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舞基礎知識介紹
印度舞基礎知識介紹體會舞的魅力;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過“;印度舞分為北印度舞和南印度舞;基本動作: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鍾舞蹈有大約5;服裝: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拉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 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通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相當發展。
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
印度舞分為北印度舞和南印度舞。北印度舞的音樂為Hinstani,南印度舞蹈則採用了Carnatic音樂,兩種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印度舞——表演給神看。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基本動作: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鍾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服裝: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現在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
手姿: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微笑: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煉,可謂“心靈手巧。”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式。這個姿式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式,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撩人的背。
『貳』 印度舞蹈真的很美,大家介紹下印度舞蹈。
印度舞歷史悠久,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從地區角度看,印度舞蹈可分為北印度舞蹈和南印度舞蹈兩類。北印度舞蹈主要有克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南印度的古典舞蹈主要有婆羅多舞和格塔克里舞。 除上述古典舞蹈外,印度各地還有許多民間舞蹈。這些民間舞蹈都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深受群眾歡迎,是印度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舞蹈內容和性質區分,印度舞蹈可分古典和民間兩類。古典舞蹈有四個,即曼尼普利舞、婆羅多舞,格塔克里舞和克塔克舞。印度舞也可以分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Natyam)。北印度舞的音樂為Hinstani,南印度舞蹈則採用了Carnatic音樂,兩種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跳Kathak時,腿須筆直,身體曲線始終保持流線形,這種舞蹈講究用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豐富的手部動作,結合華麗的服飾和化妝,通過肢體語言而非音樂來演唱來傳情達意;而跳BharataNatyam時,腿可彎曲,身體幅度變化很大,更具欣賞性。 從地區角度看,印度舞蹈可分為北印度舞蹈和南印度舞蹈兩類。北印度舞蹈主要有克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南印度的古典舞蹈主要有婆羅多舞和格塔克里舞。
1.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產生於曼尼普爾地區,因而得名。曼尼普爾一向有「舞蹈之鄉」的稱號,舞蹈是曼尼普爾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婦女必備的一種美德。 曼尼普利舞,由優美的民間舞蹈發展而來。據民間傳說,在古代,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創造了一種舞蹈,並且選擇了一片適於跳這種舞的山谷地帶,但是地勢低窪,淹在水中。於是濕婆神用他的三叉戟劈山排水,填平了窪地,開辟了一片跳舞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爾。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爾跳的第一個舞蹈叫拉伊哈羅巴舞。拉伊哈羅巴舞就是曼尼普利舞的原始形式,它是一種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時,往往全村人參加。 曼尼普利舞是幾種舞蹈的總稱,屬於曼尼普利舞的有與頌神有關的班格·賈蘭恩舞(快步舞)、格拉達爾·賈蘭恩舞(擊掌舞)、表現克里希納(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爾舞(夥伴舞)、潑水節時跳的塔巴爾·金格比舞(月光舞)等。平常人們所說的而且也是聞名全印的曼尼普利舞,是指充滿艷情的拉斯·利拉舞而言。據說,大約在1700年前,曼尼普爾地區出了一位國王,名叫傑辛格。一次,他在夢里看到了拉斯·利拉舞,聽到了優美的音樂,便教他的女兒學會了這種舞蹈。從此,使這個舞蹈得以流傳至今。 拉斯·利拉舞又包括瓦森德·拉斯舞(春舞)、袞古·拉斯舞(林舞)、馬哈·拉斯舞(大舞)、尼碟耶·拉斯舞、迪沃·拉斯舞等。所有這些舞蹈,都是表現克里希納和高比族(一種牧族)姑娘們之間的愛情和嬉戲情景的舞蹈。舞蹈的主角是拉塔和克里希納。 拉塔和高比族姑娘們穿一種叫巴尼格的圓圈裙,沒有褶紋,裙子上罩一件薄紗,腰部系一根腰帶,上身穿一件緊身短衣,頭戴薄紗巾和帽子。克里希納穿黃色衣服。他們的服裝色彩,同舞蹈氣氛十分協調,使舞蹈顯得更加婀娜多姿,優美動人。
2.婆羅多舞
婆羅多舞是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傳統舞蹈,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印度學者認為,這個舞蹈淵源於北印度的雅利安文化,但在南印度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婆羅多舞在南方的發展,與南方各廟宇里的神奴有密切關系,傳說仙人婆羅多是這個舞蹈的祖師。 關於婆羅多舞的來歷,說法不一,但不管哪種說法,都與阿周那有關。有一個故事說,在阿周那寄居他鄉時,他把這個舞蹈教給了摩德斯耶(維拉特)國的公主烏特拉。後來,這個舞蹈又從維拉特(今天的齋普爾)傳到全印度;另一個故事說,阿周那在羯陵伽國京城馬勒格·巴登摩時,把這個舞蹈教給國王吉特拉瓦亨的女兒吉特朗格達(她後來同阿周那結了婚)。所以在南印度,一般認為,吉特朗格達後來當了神奴,阿周那回國時,她沒有和他一起走。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舞蹈是由泰米爾納德邦著名的民間舞蹈古拉溫吉舞發展而來。古拉溫吉是一個流動的山族,他們在全邦范圍內活動,靠看手相和跳舞賣藝營生,他們跳的舞就叫古拉溫吉舞。古拉溫吉舞比婆羅多舞簡單,但是很受歡迎。 啞演是婆羅多舞的特點,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動作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諸如戰爭、愛情、仇恨等等。它需要道具,戴各種面具表達不同故事也是此舞的一大特點。婆羅多舞一般由格爾納塔克音樂伴奏。阿爾利布琴一響,演員並攏雙腳,兩手向頭上方伸去,然後隨著幕後傳來指揮演員動作的樂器聲,演員用頸部、嘴、眼睛、雙手及身體其他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情,自如地表現各種思想。
3.格塔克里舞
格塔克里舞是喀拉拉邦最有名的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格塔克里舞實際上是一種故事性很強又獨具特色的頌神舞。大詩人瓦拉多爾稱格塔克里舞為「藝術的皇後」。把故事、詩歌、音樂、舞蹈。表演和繪畫巧妙地結合起來,是格塔克里舞的一大特點。 格塔克里舞通常在廟會期間於夜晚演出,劇中所有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表演的形式是啞演,但有敲打樂器伴奏。舞中的故事情節,用朗誦詩的形式表達。詩句都是梵語化的馬拉雅拉姆語,一個人在幕後朗誦。演員身軀的姿態和手勢,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通過雙腳跳動的快慢,兩手和十指的各種動作以及眼睛、鼻子和嘴唇等的不同動作和表情來表現詩句的內容。演員們只表演不說話。優秀的格塔克里舞演員,十分精通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演技巧,他們只用眼神就可以表現各種思想感情,用眼睛轉動的快慢,表現圓圈,阿拉伯數字「8」等。他們表演天鵝、蛇和猴子等動物的動作,形象也非常逼真。他們甚至可以用半邊臉表演憎惡和憤怒,用另一半臉表演高興和歡樂。 面部化妝在格塔克里舞里佔有重要地位。這種化妝,是一種特殊的繪畫藝術,經過化妝的面部,有助於表現舞蹈的各種思想內容。他們用米粉熬成的稠漿糊,塗在面部,根據角色的不同,再塗上綠色、紅色和黃色等五種顏色,正面人物臉上再塗淺綠色和白色;反面人物臉上塗幾層粉白色,鼻子四周塗紅色,眼睛四周塗黑色,佩戴紅胡須;女角在黃色和淡紅色的底色上,塗一層白色。 格搭克里舞,一般都取材於《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大史詩,但是現在也有人用它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 格塔克里舞蹈藝術,一般人不太容易欣賞,但是在喀拉拉邦,人人都能領會它的藝術美,而巳城市鄉村都會演格塔克里舞。
4.克塔克舞
克塔克舞產生於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是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著名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 克塔克本是一個種姓,專門從事舞蹈,以賣藝為生,他們所跳的舞叫克塔克舞。克塔克舞原是一種宮廷艷情舞,在封建帝王時代,專供王公貴族茶餘飯後消遣。現在成為大家皆跳的舞蹈。 克塔克舞男女均可表演。內容主要是表現克里希納與拉塔的愛情故事。克塔克舞演員的腳上系有許多小銅鈴,演員隨著鼓聲的變化而發出不同響聲,時而鏗鏘有力,繁音流瀉;時而細碎悅耳,娓娓動聽。隨著鼓點和音樂用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和面部表情,表現各種感情,所以有人稱它是表演各種體態的舞蹈。目前這種間蹈大多出現在銀幕上和舞廳里。 印度除古典舞蹈外,各地還有許多著名的民間舞蹈。印度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在古典文獻《夜柔吠陀》和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中都有記載。有些是屬於宗教性的,有些是屬於季節性的等等,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深受群眾歡迎,所以有些民間舞蹈能夠世代相傳。現擇要分述如下: 彭戈拉舞,是旁遮普人在豐收季節跳的一種慶豐收舞。舞者不拘老幼,任何人都可參加。只要有塊空地,一群人聚在一起,敲起鼓,便可跳起來。開始是沿圓圈跳,新來者可隨時加入,而不會打斷舞蹈的連續性。鼓手站在場地中央,舞者圍著鼓手轉圈。鼓者擊一會兒鼓,便把鼓槌向上舉起,跳舞的人看到舉起的鼓槌,便加速步伐,越跳越快,全身也隨著快速抖動,並且一隻腳著地,舉起雙手,不斷跳躍轉圈。跳到高潮時,他們雙手擊掌,不時發出「巴萊!巴萊!」或「嗬!嗬」的喊叫聲。喊聲異常威武雄壯,舞蹈歡樂活潑,跳的人常常樂而忘形,看的人也往往手舞足蹈。高潮過後,就變為慢步舞,隨著悅耳的音樂,用一隻腳緩緩地跳。這時其中一個人突然用手蒙住左耳,唱支歌,大家又立刻像起初那樣狂舞起來。如此快慢相間,反復幾次,跳的時間可長達幾個小時。熟練的彭戈拉舞演員甚至能做出十分復雜的雜技動作,例如軀干接近地面,脊柱後仰或者一個跳舞者站在他的肩膀上,他則屈膝跪著跳舞。由於彭戈拉舞沒有嚴格的規則,它給人們一種新鮮、自然和充滿活力的印象。這種舞的動作明確無誤地體現了旁遮普邦人的男子漢氣概。 彭戈拉舞有幾種,其中主要有魯迪舞、秋莫爾舞、糾格尼舞等等,彼此略有區別。這種舞技巧高超,隊形多變,無矯揉造作之感。用音樂和手鼓伴奏,旋律優美,和諧有致,而且自然感人。 舞者的服飾是頭上纏時髦的頭巾,下身圍條漂亮的圍褲,上身穿一件絲織寬衣,衣上染著藍或深紅顏色,絢麗奪目。腳上系有腳鈴,舞者足部的動作熟練,伴隨著音樂、手鼓和腳鈴有節奏的響聲,生動地表現出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對生活的熱愛;那愉快的曲調和靈巧、優美的舞姿,以及那豐富的表情,體現了印度人民戰勝自然,獲得豐收的決心與樂觀精神。 格塔舞,是旁遮普邦最古老的舞蹈。「格塔」的意思是擊掌。從前跳格塔舞是為了取悅天神。今天在人們結婚等喜慶活動時也跳這種舞蹈。 格塔舞非常簡單,然而舞姿動人。這種舞通常是在月夜跳,舞者先圍成一圈,然後隨著急促的鼓點,逐步把圓圈擴大。這時,有三四個人走到圓圈中央開始起舞。他們邊跳邊唱,起著領唱作用。他們唱的歌叫塔拜或巴德,每次唱到最後一句時,其他人一邊拍手,一邊重復唱一次,如此反復,直到結束。 格塔舞一般是婦女跳的舞蹈,男子也可以跳,但是要和婦女分開,另外圍成一圈。只有慶祝結婚時,男女才可以共舞。 秋莫爾舞(即狂舞),是男子跳的一種舞蹈。雖然不像彭戈拉舞那麼著名,但在旁遮普的廣大農村也很盛行。因為它是與農業節日有關的舞蹈。這種舞蹈任何時候都可以跳。它和格塔舞類似,跳時先圍成圓圈,在鼓聲伴奏下,有時男子每人各持一短棒,相互有節奏地敲擊,轉圈跳舞。跳秋莫爾舞的人,頭上要系一種帶纓絡的華麗頭巾,穿白色圓領長衫,披各色布單,布單兩頭系在左腰,色澤鮮艷的寬邊下衣一直籠到腳面,腳穿軟鞋。秋莫爾舞十分優美動人,一跳就是三四個小時。 另外,喀喀舞、魯遞舞等,都是盛行的女子舞蹈。 波瓦依舞,是古吉拉特邦的一種著名民間舞劇、形式很特殊,舞中有音樂、舞蹈和戲劇表演,與歌舞劇相似。角色全由男子扮演,觀眾也全是男的。 表演波瓦依舞劇是袍吉格族、納耶格族和迪拉格爾族的祖傳職業,他們組成歌舞劇團,串鄉走村,四處巡迴演出。尤其在九夜節時,一定要表演皮瓦依舞,以迎接波瓦依神母(即難近母),這就是舞劇名字的由來。 這種舞劇沒有舞台,在露天廣場或廟宇的庭院內演出。不過演出時,需要在庭院或廣場里放一個難近母神像,並在像前點盞油燈。演出常常從頭天晚上持續到第二天清晨。每一個波瓦依舞分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個斯旺格,每個斯旺格有一兩個角色,表演某一個神話故事、歷史人物或社會人物。舞劇中往往夾雜一些諷刺性的笑話,用以達到某種揶揄目的,很有意思,深受人們的歡迎。 格爾巴舞屬於敬神舞,是古吉拉特·邦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它有兩種形式,即「格爾巴」和「格爾比」。格爾巴舞是女子跳的,格爾比舞是男子跳的。 婦女跳格爾巴舞時,把點著燈的陶罐或某種農作物的青苗放在舞場中央,然後圍成圓圈,頭頂帶孔點燈的陶罐,在伴唱聲中,盡情舞蹈,以表示對大地母親祈禱。此舞別具一格,由於頭頂帶孔點燈的陶罐,隨著身體的擺動發出閃爍的燈光,如同鑽石一樣美麗,燈光照出的影子也特別好看。過九夜節時,婦女們尤其喜歡跳格爾巴舞。美麗的姑娘們頭頂點燈的陶罐,成群結隊地跳著舞前往各家,邀請大家前來參加跳舞。連續九天的節日期間,處處是舞蹈,家家有歌聲。除了敬神性的節日,如在克里希納降生節、羅摩誕生節外,其他一些節日也可跳這種舞蹈。春節、姑娘節、寡婦節等節日,也跳格爾巴舞。 格爾比舞是在九夜節時,男子們為紀念難近母神而跳的一種舞蹈。其他時間一般不跳這種舞。舞場的布置和跳法,同女子跳的格爾巴舞一樣,只是男子跳舞時,頭上不頂陶罐。跳格爾比舞的人,上身裸露或穿帶花邊的古式長衫,下身穿一條拉賈斯坦式的褲子。 拉斯舞,是古吉拉特邦另一種著名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這是一種男女混合舞,有三種形式,即登得·拉斯格(棍子舞)、達爾·拉斯格(擊掌舞)、拉黑德·拉斯格(表演舞)。登德·拉斯格舞(棍子舞)在北印度尤為流行。在秋月節時,處處都可以看到跳這種舞的場面,其他節日時也有跳這種舞蹈。從前,拉斯舞只是表演黑天神的生平事跡,只唱與黑天神有關的歌曲,今天歌詞內容有了變化,也可唱其他歌曲。跳拉斯舞時,服飾打扮沒有一定之規,一般女的穿寬上衣和裙子,男的穿長衫或瘦腿褲,有時要有一個演員打扮成黑天神的模樣。
『叄』 尊巴舞是什麼
尊巴舞是什麼
尊巴舞是什麼,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想要學舞蹈了,因為舞蹈可以提升人們的氣質,其中尊巴舞是很受歡迎的,但是有些人對於這種舞不了解,下面我分享尊巴舞是什麼,一起來看下吧。
尊巴舞是什麼
尊巴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瘦身舞,連小s都每天在家跳,減脂效果特別好!
Zumba(尊巴)是一種健康時尚的健身課程,它將音樂與動感易學的動作還有間歇有氧運動融合在了一起。尊巴是由舞蹈演變而來的一種健身方式,它融合了桑巴、恰恰、薩爾薩、雷鬼、弗拉門戈和探戈等多種南美舞蹈形式。「尊巴」一詞最早源於哥倫比亞俚語,意為「快速運動」。一節60分鍾的尊巴健身課分成節奏強度不同的幾個階段,即便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人,也可以得到放鬆和樂趣。
十幾年前的一天,哥倫比亞著名健身教練貝托·佩雷斯走進健身房正准備上課,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忘記帶健身專用音樂。情急之下,佩雷斯抓起幾盒車上的磁帶,裡面的曲子都是非常傳統的拉丁音樂和舞曲。課上,佩雷斯硬著頭皮即興發揮,按照音樂節拍設計動作,沒想到這次救場使得尊巴風格一蹴而就,並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佩雷斯所在健身房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
尊巴舞好學嗎
腰腹部:通過髖部的前後左右的擺動,加入一些Hip-pop的步伐,來讓腰腹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鍛煉,讓整個身體熱起來,也為後期快節奏的鍛煉做准備。在運動過程中,肌肉不要太僵硬,要有松有弛,讓肌肉很有節奏地進行運動。
上身:以腰部為軸心,通過髖部的運動從而帶動上身的自由運動,從胸到肩都可以在腰部運動的同時得到鍛煉。
大腿:屏棄了其他舞蹈的力量性的方式,而是「化力氣為柔和」,通過一種「曲線」的力量鍛煉,讓大腿肌肉彈性收縮,從而使得身體肌肉更協調更靈活。
尊巴舞心得
第一次上尊巴課還是研究生期間在大學城附近的健身房,當時的老師真的太有活力太有熱情了,一下子就愛上了,雖然基本跟不上。但是尊巴的活力與熱情真的非常棒。後來和男票也就是現在的'老公逛Xbox店時發現了竟然有尊巴的游戲碟,於是果斷入手,想著終於能不讓他一直玩游戲了。每次都是選full class中的short class-medium。每次二十分鍾,每次都一身汗。到目前為止,斷斷續續地玩了好幾千分鍾了。現在產後剛剛三個月,跟老公要求幫忙更新打開,開始了家庭健身恢復。剛剛不到十分鍾就已經汗流浹背了。比跑步機有效多了。而且更加有趣,還能學到新的東西。真的好棒!
自從看了小s的小視頻就中了zumba的毒。尊巴跳得不好就是廣場舞,跳得好真的很好看。不過不管跳得好或不好,這個很減肥是真的。之前看到有人說跳了尊巴1個月,褲子小了兩個號。我自己堅持了快10天,大家都說我瘦了,腰細了很多。跳一場下來,大汗淋漓,非常爽!!!
來個運動打卡!不記錄沒動力!尊巴舞21分鍾。雖然現在體能還跟不上。補個昨天的快走30分鍾!!
許久沒有健身了。上了一節zumba,這課程是因為小s每天都在家裡練習的。我很喜歡跳的,一看有我就中午去了。整節課很歡樂。Zumba(尊巴)是一種健康時尚的健身課程,它將音樂與動感易學的動作還有間歇有氧運動融合在了一起。上課老師很嗨的,就感覺能燃燒起你的慾望。興奮。
印巴風情舞
是以現代印度舞為主,配合以肚皮舞、韓國舞、爵士舞、大腿舞等舞蹈的風格動作。而印度舞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身體語言異常豐富,尤其手部動作更是變幻莫測,再加上身體各部分的配合,其姿勢優美絕倫。印巴風情舞強調手、眼、心、意的統一,即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動作都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充分表達出舞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有氧熱舞給你好看首先,印巴熱舞屬於全身性耗脂運動,並且它以身體的腰部和臀部運動為重點,以身體的脊椎訓練為核心,所以可以很快減掉腹部多餘脂肪,纖細我們的腰圍,矯正強化背部脊椎。
另外,印巴舞的舞蹈本身就具有很鮮明的特色,它個性鮮明,舞蹈動作、奔放優美,令人身心愉悅,可以使我們迅速忘記生活工作的壓力和疲勞,放鬆我們的神經。
跳印巴熱舞的好處:
1、減掉身上的多餘脂肪,完美塑身。
2、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可提高運動器官的機能,延緩器官和肌膚的老化。
3、增加骨密度,改善身體姿態,矯正畸形,平衡發展肌肉。
4、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放鬆心情,愉悅身心。
5、可以提高後臀位上線,可以讓我們身體的比例更加協調,可以使雙腿顯得更修長。
特別提示:
印巴熱舞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廣泛的適應性和安全性。持續時間長,中低強度,屬全身性練習。跳印巴熱舞時,動作身體的幅度要加大,在做基礎訓練時以身體的背部脊椎為核心,從上到下,以胸椎、腰椎、骶椎3個椎關節點靈活為目的。注意動作的連貫性。
『肆』 什麼是印度舞
什麼是印度舞
印度舞歷史悠久,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 起源
印度的舞蹈歷史悠久,正像宗教一樣,舞蹈的產生也是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而且越傳越玄。不過,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印度的舞蹈源於古時候人們對神的崇拜。由於人們為了取悅於神,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祭祀禮儀,天長日久,祭禮活動逐漸定型,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衍生出舞蹈。
■ 歷史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拉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
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
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
■ 分類
古典舞蹈
▪ 曼尼普利舞
▪ 婆羅多舞
▪ 格塔克里舞
▪ 克塔克舞
民間舞蹈
▪ 彭戈拉舞
▪ 格塔舞
▪ 秋莫爾舞
▪ 波瓦依舞
▪ 格爾比舞
▪ 拉斯舞
■ 特點
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鍾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 服裝
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
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如果跳錶現穆斯林題材的舞蹈,只能用小鑽,因為紅點是印度教的象徵。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
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
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據說有舞蹈家經過訓練可以只動腳上的一塊小肌肉,使得只有一個腳鈴響。
■ 動作
手姿:
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煉,可謂“心靈手巧。”
微笑:
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
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
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
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
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勢。這個姿勢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勢,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
■ 發展
其實印度舞的發展離不開寶萊塢,寶萊塢是印度電影的發源地,據說年產量比美國的好萊塢還多,CCTV6有譯制一部分寶萊塢電影。編輯
著名舞蹈教育家金姍姍評論過:想在印度當明星,演技不是第一位,跳舞才是第一位。寶萊塢出產的電影都是歌舞片,其中有非常多的舞蹈片段,如果想體驗印度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印度電影。
;『伍』 著名的印度民間舞蹈介紹
著名的印度民間舞蹈介紹
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它沒有國家地域的界限,能夠溝通世界各國,因此是最社會化、最國際化的舞蹈。下面是我整理的著名的印度民間舞蹈介紹,歡迎大家查看。
【印度舞簡介】
印度除古典舞蹈外,各地還有許多著名的民間舞蹈。印度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在古典文獻《夜柔吠陀》和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中都有記載。有些是屬於宗教性的,有些是屬於季節性的等等,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深受群眾歡迎,所以有些民間舞蹈能夠世代相傳。現擇要分述如下:
【彭戈拉舞】
彭戈拉舞,是旁遮普人在豐收季節跳的一種慶豐收舞。舞者不拘老幼,任何人都可參加。只要有塊空地,一群人聚在一起,敲起鼓,便可跳起來。開始是沿圓圈跳,新來者可隨時加入,而不會打斷舞蹈的連續性。鼓手站在場地中央,舞者圍著鼓手轉圈。鼓者擊一會兒鼓,便把鼓槌向上舉起,跳舞的人看到舉起的鼓槌,便加速步伐,越跳越快,全身也隨著快速抖動,並且一隻腳著地,舉起雙手,不斷跳躍轉圈。跳到**時,他們雙手擊掌,不時發出“巴萊!巴萊!”或“嗬!嗬”的喊叫聲。喊聲異常威武雄壯,舞蹈歡樂活潑,跳的人常常氏此燃樂而忘形,看的人也往往手舞足蹈。**過後,就變為慢步舞,隨著悅耳的音樂,用一隻腳緩緩地跳。這時其中一個人突然用手蒙住左耳,唱支歌,大家又立刻像起初那樣狂舞起來。如此快慢相間,反復幾次,跳的時間可長達幾個小時。熟練的彭戈拉舞演員甚至能做出十分復雜的雜技動作,例如軀干接近地面,脊柱後仰或者一個跳舞者站在他的肩膀上,他則屈膝跪著跳舞。由於彭戈拉舞沒有嚴格的規則,它給人們一種新鮮、自然和充滿活力的印象。這種舞的動作明確無誤地體現了旁遮普邦人的男子漢氣概。
彭戈拉舞有幾種,其中主要有魯迪舞、秋莫爾舞、糾格尼舞等等,彼此略有區別。這種舞技巧高超,隊形多變,無矯揉造作之感。用音樂和手鼓伴奏,旋律優美,和諧有致,而且自然感人。
舞者的服飾是頭上纏時髦的頭巾,下身圍條漂亮的圍褲,上身穿一件絲織寬衣,衣上染著藍或深紅顏色,絢麗奪目。腳上系有腳鈴,舞者足部的動作熟練,伴隨著音樂、手鼓和腳鈴有節奏的`響聲,生動地表現出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對生活的熱愛;那愉快的曲調和靈巧、優美的舞姿,以及那豐富的表情,體現了印度人民戰勝自然,獲得豐收的決心與樂觀精神。
【格塔舞】
格塔舞,是旁遮普邦最古老的舞蹈。“格塔”的意思是擊掌。從前跳格塔舞是為了取悅天神。今天在人們結婚等喜慶活動時也跳這種舞蹈。
格塔舞非常簡單,然而舞姿動人。這種舞通常是在月夜跳,舞者先圍成一圈,然後隨著急促的鼓點,逐步把圓圈擴大。這時,有三四個人走到圓圈中央開始起舞。他們邊跳邊唱,起著領唱作用。他們唱的歌叫塔拜或巴德,每次唱到最後一句時,其他人一邊拍手,一邊重復唱一次,如此反復,直到結束。
格塔舞一般是婦女跳的舞蹈,男子也可以跳,但是要和婦女分開,另外圍成一圈。只有慶祝結婚時,男女才可以共舞。
【秋莫爾舞】
秋莫爾舞(即狂舞),是男子跳的一種舞蹈。雖然不像彭戈拉舞那麼著名,但在旁遮普的廣大農村也很盛行。因 為它是與農業節日有關的舞蹈。這種舞蹈任何時候都可以跳。它和格塔舞類似,跳時先圍成圓圈,在鼓聲伴奏下,有時男子每人各持一短棒,相互有節奏地敲擊,轉圈跳舞。跳秋莫爾舞的人,頭上要系一種帶纓絡的華麗頭巾,穿白色圓領長衫,披各色布單,布單兩頭系在左腰,色澤鮮艷的寬邊下衣一直籠到腳面,腳穿軟鞋。秋莫爾舞十分優美動人,一跳就是三四個小時。
另外,喀喀舞、魯遞舞等,都是盛行的女子舞扒枯蹈。
【波瓦依舞】
波瓦依舞,是古吉拉特邦的一種著名民間舞劇、形式很特殊,舞中有音樂、舞蹈和戲劇表演,與歌舞劇相似。殲虛角色全由男子扮演,觀眾也全是男的。
表演波瓦依舞劇是袍吉格族、納耶格族和迪拉格爾族的祖傳職業,他們組成歌舞劇團,串鄉走村,四處巡迴演出。尤其在九夜節時,一定要表演皮瓦依舞,以迎接波瓦依神母(即難近母),這就是舞劇名字的由來。
這種舞劇沒有舞台,在露天廣場或廟宇的庭院內演出。不過演出時,需要在庭院或廣場里放一個難近母神像,並在像前點盞油燈。演出常常從頭天晚上持續到第二天清晨。每一個波瓦依舞分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個斯旺格,每個斯旺格有一兩個角色,表演某一個神話故事、歷史人物或社會人物。舞劇中往往夾雜一些諷刺性的笑話,用以達到某種揶揄目的,很有意思,深受人們的歡迎。
格爾巴舞屬於敬神舞,是古吉拉特·邦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它有兩種形式,即“格爾巴”和“格爾比”。格爾巴舞是女子跳的,格爾比舞是男子跳的。
婦女跳格爾巴舞時,把點著燈的陶罐或某種農作物的青苗放在舞場中央,然後圍成圓圈,頭頂帶孔點燈的陶罐,在伴唱聲中,盡情舞蹈,以表示對大地母親祈禱。此舞別具一格,由於頭頂帶孔點燈的陶罐,隨著身體的擺動發出閃爍的燈光,如同鑽石一樣美麗,燈光照出的影子也特別好看。過九夜節時,婦女們尤其喜歡跳格爾巴舞。美麗的姑娘們頭頂點燈的陶罐,成群結隊地跳著舞前往各家,邀請大家前來參加跳舞。連續九天的節日期間,處處是舞蹈,家家有歌聲。除了敬神性的節日,如在克里希納降生節、羅摩誕生節外,其他一些節日也可跳這種舞蹈。春節、姑娘節、寡婦節等節日,也跳格爾巴舞。
【格爾比舞】
格爾比舞是在九夜節時,男子們為紀念難近母神而跳的一種舞蹈。其他時間一般不跳這種舞。舞場的布置和跳法,同女子跳的格爾巴舞一樣,只是男子跳舞時,頭上不頂陶罐。跳格爾比舞的人,上身裸露或穿帶花邊的古式長衫,下身穿一條拉賈斯坦式的褲子。
【拉斯舞】
拉斯舞,是古吉拉特邦另一種著名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這是一種男女混合舞,有三種形式,即登得·拉斯格(棍子舞)、達爾·拉斯格(擊掌舞)、拉黑德· 拉斯格(表演舞)。登德·拉斯格舞(棍子舞)在北印度尤為流行。在秋月節時,處處都可以看到跳這種舞的場面,其他節日時也有跳這種舞蹈。從前,拉斯舞只是表演黑天神的生平事跡,只唱與黑天神有關的歌曲,今天歌詞內容有了變化,也可唱其他歌曲。跳拉斯舞時,服飾打扮沒有一定之規,一般女的穿寬上衣和裙子,男的穿長衫或瘦腿褲,有時要有一個演員打扮成黑天神的模樣。
;『陸』 簡介印度舞
印度舞分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Natyam)。北印度舞的音樂為Hinstani,南印度舞蹈則採用了Carnatic音樂,兩種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跳Kathak時,腿須筆直,身體曲線始終保持流線形,這種舞蹈講究用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豐富的手部動作,結合華麗的服飾和化妝,通過肢體語言而非音樂來演唱來傳情達意;而跳BharataNatyam時,腿可彎曲,身體幅度變化很大,更具欣賞性。
印度舞——表演給神看
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基本動作: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鍾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服裝: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現在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
手姿: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微笑: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煉,可謂「心靈手巧。」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式。這個姿式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式,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