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宗教活動為什麼在菩提樹下

印度宗教活動為什麼在菩提樹下

發布時間:2024-11-09 06:54:44

1. 為什麼古印度人如此崇拜菩提樹

宗教起源於對自然和世界的敬畏。在古印度,最早的信仰就是對自然的圖騰崇拜。而對植物和生殖女神的崇拜在古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中是一個非常重要內容。在植物中,菩提樹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菩提樹成為印度宗教信仰中最聖潔的象徵,在菩提樹下組織祭祀活動幾乎成為印度宗教活動的慣例。為什麼菩提樹獲得印度人如此高的敬仰和崇拜呢?據學者分析,可能是這么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古印度人看來,樹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因為樹木是能夠給人提供避難和吸取營養的場所,是為動物提供自然生長的地方,而動物又給人們帶來豐富的食物,因此樹不愧得此殊榮;二是菩提樹生命旺盛,常把根盤到舊建築、大石塊下,或盤在另一種樹的樹幹上後漸漸將大石塊或大樹吞噬,以此讓最初的幼苗紮根成長。古印度人觀察到這一現象,特別敬畏菩提樹旺盛的生命力量。如此一來菩提樹便經常出現在印度神話中,成為豐收、保護和死亡的象徵物。

2. 為什麼佛教中,要到菩提樹說教

菩提樹原產印度,因此通稱印度菩提樹,別名覺悟樹、智慧樹。相傳梁武帝天監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葯三藏從西竺引種菩提樹於廣州光孝寺壇前。從此我國廣東、雲南均有菩提樹生長。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它在《梵書》中稱為「覺樹」,被虔誠的佛教徒視為聖樹,萬分敬仰。在西雙版納,菩提樹隨處可見。 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對菩提樹十分敬重、虔誠,幾乎每個村寨和寺廟的附近都栽種了許多菩提樹。如果誰家人口不安寧,豬瘟雞死,五穀欠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廟附近栽種一些菩提樹,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節,信男信女們就在大菩提樹幹上拴線,獻貢品,頂禮膜拜。傣家人什麼樹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樹卻是千萬千萬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樹的枯枝落葉也不能當柴燒,砍伐菩提樹就是對佛的不敬,就是罪過。 佛祖釋迦牟尼也是在菩提樹下悟道。(上面的網友回答即是) 有一個《釋迦摩尼和菩提樹的傳說》,貼到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 有個很有錢的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積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讀書,忽然看見一個人從窗外走過。他一下子被那人的面相吸引住,追出去,卻已不見了。從此他一心想見那人,走遍天下去尋,卻總也找不到。一次在夢中,菩薩問他,你積德很多,有什麼要求沒有。他說他只想見那個人一面。菩薩說,你若真想見那人,一定要舍棄這一世的人身,投生做一棵大樹,500年後,也許有機會能再見那人一面。他決定做一顆樹。很快他就死去,轉世在河邊做了一顆大樹。500年來,飽嘗著做樹的痛苦,忍受著風吹雨打,不能移動,不能說話,只為了能見那人一面。500年後終於有一日,忽然有一個人遠遠地從河那邊走過來,正是那個他夢寐以求的人。他激動極了,手舞足蹈,使勁地搖動著渾身的樹枝樹葉,努力試圖引起那人的注意。他時多麼想讓那人走到他的樹蔭下,休息乘涼啊。但是那人經過他身邊,瞧都沒有瞧他一眼。他失望,他委屈,不知道為什麼500年還修不到這么一點緣分。當晚又夢到菩薩。菩薩說,如果他還想見那人,再做500年的樹,或許會修到一點緣分的。他覺得既然已經等了500年,再等500年也不算什麼。他是在太喜歡那個人了。 就這樣,他再河邊又站了500年。500年後終於有一日,那個人又遠遠地從河那邊走過來,這回他沒有激動,沒有搖枝動葉,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為了這一日,他舍棄了做人的機會,痴痴地做了1000年的樹,吃過太多的苦,傷過太多的心。他已經能以平靜的心等待那個人的到來。只見那人向他走了過來,走到他的樹蔭底下,安然坐了下來,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日。 原來,那個人就是佛祖釋迦摩尼,而這棵樹就是那棵菩提樹,後來跟佛祖一起成了佛。」

3. 佛教在印度是怎麼產生的其發展經過哪幾個階段

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回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象(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凈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分裂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弟子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聲明:「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范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分裂。

4. 佛陀在菩提樹下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年青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於本然之中觀察諸法緣起性空而悟得三明與四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

閱讀全文

與印度宗教活動為什麼在菩提樹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玉口中國什麼意思 瀏覽:857
不在英國怎麼買曼聯球衣 瀏覽:61
98印尼排華為什麼不逃 瀏覽:620
散戶多久能買中國電信 瀏覽:899
越南女人屁股為什麼很翹 瀏覽:730
越南灶神有什麼講究 瀏覽:58
印度服裝在臉上怎麼畫 瀏覽:301
印尼虎魚怎麼看雜紋 瀏覽:794
印度粉絲為什麼吐苦水 瀏覽:463
德隆印尼鋼廠在哪裡投簡歷 瀏覽:167
中國電信應用商城在哪裡 瀏覽:490
義大利面裡面的面是什麼 瀏覽:844
出口印尼鋼材有什麼要求 瀏覽:445
中國和越南律師在哪裡 瀏覽:361
去英國吃什麼好吃 瀏覽:788
葡萄牙對伊朗哪個頻道轉播 瀏覽:170
mc中國版如何導入本地地圖 瀏覽:415
在印尼什麼產品好賣 瀏覽:508
法國瑞士義大利哪裡好玩 瀏覽:777
中國曾氏人口多少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