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認為的爭議地區有哪些

印度認為的爭議地區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11-23 21:59:12

A.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爭議有哪些地方

中印兩國在西、中、東三段邊界都有爭議地區。

西段的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四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

中印邊境東段的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為界,藏南地區屬於中國。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中國藏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

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對「麥克馬洪線」從來未予承認。但1954年,印度單方面在東段爭議地區成立了隸屬印度中央政府的「東北邊境特區」。1987年印度議會批准正式成立阿魯納恰爾邦,分設11個行政區。

截止目前為止,中印邊界各段均未確定。原因很簡單,印度政府強占我領土不還的同時還要求我方歸還所謂的西線我方所佔領土。

B. 中印爭議區面積有多大

1. 東部藏南地區,面積約為6.7萬平方公里,目前由印度實際控制。
2. 中部五指山地區,面積約為5000平方公里,目前由印度實際控制。
3. 西部阿克賽欽地區,面積約為3萬平方公里,目前由中國實際控制。

C. 克什米爾博弈,印度的命門在哪裡

克什米爾博弈,印度的命門究竟在哪裡?印度近期民族主義高漲,不斷在中印邊境挑釁,意圖與中國對抗。在雙方軍長級會談中,印方態度強硬,主張整個加勒萬河谷屬於印度,包括神仙灣、天文點、溫泉哨所等區域。

克什米爾的前世今生值得我們關注。該地區一直是亞太熱點,印巴雙方經常在此發生沖突。中印爭端的地點正是傳說中的克什米爾。今天,我們來梳理克什米爾的歷史,主要關注與中國相關的部分。

地理印象是關鍵。克什米爾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其中印度控制46%,巴基斯坦控制37%,另有17%區域存在爭議,中國聲稱其為固有領土。印度認為存在中控區,但中國不承認。克什米爾分為印占的克什米爾谷地、查謨、拉達克、錫亞琴冰川,以及巴占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等區域。印度聲稱的中控克什米爾包括喀喇昆侖走廊(克勒青河谷)和阿克賽欽(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之間的高原無人區)。

中印分歧在於邊界劃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地形圖,會發現克什米爾的地理特徵。青藏高原像一個扁「日字」,昆侖山、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等山脈構成這個「日字」的結構。阿克賽欽位於「日」左上角,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拉達克位於「日」左下角。目前中印西段邊界大致沿喀喇昆侖山、班公湖為界。印度曾試圖依據「約翰遜線」推進邊界至昆侖山,但這一主張難以實現。印度對拉達克的主權爭議,因為它原屬於西藏的一部分。對於中印西段邊界,我們希望向南推至喜馬拉雅山,與整體邊界一致。

克什米爾的地理中心是錫亞琴冰川,它是印巴沖突的分界點,也是三國實控線的交界地。這裡面向印度洋,背靠喀喇昆侖山主脈,是印度洋水汽的接盤俠。冰川的存在使這里成為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如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什約克河等。這些河流流向塔里木盆地、獅泉河,最終匯入印度河。這些河流源頭支流往往靠近,形成有趣的地理現象。班公湖東南400公里處,岡底斯山脈是神山岡仁波齊的所在地,它與印度河、恆河等大河的源頭相連。

克什米爾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氣溫低至零下幾十度,不適合人類居住。中國的喀喇昆侖走廊、阿克賽欽是無人區,僅偶爾有商隊通過,連接塔里木盆地與南亞次

D.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一共有幾次大的沖突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即聲稱其與中國之間的邊界線為英國人劃定的邊界線。而中國人的立場是,由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劃定的邊界線是非法的,應重新予以協商。雙方有爭議的地區是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賽欽高原——印度堅持認為該地區性拉達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麥克馬洪線」沿線地區。

50年代末,中國修築了穿過阿克賽欽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這一情況,並發現中國武裝部隊已經牢固佔有該地區。

隨後,雙方不可收發室免的發生了交火事件。由於印度對中國實力的低估,談判解決問題的努力歸於失敗,印方甚至認為自元朝即為中國固有法定領土的西藏也應脫離中國。

1962年,其時中國剛剛結束三年自然災難,印度政府命令軍隊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對此表示抗議。由於印軍拒不撤回實際控制線印方一側,中國部隊發起反擊。印軍慘敗撤回。中國即宣布停火,並從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後撤數英里。

(4)印度認為的爭議地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戰爭尾聲

1962年11月21日24時,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並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 ,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

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這是中國政府出於保持中印友好關系的願望,再一次用實際行動 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通過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E. 鍗板害涓庢垜鍥介嗗湡綰犵悍澶х害澶氬皯騫蟲柟鍏閲

鍗板害涓庢垜鍥介嗗湡綰犵悍澶х害12.55涓囧鉤鏂瑰叕閲屻

涓鍗拌竟鐣岄暱綰2000鍏閲岋紝浠庢湭姝e紡鍒掑畾錛屽弻鏂逛簤璁鍦板尯綰12.55涓囧鉤鏂瑰叕閲屻傚湪涓滄碉紝鍗板害鏀垮簻鎻愬嚭浜夎鐨勪紶緇熶範鎯綰誇互鍖楃殑鍦板尯錛屽巻鏉ユ槸灞炰簬涓鍥界殑銆傝繖涓鍦板尯鍖呮嫭瑗胯棌鍦版柟鎵灞炵殑闂ㄩ殔銆佹礇娓濄佷笅瀵熼殔涓変釜閮ㄥ垎錛岄潰縐鍏變負9涓囧鉤鏂瑰叕閲屻

鍦ㄤ腑孌碉紝鍗板害鏀垮簻鎻愬嚭浜夎鐨勪紶緇熶範鎯綰誇互涓滅殑鍚勪釜鍦版柟錛屽巻鏉ユ槸灞炰簬涓鍥界殑錛岄潰縐鍏變負2000騫蟲柟鍏閲屻傚湪瑗挎碉紝鍗板害鏀垮簻鎻愬嚭浜夎鐨勪紶緇熶範鎯綰誇互涓滃拰浠ュ寳鐨勫湴鍖猴紝鍘嗘潵鏄灞炰簬涓鍥界殑銆傝繖涓鍦板尯涓昏佸寘鎷涓鍥芥柊鐤嗘墍灞炵殑闃垮厠璧涢撏鍦板尯鍜岃タ鈃忛樋閲屽湴鍖虹殑涓閮ㄥ垎錛岄潰縐鍏變負3.3涓囧鉤鏂瑰叕閲屻

涓鍗拌竟鐣岄棶棰樼殑鍘嗗彶娌塊潻

1947騫村嵃搴︾嫭絝嬪悗錛屽叏闈㈡帴綆′簡鑻卞浗渚靛崰涓鍥借タ鈃忕殑涓浜涜竟澧冨湴鍖猴紝騫朵笉鏂鋩曢熶腑鍥介嗗湡銆1962騫達紝鍗板害涓轟簡渚靛崰涓鍗拌竟鐣屽湴鍖猴紝鍏鐒跺湪杈圭晫涓溿佽タ涓ゆ靛悜涓鍥藉啗闃熷紑濮嬪叏闈㈣繘鏀伙紝涓鍥藉啗闃熷夊懡鑷鍗鍙嶅嚮錛屽苟鍙栧緱浜嗗畬鑳溿傞殢鍚庯紝涓鍥芥斂搴滀負浜嗕腑鍗頒袱鍥戒漢姘戠殑鏍規湰鍒╃泭錛屼富鍔ㄥ仠鐏銆佷富鍔ㄥ悗鎾ゃ佷富鍔ㄤ氦榪樼即鑾風墿璧勶紝鍒涢犱簡璋嬫眰鍜屽鉤瑙e喅鍥戒笌鍥借竟鐣岄棶棰樼殑鍏堜緥銆

1962騫翠腑鍗拌竟澧冩垬浜夊悗錛屼腑鍗板叧緋昏穼鍏ュ啺鐐癸紝鐩村埌1981騫存墠閲嶆柊鎮㈠嶈皥鍒ゃ2004騫11鏈堬紝涓鍗板弻鏂圭『絝嬩簡瑙e喅杈圭晫闂棰樼殑鈥滀笁姝ヨ蛋鈥濊礬綰垮浘銆

2005騫達紝涓鍗板弻鏂硅揪鎴愪簡鈥滆В鍐充腑鍗拌竟鐣岄棶棰樻斂娌繪寚瀵煎師鍒欌濓紝榪堝嚭浜嗚В鍐寵竟鐣岄棶棰樼殑絎涓姝ャ2019騫達紝涓鍗頒婦琛岃竟鐣岄棶棰樼壒鍒浠h〃絎浜屽嶮浜屾′細鏅わ紝灝卞姞寮轟俊浠繪帾鏂藉緩璁捐揪鎴愬叡璇嗐

2020騫達紝鍗版柟鍏鐒惰繚鑳屽弻鏂硅揪鎴愮殑鍏辮瘑錛岃秺榪囧疄鎺х嚎鍚戜腑鏂硅搫鎰忔寫琛咃紝鍦ㄥ姞鍕掍竾娌寵胺鍙婄彮鍏婀栧湴鍖烘寔緇鍒墮犲啿紿佷簨浠躲2022騫9鏈8鏃ワ紝鏍規嵁涓鍗板弻鏂圭鍗佸叚杞鍐涢暱綰т細璋堣揪鎴愮殑鍏辮瘑錛屼腑鍗頒袱鍐涗綅鍔犲崡杈懼潅涓綰塊儴闃熷紑濮嬪悓姝ユ湁璁″垝緇勭粐鑴辯繪帴瑙︺

浠ヤ笂鍐呭瑰弬鑰冿細鐧懼害鐧劇-涓鍗拌竟鐣岄棶棰

F. *** 爭議邊界地圖是怎樣的

(一)印軍侵佔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大片中國領土 尼赫魯總理於1950年在印度人民院的一次講話中說:「不管有地圖沒有地圖,麥克馬洪線是我們的確定邊界」。

尼赫魯的態度極其蠻橫無理,他不僅矢口否認中印邊界從未劃定的基本事實,而且連印度 *** 自己出版的地圖也置之不顧。

尼赫魯對待邊界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印度的軍隊推進到哪裡,那裡就是印度的國界。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印嘩豎度軍隊便在 *** 和平解放前後,全面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推進,到1954年即侵佔了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麥克馬洪線」以南大片中國領土。

1954年印度 *** 公然在這塊非法佔領的中國領土上設置了所謂的「東北邊境特區」,由印度中央直接管轄,並建立基層政權,以加強控制。

為掩人耳目,印度 *** 修改官方地圖,在1954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圖上第一次把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標繪為中印邊界東段「已定界」,抹掉了自1935年「麥克馬洪線」公開後一直註明的「邊界未經定界」字樣,妄圖以此作為侵佔中國領土的根據,使非法侵佔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

1955年4月6日,印度 *** 在一份文件中稱,今後「麥克馬洪線」和「邊界線」的說法應停止使用,「麥克馬洪線」的提法應立即用「東北邊界」一說代替。

(二)印度侵佔中印邊界中段四塊爭議地區 中印邊界中段,是指中國 *** 阿里地區同印度旁遮普、喜馬偕爾和北方邦接壤的邊界。

它北起中印邊境西段邊界的終點6795高地,南至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的強拉山口(即里普列克山口),總長約450公里。

中段邊界有喜馬拉雅山橫亘,有通外山口道路19條。

其中什布奇、瑪那(卓尼)、尼堤、昆里賓里、達瑪、里普列克(強拉)等6個山口,為中印通商協定開放之山口,供兩國商旅往來貿易。

關於中段邊界,與東段和西段一樣,中國 *** 和印度 *** 之間未訂立任何條約和協議,從來沒有劃定過。

但雙方依循歷史沿革的管理范圍,已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線。

它從西段的終點起,往南沿著帕里河巨哇渠為一方、司丕提河的其它支流為另一方的分水嶺,通過這條分水嶺上的6226高地,在巨哇渠與司丕提河匯流處西面數公里與司丕堤河相遇,再沿司丕堤河到該河與帕里河交匯處。

在帕里河與司丕堤河交匯處以甫,邊界通過6791高地,沿口嶺南行,在什布奇山口嶺向南、通過5642高地、塔布龍山口和古木朗山口。

邊界在蔥莎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過瑪那山口。

從瑪那山口至卡美特山口,通過卡美特山以後,邊界沿著山嶺走向。

在烏熱、香扎和拉不底地區,邊界沿著三地區南面塵沖的一條連綿山嶺走向,通過尼堤山口以南的馬佐拉,經過烏扎拉渠的南面,到達昆里賓里山口西南的烏扎拉。

從烏扎拉起,邊界沿著象泉河支流和馬普楚河為一方、杜力干噶河和卡利河為另一方的分水嶺走向,經達瑪山口,到里普列克山口附近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止。

這條傳統習慣線在歷史上長期受到兩國人民的尊重和承認。

在傳統習慣線兩邊的邊民世代和睦相處,形成了相互間在貿易、宗教、探派蘆殲親、訪友等傳統友好交往。

多少年來,阿里地區的 *** 用土特產換取印度和尼泊爾的糧食、[印]卡·吉普塔:《中國邊界秘史》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頁。

布匹、茶葉及其他日用品,而印度沿邊地區又極需要阿里邊民生產的食鹽和羊毛等原料。

這種邊民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由來已久。

為發展邊境地區的經濟,中印兩國 *** 《關於中國 *** 地方和印度 *** 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中規定,將阿里地區的普蘭、姜葉馬加爾果,姜葉馬卡克拉、那不拉、然木如、波林三多、董不惹、尚格吉、噶大克、扎西崗等10個地方辟為市場,並開放什布奇等6個山口,還規定沿新卡藏布(獅泉河)河谷至扎西崗的習慣道路仍按以往習慣往來。

印度獨立後繼承英帝國主義的衣缽,逐步蠶食中國領土。

在中段,侵佔了中國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其中除桑、蔥莎較早為英國侵佔外,其餘地區都是在1954年中印兩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關於中國 *** 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簽字後,被印度侵佔或侵入的。

這4塊所謂的由於認識不同而形成的爭議地區,按照傳統習慣線的具體走向,都在傳統習慣線的中國一側。

尤其應該指出的是,被印度侵入的波林三多,是1954年中印協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中國 *** 同意在 *** 阿里地區開放的10個貿易市場之一。

它和其它9個市場都是應印度 *** 代表、印度大使賴嘉文先生在談判的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的要求而開放的。

但是,波林三多卻在1954年的協議簽定後不久被印度侵佔。

印度對中印邊界中段中國領土的入侵,是隨著它的領土擴張欲逐步升級的。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段印軍一般均未在邊境地區派兵設卡。

1950年中國人民 *** 進駐阿里後,印度就沿邊境一線加強了軍事控制,如加修道路和機場,派駐軍警,設立邊卡等。

嗣後,印度陸軍接管了中、西段全線防務,在邊境地區增調正規部隊,擴充地方武裝,加強戰備。

到1959年底,其在中國中段沿邊地區共分設兩個防區,33個據點,兵力增至5600餘人。

在旁遮普和喜馬偕爾地區由正規陸軍設防,設點10處,兵力4000餘人。

在北方邦地區,由武裝警察第九營設防,兵力1000餘人,設有軍事據點23個。

長期以來,印度當局恃其優勢兵力,以先下手力強的手段,逐步侵佔了上述4塊地區。

在巨哇、曲惹地區: 巨哇、曲惹地區在傳統習慣線以北中國境內。

1954年,印度官方地圖標為已定界,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

巨哇、曲惹地區早在17世紀中葉即由五世 *** 喇嘛規定為扎西崗的舉巴扎倉管轄的領地。

扎西崗的舉巴扎倉一直在這一地區管轄,徵收差稅,直到1958年才由於這一地區被印度所佔而被迫中斷。

1958年6月2日,印軍進入巨哇、曲惹,並在曲惹修房設卡,從此侵佔了該區。

在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 什布奇是中國扎達縣的一個村莊。

自什布奇西行5公里即到什布奇山口,山口道路寬廣,過往商旅多取此道,實力阿里地區重要門戶之一。

什布奇山口的傳統習慣線在其山口以西的活不桑河。

「活不桑」為「洗凈」之意,意即印度人來中國境喝三 *** 不桑河的水,可以吃牛肉;中國 *** 去印境喝三口水可食馬肉。

活不桑河與山口之間的草場水草豐美,歷來屬於中國什布奇村的放牧地。

從1954年起,印度地圖將此段邊界改為通過什布奇山口並標為已定界,形成爭議區。

1954年7月,印軍在拉容馬山頂刻上「印度斯坦— *** 」字樣,企圖將傳統習慣邊界線向活不桑河東移6.5公里。

1955年,印軍不斷在拉容馬山頂巡邏,阻止中國什布奇村民過山打柴割草。

1956年,中國邊防當局在什普奇設立邊防檢查站,巡邏於拉容馬的印軍隨即撤至活不桑河以西。

1957年3月,印軍在中國活不桑以東約4至5公里之曲賓呆惹建房兩間,並在通往南加的山腰路旁築碉堡兩座。

同年5月,印軍悍然在拉容馬山頂升起印度國旗,公然宣稱:中印以拉容馬山頂為國界。

經中國邊防當局多次嚴重 *** 後,印軍於當年11月撤回。

1958年4月,印軍再次侵駐拉容馬山頂,在該地修建營房6間。

並派兵進入曲賓呆惹,從此侵佔了該區。

在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 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是指桑久拉山口西南,公貢桑巴以東,甲扎崗噶河及其支流所經之地。

桑、蔥莎分別位於甲扎崗噶河的北南兩岸,相距25公里;波林三多位於托林西南,地處三岔路口,是1954年中印通商協定開放的市場之一。

此段邊界傳統習慣線位於貢桑布(橋),在蔥莎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瑪那山口,長約100公里。

1954年印度地圖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區。

桑、蔥莎和波林三多均屬 *** 扎達縣管轄,居民均為藏族,歷來都向中國原扎布蘭宗 *** 交納差稅。

1919年3月,英國授意印度真日邦派員越公貢桑巴侵入中國境內,在桑久拉山口和蔥莎私立石堆,在蔥莎附近設立書有真日文字的碑,製造國界標志。

1920年6月(藏歷5月7日或8日),英屬印度真日上邦又派員至桑、蔥莎非法丈量土地,修路建房。

1926年和1932年,原 *** 地方 *** 同當時英印殖民 *** 曾就這段邊界舉行過談判,英帝國主義企圖將國界推至桑久拉山口, *** 地方 *** 堅持以公貢桑巴為界,談判無結果。

人民 *** 解放阿里後,印度即以武力開始了向該地區的入侵。

1950年中國人民 *** 進駐阿里前夕,印軍即以1個連的兵力進駐公貢桑巴以西鮑哈爾。

1952年5月,印軍侵駐蔥莎,並至桑巡邏。

當時原扎布蘭宗宗本曾親往蔥莎與印軍交涉,但無結果。

1955年,印軍侵佔了波林三多。

在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 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均屬中國達巴宗(該宗現已撤歸扎達縣)管轄。

其中烏熱位於達巴宗正南偏東約60公里的峽谷中,是天然夏季牧場;然沖位於烏熱正西偏北;拉不底地區即香扎、朱畢鍾、拉不底等地的總稱。

此段邊界,傳統習慣線起自卡美特山向東南沿無名河北岸的分水嶺至喀巴夏,向東南經馬佐拉、姑馬拉、 *** 爾等山口至烏扎拉,長約65公里。

從1954年起,印度地圖將該地區劃入印度版圖,形成爭議。

1954年6月,印度派遣武裝人員越姑馬拉山口侵佔烏熱。

對此,7月18日和8月13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兩次向印度外交部提交備忘錄,要求其 *** 表示態度並令其軍隊立即撤出。

8月27日,印度外交部給中國駐印大使口頭照會,聲稱烏熱是印度領土,否認印軍入侵烏熱事實。

後因冬季氣候嚴寒,物資補給困難,印方武裝人員被迫於9月19日撤返印境。

1955年中國邊防部隊進駐了烏熱。

同年6月,印軍越姑馬拉山口重侵烏熱,形成了在中國領土內雙方對峙的緊張狀態。

入侵印軍後又因姑馬拉大雪封山,於9月15日由馬佐拉山撤回印境。

1956年,中印雙方就烏熱問題達成互不駐軍的協議。

按照協議,中國邊防部隊撤出烏熱地區,此後再未進入。

但印方卻於同年6月派兵侵入烏熱。

從此烏熱問題成為中段邊界問題的一個熱點。

1958年,中印雙方就烏熱問題談判,沒有結果。

到1959年9月13日,兩國 *** 僅就烏熱問題的來往文書達18份之多。

1955年印軍曾越境至香扎、拉不底測繪。

1956年7月,印軍侵入香扎、拉不底,以後逐漸侵佔了該區。

1955年後,印度 *** 開始修築蔥莎至衰拉山口的鄉村道,修建了房屋,以後逐步侵佔瞭然沖地區。

從上可以看出,印度 *** 在50年代乘中國邊防部隊立足未穩和對邊境未完全控制之際,侵入中印邊境中段地區設點駐軍,占據地盤,逐步蠶食中國領土,以造成在邊境領土爭端中對己有利的既成事實。

中國 *** 以中印友誼為重,謹慎處理了邊界糾紛。

當1955年在中國領土烏熱第一次出現武裝對峙的局面時,中國 *** 就主動提出領土爭端要通過談判解決,並命令中國邊防部隊按照協議撤出了烏熱地區。

對印方侵佔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桑、蔥莎、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中國領土,中國邊防部隊遵照上級指示,沒有以武力解除其武裝或逼迫其武裝人員退出。

對於入侵中國邊防哨所防區范圍的印方武裝人員,中國邊防戰士總是先行規勸其放棄越軌行動,只是在他們拒絕規勸的情況下才解除他們的武裝;邊防部隊除遇到武裝攻擊外,沒有首先使用過武力。

正因為中國採取了這些措施,才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事態升級和武裝沖突的發生。

印度當局在軍事入侵的同時,對阿里地區千方百計進行情報間諜活動。

1954年,印度特務白生生,以經商為名,搜集中國阿里駐軍 *** 、裝備、香號、訓練和供應等軍事情報,並深入普蘭縣拍照並繪制軍事形勢圖,當即被中國捕獲並驅逐出境。

(三)印軍入侵中印邊界西段三塊爭議地區 西段邊界的傳統習慣線分為兩部分,即新疆段和 *** 阿里段。

新疆和拉達克的傳統習慣線(新疆段)全部沿著喀喇昆侖山脈。

即:從喀喇昆侖山口起,向東沿葉爾羌河的支流和什約克河的分水嶺,再向東南沿山嶺而行,越過奇普恰普河,穿過6845高地和6598高地;從6598高地向南順山嶺行,穿過加勒萬河,通過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昌隆河之間的分水嶺,穿過昌隆河,然後沿山嶺東南行,到達空喀山口。

*** 和拉達克傳統習慣線( *** 阿里段)是由空喀山口起,轉向西南沿山嶺而行,穿過羌臣摩河和西隆格巴爾馬河的交匯處,再上升到山嶺,經過塔馬特山,沿羌臣摩山,過6107高地,順山嶺到愛尼山口,由愛尼山口向南,順山嶺經過6127高地,南行至班公湖北岸,穿過班公湖後到達該湖南岸;繼向東南到隆巨山,穿過桑格藏布河(印度河),沿科尤里龍帕河東南和汗里河南面的分水嶺到斯諾烏山,再經過帕里河直到 *** 阿里地區、印度旁遮普和拉達克三地的交界處。

全部西段邊界從未正式劃定過,但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的地區歷來屬中國管轄。

印度獨立後,於1954年修改地圖將中國境內的空喀山口、鐵龍灘、奇台大板、大紅柳灘、阿格拉山口、賣爭拿馬(尼亞格祖)、班公洛、巴里加斯等地劃入印度,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從而形成了阿克賽欽、班公湖、巴里加斯三塊爭議地區。

印度 *** 為了擴張其領土,50年代派遣軍警對中國西段頻繁入侵,逐步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一直發展到60年代初期深入中國境內設立了40多個侵略據點。

在巴里加斯地區: 巴里加斯地區位於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包括基古納魯河、烏木隆、碟木綽克(典角)、果洛4塊地方,面積約1900平方公里。

巴里加斯地區歷來為中國所屬,中國牧民自古以來就在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卓普河西岸的牧場、溫泉溝放牧,印度司丕提人到此地牧放者需交草錢。

巴里加斯的「神山」一帶尚有中國札西崗寺院的土地,由典角百隆耕種,至今從未間斷。

*** 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即沿著傳統習慣線守邊巡邏;1954年在典角設立邊防檢查站,以後撤至札西崗地區。

1955年5月,印軍占駐巴里加斯。

10月4日中國邊境工作組人員抵巴里加斯。

印軍當年撤回。

1956年,印軍設卡於巴里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與中國駐巴里加斯克邊防分隊隔卓普河相對峙,雙方約距650米;6月間印卡軍人越札西木爾化裝侵入中國邊防分隊駐地活動,被驅逐出境。

同年印軍在噶禾拉熱(典角拉熱)南麓修建營房7間。

上述入侵印軍於當年撤回。

1957年10月中旬,印軍在巴里加斯設立常年卡,開始對巴里加斯常年侵佔。

印軍從1956年起到1960年8月,先後14次侵入巴里加斯地區,強佔中國領土約450平方公里。

他們分別在中國領土上建卡設防,刺探軍情,破壞中國邊民生產,為所欲為。

他們還企圖以巴里加斯為基地,逐步將中國整個巴里加斯地區納入其控制范圍。

在班公湖地區: 班公湖地區,包括羌臣摩、羌巴瑪、俄夷、斯潘古爾4塊地方,面積約3950平方公里。

班公湖地區歷來屬中國管轄。

阿里日土縣多瑪、烏江和熱角等地方的 *** 一直在此居住和從事勞動。

*** 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於50年代初進入該地區剿匪和測量。

1959年中國 *** 先後在尼亞格祖、庫爾那克堡、斯潘古爾設立民政檢查站。

中國邊防軍定期沿傳統習慣線巡邏。

1959年7月28日,中國阿里邊境調查組一行16人,在班公湖地區普爾楚那附近的赤卻堅山工作時,越境印軍即以2人在北山腳下埋伏,5人向調查組逼近。

結果,7名印軍除1人倉皇逃跑外,6人被捕獲。

為首者是曲尼·拉爾中尉排長兼教官。

在曲尼·拉爾等6人被捕獲後,印度 *** 於7月30日照會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中國釋放被拘留的6名印度偵察人員,並詭稱班公湖地區系印度領土。

8月6日,中國外交部復照印度大使館:中國 *** 出於友好的考慮,已指示邊防部隊將上述非法侵入中國境內的印方武裝人員連同他們的武器和其它裝備於最短時期在原地遞解出境。

8月18日,中國邊防當局將6名印俘連同武器裝備驅逐出境。

印軍在1959年、1960年,不僅在班公湖地區非法越界,還不斷在中國境內挑起事端。

1959年9月23日,中國101測量隊在莫爾多附近測圖時,印軍竟開來一輛輕型裝甲車,後面尾隨持槍實彈的10餘名步兵,氣勢洶洶地越過莫爾多界石,侵入中國境內約500米,妄圖捕捉中國測繪人員。

為了避免武裝沖突,中國測繪隊員在邊防分隊掩護下主動撤離。

1960年10月9日,印軍8人乘吉普車2輛由莫爾多通道越境400米,觀察中國班公洛卡駐地,返回時竟鳴槍挑釁。

在阿克賽欽地區: 阿克賽欽地區是中印邊境西、中段最大的爭議地區,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阿克賽欽地區雖大部荒漠,人煙稀少,但它南接 *** 阿里,北接新疆,西鄰印控克什米爾,地勢高,為新藏間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正因為如此,昔日英帝國主義就一直覬覦阿克賽欽,並制定了各種企圖吞並這一地區的方案。

1954年,印度官方新地圖把從阿富汗到喀喇昆侖山口一段的邊界往後拉了一些,使之大體上沿著喀喇昆侖山的主脈,從而放棄了約翰遜及阿爾達等在這一地段的前進主張。

但是在喀喇昆侖山口以東,新地圖上的邊界線又向北拐,大致上又回到約翰遜——阿爾達線,把阿克賽欽包括在印度境內,從而形成爭議。

1956年中國開始修築新藏公路,其中通過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領土的阿克賽欽。

這條消息使印度當局感到「驚訝」,於是迫不及待地派遣印軍深入中國境內進行諸如偵察、測量、樹標等種種非法活動。

1958年9月9日,中國新藏公路線上的執勤部隊在阿吉攔干附近捕獲印軍7人。

從訊問中得知,尚有印軍8人在克孜勒幹活動。

12日這8名印軍亦被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在帕郎卡波抓獲。

從審訊和繳獲的材料中證明,印軍此次越境是其最高軍事當局直接組織的一次有計劃的偵察活動,其任務是校正1918年英人所繪地圖,並對上述地區的地形、道路、河流和氣象等兵要資料進行廣泛搜集。

為其在中國阿克賽欽地區擴張尋找和製造根據,他們所到之處,設立了許多新的標志,還將中國的一處天文點搗毀。

1958年10月22日,中國邊防當局將全部印軍被俘人員及武器裝備,經空喀山口遞解出境。

1958年10月18日,印度 *** 向中國 *** 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正式向中國提出了對阿克賽欽的領土要求。

印度 *** 聲稱:新藏公路通過的阿克賽欽地區「若干世紀以來就是印度拉達克地區的一部分」,並反誣「中國 *** 沒有首先獲得印度 *** 的准許,甚至沒有通知印度 *** ,就通過無可爭辯的印度領土建築一條公路,這是令人驚訝和遺憾的事。」這份備忘錄還問及中國是否收到關於一支印度巡邏隊失蹤的消息。

1958年11月3日,中國外交部就此向印度駐華大使館遞交了備忘錄。

印度駐華大使館11月8日復照中國外交部,再次承認有一個15人的印度小分隊在上述地區「正常巡邏」,並於「8月底以來下落不明」。

但仍聲稱「這一地區是在印度境內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爭執中的問題」。

中國在復照中指出,印度的武裝人員非法越境,進入中國領土,因而被扣留。

但本著中印友好精神,這批印度武裝人員已被遞解出境。

入侵是與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不相符合的,印方應該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經過這次交涉,中印在阿克賽欽歸屬問題上的沖突終於公開化了。

印度 *** 在復照中說,這一地區究竟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個爭執中的問題」。

這是印度 *** 唯一一次承認了存在爭執,但幾個星期之後,印度 *** 就推翻了這一立場。

1958年12月,尼赫魯在給周恩來總理的信中,再次誣稱印度擁有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 *** ,並說「印度的這些大片土地(中國地圖標明是屬於中國的)只能是屬於印度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對這些土地不存在爭端。」印度不僅在中印邊境中、西段地區侵佔中國領土,還不斷侵犯中國領空。

據不完全統計,僅1957年8月至1960年12月,侵入中國賽圖拉邊防區的印度和不明國籍的軍用飛機達29架次;1958年至1960年侵入中國阿里地區的飛機共達84架次,其中絕大多數是軍用飛機。

其企圖是偵察中國邊防軍情、 *** ,給入侵印軍空投空運,並對新藏公路、阿克賽欽等目標進行偵察、航空測量和空中攝影。

閱讀全文

與印度認為的爭議地區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個大學簡稱cd 瀏覽:564
新加坡的印尼佣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103
印度現在控制著我國藏南多少面積 瀏覽:728
聽義大利歌用什麼播放器好 瀏覽:304
為什麼男的組隊去越南旅遊 瀏覽:965
大阪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4
數學專業英國大學學什麼 瀏覽:21
怎麼從印尼買虎魚 瀏覽:609
印度金馬膠囊在哪裡買 瀏覽:493
義大利杏鮑菇怎麼做 瀏覽:341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最窮 瀏覽:381
咕力咕力是什麼印度歌 瀏覽:415
ac米蘭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5
印度為什麼老能得到奇怪的病 瀏覽:130
越南爸爸媽媽怎麼讀 瀏覽:436
在義大利得了皮膚病怎麼辦 瀏覽:631
印度馬邦到底有多少人 瀏覽:649
伊朗是什麼亞地區 瀏覽:37
義大利貿易公司怎麼樣 瀏覽:557
為什麼伊朗和沙特是世仇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