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國全名是什麼
印度共和國(印地文: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羅馬轉寫Bhārata Gaṇarājya,英文:Republic of India)
② 印度英文簡寫是什麼
印度英文簡寫是IND/IN(India的前三/二個字母)。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रत;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③ 世界各國的名字全稱是什麼
1、亞洲各國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韓國【大韓民國】
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日本【日本國】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聯邦】
印度【印度共和國】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泰國【泰王國】
越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緬甸【緬甸聯邦共和國】
孟加拉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不丹【不丹王國】
阿富汗【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柬埔寨【柬埔寨王國】
尼泊爾【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寮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菲律賓【菲律賓共和國】
新加坡【新加坡共和國】
馬爾地夫【馬爾地夫共和國】
汶萊【汶萊達魯薩蘭國】
東帝汶【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國】
伊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約旦【約旦哈希姆王國】
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曼【阿曼蘇丹國】
科威特【科威特國】
以色列【以色列國】
葉門【葉門共和國】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國】
卡達【卡達國】
巴林【巴林王國】
敘利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黎巴嫩【黎巴嫩共和國】
蒙古【蒙古國】
塞普勒斯【塞普勒斯共和國】
哈薩克【哈薩克共和國】
烏茲別克【烏茲別克共和國】
吉爾吉斯【吉爾吉斯共和國】
塔吉克【塔吉克共和國】
土庫曼【土庫曼】
亞塞拜然【亞塞拜然共和國】
喬治亞【喬治亞】
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共和國】
2、歐洲各國國名及簡稱
世界所有國家全稱介紹
英國,聯合王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
法國,法蘭西【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波蘭【波蘭共和國】
瑞士【瑞士聯邦】
瑞典【瑞典王國】
義大利【義大利共和國】
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摩納哥【摩納哥公國】
拉脫維亞【拉脫維亞共和國】
希臘【希臘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挪威【挪威王國】
塞爾維亞、黑山【義聯邦共和國】
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共和國】
荷蘭【尼德蘭王國】
愛爾蘭【愛爾蘭共和國】
捷克【捷克共和國】
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葡萄牙【葡萄牙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土耳其【土耳其共和國】
馬其頓【馬其頓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梵蒂岡【梵蒂岡城國】
比利時【比利時王國】
馬爾他【馬爾他共和國】
丹麥【丹麥王國】
盧森堡【盧森堡大公國】
西班牙【西班牙王國】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共和國】
匈牙利【匈牙利】
列支敦斯登【列支敦斯登公國】
冰島【冰島共和國】
安道爾【安道爾公國】
芬蘭【芬蘭共和國】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
烏克蘭【烏克蘭】
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共和國】
摩爾多瓦【摩爾多瓦共和國】
立陶宛【立陶宛共和國】
愛沙尼亞【愛沙尼亞共和國】
3、非洲各國國名及簡稱
世界所有國家全稱介紹
安哥拉【安哥拉共和國】
衣索比亞【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埃及【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中非【中非共和國】
幾內亞【幾內亞共和國】
幾內亞比索【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波札那【波札那共和國】
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
上沃爾特【上沃爾特共和國】
馬達加斯加【馬達加斯加共和國】
馬里【馬利共和國】
馬拉維【馬拉維共和國】
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
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甘比亞【甘比亞共和國】
貝南【貝南共和國】
模里西斯【模里西斯共和國】
茅利塔尼亞【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烏干達【烏干達共和國】
蒲隆地【蒲隆地共和國】
盧安達【盧安達共和國】
查德【查德共和國】
尼日【尼日共和國】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
迦納【迦納共和國】
加彭【加彭共和國】
聖普【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吉布地【吉布地共和國】
西撒哈拉【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多哥【多哥共和國】
蘇丹【南蘇丹共和國】
利比亞【利比亞國】
賴比瑞亞【賴比瑞亞共和國】
維德角【維德角共和國】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納米比亞【納米比亞共和國】
坦尚尼亞【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肯亞【肯亞共和國】
南非【南非共和國】
葛摩【葛摩聯盟】
辛巴威【辛巴威共和國】
突尼西亞【突尼西亞共和國】
賴索托【賴索托王國】
莫三比克【莫三比克共和國】
索馬里【索馬里聯邦共和國】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共和國】
喀麥隆【喀麥隆共和國】
塞內加爾【塞內加爾共和國】
塞席爾【塞席爾共和國】
獅子山【獅子山共和國】
摩洛哥【摩洛哥王國】
尚比亞【尚比亞共和國】
史瓦濟蘭【史瓦濟蘭王國】
4、美洲各國國名及簡稱
世界所有國家全稱介紹
美國【美利堅合眾國】
加拿大【加拿大】
秘魯【秘魯共和國】
海地【海地共和國】
薩爾瓦多【薩爾瓦多共和國】
智利【智利共和國】
古巴【古巴共和國】
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共和國】
巴哈馬【巴哈馬聯邦】
巴拿馬【巴拿馬共和國】
玻利維亞【多民族玻利維亞國】
宏都拉斯【宏都拉斯共和國】
厄瓜多【厄瓜多共和國】
牙買加【牙買加】
烏拉圭【烏拉圭東岸共和國】
巴貝多【巴貝多共和國】
聖露西亞【聖露西亞】
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
瓜地馬拉【瓜地馬拉共和國】
墨西哥【墨西哥合眾國】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共和國】
蘇利南【蘇利南共和國】
貝里斯【貝里斯】
阿根廷【阿根廷共和國】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哥斯大黎加【哥斯大黎加共和國】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
格瑞那達【格瑞那達】
5、大洋洲各國國名及簡稱
世界所有國家全稱介紹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聯邦】
紐西蘭【紐西蘭】
斐濟【斐濟群島共和國】
湯加【湯加王國】
巴布亞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西薩摩亞【薩摩亞獨立國】
吐瓦魯【吐瓦魯】
索羅門群島【索羅門群島】
波利尼西亞【波利尼西亞】
庫克群島【庫克群島】
諾魯【諾魯共和國】
6、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名錄
1)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2)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3)索馬里蘭共和國
4)南奧塞梯共和國
5)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7、未曾聲稱擁有主權,但事實在自治狀態的地區
1)邦特蘭
2)西南索馬里
8、獲部分承認,但被軍事佔領的地區
1)巴勒斯坦
2)西撒哈拉
④ 求印度簡介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創造了產蘭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遷入,他們帶來了雅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開始了恆河谷地文明。約公元前6世紀,出現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大種性,為奴隸制度的萌芽時期。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是印度文化史上燦爛的階段,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蓬勃涌現,產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帶來了伊斯蘭文化。16世紀歐洲殖民主義開始進入印度。1600年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經濟掠奪。1849年英佔領印度全鏡,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成立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鮮明而又強烈的宗教性、多樣性和包容性。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在印度文化體系中不難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英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特點。形成印度文化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數以百計的民族和眾多的部落,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均採取兼容並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成分,又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⑤ 印度國家全名叫什麼
印度,是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
⑥ 印度和印尼是兩個國家嗎兩個全稱是什麼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從來就是兩個國家,在15世紀以前印度的文化對印度尼西亞影響很大,印度尼西亞名字是歐洲殖民者起的。
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面積2974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083千米。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6)印度全稱是什麼擴展閱讀: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尼前身為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1963年收復了被荷蘭侵佔的西伊里安。
印尼人口近2.64億(2017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⑦ 印度國名全稱是什麼」印度「是什麼意思
全稱是印度共和國。「印度」取自梵文「婆羅多」,「婆羅多」一詞梵文的意思是「月亮」,是美好事物的通稱。
印度者,唐雲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慈恩傳二曰:「印特伽國,謂印度也。」
(7)印度全稱是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最早的稱呼
1、身毒
這個名字最早在秦朝以前就已經出現。這是當時的中國人,對印度大陸上的居民和國家的一個稱呼。這個名字,是從當時直接音譯過來的,按照發音組成的名字,這個名字當時使用范圍很廣,流傳時間也很久。
直到隋唐的時候,依然在使用,並且被保存在唐朝官方語言的發音。今天最接近唐音的閩南語,在用方言說」印度「時,依然接近於」身毒「這個發音。
2、天竺
這個稱呼曾經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後漢書》里。天竺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天竺是唐朝時期大國,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和尚玄奘大師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天竺。
⑧ 印度的全名是什麼
印度全名為印度共和國。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在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後定名為訥爾默達人)表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對於其生存年代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於4萬年前,結束於1.5萬年前。
中石器時代對應地質學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廣泛分布於次大陸各地及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發現了最早的中石器時代遺址,而最北的遺址發現於興都庫什山脈,那裡的文化看起來是同一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直接發展。
大約自公元前6000年以後起印度各地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圍更加廣泛。印度新石器文化總體來說晚於兩河流域文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⑨ 印度古代叫什麼
印度古代叫「身毒」。是華夏文明自先秦時期至隋唐時期之間對現代印度次大陸上之文明區域稱呼的音譯詞。其范圍主要指今日印度河流域一帶。
唐初將印度統稱為「天竺」,天的讀音是唐古音「xien」,和「身(sin)」音相似。此外還有「賢豆」的稱呼。始見於《史記》,為中國對印度的最早譯名,原文為梵語Sindhu,古波斯語訛為Hindhu,古希臘語更轉為Ins。
(9)印度全稱是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各代的稱謂簡介:
其後中國古文獻中亦作申毒﹑辛頭﹑信度﹑身度﹑天竺﹑賢豆﹑印度等,皆同音異譯。其領域有時亦包括印度河以東的南亞次大陸地區。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達帕米爾以西的大夏。
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張騫及時地報道了與西北諸國往來的可能性;他暗示了與那些地區通商的潛在價值。他還指出了與像中國那樣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結盟的好處。
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漢武帝聽後十分驚喜,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打通從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由官方參與商業貿易,擴大疆土。武帝即封張騫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為郡(治所在宜賓西南)為據點,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頭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數民族的阻攔未獲成功。
武帝又從內地廣徵士卒,舉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國及許多部落。但由於昆明、雋等族的頭人酋長為了壟斷豐厚的過境貿易而拚死抵抗,歷經十餘年,結果僅打通了從成都到洱海地區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過大理至保山一帶,只能通過各部族、印度作中介與大夏商人間接貿易。
據《後漢書西域傳》所載,中國在2世紀時對身毒的地理﹑物產﹑宗教﹑政治情況已有初步了解;且知當時身毒許多地區皆屬「月氏」,即早期貴霜帝國(即貴霜)。這是由於東漢時佛教已傳入中國的緣故。
印度的古譯名之一。《史記.大宛列傳》:「﹝大夏﹞東南有身毒國 。」司馬貞索隱引孟康曰:「即天竺也,所謂 浮圖胡也。」 清嚴允肇《洗象行》:「雄姿幾耐身毒戰,猛力可代蒼梧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