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自己不夠吃,為何還要把糧食出口到國外
印度的糧食即使自己不夠吃,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要出口到國外,這是為了能夠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如果不出口的話,那麼就沒有貿易,如果貿易不通暢,經濟發展的道路就會受到影響。
印度的消費與經濟增長隨著這幾年還是有發展前景的,再加上印度的生產周期以及雙邊關系歷史之間獨特的市場動態,顯示了印度對農業市場的特殊價值。
鑒於越來越多的商業農業與其他貿易夥伴的自由貿易協定,甚至是邊際實際或未來假定的關稅優勢,都可能對其他國家買家,特別是加工成品供本地消費的投入產生重要影響。
而且如果出口的話還能夠收到關稅,這要比自己在印度的城市當中去買賣糧食所獲得的利潤高許多,本來印度它就屬於農業大國家人口多,但是為了能夠提高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相信印度的政府肯定會選擇犧牲一部分的人民來成就大事情。
B. 人口與中國相同,面積與中國不相同的印度,為什麼糧食不夠吃
這主要是因為印度還屬於農業國家,人民主要是靠種田為生,想要換取其他生活就需要賣糧食,而有些人本來就沒有多少糧食,賣了糧食換生活用品就不夠自己吃了。
對於中國來說,中國的科技水平在不斷的發展,製造的東西越來越受國外的喜歡,所以中國就憑借著物美價廉的產品從國外賺錢。而印度的工業發展沒有中國好,能夠向國外交易的也只有他們的糧食了。
C. 南亞為何只用不到3%的土地就能養活全球20%的人口
印度是多平原(印度恆河平原面積比中國長江中下游平原面積翻番)、降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季風氣候國家,全國半數以上土地適合農耕。那邊印度人超級好養活,我很多次去印度看到那邊底層的民眾都是天天吃大餅卷咖喱或者手抓咖喱飯,你讓中國人天天吃這個試試。
D. 在中國,為什麼沒有人大規模的去種植泰國的長粒稻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的水土種一方的莊稼,有人說,中國為什麼不大規模種植印度泰國的長粒香水稻,那問問你,中國為什麼要大規模種植印度泰國的長粒香水稻?
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每一個地方,都有適合當地種植生產的優質的水稻品種,而且經過多少年的種植培養,各個地方不同品種的高產優質水稻,都走進了人們的餐桌上,而那個印度,泰國的長粒香水稻的大米,也並一定就比我國的大米好吃,產量也並不一定比我國各個地方的水稻產量高,而且印度,泰國的自然條件,土壤水質,天氣溫度與我國的也不相同,如果我們茫目的種植印度,泰國的水稻,可能因為水土不服而減產絕收的!
不用說全國各地了,就說東北地區吧,在東北地區,有很多優質大米的品種,有長粒香,稻花香,圓粒香等優質大米,在遼寧省,在吉林省,在黑龍江省,也都有自己優質的大米品牌,拿印度泰國的大米來同東北地區優質的大米相比較的話,印度泰國的大米也是排不上號的,在東北地區,有優質的東北大米,印度泰國的大米,東北人也是看不上眼,也是沒人吃的!
E. 為什麼在印度吃不到新鮮蔬菜
by梁捷 印度的水稻、小麥產量連年上漲,已經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並且在總量上基本實現了糧食自足。最近印度比哈地區的農夫創造出水稻單產的世界紀錄,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是印度仍然是一個糧食問題極嚴重的國家,農民收入也很低下。印度有超過5000萬營養不良的兒童。無法為大量兒童提供午餐,這是導致印度兒童失學率高的重要原因。同時,印度的農作物品種高度單一,平時只有很少選擇。很多造訪印度的遊客都對此極為不適,往往走遍印度都沒看到過綠葉蔬菜。有朋友在新加坡的超市看到一種葡萄,標著產於印度,就非常疑惑:除了那些毫無粘性的「長米」之外,印度真的還能出口這種無核葡萄?從統計數字來看,印度有超過七成的土地種植著水稻與小麥,可是它們的產值只佔印度農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大多數農民都處於貧困線以下。雖然印度種植糧食已經有千百年歷史,但效率一直不高。客觀來看,印度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雨季旱季之別。雨季是種植莊稼的時候,這導致印度耕作制度一般只是一年一熟,無法與中國相比。上世紀中期,印度曾發起所謂「綠色革命」,引進墨西哥高產小麥,大力推廣化肥、灌溉等技術。印度的糧食產量確有提高,可化肥、農葯等導致的生態危害似乎更為嚴重。總體來看,很少有人認為印度的綠色革命真正獲得了成功。經濟學家為此提出另一個問題。既然印度大多數土地上,農民種植糧食只獲得很少的回報,他們為何不改種經濟作物?在不改變耕地面積的情況下,通過改變作物結構,也可能有效提高農民的實際收入。事實上,過去幾十年,印度種植水稻、小麥的耕地面積從未減少。莫非印度農民真的不理性?印度農業經濟學家高維爾(Richa Govil)近日撰文研究了這個問題。她列舉了八個理由,來支持印度農民不肯轉向經濟作物的選擇決定,揭示出印度農業政策和經濟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第一,印度的糧食作物有政府制定的最低收購價格,而經濟作物沒有。這就意味著雖然經濟作物可能比糧食作物有更高的收益,但在市場低迷時,農民們也必須承受更多的市場風險。第二,相較於糧食作物,那些蔬菜、水果更容易受到不利天氣的影響。有些地方的政府為有些作物提供了針對不利天氣的「保險」。但這似乎有些超出農民的理解能力。農民們只是簡單地選擇,不種。第三,蔬菜、水果等需要農民投入更多精力,更仔細地去照看那些作物。而糧食作物的種植要簡單很多。印度農民並不像東南亞農民那麼「吃苦耐勞」,不願意選擇需要更多精力投入的作物。第四,蔬菜、水果不容易儲存,一旦採摘就需要快速售出,否則就會迅速腐爛,損耗嚴重。銷售新鮮蔬果需要有比較成熟的農貿市場作為支撐,這一條件在印度完全不具備。印度的普通民眾也遠沒有養成吃新鮮蔬果的生活習慣。第五,蔬菜、水果的價格波動要遠高於糧食,背後的原因仍舊是農貿市場的匱乏。在大城市,缺乏農貿市場,使得蔬果的供需雙方難以及時匹配;從全國范圍來看,由於物流系統的落後,也難以實現蔬果在整個印度范圍內的高效匹配。第六,價格實現中的逆淘汰。印度缺乏物流配送,缺乏保鮮技術,人們又習慣咖喱的烹飪方式,對食材的新鮮少有要求。這就導致新鮮蔬果損耗嚴重,最終往往只能按照半腐敗的模樣進行定價,對蔬菜種植農民造成嚴重打擊。第七,印度人常將糧食作物作為一種金融資產。由於糧食作物相對容易保存,所以它常常被作為儲蓄資產。農民在有現金需要時拋售部分糧食,可以快速換取現金。最後,印度人覺得種植糧食更有尊嚴。他們若是種植糧食,在貿易時,可以開著一輛裝滿糧食的車來進行交易。可如果種植經濟作為,貿易時的派頭就遠不能與種植糧食相比。在印度這個種姓等級分明的社會,尊嚴往往是農民作出種植選擇時最先考慮的問題。所有這些因素都為種植經濟作物帶來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風險。斯科特在研究東南亞農民的行為時,曾說過一個比喻。落後國家或地區的農民,就像時時處於齊頸深的水裡,任何一點浪頭都會讓他們淹死。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的理性優先考慮必定不是預期收益最大化,而是風險最小化。印度農民顯然作出了類似選擇。高維爾的研究提醒我們,思考印度農業問題必須有一個全局性的視野。遊客們在印度吃不到新鮮蔬菜,這與印度人民喜吃煮成一鍋的咖喱、並不計較蔬菜新鮮與否的習慣,孰因孰果?恐怕都不是。背後還有印度農貿市場的缺失,物流系統的落後,食品保鮮技術的匱乏,農業保險的不足等因素。更深地看,更是印度農民的收入太低,無法承受一點點的市場風險。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才使得印度農業呈現出如此的面貌。要使得印度農業作出改變,轉而更多生產經濟作物,提高農民收入,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經濟作物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高的技術,更豐富的知識和更成熟的市場環境。印度是否已經作好出口葡萄之類經濟作物的准備,答案恐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