率水平差距更大,均有10個以上千分點的差距。進入21世紀,兩國出生率水平的差距開始縮小。實際上,中國印度人口出生率的變化都有著政府幹預的痕跡,不過,中國更多的是政府有所為的影響,而印度則更多的政府無作為的影響。

對於兩個人口大國來說,遷移因素影響較小,因此,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就直接影響著人口增長率的變化。可以看到,從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雖然,中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變化軌跡有很大不同,但增長率的幅度卻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國人口由於死亡率下降幅度快於出生率,所以,人口增長逐步加速,到20世紀70年代,平均人口增長率達到了歷史上最高;印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雖然比較緩慢,但比較同步,所以,人口增長率也保持較高的水平上。20世紀70年代以前,中印人口平均增長率差距不超過2個千分點。但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中印兩國的人口增長率開始分道揚鑣,進入20世紀80年代,印度人口增長率高出中國7個千分點,進入90年代,差距進一步擴大,印度人口年均增長率高出中國8個多千分點,進入新世紀,人口增長率的差距有所回落,但也仍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資料來源: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2Revision ),New York,2003.

2)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

人口出生死亡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口數量的變化,1950年,中國人口總量為5.55億,印度為3.58億,中國比印度人口多近2億人。由於人口基礎較大,即便是中國人口的年均增長率低於印度,但在絕對增長量上高於印度。從1950年到1980年,中印兩國人口總量之差都在增加,最高值達3億多。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口增加的慣性減弱,而印度人口仍舊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印度人口總量增加快於中國,中印人口總量差值開始縮小。

人口數量隨著出生宰、死亡率變化而變化的同時,人口的年齡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從各個年齡組人口的比例變化來看,中印人口的年齡結構變化有較大的差別。從老年人口即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變化來看,中國人口從1950年到1970年,該比例先增後降。從1970年起,老年人口比重逐步上升。少年兒童人口的比例從1950年起,一直在上升,直到20世紀70年代實施計劃生育後才逐步降低。顯然,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特點與中國人口出生死亡的變化特點是直接密切相關的。印度人口的年齡結構變化相對比較平穩。從1950年起,老年人口的比重一直較為平緩地上升,沒有波動,與中國波動變化的特點形成對比。少年兒童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到1980年,印度少年兒童人口的比例超過了40%,這樣的高比例直接與人口的高出生率有關。隨著出生率緩慢下降,少年兒童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不過,到2000年,印度少年兒童人口的比例高出中國近10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比例印度則低於中國近2個百分點。

2.人口數量與結構變化趨勢

1)人口數量變化趨勢

由於中印兩國社會經濟基礎、文化傳統、人口政策以及人口現狀不同,未來中印兩國的人口變動趨勢也不盡相同。從聯合國人口中方案的預測來看,中國人口的生育水平將繼續保持較低的出生率和較低的死亡水平。不過,由於人口迅速老化,粗死亡率將會不斷升高,2030年左右,中國人口將會出現負增長。如果是按低方案預測,中國人口的負增長將會提前至2020年左右。印度人口的出生死亡變化比較平緩穩定,生育水平繼續穩步下降,到2040年以後,印中人口的出生率水平接近,但仍高於中國2個多千分點。2030年以後,印度人口粗死亡率也會像其他人口老化國家一樣不斷回升。不過,21世紀上半葉,印度不會出現人口負增長。

未來人口出生、死亡的水平不同,直接影響到人口數量和年齡結構的變化。目前中國人口的生育水平已經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但由於人口慣性的作用,總人口還將繼續增加一段時間。在聯合國中方案條件下,中國人口總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約14.5億,然後,人口開始下降出現負增長。如果按照聯合國低方案,中國人口總量將可能在2020年左右達到峰值13.5億並隨後開始負增長。較之中方案,低方案人口下降幅度更大、速度更快。印度人口總量變化則是另一幅圖景,由於印度的生育水平至少在2l世紀前30、40年仍舊保持在更替水平之上,所以,人口總量的增加不是慣性增長而是自然增長,2050年,印度人口總量將超過15億。中印兩國人口總量的不同變化趨勢,將導致中印人口大國地位的變化。2040年左右,印度總人口將首次超過中國而成為世界上的人口第一大國,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比中國多1.4億左右。如果按低方案計算,印度則將在2030年左右超過中國,2050年,印度人口將比中國人口多4億左右(見表2)。

2)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趨勢

在未來50年裡,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將急劇地老化,但各個時期的人口老化速度有很大的不同。按聯合國中方案預測,在未來的50年間,中國的人口老化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0-2020年,是較緩慢老化期。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從6.9%上升到11.5%,20年的時間僅上升4.6個百分點。第二階段為2020-2040年,是快速老化期。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將從11.5%快速攀升到21.4%,20年的時間將上升近10個百分點,老年人口的比例第一次超過少年兒童人口的比重,將首次出現人口倒金字塔現象。第三階段為2040-2050年,是高峰平台期。這一階段將是中國人口老化的嚴重階段,但人口老化速度放緩。如按聯合國低方案的結果(見表3),中國人口老化速度將會更快,老年人口比重將會更高。在未來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的增長大致也分三個階段:2000年至2028年平緩加速增長階段,老年人口將從不到1億增加並超過2億,平均每年增加400萬;2028年至2038年是急速增加階段,老年人將由2億增加到並超過3億,平均每年增加1000萬;2038年至2050年是第三個階段,基本平穩階段,老年人由3億增加到3.32億人,平均每年增加260多萬。中國老年人口這種變化特徵除了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變化外,主要是同批人效應的結果,與現行和未來至少50年的生育率高低無關。如2028至2038年出現的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實際上是1963年至1973年出生高峰的人口進入老年期。

在未來50年,印度人口也在不斷老化,但印度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將相對平緩。2020年左右,印度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過7%,進入老年社會的行列,較之中國足足晚20年。2020年以後,印度人口老齡化會略微加速,2050年左右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才超過14%.到2050年,印度少年兒童人口的比例仍高於老年人口的比例,仍不會出現人口倒金字塔現象。可以看出,印度人口老化並不像中國那樣表現為一個急劇變化的過程,而基本上是一個漸變的平緩過程,也沒有歷史上人口大波動的痕跡。在未來老年人口數量的變化上,印度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數量基本上是均勻加速的過程。21世紀頭10年,印度6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以每年約170萬速度遞增;2010年至2020年,老年人口增速加快,平均每年260萬遞增;2030年以後,印度老年人口數量增加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平均每年老年人口增加400萬以上。根據聯合國中方案的預測,在21世紀30年代後期,印度總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但就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來說,中國依舊是世界第一。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印度多出0.37億;2020年,兩國老年人口之差為0.74億;2050年,中國老年人比印度多近1億人。

二、中印人口實力要素比較

1.人口勞動力資源比較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取決於多方面的要素,不僅與物資資源是否豐厚、自然環境是否優越、資本是否充足、科技是否進步有關,在很大的程度上,更與人力資源、人力資本開發程度有關,與經濟可持續增長有關。

從中印兩國人口實力比較上講,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兩國的勞動力資源,即狹義的人力資本。就目前而言,中國是人口第一大國,也是勞動力資源第一大國。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見表4),200O年中國15-64歲勞動力年齡人口高達8.7億人,並將繼續增長。中國勞動力人口的高峰年大致在2020左右,屆時勞動力人口將達到9.9億左右。隨後,中國勞動力年齡人口將會持續下降。2050年,按中方案預測,中國勞動力年齡人口降至8.5億,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如果按照低方案預測,中國勞動力年齡人口將從2020年的峰值9.8億迅速降至到2050年的6.7億。印度勞動力年齡人口的變化與中國完全不同,勞動力資源將持續增長,將由2000年的6.2億增加到2020年的8.8億,2050年的10億以上。印度勞動力年齡人口將在2030左右超過中國,成為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到2050年,印度勞動力年齡人口將比中國的中方案結果多1.7億人,比低方案多3.3億人。從勞動力年齡人口內部來看,中國15-24歲的年輕勞動力年齡人口占總勞動力人口的比例在下降,從2000年的23%降至2050年的18%;如果是低方案,2050年將會降至14%.印度年輕勞動力年齡人口的比例也會下降,但由於高於中國的生育率水平,所以後續的年輕勞動力人口儲備要比中國豐厚,15-24歲的年輕勞動力人口總量將在2010年超過中國,位居第一。

人口勞動力資源比較的另一個重要視角是考察勞動力年齡人口與非勞動力年齡人口的比例關系變化,即人口撫養比關系的變化。這里我們側重考察中印兩國老年人口比例變化從而導致老年撫養比的變化。隨著中印兩國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斷上升,老年人口的撫養比也會快速上升。從聯合國中方案的預測結果看,中國老年撫養比2010年超過10%,2030年超過20%,2040年超過30%,到2050年老年撫養比將上升到38%.也就說,從理論上講每百名勞動力要贍養38名65歲及以上的老人;如果按低方案預測,中國老年撫養比增速更快,2050年,老年撫養比將達到46%.目前,我國是10勞動者贍養1個65歲及以上的老人,2030年將會是4勞動力贍養1個老年人,到2050年,就剩下不足3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年者,顯然勞動力年齡人口的養老負擔不斷加重。印度由於人口也在老化,因此,老年撫養比也會在未來不斷上升,但是,與中國相比,印度人口的老年撫養系數變化較慢。由於中國老年撫養比上升速度快於印度,所以中印兩國的老年撫養比之差在擴大。如2000年,印度老年撫養比為8%,與中國差不到2個百分點;2030年,印度比中國的老年撫養比低10個百分點;2050年,中印兩國老年撫養比進一步擴大到16個百分點。如果與中國的低方案相比較,差值更大,也即中國老年人口的撫養負擔比印度更重。從勞動者贍養老人的關系看,印度2000年是12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年者;2020年,是9個勞動者贍養1個老年者;2050年是將近5個勞動者贍養1個老年人,社會勞動者的養老的負擔雖然也在加重,但還是比中國的情景要樂觀。

從人口的總撫養比的變化趨勢看,中印兩國變化差異很大。雖然兩國的老年撫養比都在上升,但少年兒童撫養比下降速度不同,所以,撫養比的總體變化趨勢也不同。我們看到,中國人口的總撫養比由2000年到2010年,繼續下降並降到歷史最低點,不足40%,即勞動力年齡人口為100,被撫養人口即非勞動力年齡人口為40;2010年以後,中國人口的總撫養比顯著持續上升,2050年總撫養比將上升到64%.如果按照低方案,總撫養比會下降的更低,但回升也更快,2050年總撫養比與中方案基本相同。印度人口的總撫養比變化比較平緩,目前,印度人口總撫養比大大高於中國,為64%,高出中國18%.其後,印度的總撫養比逐年下降,直到2040年的最低點47%,然後,平緩上升。對比中印兩國的總撫養比變化,可以看出,中國是大起大落,而印度是持續平緩;中國還有為時不多的撫養比低谷黃金期,而印度則正在步入低谷的黃金期,雖然,谷底不如中國低,但周期比中國長。

2.勞動力資源變化與經濟可持續增長

中印兩國勞動力人口數量與結構的這種變化會怎樣影響本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呢?這是我們在中印人口實力比較中所關注的重要問題。關於人口與經濟發展關系的爭論自馬爾薩斯1798年發表人口論以來一直沒有停息。20世紀90年代末哈佛大學兩位教授David E.Bloom 和Jeffrey G.Williamson以東亞人口和經濟發展為例(Bloom &Williamson,1997),從人口變遷的歷史角度充分論證了人口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基本結論是:在人口轉變初期,由於死亡率下降而生育率保持不變,因此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人口快速增長使人口年齡結構即勞動力人口與非勞動力人口之比下降、撫養負擔加重,因而不利於經濟增長;在人口轉變的第二個階段即生育率開始下降進入生育率轉變時期,人口數量增長減緩,人口結構的變化即勞動力人口與非勞動力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即人口紅利(Demographygift)階段;當生育率下降到與死亡率水平相當,人口趨於穩定、趨於靜止,人口數量和人口結構都趨於常量,趨於不再變化,因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趨於中性。所以,在人口轉變過程中,是人口結構的變化(即勞動力人口與被撫養人口的比例變化)對經濟發展產生了影響,並且在轉變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影響作用。可見,單純地考察人口數量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際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未觸及到兩者的本質關系,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口經濟學上一直存在人口數量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爭論的緣故。實際上,只有考察人口數量內部的結構變化(即勞動力人口與非勞動力人口的比例)才能得出對經濟發展的有利或不利的結論。

依據上述人口與經濟增長的理論關系、以及中印未來人口變化趨勢,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無論是在勞動力資源上,還是在年齡結構上,都較印度更有優勢,勞動力年齡人口數量多,而且勞動力年齡人口的負擔較輕。中國這種優勢還可持續10、20年,隨後,這種優勢漸次減弱。印度人口年齡結構正朝著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的方向變化,即勞動力年齡人口與非勞動力年齡人口的比例在不斷上升,並在2030年左右這種勞動力年齡結構優勢將超過中國,並將繼續保持優勢。從中期或更長遠的視角看,僅就人口這一個方面,印度人口對經濟可持續增長,較之中國更具有潛力。值得注意的是,依據聯合國中低方案兩個方案,中國勞動力年齡人口的比重變化趨勢相差不大,甚至低方案的勞動力年齡人口的總負擔還比較低,似乎還更有利於經濟發展。但事實上,在低方案中,總撫養比是由較高的老年撫養比和較低的少兒撫養比構成。從現有的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較高的老年人口撫養比,不僅使國家養老金迅速膨脹,也使國家醫療衛生費用的支出大大增加。一種過度老化的人口年齡結構會嚴重地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後勁,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單單從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變動趨勢講,中印兩國相比,中國將處於潛在的劣勢中,而如果選擇低方案,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將會失去競爭的潛力。正如近期美國報刊指出:由於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中國在大約20年內也將很快面臨老齡化問題。但目前,在印度近10億的人口中,有一半人年齡在15歲以下,而且印度也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因此,從長遠看,21世紀很可能變成印度的世紀[1]

3.人口素質比較

20世紀60年代經濟學家舒爾茨、貝克爾發展了人力資本的經濟理論。人力資本理論指出,人口教育的投入和健康的投入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都有著越來越明顯效用。21世紀是信息社會、知識社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家、地區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和科學技術的競爭,一個國家地區的社會經濟可持續增長越來越依靠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投入。因此,人口素質、人力資本對一個國家來說是最至關重要的。中印兩個人口大國,未來在人力資本和科學技術潛力上也會是強勁的競爭對手。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兩國的人口素質以及科技投入。

從總體水平上看,中國人口素質無論是健康素質還是教育素質,都高於印度人口。表5顯示,21世紀初,中國人口平均壽命已經越過70歲,而印度僅為63歲;另一項婦幼健康以及生活水平的綜合指標嬰兒死亡率,中國已經降至30‰,而印度是中國的2倍;中國營養不良人口的比重為9%,遠低於印度24%的水平;中國每10萬人擁有167名醫生,而印度僅有43,中國的醫療條件優於印度。無論是國民的身體健康素質,還是衛生醫療條件,中國在發展中國家,都是名列前茅的。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是人口素質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可以看到,相比印度,中國的教育素質較高,成人識字率為86%,明顯鬲於印度58%的水平;中國的小學、中學和大學綜合毛入學率為64%,也高於印度的水平。不過,從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上看,中國教育支出僅佔GDP 的2%,而印度佔4%.實際上,中國教育支出的比重一直很低,甚至還有下降,1990年,教育支出佔GDP 的比重為2.3%,而1998-2000年,降到了2.1%;印度正相反,公共教育支出的比重在提高。當然,總體而言,中國人口素質、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於印度,人類發展指數也可以說明這一點。2001年,中國人類發展指數(HDI )為104位,而印度為127位。

4.印度新經濟發展的潛力優勢

目前印度人口超過10億,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約佔世界人口的16%,並將在2030年左右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將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更為重要的是,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歷屆印度政府都十分重視科教人才的培養。當年尼赫魯總理就曾指出,印度要獲得真正的獨立和振興,就必須加緊人才培養,必須依託高科技的發展。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印度就仿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模式,投入巨資在全國陸續建起了6個印度理工學院.由於政府對科教事業和人才培養前後一貫的重視,如教育經費投入比重始終名列發展中國家前茅,所以,印度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高等教育體系,在校大學生總人數比中國還多,科技人員的總數僅次於美國,佔全球第二。目前,在美國矽谷和華盛頓地區的信息技術人員中,有40%是印度人或印僑。雖然,從上述人口素質對比指標上看,印度落後於中國,但是,印度國內外都有著豐富的技術人才儲備,有著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隨著這種優勢的不斷釋放,毫無疑問會對印度經濟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事實上,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其一貫的重視科教人才培養的政策終於結出正果。在人才密集的計算機軟體業的帶動下,印度新經濟產業如信息產業近10年來迅猛發展。印度迅速崛起的新經濟產業已成為推動印度經濟近年快速增長的巨大動力。目前印度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計算機軟體開發大國。根據印度《商業標准報》2000年公布的印度大公司的排名顯示,近年來新經濟產業,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在印度經濟結構中佔有突出的地位。1997年,印度50家最大公司中沒有一家屬於信息技術產業,1999年有3家信息產業公司進入印度10大公司之列。顯然,信息技術產業的繁榮給印度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積極的影響,信息技術革命給印度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財富。不少專家學者都認為,印度具有成為今後半個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典型之一的發展潛力。

資料來源:2003年人類發展報告[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三、小結

從上述人口實力比較中不難發現,就近10年、20年而言,中國無論是在勞動力人口數量、勞動力人口總撫養比結構,還是人口健康、文化素質等方面,都明顯地優於印度人口;但是從今後30年、50年長期來看,由於中國人口變化劇烈,印度將會在勞動力人口數量資源上超過中國;將會在勞動力人口總撫養比特別是老年撫養比結構上優於中國;在科技人才投入和儲備上勝過中國。所以,就長期而言,僅從人口要素的視角出發,印度人口實力將會毫無疑問地超過中國,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不少國外學者認為21世紀中葉應該是印度的世紀。中印兩國同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具有不少人口優勢,但也面臨著一些共同的與人口相關的生存發展問題。如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關的就業、失業等問題;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與經濟迅猛增長的石油、煤炭等能源短缺問題。在當今和未來,中國不僅需要逐步解決這些與人口密切相關的現實問題,還需要審慎考量遠期的人口發展戰略

㈣ 印度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是什麼

談到印度的人口,我們第一想到的就那印度火車上密密麻麻的人。當然,這可能這只是一個笑話,但是藝術源於生活,為什麼印度這塊土地可以孕育出13.9億的人口呢?而且,當現在大部分國家人口增長率都在下降的時候,為什麼印度的人口還在飛速增加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印度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不斷下降,這也大大降低了印度的整體死亡率。舉個例子,2021年,根據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大約有近1,000萬名中國人在這一年去世,新出生的嬰兒數量約在1,050萬左右,嬰兒出生率和死亡率中間僅為正50萬。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印度的嬰兒出生率居高不下,科學水平的提高,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夭折率、老年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這就導致印度的出生率高過了死亡率,人口也就越來越多。


人口越多就越好嗎?其實也不一定。現在世界人口已經超過了80億大關了,未來的增長速度就全世界范圍來看是在減速的,但是我們也不知道這地球究竟能夠承載多少的人類。因此,我覺得,地球上的人,適量就好啦。

㈤ 印度的人口現狀如何

印度人口現狀

盡管人口控制政策已實行多年,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也希望自己的家庭只生兩個孩子,但總體而言,印度試圖控制人口大幅增長的願望已經很難實現了。印度國家人口委員會近日承認,截至2010年的國家人口控制計劃已經接近於失敗。將成第一人口大國

印度人口在2008年超過11.3億之後,這種擔心就出現了。2000年通過的人口控制計劃提出了一系列社會經濟措施,以防止全國人口超過11億。然而,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再次落空,而且印度面臨到2050年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非常現實的前景

此前,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在其公布的《2008世界人口狀況報告》中指出,估計到205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6.58 億人,超過中國同年的14.08億人,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報告還指出,2008年印度總生育率是2.78%,而中國總生育率為1.73%。

政府官員普遍多子

在現今的印度,一名婦女平均育有3.9個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一般有2至3個孩子,而受教育程度低的貧困家庭一般則有7至8個孩子。有一對夫妻甚至在婚後27年內生育了23個孩子。

更令人詫異的是,印度政府官員也普遍多生育。有人曾對印度議會的545位議員搞過調查,結果只有111人按照國家倡導的標准生育了兩個孩子,其餘的都分別生養了4到10個子女

鑒於印度生育的無序,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將其稱為「缺乏人口控制的典型」

兩大原因

缺乏避孕措施

印度男人很少關心如何避免多生孩子的問題。他們認為,這是妻子的事情,妻子應該知道如何避孕。然而,印度人不太了解都有哪些避孕措施。54%的農村婦女和74%的城市婦女表示,聽說過某種措施,但沒有使用過這樣的措施。許多男人則肯定地說,他們的妻子在哺乳期不會懷孕。到目前為止,印度人避免多生孩子的最有效方法只有絕育手術。在全國29個邦中,這種手術已在26個邦得到推廣。

農村重男輕女

自2000年至2006年,印度婦女的生育量開始下降。在城市,每家生兩個孩子的標准得到推廣。然而,農村婦女卻不願學城裡人。多子女家庭在農村地區仍然佔多數。在某些邦,農村婦女不管生了幾個女孩,都一定要生出個兒子才肯罷休。另外,印度幾乎全民信教,雖然教派不同,但每個宗教幾乎都鼓勵多生育。更為重要的是,印度的教派沖突此起彼伏,每個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數量,以免處於劣勢。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的生育率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涼山口岸對面是中國哪裡 瀏覽:444
義大利發生過什麼戰爭 瀏覽:778
英國人低保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232
一戰中義大利在哪裡 瀏覽:414
中國最大的保溫杯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298
哪個地圖可以看中國行政區劃 瀏覽:335
中國哪裡的奶茶有名 瀏覽:69
越南版e3和1231v3哪個好 瀏覽:961
印度人怕什麼兵種 瀏覽:523
法國為什麼把越南當成殖民地 瀏覽:744
英國喝紅茶的漏水的叫什麼 瀏覽:350
越南語一日游多少錢 瀏覽:42
印尼國內有多少華人 瀏覽:678
喬叟對英國文學有什麼影響 瀏覽:820
南寧有哪些越南語培訓 瀏覽:99
印度航母為什麼不用多大排量 瀏覽:205
印度人吵架是什麼樣的 瀏覽:856
中國古代禮貌謙辭敬語你知道哪些 瀏覽:665
伊朗球員身價有多少 瀏覽:67
松露義大利面怎麼樣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