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什麼工業中心
孟買位於印度半島西部沿海,附近盛產棉花,而成為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 印度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熱帶季風氣候,受地形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有一定的差異。氣候差異影響到農業生產,因此印度的農作物分布有明顯的地區差異。農作物分布的差異又影響到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部門的分布。印度的西北部孟買附近氣候相對乾旱,多晴朗天氣,適宜棉花生長,是印度主要的產棉區。為了降低原料運輸費用,節約生產成本,在棉花產地附近布局了棉紡織工業。因此孟買成為了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印度股票指數名稱的城市:孟買。孟買位於印度的西部沿海,瀕臨阿拉伯海,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和貿易中心,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孟買面積約為603平方公里,人口數量超過2100萬,是印度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首都新德里。孟買是印度最為重要的商業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和中國的上海很相似,所以有人把孟買稱為「印度的上海」。
印度孟買濱海大道
孟買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英國殖民時期,在1661年英國人從葡萄牙手中獲得了孟買,從而還是經營孟買,當然英國人的經營是圍繞著本土利益出發的。在孟買附近區域,氣候相對乾旱,光照充足,適宜棉花的種植,所以在孟買發展了大量的棉紡織工業,孟買稱為紡織工業中心,源源不斷的將印度棉布輸出到世界各地。所以在歷史上,孟買具有很好的工業基礎,目前孟買大約佔了印度全國工廠數量的15%,紡織工廠的40%。
孟買印度門
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為孟買商業、交通運輸和金融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交通運輸方面,孟買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適宜發展海運。產品的交易促使了商業的繁榮,商業的發展推動了金融業的擴張,孟買擁有眾多的金融機構,包括印度儲備銀行(相當於印度央行)、孟買證券交易所、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等,是名副其實的印度金融中心。
孟買建築
除此之外,孟買還是印度的娛樂中心,是印度電影的誕生地,印度的大多數電影製片廠都設在孟買,孟買是印地語電影業,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寶萊塢」的大本營。印度通過孟買寶萊塢拍攝的優秀電影,源源不斷地向外輸出印度文化,對南亞地區、中東、非洲、東南亞都有深刻影響,近些年寶萊塢電影對我國也逐步產生影響。最後,孟買也是印度的美食中心,包括印度飛餅、印度咖喱飯等都是孟買的代表。
2. 富士康選擇了人工成本便宜一半的印度,還有哪些大型工廠也選擇了印度
很多手機廠商比如說華為、三星、小米等等都選擇到印度建廠,美的公司也不甘落後,在印度建了美的科技園。因為印度在未來幾年裡人口紅利帶來的好處將會達到最大,印度勞動力又比較低廉,所以很多大型工廠才會選擇印度。
美的集團投資135億印度盧比的美的科技園,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蘇巴帕勒舉行奠基儀式。美的計劃,未來五年內將這一科技園打造成為家用電器、暖通空調和空調壓縮機等產品的生產基地。事實上,美的在之前就宣布在印度啟動「綠地」項目,從而擴大美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其他家用電器在印度的本地化布局,未來還計劃將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負責為印度市場設計、測試和開發產品。
3. 等,印度還有哪些著名企業
財富說。
財富說是一種年代最早、歷史最長,持有人數最多的經濟學對象理論。^A古希臘羅馬學者的經濟思想.到新古典經濟學以前的多數經濟學家都有這種對象理論。
古希臘羅馬的思想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財富及其增長問胚。重商主義者對研究財富的熱情,超過了他們的先輩。他們以財富為中心研究了財富的形式(金銀)、產生(流通領域)和增長途徑(開採金銀和對外貿易)等問題。
古典經濟學家們的研究對象也多為財富說。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國家稅收,如何增加國家財富作為研究對象,在他的(賦稅論)中提出了「土地為財富之母,而勞動則為財富之父」的著名論斷。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是研究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以及財富增長之道的。大衛-李嘉圖遵循斯密的財富對象理論,但特別重視財富的分配問題,他把財富的分配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也指出,政治經擠學是「闡明財富怎樣生產、分配與消費」的科學。
據此,他把政治經濟學分成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大部分加以論述,創立了三分法。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綱要)中,繼承和發揮了薩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對象論,即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歸結為研究財富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一般原理。
4. 為什麼中國人在印度開工廠有哪些困難
困難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講,
1. 工廠資質申請周期長,無法達到中國企業一般期待度。舉個例子,我10月看好這個市場,12月就想把我的工廠辦公來開始投產,這個時間點在印度是不現實的。一般要真正投入運營至少准備5-6個月的時間來申請各種資質。你要設立公司、開賬戶、拿進出口資質、銷售資質、環評、接電、拿工廠資質等等一系列的動作,這些都是一步接一步,沒辦法同時做的。所以時間點上是一個困難,當然,如果提前規劃好,先從貿易著手,同時再辦理其他證件,那就沒問題。
2. 印度用工環境。印度的勞動法是很偏向勞工的,一個不小心讓員工不開心,他們起訴你都是分分鍾的事情,一旦你涉及到了讓勞動局來協調或者走上了司法程序,這就是條不歸路了,一個官司打個好幾年,作為中國公司,來這里是賺錢的,哪有那麼多精力去處理這種事情呢。所以,要在這邊投資,一定得找好顧問公司,不論是人力資源啊,法律啊或者稅務都很重要,總的一句話,合規最重要!
3.印度工作效率。我覺得南亞,東南亞國家普遍工作效率都很低,也跟國家的氣候有關系吧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一個高級技工,在這邊能當三個人來用。所以,雖然印度人工便宜,但對應的工作效率也就值這么多錢了。。管理印度人是一項學問。最後的最後,現在印度都鼓勵 make in india了,看準了一個行業,就先過來把坑占著吧,不然等其他人把路子都走好了,再過來就沒得玩了。
5. 印度的工業區有哪些
印度獨立之初,工業高度集中在少數沿海大城市。僅孟買、加爾各答和阿默達巴德所在的三個邦,工業產值佔全國70%以上。近年,工業過分集中的狀況已有所改善。目前,印度可分為五個比較重要的工業區域。
(1)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工業區。這里是全國最早形成的工業區,近幾十年略有衰退。現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1/10。麻紡和機械是本區的兩大工業部門。
(2)以孟買—浦那為中心的工業區。工業產值佔全國1/6,已顯著領先於其他工業區。棉紡工業長期居優勢地位,佔全國30%。此外,機械、化工、煉油等部門在國內均有突出地位,已成為多部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工業區。周圍是印度主要棉花和油料產地。以傳統工業為主,棉紡織業和油脂工業在國內居首位,水泥、化工兩部門地位突出。
(4)以馬德拉斯—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發展最快的工業區,規模已接近於加爾各答區。區內集中了電力、飛機製造、造船、煉油等工業部門,以及航空、電子、電機等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
(5)以那格浦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有印度的「魯爾區」之稱。它接近主要煤炭產地,煤和鋼鐵產量均佔全國的3/4,電力、重型機械、化工、非金屬產品等地位也很突出,是內地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6. 印度鋼鐵廠分布在哪些地方
主要分布在以加爾各答為主的東北地區。
原因:鋼鐵工業是一種對煤炭和鐵礦石需求量非常大的工業,往往在布局上靠近煤礦和鐵礦基地。印度的煤炭和鐵礦主要分布在其東北部,所以印度的鋼鐵工業也分布於此,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費用。
7. 印度有哪些主要工業部門
印度沒有穩定成熟的工業產品交換,所以只能出口糧食和勞動力,所以沒有很多的工業什麼部門
8. 印度nmn廠家有哪些
科普一下* 全球NMN原料生產廠最大生產商就是上海音芙醫葯
上海音芙醫葯是技術型公司之前是幫品牌商定製的,價格偏低,很少做廣告,不銷售給個人,工藝不斷的在突破,已經非常成熟。
市場上很多貿易商在上海音芙醫葯購買NMN原料然後回去添加澱粉之類的東西低價銷售給客戶。
還有一部分中國的工廠也說他們研發出來了工藝,但是就是沒有現貨,是因為NMN這個產品小試很容易,放大生產就非常難了,而且市場總的使用量不是太大,所以很多公司不會去在這個產品上面浪費太多時間。
所有的的NMN都是食品級的,壓根沒有醫葯級之說,因為保健品不能稱為葯品,原料不建議直接購買食用,因為做成成品還需要很多優化。
NMN一共有三種工藝:發酵法,酶法,合成法。
NMN這個產品雖然在牛油果或者西蘭花中都少量含有,但是1.現在沒有工藝能提取出來2.提取出來成本也非常昂貴。NMN這個產品沒有所有純綠色的 所有的工藝原料都是化學合成的(煙醯胺和煙醯胺核苷氯化物)作為起始原料。沒有什麼純發酵,純酶法。
所以很多品牌為了營銷做了很多可笑的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原料供應商在努力的使用各種方法降低原料成本,讓更多的消費者能消費的起,但是很多品牌為了宣傳不擇手段,阻礙原料的成本降低。
9. 各國工廠的分布情況
在中國,市場已經擠滿了各種公司。印度是軟硬體的領先大國,質量和數量都很好,而且不斷提升。
孟加拉女性衣服種類不多,都傳統服裝包頭什麼的。很低,但是問題是,你確認你的配套跟的上,大部分原材料要靠進口。。。光關稅就讓很多人吃不消,高附加值的還好,但是工人的技術素質又成問題,我們也考察過去建廠,但是前期付出的代價太大,後來決定觀望下,等那邊的配套起來再說。可以去考察一下啊。吸收借鑒孟當地華商和其他國商人經驗看看。
上一年荷蘭公司將在孟加拉國建服裝輔料工廠,還有孟加拉國掀罷工潮,700多家服裝廠關閉。孟加拉國服裝工廠因薪酬爭議而關閉,孟加拉服裝工人為加薪堵路燒車 700家工廠停產,今年美國呼籲進口商抵制孟加拉國部份成衣廠。
印度借鑒中國經驗解決就業 印度要走世界工廠之路;印度神像工廠在中國生意蒸蒸日上;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將讓位於印度和墨西哥;印度新工廠投產,"通用"復制「五菱」模式
華已是「世界工廠」,但印度卻充當世界後勤部。製造業在印度到底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印度能否趕上甚至超越中國?答案是能,但也可能做不到,這取決於印度如何克服目前的障礙。
另一類歷史遺產:印的政策向公共部門傾斜,私營部門雖被允許存在,卻受嚴重管制。1947年印度獨立後,主要倚重公共部門塑造印度經濟,實現工業化。由於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外匯和私有企業的依賴,印度主要運用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手段來實現進口替代和工業化的戰略目標。從1981年起,所有的關稅壁壘被大幅度調低,對進口數量限制也大體上被取消了。
同一時期里,印度私營部門受到許可證制度的嚴厲管制——許可證不僅管你生產什麼,還管怎麼生產、生產多少和在哪裡生產。印經濟政策另一重要特點:是苛刻的勞工法。勞工法著重限制大公司重新分配資源的權力,大型企業要得到政府的許可才能裁員,甚至改變工人工作地點也要提交申請。
兩種驅動力:印度似乎擁有了一種不尋常的發展模式。一般來說,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增加,農業占經濟的比重會有所下降,接著是工業和製造業比重的增加,然後是服務業的比重提升。用這個標准來進行中印比較的話,可以看到在2005年,農業在中國的份額與中等收入國家基本持平,製造業和工業比重略高於中等收入國家,而服務業的比重略低;在印度,製造業和工業比例與中國相似,農業份額偏低,但服務業卻佔到了整個經濟56%!--這已經接近中上收入國家的水平。而中印經濟的主要差異體現在,中國經濟增長中有2/3來自工業,而印度經濟增長的2/3則來自服務業。這樣的差異造成的結果是,中國在包括服務業在內的所有領域領先於印度——特別在工業方面,印度的生產率增長水平僅為3%左右,遠遠落後於中國11%的水平。
「二元」的印度製造業
1948年實施的「印度工廠法」規定,僱用20人以上或者僱用10名工人但使用電力的公司,就必須向政府注冊。隨著時間推移,經過注冊的公司及其產業活動變得更加正式和有組織性,而未經注冊的那些公司也成為一個非正式的板塊,這導致了印度製造業「二元」的特質。理解印度製造業這一的二元特點,對於判斷印度製造業的未來至關重要。
目前,印度的非正規部門包括近4000萬工人,但正規部門只有700萬工人。從對GDP的貢獻來看,佔印度勞動力13%的工業正規部門創造了製造業75%的附加值,非正規部門的貢獻僅為25%。
印度製造業的規模小於其他國家,但在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製造業,印度具有較大的優勢。過去的政策遺產一直在阻止印度的工業化進程。鼓勵小企業的政策,死板的許可證制度和嚴厲的勞動法規,導致大部分勞動力進入了效率不高的非正規領域。
那麼,印度製造業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印度在IT、工程和流程外包領域的優勢非常顯著。雖最近中國提出要快速發展外包和離岸業務,但由於各種結構性的、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很難復制印度在外包領域的成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限制性因素恰好促成了「中國製造」全球風行。
未來,印度將得益於其最好公司——有20到30家印度企業已成各自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就在中國沿著製造業價值鏈向上攀爬時,印企在這些領域已先行一步,在全球版圖上占據了有利地形。華將面臨印製造業嚴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