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沙麗是什麼
紗麗 (又稱紗麗服)是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婦女的一種傳統服裝,是一種用絲綢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的衣服。
印度紗麗的式樣也多種多樣,因穿者的貧富也有不同。歷史上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時,有過改變印度婦女的服裝的想法。但印度婦女還是偏愛無需針線縫制的紗麗。最早的紗麗只是在舉行宗教儀式時穿,後來逐漸演變為婦女的日常普通裝束。
紗麗(Saree或Sari),是印度女性心中舍棄不了的一種情結,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以自己別具一格的創造力詮釋著他們對於生活、審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
(1)印度服裝用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主流
「紗麗」實則也並不多麼神秘,古代的紗麗原為飾有寶石的寬大腰帶,圍束時露肚臍,現代的紗麗已成為南亞大陸婦女的主要外衣。簡而言之,就是一大塊長5-6米、寬1.1-1.3米的衣料,一般由棉、紗、絲、布、毛、尼龍和混紡等主要底料製成,以質地「輕柔薄爽」為佳。
色彩不一,或艷麗,或淡雅,除了橘紅、朱紅、寶藍、銀白等單一純色外,也有多種顏色交融的間色;在衣料面上多有所裝飾,綉有花邊、金紋以及諸如吉祥花鳥、幾何圖形等形態各異的傳統花紋圖案,或雍容華貴,或清麗簡約,繽紛多元,勾勒出不同地位、不同職業女性的風韻。
Ⅱ 印度人服飾特點
印度人服飾特點:
印度男人的傳統服裝,下半身是托蒂。它實際上是一條纏在腰部的寬白色棉布。它也是由大麻或絲綢製成。它通常長3.6至4.5米,纏繞在腰部。跌落到膝蓋或腳下,有些帶有滾邊。
上身穿著「Gulda」上衣,更厚,膝蓋。頭巾的顏色不同,包裝方法也不同。拉賈斯坦的頭巾和錫克教徒的頭巾很有名。有時人們會在頭巾上戴羽毛。
在印度農村,男人一般不穿襯衫,只在他們的肩膀上放一條汗巾,或者用一塊布作為上半身,一端放在肩上,人們稱之為「卡達」。
印度婦女的民族服裝是「紗麗」。紗麗通常由一塊約6米長,1.1至1.3米寬的布料製成。紗麗從腰部穿,最後覆蓋在肩部或頭部。紗麗一般分為棉,絲,紗和尼龍。
印度服裝與當地氣候有關。夏季,溫度可高於40°C,冬季則高於20°C。因此,衣物需要透氣和清爽。如今,在城市居民中,很大一部分衣服是西化的,男人也穿襯衫和褲子,而且通常穿更多的西裝和褲子。
女性仍然穿著更多的紗麗,許多人已經變成了牛仔褲。但是,各地區的民族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許多穆斯林男子喜歡戴土耳其帽子和波斯羔羊皮。錫克教女性通常穿長膝蓋的長袍和一條名為Sharwo-McKaz的大裙子。
印度人喜歡穿各種各樣的珠寶,如發飾,耳環,額頭,鼻子飾物,項鏈,腦飾品,腕帶,手腕,戒指等,大多是金,銀或寶石產品。在某些地方,人們甚至了解服裝中的珠寶。根據傳統習俗,印度男性向女性提供珠寶是履行職責的責任。女性認為珠寶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寡婦不能帶來任何珠寶。
頭盔是固定在頭部頂部和前額上的產品,帶有小鏈和小鉤。鼻子飾品大多是金銀製品,是已婚女性的裝飾標志。頸飾中的項鏈被用作陰險的物體。在婚禮上,新郎將新郎帶給新娘。只要她不離婚,妻子就會穿這條鏈子一輩子。印度的鄉村仍然有這種習俗。
印度服飾裹裙和搭帕的歷史:
印度最古老,最本地的民族服裝是裹裙和裙子現代印度長襯衫+裹裙女民族制服。
在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和僧伽王朝期間,印度男女都穿著三套未經縫合的衣服,如吠陀時代,以及與巴比倫,中國,波斯和希臘的文化交流。與此同時,印度處於和平狀態。主要是白色棉或亞麻裹裙。除了裹裙和腰帶,第三套裝是長棉墊。
貴族通常將膝蓋的兩端放在肩膀上,讓中間垂下以覆蓋胸部或將膝蓋的一端放在肩膀上,或者您可以將它放在背部並用手腕抬起。但對於苦力和工匠來說,lappa更適合貼在頭上以阻擋陽光或將其捆綁在腰部以方便工作,或作為毛巾擦汗。與此同時,女式裹裙與男士不同,從不透明的一開始,裹裙就變得更加透明。
女性包裹物用短布包裹,另一個固定在前帶的中間,然後固定在腿之間並固定在背帶上。較長的裹裙覆蓋膝蓋,還有一種方法將布緊緊地包裹在臀部周圍以製作裙子。貴族婦女的膝蓋由薄布製成,頭部飾有邊緣。
同時,他們的腰帶類似於男士的款式,有時裝飾手帕貼在腰帶的一端。底部組只能穿粗糙的布裙和頭巾,與現代印度底部組相同。
但是,孔雀王朝的士兵有時會穿著像波斯士兵一樣的縫制衣服,包括袖子襯衫和腰帶,但他們仍然穿著裹裙而不是波斯褲。與此同時,印度士兵戴著頭巾,波斯士兵戴著尖頭帽子。這是印度服飾開始發展的標志。特別是在印度北部較冷的地方,波斯服裝更適合氣候和士兵的功能。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紗麗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印度人
參考總資料來源:網路-印度民族服
Ⅲ 印度人的服飾是什麼
印度服飾:純天然的棉、麻、絲面料,絕對植物顏料染色,採用印巴地區獨特的手工印花、蠟染、扎染,配以傳統的手工綉花、鑲絲、釘珠、嵌亮片工藝,大色塊的拼接運用,民族圖案的裝飾,將印度服裝文化盡情展現。款款風情,件件經典,與現代服飾搭配,讓您體驗異域民族服裝和最新的流行時尚相結合的獨特感受……
印度男子在一些比較正式而又要求體現民族特點的場合,多數都穿"尼赫魯服"。這種服裝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時期象徵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裝,即"民族服裝",有點類似於中國的"中山裝",只不過上身稍長一些,扣子也多出幾排。另外,在現代城市,西裝革履打領帶的人逐漸增多。但鄉下的農民則仍以穿圍褲陶迪、三角褲和赤腳為主,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區,冬天天氣較冷,在單衣外面披一條線毯或毛毯,即可禦寒過冬。
印度婦女的服裝則比較艷麗,主要有裙子、紗麗和緊身上衣等。裙子各式各樣,五顏六色,有些綉上花,爽心悅目,有些鑲上鏡片,光彩照人。紗麗是印度婦女最鍾愛的傳統服裝,不僅印度人喜歡,就是外國人也為之陶醉。在穿紗麗的時候,首先要穿上緊身上衣,將雙肩和胸脯緊緊包裹起來,而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下身要穿短褲或襯裙,然後將紗麗披在身上,一直到腳踝處。由於紗麗本身非常輕薄,容易透光,所以襯裙的顏色與紗麗要相配。印度婦女有個習慣,就是肚臍隨便露,但大腿小腿則萬萬不能露。
Ⅳ 中國和印度服飾對比
1、流行服飾都受西方影響。
2、中國的面料使用更為豐富
印度地處熱帶,4--5月份在北印度,不可思議的50多攝氏度的高溫是常事。印度服裝面料多為純棉和真絲氣候造就服裝,所以盛產著名的長絨棉,與中國的短絨棉不同,這種棉花做的紗布可以薄如蟬翼,穿著起來透氣舒適,真絲也一樣,在印度還是古法抽絲生產的,質地柔軟飄逸,穿著起來非常涼快;但是這些面料存在的問題是由於輕薄而比較脆弱,經不起洗衣機的折騰。
3、印度服裝搭配更為豐富
印度衣服上的圖案是用人手拿著木章一個一個的印出來的,有著工業印染不可能表現出來的藝術性。所以印度服飾每一件顏色搭配都不一樣,可以永遠不撞衫。
4、印度服飾更為環保
印度衣服上的染料至今仍以純天然植物染料為主。
5、印度服裝質量落後於中國
中國服飾生產工藝的環節幾乎全部是自動化,大型工業眾多。而印度沒有大型服裝工業,生產標准較低。無論手工釘珠或是用真絲紗麗做的二次創作都難以避免有瑕疵。
6、中國服飾不易褪色
印度服飾容易褪色,因為絕大部分染料直接來源於植物,比如黃色就是黃姜粉,藍色就板藍根,桃紅色就是杜鵑花瓣粉。植物染料天然健康,且有著工業染料不可替代的鮮亮欲滴,但是由於沒有固色劑等化工成分,褪色是在所難免的。
Ⅳ 印度的服裝給你哪些地理信息
首先印度的服裝多為絲制或麻制,主要因為印度這個國家所處緯度低,長年高溫,夏季有40度往上的高溫,冬季也有20多度,絲麻這類材料做的衣服透氣性好,利於散熱,所以通過服裝可以看出這個國家的氣候是長年高溫的!其實印度人喜歡帶頭巾,這是一種穆斯林的信仰。通過這個就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
Ⅵ 印度女性傳統服裝叫什麼
該服裝是紗麗。
紗麗是印度女性的傳統服飾。是由一塊4-9米長,2-4英尺寬未縫合的布料製成,以各種樣式披在身上、最常見的樣式是將紗麗纏在腰上,一端扎在肩膀上,露出中腹部。紗麗通常內搭襯裙,上衣可以是露背的,也可以露腰的。這些打扮通常會帶有很多裝飾,如鏡面的亮片或者刺綉。
這種服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度河谷文明。由於面料的柔韌性和炎熱的氣候,印度人更喜歡用棉織物包裹自己。這種服裝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展,估計每天有75%的印度女性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