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指南針的發明大致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階段
①在戰國時期,人們發現了磁石的天然指南特性,並據此發明了「司南」,這是指南針的早期形式。②到了北宋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使用磁針指示方向的技術,並將其裝置在羅盤上,製成了用於航海的指南針。③指南針在南宋時期傳入了印度、阿拉伯和波斯等國家,極大地促進了這些國家的航海事業的發展,並為後來的新航路開辟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
Ⅱ 為什麼叫指南針不叫指北針
指南針為何不稱指北針?答案源於古代中國對北極星的依賴。
古代中國,天文學發達,位於北半球的中國,對天空中的恆星、行星、星座感興趣,尤其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中四顆組成斗形,另外三顆形成斗柄,用北斗星能輕易找到天北極的北極星。用北極星指北是中國人的常識、習慣,任何事物難以與之抗衡,如同日出指東。
指南針的「祖先」司南,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韓非子》一書,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東漢王充《論衡》中詳細記述了司南的具體形狀。指南針發明後,演化為羅盤,應用於航海事業。北宋朱?《夢溪筆談》記載,司南最早用於海上導航,對海上交通、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起著巨大作用。
一些外國學者在翻譯時,誤將「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詞翻譯成往來海上的阿拉伯船長名字,從而得出最早裝備指南針的不是中國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錯誤結論。實際上,中世紀時阿拉伯人海船船體狹小,無法容納百餘人。當時往來南中國海、印度洋和波斯灣之間的商船中,能容納上百人的只有中國海船。宋代與阿拉伯的海上貿易頻繁,中國商船裝備指南針,阿拉伯商人也容易從中國商船中學到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綜上所述,指南針之所以不稱指北針,是基於古代中國對北極星的依賴。指南針的使用和演變,體現了古代中國對天文學的貢獻,以及與海上貿易的緊密聯系。同時,歷史上關於指南針的翻譯錯誤,也揭示了文化交流中的復雜性。
Ⅲ 指南針是怎樣運用與傳播的
根據古書記載,最晚在北宋時期,我國已經在海船上應用指南針了。從此,人們才具備了全天候的航行能力,才真正走向寬廣的海洋。
隨著我國海外貿易日益頻繁,宋代時我國商船常搭載有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人在船上學會了使用指南針,從而將我國的指南針傳到西亞、西方等國。
我國的海上交通,很早就已經開始了。秦漢時期以後,我國的航海事業逐漸發達起來。
東晉時期,有個有名的和尚法顯,曾經走海路到過印度,他還寫過一本《佛國記》。根據《佛國記》的記載,那時候一艘海船大約可以乘坐200多人。
至唐代,海船有的長達20丈,可以乘坐六七百人,可見規模之大。當時,我國海船的活動范圍,東起廣州,西至波斯灣,是南洋各國之間海上運輸的重要力量。
838年,日本和尚圓仁來我國求法,後來寫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文,描述了在海上遇到陰雨天氣的時候混亂而艱辛的情景。
當時,海船的航向無法辨認,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向北行,有的說向西北行,幸好碰到一個波綠海淺的地方,但是也不知道離陸地有多遠,最後只好沉石停船等待天晴。
由此可見,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在大海里航行是多麼困難。
白茫茫的一片大海,天連水,水連天,很難找到什目標。白天可以看太陽出沒來辨別航行的方向,晚間可以看北極星。陰天下雨時假如航錯了方向則很危險。指南針的發明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指南針用於航海之後,不論天氣陰暗,航向都可辨認。史籍中最早記載到指南針用於航海的是在北宋時期。
指南針發明後很快就應用於航海。世界上最早記載指南針應用於航海導航的文獻,是北宋時期的地理學家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談》。
朱彧的父親朱服於1094年至1102年任廣州高級官員,他追隨其父在廣州住過很長時間。《萍洲可談》一書記錄了他在廣州時的見聞。
當時的廣州是我國和海外通商的大港口,有管理海船的市舶司,有供海外商人居留的蕃坊,航海事業相當發達。《萍洲可談》記載著廣州蕃坊、市舶等許多情況,記載了我國海船上航海很有經驗的水手。
朱彧在《萍洲可談》一書中評述了當時廣州航海業興旺的盛況,同時也記述了我國海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說道:「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萍洲可談》記載,當時海船上的人為了辨認地理方向,晚上看星辰,白天看太陽,陰天落雨就看指南針。
當時,海上航行還只是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日子裡才用指南針,這是由於人們對靠日月星辰來定位有1000多年的經驗,而對指南針的使用還不很熟練。
當時舟師已能掌握在海上確定海船位置的方法,說明我國人民在航海中已經知道使用指南針了。
這是全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針的最早記載,我國古代人首創的這種儀器導航方法,是航海技術的重大革新。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並不排斥天文導航,兩者可配合使用,這更能促進航海天文知識的進步。
1123年,北宋朝廷派許兢出使高麗,許兢回國以後寫了一本《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裡面也有這樣一段記載:
船行過蓬萊山以後,水深碧色,像玻璃一樣,浪勢更大了……這天晚上,海中不能停船,開船的人看著星辰前進。如果遇到天陰,那就只能用指南浮針來辨認南北了。
至南宋,我國使用指南針導航不久,在南宋時期被阿拉伯海船採取,並經阿拉伯人把這一偉大發明傳至歐洲。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磁針從阿拉伯人傳至歐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這一年是我國南宋孝宗淳熙七年,我國人首先將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比歐洲人至少早80年。
南宋時期,我國的海船一直開至阿拉伯,和阿拉伯人做生意,阿拉伯人到我國來的也很多,而且大多是乘我國船來的。阿拉伯人看到我國船都用指南針,也學會了製造指南針的方法,並把這個方法傳到了歐洲。
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後。歐洲人對指南針加以改造,把磁針用釘子支在重心處,盡量使支點的摩擦力減少,讓磁針自由轉動。
由於磁針有了支點,不再需要漂浮在水面之上,這種經過改造的指南針就更加適宜於航海的需要。大約在明代後期,這種指南針又傳回我國。
根據南宋時期吳自牧《夢粱錄》的記載,當時航海的人已經用針盤航行。這就說明當時指南針和羅盤已經結合在一起了。
吳自牧在他所寫的《夢粱錄》中說道:「風雨冥晦時,惟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系也。」由此也可以看出指南針在航海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種羅盤,有用木做的,也有用銅做的,盤的周圍就刻上東南西北等方位。人們只要把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和盤上所刻的正南方位對准,就可以很方便地辨別航行的方向了。
至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儀器了,不論冥晦陰暗,都利用指南針來指航。而且這時海上航行還專門編制出羅盤針路,船行到什麼地方,採用什麼針位,一路航線都一一標志明白。
元代的《海道經》和《大元海運記》里都有關於羅盤針路的記載。
元代學者周達觀寫的《真臘風土記》里,除了描述海上見聞外,還寫道海船從溫州開航,「行丁未針」。這是由於南洋各國在我國南部,所以海船從溫州出發要用南向偏西的丁未針位。
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時,鄭和領導的船隊,共有27000多人,乘坐大船60多艘,這些大船稱為寶船。最大的寶船,長40丈,闊18丈,是當時海上最大的船隻。這些船上就有羅盤針和航海圖,還有專門測定方位的技術人員。
鄭和這樣大規模的遠海航行之所以安全無虞,完全依賴指南針的忠實指航。
鄭和的巨艦,從江蘇劉家港出發到蘇門答臘北端,沿途航線都標有羅盤針路,在蘇門答臘之後的航程中,又用羅盤針路和牽星術相輔而行。指南針為鄭和開辟我國到東非航線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鄭和7次下西洋,擴大了我國的對外貿易,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加強了我國的國際政治影響,增進了我國同世界各民族的友誼,為中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指南針的運用,使人們獲得了全天候的航行能力,開創了人類航海的新紀元。人類第一次能在茫茫無際的浩瀚海洋上自由地馳騁,指南針也因此被喻為「水手的眼睛」。
指南針傳到世界各國以後,把航海事業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也都用指南針來幫助航海了。正因為指南針起的作用很大,所以人們把它列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著名的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指出:「指南針的應用是原始航海時代的結束,預示著計量航海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