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將版圖的東北地區劃分成為了七個邦,曼尼普爾邦為什麼要獨立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印度將版圖的東北地區劃分成為了七個邦,不過這個七個邦對與印度來說是沒有什麼歸屬感的,尤其是曼尼普爾邦,甚至還產生了獨立的想法。在印巴分治之後,印度與北方的七個幫派之間就只剩下各條狹長的西里古里走廊了,這使得印度的這七個邦猶如飛地游離在了因對的主體之外,於是便產生了獨立之心。而曼尼普爾邦距離印度首都達到1700公里,而且人種也與印度的不同,這使得他們更想獨立了。1947年,曼尼普爾宣布獨立,建立曼尼普爾王國,1949年,曼尼普爾國王巴格亞昌德拉逼迫簽署協定將曼尼普爾並入印度聯邦。
時至今日,曼尼普爾邦的獨立運動依舊繼續進行著,印度軍隊經常在曼尼普爾邦遭受著來自統一陣線武裝力量的襲擊,曼尼普爾邦也成了印度最動盪不安的地區之一。
❷ 中代印度為何經常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或者被外族長期統治
因為歷史上的印度被其他國家視為「軟柿子」,強國為了增加自己的地位,總喜歡侵略一些弱國。
因為印度比較窮,兵力薄弱,而且印度有大量的財富,其他地區很容易覬覦。他們想為自己獲得印度的財富。
地形和資源豐富。印度半島,幾乎是一個馬平川,缺少一個緩沖區。北方山區一旦被突破,後方平原沒有危險,沒有迴旋餘地。熱帶季風氣候,以及三面環海的特點,也讓外來移民更容易在這里生活。2.印度的文化建設不夠。很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作品不能形成深遠的凝聚力。況且印度的宗教太成功了,還不成熟,人們更聽天由命。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幾乎沒有什麼歷史情節,誰都可以管。他們也覺得冷漠,缺乏擰成一股繩的向心力。3.侵略者的實力太強了。從中亞到印度的入侵者,很多都很絕望,很絕望。印度地方城邦戰鬥力不強,四分五裂。外人往往可以不經意地以數萬大軍分而治之,建立一個偉大的王朝。
印度之所以經常受到外國人的攻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第二,印度位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來對抗外敵入侵。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第一,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文明在形成的初始階段是脆弱的。此時閉環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保護文明的發展。沒有地理環境的阻隔,即使產生了先進的文明,也有可能被落後的文明淘汰。在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文明是最脆弱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雖然在地理上是分離的,但卻有著「致命的缺陷」。其中,古埃及東北部與外界相連,也是外敵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古印度的南面是大海,東面是鬱郁蔥蔥的雨林,北面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但西北角的缺口卻有著嚴重的「缺陷」。印度西北部致命的地理「缺陷」導致印度在歷史上多次被入侵。大部分外來者沿著西北的這個缺口進入印度,征服了印度。比如摧毀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比如亞歷山大的入侵,還有蒙古人的入侵等等,基本都是沿著這個地理縫隙進入印度的。第二,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除了地理上的缺陷,印度還經常遭受外敵入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也讓印度經常遭受外來入侵,那就是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在東方文明中,中原的農耕文明經常與北方的草原文明發生沖突。北方的草原文明一旦被中原的農耕文明打敗,就會選擇融入中原文明或者西遷選擇新的生活地點。比如戰敗後的大月氏,比如戰敗後的匈奴,還有蒙古人,戰敗後有的選擇西遷,有的選擇繼續西遷,有的在中亞分道揚鑣後選擇南下。在西方文明中,一旦強大了,也選擇了東征,比如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東征,比如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波斯帝國。他們強大起來之後,印度也遭殃了。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很容易受到東西方文明的入侵。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對抗外敵入侵。歷史上,自從雅利安人毀滅了古印度文明之後,印度就沒有自己體系的土著文明了。雅利安人開始創造的等級制度逐漸固化了印度的統治,然後他們經常受到不同文明的攻擊,造成了印度的文明混雜和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導致印度更加分散,不同的小地區之間形成了不同的統治形式。他們的獨立性很強,很難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沒有這種凝聚力,就難以抵禦外敵入侵,造成惡性循環,經常遭受外來打擊。
❸ 印度各邦有特權嗎從中國對印度的報道很亂經常發生暴力沖突事件
印度在歷史上大部分時候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多個小城邦,各有各的語言、飲食習慣、服裝,信仰也不同,即使印度教徒內部也可能信不同的神——印度教有三千萬個神。所以各邦差別很大。不過印度本來就又窮又亂,跟邦權大小沒關系。
❹ 北印度的16個奴隸制城邦國家時期,斗爭的焦點是什麼
公元前6世紀是古印度的共和諸國和諸王國在北印度相繼建立的時期。也是北印度的部落社會轉變為16個奴隸制城邦國家的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充滿矛盾和斗爭,而斗爭的焦點就是反對種姓制度。
❺ 關於印度的邦的問題:印度是聯邦制國家,那麼是不是每一個邦都是一個小「國家」呀那麼為何現在的印度比
印度在我國漢朝末期曾經出現個一個強大的世界性國家。
世界四大帝國之一貴霜帝國。
所佔領土比現在還要大得多。
如果查資料你會知道當時四帝國多牛逼。
公元二世紀。
❻ 印度曾經有十六雄國時期,這十六雄國分別是哪十六國
首先,十六國之一的犍陀羅雖然定都於呾叉始羅,但國土包括部分的傳統旁遮普地區。傳統的旁遮普包括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印度旁遮普邦、喜馬凱爾邦、哈里亞納幫和德里地區。
在其後的漫長歷史中,希臘人、大夏人、大岳人、斯基特人/聖人、巴達人、安息人、土耳其人、阿富汗人、亞歷山大率領的蒙古人先後從興都庫什口進入印度,佔領旁遮普或更廣闊的印度領土,在印度歷史上寫下了自己的篇章。
所以這個地區是印度通往歐亞大陸的西北門戶,是戰爭頻發的戰場。客觀上,這也導致了各種文化的融合,犍陀羅藝術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並傳播到中亞和中國。
❼ 印度尼西亞由上萬島嶼組成,為何很少出現分裂現象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一個島國,有17500多個島嶼組成,所以也號稱“千島之國”。由於島嶼的眾多,使印尼的國土分布非常零散,各大島嶼之間沒有修建一些跨海大橋或者是海底隧道。由於國土的分散,按理說彼此之間聯系很少,但令人意外是這個國家居然沒出現分裂的現象。
印尼獨立之初,世界各國普遍不看好印尼國家的統一。因為在印尼國內存在著200多個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間隔絕居住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但是島嶼眾多、民族眾多,卻沒有使印尼走向分裂,原因也很簡單。
45%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二大民族的14%佔比,所以,印尼主體民族的穩定,也就對國家的穩定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也是印尼不會出現分類的重要原因。
❽ 印度尼西亞島嶼眾多,為何卻很少有分裂現象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有兩個原因。在一開始其實印尼是那些西方強國的殖民地這些國家對印度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管理。在殖民過程中這些印尼人的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有利於當時人們的團結。第2個原因就是在殖民過程中,這些人民逐漸淡化了思想差異。印度尼西亞擁有非常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自己的語言。在印度尼西亞生活很有可能這些人會面臨著比較大的民族沖突。但是印度尼西亞的民族慾望不是特別強,雖然直到現在這些民族意識還存在著,但是人民彷彿並沒有想要讓自己的民族獨立的意識。現如今印度尼西亞有90%的人都是信仰伊斯蘭教。這些人的思想文化其實大部分是處於一個統一的,所以自然而然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民族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