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經濟什麼時候崛起的

印度經濟什麼時候崛起的

發布時間:2024-11-10 21:15:31

⑴ 今日印度經濟實力究竟如何,會有一天超越中國嗎

今日印度經濟實力究竟如何,會有一天超越中國嗎?

制約

以此預言印度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則為時過早。在經歷了數年高速增長後,印經濟發展面臨供給瓶頸,基礎設施落後,勞動法過於苛刻,稅收混亂等問題掣肘國內外投資。根據來自「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印度2012/2013-2015/2016年均固定資本形成率(投資率)僅為3.3%,明顯低於2003/2004-2011/2012財年的12.6%。

1.

>>>民主制度or民粹主義?

西方世界及其機構比起中國更加青睞於印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追尋的是西方民主。然而印度選民缺乏經濟方面的教育,這就使得印度領導人易於推行民粹主義的經濟政策,進而擾亂了印度的自由化進程。國家利益常常讓位於某些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很多急需的改革因利益集團的反對而陷入停滯。民粹主義的氛圍下尤其盛行特殊利益。在過去20 年間,印度實行了多種政策以提供價格低廉的食品、免費的電力以及補貼貸款……它們給整個經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2.

>>>腐敗的官僚制度

人們經常會強調印度的的制度機構,認為這是印度優於中國的原因。現實是,在過去的70年中,印度已經系統化地破壞了英國留下來的制度機構。今天印度的司法、立法和行政機構與過去比起來已經不具可比性了。由於印度的部落制度和集權主義的趨勢,這些機構已經變異了。中印兩國都飽受腐敗問題的困擾,但印度官僚主義的繁文縟節比中國更嚴重,對效率的削弱性更強。錯綜復雜的規章制度,嚴重的官僚主義,令人感覺如墜霧中。

3.

>>>人口紅利or人口負擔?

從人口年齡組成情況來看,印度看起來似乎處在了一個很有利的位置上。但是這卻可能會成為一個負擔,因為印度大部分年輕人不具備技能,無法參與進現代經濟。每年,印度有1200萬凈人口加入勞動力大軍,但是印度的失業率仍在增長。多數人缺乏產生財富的能力,這帶來的結果是犯罪率在上升。

4.

>>>國內政治因素

目前,印度亟需推進經濟改革,改善營商環境。但由於總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在聯邦院不佔多數席位,最受投資者關注的商品和服務稅法案、土地徵用法修正案停滯不前,新近推出的《破產法》法案正接受議會委員會審查、前途未卜。為增加席位數,印度人民黨努力籌劃邦議會選舉,卻在2015年的德里和比哈爾邦議會選舉中接連失敗。短期內,印度人民黨難在聯邦院占據多數席位,為改革蒙上陰影。

雖然目前「印度威脅論」過於危言聳聽,但我們也不能被鋪天蓋地矮化印度的消息洗腦。印度雖窮但不弱,它的地理位置,它的面積人口,它的大國雄心,決定了它的一舉一動必將對我們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我們一直用居高臨下的俯視態度看待印度,一定會失去了解我們這個並不友好的龐大鄰居的機會。望採納

⑵ 印度是靠著什麼一步步崛起

印度,擁有13億多的人口,人口平均年齡之中位數為27.3歲,反觀著人口高齡化的日本,年齡中位數到達47歲,印度的人口結構可以說是相當的年輕,有著年輕的人口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又擁有著巨型的市場以及英語系國家的優勢,因此大部分的外資都會優先考慮印度。在外資進入投資下,印度在2018年人均所得為2100美元,估計在2030年能達到3200美元,人均所得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這匹沈睡的象在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印度在軟體開發和IT產業的人才輸出大國,由於軟體開發跟一般實業不同,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設備土地廠房,軟體開發只要有電腦滑鼠就能開始設計產品,即使軟體出了問題,只要能改寫程式,損失都不大,印度年輕人擺脫貧窮的方式成功率大了許多。

印度雖然是一個大國,但是卻包含著29個邦,互相既獨立又能協作,印度人之間不僅僅要互相理解,更具備有搏倒對手的能力,不僅僅如此,在矽谷印度人更是僅次於美國的CEO輸出大國,印度人靠著習慣競爭並且又能適應文化的不同,在國際中佔有一席的地位。鮮為人知的是,印度其實是全球第三大制葯國,更是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FDA)葯品第二大上市國,佔全球葯品生產8%,預計2020年成為全球五大市場之一,曾經接受過英國殖民地統治的印度人,擁有將「復制」變成「可能」的強大學習能量。

借鑒於中國的開放政策,目前印度學習於其他國家的開放政策,大量吸引外資來投資設廠,增加就業率來帶動整體經濟,就像中國的90年代製造業帶動了接下來的中國發展,當然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政策及困難點,所以導致印度的發展速度不比中國,但是靠著人口紅利、教育、以及產業類型,印度成長速度將會飛快的成長。

⑶ 從政治的角度分析印度在1947年後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運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相關理論來分析印度崛起的背景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可以看到:在國內方面,印度通過制度變革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減少了實現其發展目標的阻力;在國際方面,印度的崛起有大國背景,印度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近年與俄羅斯的關系也得到穩定發展。印度經濟的發展使印度的民族主義者獲得了實現其政治信念的權力潛能,對中國的發展和中印兩國關系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大概是這樣了……

⑷ 印度為何發展不起來有這3座經濟大山,印度很難發展

艱難的2020年終於過去,一切似乎都要重新開始,不過即便發揮不好,各國還是需要面對,2020年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以此來進行,相對應的經濟刺激計劃,只不過 對於印度而言,印度的成績單,相對有些過於沉重,據了解,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導致印度的經濟深受影響,原本在2019年的時候,印度的經濟總量,還曾一度超越英國,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印度經濟正在遭遇巨大下滑,預計將被英國重新超越,需要到2024年,印度才能再奪回全球第五的位置,而和中國放在一塊,中印就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呢,雖然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經濟也遭遇重大影響,但經過統籌布局後,很快就恢復並且開始實現經濟正增長,成為國際少數還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引援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年底發布的報告,該機構預計,中國將有機會在2028年,實現對於美國經濟總量的超越,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比之前的預估時間,還要提前5年,而印度的經濟預計則是倒退5年,因此 當下印媒就指出,疫情已經讓,中印的差距再度拉大10年時間。

其實關於這類的對比,這幾年還有很多,畢竟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中,體量最大 經濟增速也最快的國家,近些年來 印度經濟發展不賴,增速普遍保持在7%以上,在單一季度上,更是多次達到8%以上,多時段創下單季度世界第一增速的記錄,所以很多人對於印度經濟,都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印度的崛起,全世界都在疑惑,印度何時才能追上或者超越中國,那麼印度要多久才能追上中國呢。

事實上 ,如果按照數據說話,就算沒有2020年的挫折,擇取2019年的數據來說,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收入是印度的近4倍,假設兩國的GDP都保持增速不變,印度按照8%的經濟增速,而中國按照4.5%的經濟增速來說,那麼印度想要追上中國,理論上 大概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但數據終究是數據,50年印度能夠超越中國嗎大幾率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印度的經濟增速,不可能保持50年8%的經濟增長,並且阻攔在印度經濟面前,還有著「三座大山」,如果印度沒有破除這三座大山,那麼印度想要追上中國,一切都是痴人說夢。

為何會這么說呢,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擁有復雜 社會 結構,和奇特 歷史 的國家,印度是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的, 歷史 現實就是,當英國殖民者撤退後,印度並沒有對傳統糟粕進行清算,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各邦在語言、風俗習慣和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和壁壘,最終導致70年過去,經濟發展始終都不盡人意,而其中阻礙印度發展最嚴重的,就是印度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種姓制度和貧富差距,因為「三座大山」,印度「大國夢」就始終難以實現 。

具體分析來看,首先是土地制度,很多人都認為土地和經濟掛鉤不大,但事實上 ,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生產關系的最初版本,本來就是人地關系,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全國擁有60-70%的人口,都直接從事農業活動,農業仍是印度最大的經濟部門之一,數億印度人口到靠農業過活。

同時,包括基建、房地產和引進外資修建的廠房,也都需要運用到土地,土地對於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土地分配深刻掛鉤經濟發展策略,但印度呢,當下的印度土地,多數被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占據人口多數的農民,則拿著十分少量的土地,所以為了擴大生產力,為了營生,眾多印度農民不得不向成為佃農,支付錢財租佃土地,同時還需要向農業公司,借貸購買種子和農葯,久而久之 導致印度農民的負債。

據不完全統計,印度農民一年收入僅為6000元,微薄的收入無力承擔生活開支,導致每年都有印度農民走上絕路,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農業發展不徹底,土地和人口就無法轉化為資本,轉而投入到工業化當中,這也是為何如今,印度的製造業和基建事業,都無法有效開展的緣故,2015年 日本花大價錢,從我國手中搶走印度高鐵的項目,但時間已經過去5年,現如今連征地都無法完成,讓日本至今後悔莫及,而它反映的,就是印度土地背後的難題。

而第二個難題,就是種姓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階級等級森嚴的制度,各等級世代相襲,制度規定,低種姓必須無條件服從高種姓,高種姓在教育和就業方面,享有特權,而在4大種姓外,還有一個「賤民」階層,是 社會 最底層的群體,以此構建印度復雜的 社會 結構,並且在這樣的種姓制度中,低種姓是無法反抗的,長久的熏陶下,他們認為這是無法的命運,並且美名,只能低種姓的人在這一世遵守教義,下一世就會有晉升高種姓的機會,以此分級統治各個階層。

種姓制度形成的是印度嚴重的階級割裂,事實上 這樣的種姓制度,在印度建國初期,就已經明確寫入法律,被廢除完畢,但流傳上千年的傳統,有沒有被過多清算,哪有那麼容易就被斬除,至今 殘存的種姓制度,依舊在印度境內流行,階級割裂帶來溝通的困難,導致印度的內生市場發展緩慢。

中國打破960萬平方千里的地區隔閡,塑造起14億的超級內需市場,發展起互聯網和電商物流行業,但印度每個邦之間,都存在堅固的壁壘,各個階層的人們也也存在隔閡,導致印度內生市場十分低質,除此之外,婦女革命也是印度類似於種姓制度的一個問題,當下的印度,很多婦女依舊遭遇,很多不公平地對待,無法參與到經濟活動中,缺少女性參與的經濟模式,顯然是不 健康 的,這樣的情況下,印度經濟如何快速發展。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的貧富差距,印度的經濟發展迅猛,但事實上,財富主要分配到的,都是印度的富人階級,客觀來說,貧富差距每個國家都有,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能夠完全杜絕貧富差距,美國不行,日本不行,印度自然也不行。

但貧富差距需要保持一個限值,印度如今已經是超出這個限值,它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印度1%的富人,約掌握印度70%的財富,那個頻頻上榜亞洲首富的穆科什·安巴尼,擁有3400億元的身家,旗下信實集團的資產,更是一度占據印度4%的GDP,而廣大的印度百姓,根據2014年世界銀行的一份數據,一天的消費在8元人民幣以下,貧富差距過大,已經成為印度經濟,最大的一座大山,財富過度不均衡分配,導致印度的內生市場很難得到有效開展,而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馬車之一,印度的這輛馬車,顯然就不夠分量

而這就是擺在印度面前的三座大山,而除了這三座大山之外,還包括基礎建設、國際環境,勞工剝削以及人口壓力等等幾座山峰,印度長久以來都有一份「大國夢」,幻想有一天能夠成為超級大國,但印度,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無法讓生產力獲得顛覆性的發展,僅僅是這幾年的經濟成績,還是不夠的,並且留給印度的時間也不多了,製造業即將進入機械代工時代,人口紅利即將喪失,印度想要追上中國,難度就變得更大了,不知道你覺得印度能不能追上中國呢,歡迎留言評論。

⑸ 有關印度經濟發展的資料

中國和印度同屬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國,印度實施經濟改革時間雖晚於中國,但近年印度經濟快速崛起,已成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印度在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的發展令世界矚目,部分產業居世界領先水平,印度的發展經驗對於我國經濟發展將具有比較意義。

信息技術產業。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特別是軟體業發展迅速,根據印度國家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公布的數據,2004-2005財年(2005年3月31日結束)印度IT服務業出口172億美元,同比增長34.5%,行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250萬人,而2006年印度IT業收入則上升為320億美元,從業人員160萬人,預計2007年印度IT業將創造40萬個就業機會,同比增長25%。據德意志商業銀行公布的數據,財富500強中的一半公司是印度IT公司的客戶,美國GE、波音、花旗銀行都位列其中。美國和歐洲是印度IT產業的主要市場,例如印度TCS公司在歐盟11個國家開設19個辦公室,雇員超過700多人。因印度商業機會增加,世界知名科技公司開始在印度開設分支機構,2005年美國IBM在印度的雇員為38196人,而德國的SAP在印度的雇員將超過4000人。印度位居美國後成為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與印度相比,2006年我國在軟體業出口僅為25億美元,尚存一定差距。IT業的發展對於推動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IT領域競爭將決定未來經濟競爭的方式和形態,因此,加快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刻不容緩。

生物產業。印度生物科技產業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發展,有望成為印度高科技領域的另一支柱產業。印度生物科技產業2004-2005財年收入為10億美元,2005-2006財年為15億美元,2006-2007財年收入為20億美元。近年,印度生物科技產業發展除造就生物科技領域的熟練勞動力外,而且儲備了該領域的知識基礎,目前印度政府正在論證成為生物科技產業中心以及規劃生物科技產業計劃。印度生物科技產業按年增長36.5%,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盡管目前印度生物科技在全球的份額僅為2%,但印度極具潛力在2010年前成為全球重要的生物科技產業中心。全球重要的生物科技公司對同印度公司合作意願不斷上升,根據RNCOS年度題為「亞太地區生物科技市場」報告,印度有潛力在2010年前成為全球5大生物科技國,產值將從2005年的14.5億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50億美元。在最新全球生化調查中,印度Ernst & Young公司排名日本和韓國公司之後,名列亞太地區第三名。

旅遊業。除上述領域外,印度還將旅遊業列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2005年印度旅遊業收入57億美元,預計2006年國外遊客數量將同比增長78%,外匯交易收入將同比增長122%,過去4年旅遊業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機會310萬,旅遊業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5.3%,創造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5.4%。為推動旅遊業發展,印度採取的主要政策:放寬航空領域;對航空燃油價格政策;在旅遊領域徵收合理的稅率;並實施旅遊簽證,加強移民服務,變更酒店土地使用規劃手續等措施。

核能計劃。印度核能計劃正在發展中,已經掌握了從勘探、開採到發電、廢料處理的全過程技術。目前印度核能公司負責和平利用核能。印度現運行14座核反應堆(2720MWe),在建8個(5600MWe),印度已開始設計下一代快速增值反應堆,並在未來2年建設新的核能反應堆12座。

可再生能源。除核能外,印度還開發可再生能源,促進能源多樣化,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印度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生物氣體系統,是全球第三大太陽能池板生產國,第四大風能生產國,風力產能總量為970MW。

太空計劃。印度太空署下屬印度太空研究組織負責衛星通訊、資源勘測遙感、環境監控、氣象服務等領域太空系統內的技術研發和合作。印度的空基感測技術以及其他領域的進步推動了印度同美國等一些國家簽署在太空硬體、服務以及數據上的租賃合同,Antrix Corp已經在太空圖片領域與美國、法國構成競爭,預計2006-07年Antrix Corp在衛星發射以及太空產品銷售方面的收入將達到9358萬美元。其客戶主要為歐盟(農業和森林)、日本(火山活動監測)、美國(電話網路交換等)、泰國(信息科技)。

海洋學。印度在印度洋地區開展資源勘探和利用活動,並已向南極地區派出13批科考團,建有2個長期科考站,2007年5月經ATCM批准,印度在南極地區larsemann Hills成立第三個科考站。

國際合作。為推動科技發展,在國際層面上,印度簽署多個雙邊和多邊框架協議,在雙邊層次上,建立印度-英國聯合合作基金,印度-美國科技小組,以及其他雙邊科技合作基金,因承認印度的科技能力,印度被邀請參加國際多個大型科技項目合作,如:反質子和離子研究、國際高熱原子核反應試驗堆等。吸引和鼓勵學生從事科學教育和研究,為推動國際合作,印度政府科技署還採取以下措施:

-促進印度科學界同諾貝爾得獎者交流;

-安排計劃吸引海外出色的科學家和科技學者合作開展研發項目。

印度創新。全球管理者已經認識到印度在創新方面的潛在能力,產品創新、加工創新、製造創新方法吸引外國投資者和跨國企業。過去數年,已有包括GE、微軟、IBM、思科、因特爾、GM、摩托羅拉、HP等100多家跨國公司在印度設立了研發中心,在生命科學領域(生化和醫葯領域)、工程學、通訊相關領域(VLSI)、嵌入技術等累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印度戴姆勒克萊斯勒研究中心是該公司在德國以外的三個研究中心之一,在班加羅爾印度工程師主要參與電子設備、模擬和軟體開發,為其在歐洲和美國市場服務。GE在班加羅爾研發中心研發飛機引擎和渦輪配件。印度政府認為,科技是促進經濟發展和變化的重要推動力,科技在印度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規劃中佔有重要地位,推動各產業最大程度的產出,為社會造福,改善生活質量。

印度企業跨國發展。根據印度統計數據表明,2005年印度企業並購金額為43億美元,2006年上升為150億美元,預計2007年將超過350億美元大關。印度國際化發展已經成為美國和歐洲商界的重要議題,印度發展實踐成為美國哈福大學商學院教材。印度Tata、Infosys、Reliance等公司成為全球知名公司。最近波士頓咨詢集團(BCG)研究報告顯示,2004-2006年國際上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 3000家公司認為,印度公司具有低成本、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優勢,有望成為國際知名公司的重要消費者、商業合作夥伴及重要競爭者,未來成功的關鍵將是同印度公司的合作。印度通過改變成本、資源、物流及市場等要素變數提高國際化能力,在海外設立機構,並兼並海外公司,主要涉及制葯、通訊、汽車、IT等領域。印度儲備銀行在推動企業國際化戰略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伴隨印度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印度儲備銀行逐漸放鬆海外投資限制,以便於印度公司對外投資,並不斷修改對外投資上限和批准程序。

中國、印度國情相似,盡管我國在經濟領域諸多方面領先於印度,但印度在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葯等領域的發展值得關注,印度制定鼓勵優惠政策,發揮人力資源和後發優勢,實施印度式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其發展模式對於我國優化產業結構,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實現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⑹ 全面的介紹印度

【印度經濟】獨立後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業由嚴重缺糧達到基本自給。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印度政府於1991年7月開始進行全面經濟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2001年至2006年「十五」計劃期間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76%。2006年,印出台十一�6�1五計劃,將2007年-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年均9%。
近幾年來,印政府不斷深化第二階段經濟改革,加速國有企業私有化,實行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銷售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精簡政府機構,削減財政赤字。2006/2007年度印度經濟實現9.6%的高增長。2007/2008年度為應對通脹,印政府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大幅提高利率,經濟增長小幅放緩至8.7%。
國內生產總值(2007/2008年度):311400億盧比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7/2008年度):8.7%
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
匯率(2004/2005年度平均):1美元=40.41盧比
通貨膨脹率:2007-2008年5.5%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
【資源】資源豐富,煤儲量居世界第四,產量居世界第三。鐵礦石產量居世界第四,鋁土產量居世界第六。截至2007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134.6億噸,鋁土24.6億噸,鉻鐵礦0.97億噸,錳礦石1.67億噸,鋅970萬噸,銅530萬噸,鉛238萬噸,石灰石756億噸,磷酸鹽1.42億噸,黃金86噸,石油6億噸,天然氣923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6783萬公頃,覆蓋率為20.6%。
【工業】印工業增長佔GDP比重2007年為26.4%。近年來,印度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發展迅速。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煤41290 28242 29515
原油3400 3210 3480
水泥13360 14780 16130
鋼材3930 4650 5080
(萬噸)
化肥1540.5 1557 1609
(萬噸)
布 453.8 495.8 533.9
(億平方米)
發電量6086 6175 6624
(億度)
汽車 156.5 170.2 206.5
(萬輛)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
【農業】農村人口約佔全國的67%。全國耕地面積約1.4億公頃,人均0.13公頃。2007/2008年度農業及相關產業增長率2.6%,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5%。近些年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糧食總產量 20461 20860 21610
稻米 8531 9180 9270
小麥 7200 6940 7490
牛奶 9070 9710 10090
油料 2610 2800 2380
甘蔗 23232 28120 34530
茶(1-12月) 82.0 90 90
皮棉(萬包)* 1700 1850 2270
黃麻(萬包)** 1049 1000 1030
注*每包皮棉為170公斤。
**每包黃麻為180公斤。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經濟概覽)
軍事
印軍前身為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僱傭軍。1947年印巴分治後始建分立的三軍。1978年創建獨立的海岸警衛隊。總統是印度軍隊制服閱兵式名義上的武裝力量統帥,內閣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國防部負責部隊的指揮、管理和協調。各軍種司令部負責擬定、實施作戰計劃,指揮作戰行動。現陸軍參謀長上將S. 潘德馬那巴汗(S.Padmanabhan),空軍參謀長上將S.克里希納斯瓦米(S.Krishnaswamy),海軍參謀長上將M.辛格(M. Singh)。實行募兵制。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分東、南、西、北和中央五大軍區,擁有中程導彈,已具備核能力。海軍7萬,分為西、東二支艦隊和南部科欽訓練基地;孟買和維沙卡帕特南為最大的海軍基地,分別是西、東艦隊司令部所在地。1999年新成立遠東軍區,司令部設在布萊爾港。空軍17萬,分成西、西南、東、南和中央五個軍區,擁有米格29、幻影2000等先進作戰飛機。海岸警衛隊分西岸、東岸、安達曼和尼科巴三個大隊,指揮部分設於孟買、馬德拉斯和布萊爾港。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准軍事部隊。
1998年5月,以印度人民黨為首的聯合政府進行核試驗,堅持建立最低有效核威懾。 1999年8月17日,印國家安全顧問委員會提出核構想草案,提出印要建立陸基、空基、海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強調印將奉行擁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懾力的理論,稱印擁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阻止任何國家或實體對印及其部隊使用和威脅使用核武器,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對無核國家動用核武器。 2003年1月,印正式全面出台核政策框架,成立核指揮機構及其直屬戰略部隊司令部,核指揮機構由總理、國防、內政、外交和財政部長、各軍種參謀長等組成的政治委員會控制。
2001/2002年度國防預算開支為6200億盧比(約合1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8%。
[編輯本段]文化教育
【文化】
印度已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雅利安人第一次在印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為開始。很可能在移民和當地居民之間發生了激烈沖突。但顯然是偉大的印度的同化精神和忍耐精神取勝,這種精神一直持續到現在。在以後的一千年間雅利安人遍布整個印度,創造了大部分早期的古典梵語文獻,如《梵經》、《吠陀經》、《奧義書》和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 《摩訶婆羅多》。
印度到處是無數歷史紀念碑。 一些保存佛祖骨灰的古老佛塔、刻有法令的阿育王柱、銅匾和石碑散布在整個次大陸。瑪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有雕刻精美的阿旃塔石窟、愛羅拉石窟、艾勒凡塔石窟,東南西北有保存完好的不同建築風格的雄偉的廟宇,拉加斯坦的城堡和庄園、德里的壯麗的紅堡、歷史紀念碑、壯觀的法特普爾西克里王宮、宏偉美麗的泰姬陵……數說不完的名勝古跡。遊客一旦被吸引到神化般的印度來,會讓他千眼萬眼看不夠。
現代印度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家, 就透明的民主性而言,她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應該為此感到自豪。二戰以後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中,有很少的國家能象印度那樣這么忠實地保護其民主制度。不可諱言,印度城鎮還有窮人,還有貧民窟。但隨著印度的科學和工業技術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會隨之提高,到了21世紀,一定會達到中等生活水平。印度的新興的信息技術工程人員和信息企業贏得了世界的尊敬。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僅次於中國。印度人民決心在現代世界崛起,印度脈搏隨著人民的青春般的活力躍動。
印度的語言同樣多樣化。印度有大約2000種,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巨大的文學寶庫的發展完善的19種語言被承認為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的每個宗教在次大陸都有它的信徒。印度的信仰印度的人占絕大多數,為85%,其次為穆斯林、基督教、佛教、猶太教、拜火教、耆那教等,所有不同宗教和諧相處。整個印度次大陸遍布無數的漂亮的廟宇、雄偉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廟、猶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業特大都市孟買可以說是印度宗教、種族、語言多樣性的一個縮影。市內除了以上各教的廟、堂外,還有有著名的亞美尼亞教堂、神道教廟和大同教廟等。
【教育】
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此外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2001/2002年度,印政府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99%,成人識字率為65.38%。2000/01年度中小學入學率81.6%,但小學綴學率為40.7%,初中綴學率為53.7%。全國現有254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加爾各答大學等。至2000/01年度,各級學校、學生和教師情況如下:
學校(萬所)在校人數(萬人)
高等院校1.04606*
高級中學12.62880
初級中學20.64280
小學63.8711380

閱讀全文

與印度經濟什麼時候崛起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了印度視頻怎麼寫標題 瀏覽:640
為什麼叫義大利裔呆利 瀏覽:645
中國高等教育是怎麼走向的 瀏覽:231
印尼爪哇電廠什麼時候投產 瀏覽:215
為什麼探探上很多印尼人 瀏覽:147
中國海拔如何檢測 瀏覽:725
中國金融危機是什麼時候 瀏覽:970
中國有多少山景點 瀏覽:397
留學英國租房電話多少 瀏覽:515
遠航印度洋吃什麼 瀏覽:672
越南人一個月多少盾 瀏覽:753
印尼用什麼印油 瀏覽:776
伊朗總統莫迪什麼樣 瀏覽:275
為什麼印尼大金剛不好 瀏覽:778
中國的通天山在哪裡 瀏覽:405
英國游學保證金多少錢 瀏覽:593
為什麼娶越南媳婦多 瀏覽:693
中國為什麼會有雪災 瀏覽:307
蝦皮印尼怎麼設置中文 瀏覽:445
抖音怎麼搜索印尼哥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