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不敢出兵

印度為什麼不敢出兵

發布時間:2024-11-12 14:08:36

1. 印度為何不對孟加拉動手

提及印度這個國家,幾乎世界人民有目共睹,除了窮點,落後點之外,還有著極大的野心:總想恢復自己當年被英國殖民時的宏偉與寬廣。也正是因為如此,印度看哪個鄰居的土地都有點像自己的,所以總是忍不住要去插一腳,或者伸一手。這不,錫金便成了印度的“盤中餐”,所以世界人民開始擔心孟加拉了。


其實,印度吞並錫金,卻放過了孟加拉是有著深層次的考量的,為著自己國家戰略方面的考慮,他們自然是要保存實力以及經濟,從而來對付北方領土為上。這就如同舊社會的土匪一樣,同樣都是搶,誰不想搶份大的呢。

2. 印度軍隊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根據我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我認為,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是戰五渣,而且不但如此,外來的曾經很能打的侵略者一旦在這片土地定居下來(英國人那種把印度當殖民地的除外),幾代人之後也變成了戰五渣。

下面按年代順序介紹一下印度簡史和各個時期印度軍隊戰鬥力分析:

1.印度河文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比中國還要早得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是哈拉帕文化,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稱印度河文明,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前1750年,居民一般被認為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也有認為是其他民族,有出土文字,但還沒有破譯。

註:達羅毗荼人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南方,他們和北部的雅利安人後裔相比膚色更黑,個子更矮

這個文明早已消亡,消亡原因有人說是因自然災害(比如洪水等),但更多的人認為是被外來入侵者滅亡,這入侵者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

2.吠陀文化

入侵者,也即從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創立了吠陀文化,使用梵語,通常意義上的古印度一般指的是這個時期。種姓制度也是這一時期出現,很可能是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為了保持自己的血統純潔而創立的制度,這套制度幾千年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超越了王朝和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實行,即便是幾千年之後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它的影響和威力:現在高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白,相貌更類似歐洲白人,而低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黑。

但這些入侵者進入印度之後相當長時期之內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期間有「十六雄國時期」,但都是內戰,沒什麼能體現印度戰鬥力的史料,直到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入侵。

有人說印度人成功抵抗了亞歷山大的侵略,這是不對的,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並不能像打埃及波斯那樣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利來取得對整個國家的控制,亞歷山大本人在印度並沒有失敗,不但如此還打了一場著名的勝仗,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但印度次大陸上的邦國林立,打敗一個還有一個,而且每個國家都不大,毫無成就感。

最終亞歷山大麾下的士兵全都厭倦了戰爭,亞歷山大本人也不得不屈服,班師回朝,之後就因病去世了。

3.孔雀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在印度西北方留下了權力真空,旃陀羅笈多·孔雀因勢而起,建立了孔雀帝國,在他的孫子阿育王手中,孔雀帝國的疆域達到歷史上最大,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這應該是印度歷史上武功最盛的時期,此前和此後,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領土上能超過孔雀王朝。

除了統一印度之外,孔雀帝國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了,據印度人說,孔雀王擊敗了西方入侵的塞琉古一世(亞歷山大曾經的部將),但希臘人說,塞琉古勝利了,現代史學家一般認為雙方對峙,沒有決定性的戰役,最終握手言和,從之後雙方比較和睦的關系來看,這個觀點應該比較符合事實。

4.貴霜王國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就走向分裂,僅僅五十年之後,孔雀王朝末代王被大臣所殺,孔雀帝國滅亡。代之以巽迦王朝、甘婆王朝、安達羅王朝等朝代,這些帝國的疆域和之前孔雀帝國比起來只能算是偏居一隅(比如巽迦王朝疆域僅限於恆河流域),影響力也有限。

之後印度人迎來了又一個征服者,貴霜王國。

貴霜王國的建立者是在中國史書上赫赫有名的月氏人,就是那個被「匈奴人打得舉族西遷,連國王頭顱都被匈奴人做成飲酒器具,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聯絡夾擊匈奴,但卻發現其國人已經安頓下來不願對匈奴復仇」的月氏人。

貴霜王國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但其軍隊戰鬥力卻十分可疑,這個所謂四大強國其含金量真的沒多少,不但祖上曾被匈奴人欺凌,還因和親問題和漢朝打過一仗,出兵七萬,被班超所敗,這事在中國史書上僅僅是提了一筆。

但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力可疑的貴霜王國在印度境內卻是威震一方,很長的時期之內牢牢地控制著印度西北方。

4.笈多帝國

貴霜王國延續了300多年,但勢力局限於印度西北方和中亞地區,從未統一過印度北方,其在印度境內的領土後來被笈多帝國吞並。

笈多帝國是印度本土王朝的又一個高峰,它統一了北印度,從疆域面積上來說,僅次於孔雀王朝,是一個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統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被一些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著名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就是在這一時期編成的。

笈多帝國的極盛時期是旃陀羅·笈多二世(即著名的超日王)時期,見圖上疆域最大的時期。

但談到軍隊戰鬥力,除了面對印度境內的對手之外,這個幾乎統一印度的帝國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從帝國初期就始終面臨西北方的??噠人的威脅,但和漢朝(滅了匈奴)唐朝(滅了突厥)甚至宋朝(勉強算是滅了遼吧)不同,笈多王朝始終沒能消除這個大敵,超日王死後沒多久,笈多帝國就因??噠人屢次入侵而走向崩潰。

??噠人,曾自稱匈奴,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和月氏人一樣也是中國北方草原西遷南下的游牧民族,也和月氏人一樣在印度境內打出了赫赫武功,最出名的戰績是公元500年進抵恆河流域,事實上終結了笈多王朝的統治。

5.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滅亡之後,印度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時期,期間最著名和疆域最大的帝國是戒日帝國,因其創立者戒日王而得名。

戒日王朝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短暫但非常重要的時期,戒日王在中國更是出名,因為唐僧(玄奘)取經就發生在他統治時期。

戒日帝國的極盛時期和疆域最廣的時期是戒日王統治時期,但也僅僅統一了北印度而已。

至於這個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如何,有一段中國史書上默默無聞,最近才大放異彩的記載,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大概過程如下: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戒日王病逝,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聽說大唐使節來到,派人伏擊唐使,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逃脫,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生擒阿祖那。

6.莫卧兒王朝

戒日王朝之後,印度長期分裂,期間,中亞的穆斯林屢次入侵北印度,在這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基本徵服並統治了北印度。

然後,伊斯蘭教最大的一次入侵到來了,帖木兒帝國崩潰之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卧兒帝國。從此直到現代印度共和國建立,這片土地一直被入侵者所統治(嚴格說來雅利安人也是入侵者,這樣算的話印度自從吠陀時代以來就一直是被入侵者所統治的)。

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兒帝國上層建築是穆斯林,而基礎則是印度教,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莫卧兒帝國時期建成的。

但入侵者進了印度就變弱的魔咒再次顯靈,帝國極盛時期是是奧朗則布統治時期,但帝國的衰落也是從奧朗則布晚期開始的,他對南方的馬拉塔帝國的征服從未成功,他死後沒多久,馬拉塔人便奪取了中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的頭銜從那時起,至少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已經成為一個虛銜。

這張圖實際上誇大了莫卧兒帝國的實際控制力,馬拉塔人(圖上為馬臘塔人)僅僅是承認莫卧兒帝國的宗主權。

奧朗則布死後,莫卧兒帝國雖名義上統治印度,但實際上已是四分五裂,北方遭受著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略,這兩個強盜都曾攻入過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番之後滿載而歸。

南方的馬拉塔人也是越戰越勇,大有取莫卧兒帝國而代之的架勢,但是遇到了外來的強盜還是略遜一籌----1761年,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之中,馬拉塔人遭到慘敗。

7.英國殖民時期

莫卧兒帝國末期,又一批入侵者闖了進來,他們就是西方殖民者---葡萄牙人、法國人和最終成為這片土地主人的英國人。

這段歷史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

大莫卧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英國人征服印度的過程並無赫赫武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的規模你簡直難以想像:

普拉西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受法國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英國人一方出動了900個英國士兵和2000個印度士兵,印度一方出動了一萬五千騎兵和三萬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國東印度公司送給他們的大炮和40名法國炮手。

最終,英國人以死傷75人的代價(22人死亡,53人受傷),擊潰了孟加拉的5萬大軍(死傷500餘人)。

普拉西戰役的勝利,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權。之後英國人又將矛頭轉向法國,並在隨後的第三次卡納蒂克戰爭中將法國的勢力從印度徹底清除;自此,印度開始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大約有600個土邦。

8.印度共和國時期

現代印度的獨立和統一過程,大家都比較熟悉,不是靠著武力而是靠著非暴力不合作,借著二戰戰後民族自決和帝國主義全面後退的東風,順勢而起,就連疆域都是繼承了英國人殖民時期的遺產,比如印度南部和東北方的那幾個邦,曼尼普爾、阿薩姆等歷史上從未被印度有效統治過,今天依然有十分活躍的分離主義勢力。

實際上我非常懷疑,若沒有英國人的印巴分治方案,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英屬印度領土一籮筐地打包贈送給印度,印度能否統一都是個未解之謎。

之後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參考其他回答。

=====

最終我用馬克思他老人家的一段話來結尾:

「印度過去的全部歷史,如果還算得上歷史的話。就是一次次被異族征服的歷史。」

3.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印度軍隊為何損兵折將如此大敗

因為他們輕敵了。印度軍隊覺得中國的解放軍隊伍武力不強,是支不入流的軍隊。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會獲勝,既沒有戰略部署也沒有中方軍隊的詳細情形,兩眼摸黑地上戰場,輸是必然的。一味地輕敵自然只會造成戰爭的失敗。

看得出來,1962年印度軍隊的失敗是必然的。當他們從一開始就輕視對手,不去了解對手的軍事情況,沒有對作戰方略進行統一的部署,甚至連針對高原地區的相應措施都沒有,這就已經註定了印度軍隊的失敗。驕兵必敗,這句中國的古話適用於世界上所有的軍隊。而這一次的失敗也讓印度人耿耿於懷。

4. 孟買襲擊事件發生,印度當局為什麼反應那麼遲鈍,遲遲沒有出兵

因為事發後當地長官不在當地找了很長時間才找到,長官又向上級報告要幾百名內衛部隊,可是飛機不在當地,找到飛機後一看飛機沒有油,又加油,飛機飛到當地,上飛機,到孟買,又坐大巴車,下車後,又跑了40分鍾,到了發生地點。所以恐怖分子大鬧酒店十幾個小時才到現場。

5. 印度擁有140萬軍隊,為何奈何不了巴基斯坦

現代化戰爭不是靠人多取勝,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印度的軍事和經濟各方面實力都遠超巴基斯坦,但是為什麼奈何不了小小的巴基斯坦呢?下面我根據在印度的生活經歷來分析下。

印度表面上軍事很強大,實際軍事體系很差,各部門協調能力極其差。舉個例子,年初印巴沖突時,印度地面部隊發射一顆導彈把自家的一架飛機幹掉了。這在國際社會是個大笑話。飛機上的敵我識別系統不開啟,地面部隊不確認飛機標志,發射導彈不請示。這就是印度現代化軍隊的狀態,如何能戰勝巴基斯坦,更何況背後還有中國在撐腰。

巴基斯坦只是印度領導拿來拉選票的一個方式,就像美國最近幾屆總統一樣上台前先打中國牌。莫迪之所以每次在換屆選舉時對巴基斯坦進行局部轟炸和挑起沖突,無非就是向印度人展示自己強硬的手腕,獲取更多奮青的支持。

印度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攻打巴基斯坦,且不說軍事實力,這種做法在國際社會上也是站不住腳的,輿論壓力都能讓印度執政黨下台。

所以不管印度的經濟軍事實力有多強,都奈何不了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是全球公認的主權國家。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不敢出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廣西梁氏總宗祠在哪裡 瀏覽:360
印度半島在地圖上哪個位置 瀏覽:767
中國手機銀行密碼忘了怎麼辦 瀏覽:441
英國有多少資產是李嘉誠的 瀏覽:867
元朝把義大利叫什麼 瀏覽:460
印度泥西亞用什麼幣 瀏覽:223
30日伊朗有多少確診病例 瀏覽:782
越南有哪些官方新聞網 瀏覽:976
為什麼印度人盤腿坐 瀏覽:947
伊朗為什麼管中國叫秦 瀏覽:55
如果在伊朗怎麼用淘寶 瀏覽:630
義大利哪裡買酒便宜 瀏覽:606
中國的哪個地方有大海 瀏覽:142
五千塊人民幣換越南幣多少錢 瀏覽:866
中國最大公廁在哪裡 瀏覽:471
伊朗為什麼吸引fdi 瀏覽:425
印度人吃的菜有哪些 瀏覽:866
伊朗軍費一年多少 瀏覽:362
印度荔枝樹怎麼切 瀏覽:246
印尼女孩一個月工資多少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