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叫囂不懼開戰 印度真的有底氣嗎
有--------印度後勤優勢明顯。
中印邊境有爭議的地區,印度道路補給非常方便,而中國的道路補給特別不方便。
事實上,我很納悶,為什麼青藏鐵路建設起來後,不再建設一條支線,通往中印邊境的色拉山口一帶。因為如果有一條鐵路,則中國在中印邊境的劣勢將得以扳回。
我想,可能是當時的中國政府依然妄想收買印度反美吧?
.
而且,中印邊境的爭議領土,對於印度來說是必須爭奪的、絕對不能放棄的;而至少在中國上一屆乃至上上屆政府(以及我黨絕大部分官員)看來,如果能夠將印度拉進中國的反美集團中,那片領土可有可無----------而印度,深知這一點。
.
1962那一場戰爭,中國僅僅帶給了印度無盡的恥辱,卻沒有打疼印度。事實上,中國只要撤軍稍微晚兩三天,就能打疼印度。
因為當時中國軍隊採用的是穿插戰術,關門打狗。問題是,門關上了,狗都躲到山林里了。關鍵是中央的撤軍命令下來了,完成穿插關門任務的部隊,必須放棄包圍圈。
從戰略上來說,中印邊境不利於中國長期作戰。但是具體到戰術和當時情況,中國軍隊俘虜了印度軍隊大批的武器彈葯和物資,因此中國軍隊當時完全可以在那裡繼續戰斗幾個月-------至少戰斗到將潰散的上萬印度官兵俘虜沒有任何壓力。
可當時太祖急不可待的撤軍命令,讓本來已經心理瀕臨崩潰的印度人心理猛然扭轉過來,並且堅信自己實際上僅僅是疏忽大意,中國人害怕印度人。從那之後,印度更加反華、仇華。
所以,今天的中國和印度對於那場戰爭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中國人認為,中國僅僅出動了一個軍不到的兵力,將數倍印度軍隊打的落花流水,當然是中國勝利。而偉大領袖的撤軍命令,必然讓印度人感恩不已。
印度人認為,那一場邊境沖突,印度軍隊前鋒雖然不利,但是印度軍隊已經占據了絕對性戰略優勢。而正當印度軍隊准備發動戰略性反擊,將中國從西藏趕出去時(沒錯,你沒有看錯,印度對於西藏的興趣非常大),中國居然撤軍了,並且做出一副聖人的模樣。所以善良的印度人不好意思繼續打下去,中國佔了大便宜。
.
這種情況下,印度人當然有底氣和中國打一場------絕大多數印度人堅持認為,西藏是印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貳』 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呢
如果說新中國建立之後,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那麼中印戰爭就是國運之戰。此一戰對中印兩國都有極大的影響,對印度來講,此戰的戰敗,印度稱霸南亞的雄心破滅,走向世界大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這一場戰役卻是保住了西藏邊疆五十年的和平與穩定。
同時在戰爭中,由於我國軍事實力的強大,凡是與我國接壤的國家,都會對中國保持尊敬的態度。最為重要的是,我國改善了國際外交環境,獲得了很好的國際聲望與口碑,為國家建設贏得了獨立發展的空間。
『叄』 印度真有底氣對中國強硬嗎
既然敢強硬,那就是有些底氣氣的。但是,印度的底氣不是來自於自身軍力,而主要來自於對中國底線的一覽無余!
『肆』 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
1962年歷經一個月的中印之戰最終以印度的慘敗而結束;這場短暫的局部戰爭對我們來講,遠遠不及對印度影響大,畢竟對我們來講,這是一場臨時、局部有限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但對印度來講,猶如一戰定江山的傾國之戰;印度此戰戰敗,印度稱霸南亞的雄心破滅,印度夢想走向世界大國的夢想破滅;對於我們來講,一戰可保疆域五十年的安穩。
但這場戰爭讓尼赫魯信譽降到冰點,此後尼赫魯面臨困難重重的內政問題,再也無力集中發展印度工業夢。
隨著尼赫魯下台,尼赫魯提出工業夢也破滅,印度本國工業強國夢想也隨之破滅。
其實這場戰爭,對我們而言,作用不大,僅是一場時間、規模有限的自衛反擊戰,但對於印度而言,卻是得不償失,不僅喪失了自己發展本國工業夢想,更喪失印度成為世界大國夢想;但這一切結果都是印度自己罪有應得。
『伍』 印軍為什有這樣的底氣一個中尉和中國的上校對打。
印度沒有勇氣與中國軍人一對一對打,是一群人圍毆。六百人攻擊中國十幾人。
『陸』 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領土!尼泊爾和印度發生軍事對峙,哪裡來的勇氣
印度當年是英國的殖民者,但是他並不把這段歷史作為恥辱,然而卻認為自己是日不落帝國在海外的血脈繼承者,他們也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南亞地區的霸主,這次對准了尼泊爾,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向來都有爭議的里普列克地區。
北方大國當靠山,尼泊爾不再受制印度
實際上印度軍隊也不敢真的去攻打尼泊爾,並不是說印度打不過,而是沒必要因為一個尼泊爾而導致印度傷筋動骨,而且其實莫迪政府想挑釁周圍的小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轉移民眾的注意力,而並不是為了發動世界戰爭其次,在近年來尼泊爾和北方的各大國家都加強了國際交往,漸漸的也已經擺脫了被印度控制的屈辱,過去以前尼泊爾的國土有14.7萬平方公里對能源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因為他的邊境和印度鄉接壤,所以像石油糧食等等這些都必須經過印度,所以印度就經常以關閉邊境口岸來敲打威脅尼泊爾。
就在尼泊爾非常困難的時候,北方的眾多國家及時為尼泊爾伸出了援手,為他輸送了能源至此,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交往仍然非常牢固,尼泊爾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和能源上的問題,既然沒有了後顧之憂,自然也就敢和印度對剛了。
『柒』 要不是這些戰地照片,對印自衛反擊戰會被多少網友當成「神劇」
從被解放軍俘虜印軍坦克說起
前兩天,聽人講笑話一樣說起印度寶萊塢拍了一部電影,主角相貌猙獰,和解放軍作戰槍也打不死,炮也炸不死,戰場上還能來一段大篷車式的抒情舞蹈,當時不禁感慨這 「抗日神劇」 開始走向出口了,看來將來世界影視藝術史上必會提到其重大貢獻。
真實的情況是……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以後,據說印軍的戰鬥力曾經讓總參的王尚榮部長大吃一驚。印軍放在第一線的旁遮普聯隊、廓爾喀聯隊、拉吉普特聯隊等都是曾經打過二戰中激烈惡戰的部隊,凶名在外。所以戰前我軍計算其戰鬥力,是按照與國民黨軍精銳部隊等同的公式來推算的。
誰知打起來竟然是摧枯拉朽,有一位參戰的戰士這樣評價他們的戰斗: 我們碰到的這伙印度兵奇怪咧,不但不投降,竟然還敢於抵抗!(「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反正,看來前面提到的這印度電影是不能讓打過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看的,否則某位老爺子笑得發了膽結石可不是玩的。
「竟然還敢於抵抗……」這樣奇葩的評價不是我軍誇張,而是有真實圖片為證的。
注意,兩輛戰車在塗裝和自衛武器等方面存在微妙的差別,第一張照片的電台天線的位置也不一樣。
在對印作戰前線,藍志貴拍攝了很多經典照片,有些要幾十年後才被人們認識到其價值。比如下面這張拍攝的,便是戰爭史上著名的 「達旺沙盤」 ,連西方的軍校里都經常提起呢。
1962年10月26日,我軍攻佔達旺,並准備繼續向前方德讓宗方向突擊前進。此時我軍已經不能再藉助最初的突襲效果,料想印軍將在前方嚴密布防,作戰可能面臨重大犧牲。
然而,根據陰法唐政委回憶, 我軍攻佔達旺以北五公里處的邦崗共(原為印軍指揮所),發現印軍居然留下了一個完好的沙盤,上面清楚地標明了印軍各部的位置。大家很快發現一條通往西山口的山谷印軍完全沒有設防。
當時偵察科長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曾認為是印軍的詭計。然而綜合俘虜口供,證明這上面的標志竟然全是真的!於是指揮戰斗的張國華司令員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就指著這個沙盤制訂作戰方案,下達各部實施迂迴、穿插、分割的任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過印軍沒有布防的山谷,繞到印軍主力後面,切斷德讓宗與邦迪拉之間的公路,堵截敵南逃退路。
印軍……根本沒想到我軍竟然弄出了這么一個南北縱深達150公里的口袋,連逃的力氣都省了,除少數指揮官乘坐直升機逃走外,大多數在飢寒交迫之下當了俘虜。
這也使我軍有了在第一次歸還印軍戰俘時一下子就交給他們三千多人的底氣。
當然,各國軍校提到這個「達旺沙盤」目的只有一個—— 提醒學員們即便打了敗仗,也不能把這么重要的東西原封不動留給對手啊。
不是每架直升機都能把長官接走,這一架 蘇制米-4直升機 看來是因為地形復雜來了個「我自橫刀向天笑」,動不了無法起飛被抓了俘虜,旁邊坡地上可看到印軍的對空聯絡用三角白色標志。
難道是印度陸軍被打急了,倉皇中忘記了直升機的性能限制,竟然在陡坡上擺下讓飛機降落的標志,結果坑了友軍?
根據印軍第四師師長尼蘭詹·普拉沙德少將的回憶,這架飛機是派去前線扯冬和龍布方向執行偵察任務的,並尋找失蹤的達爾維准將,編號BZ-590。解放軍390團人員回憶,該機飛到吉牙附近被我擊傷過,後來在本穹東側地區將其俘虜。
如果此說准確,那塊白色三角標志可能是印軍直升機負傷迫降後擺出請求救援的,但沒有第二架飛機趕來,否則可能會被坑得也趴窩在這里—— 此前中國軍隊曾在一架擊落的貝爾直升機旁設伏,結果釣來了第二架,連飛行員都給俘虜了。
在戰斗中我軍繳獲了多架印軍飛機,包括米-4直升機、貝爾直升機和「雙水獺」飛機,大多數被俘原因是印軍方面對飛機運用不當,不是被我們的輕武器弄下來,就是起落時出了事故被放棄……
不過,在不適於裝甲車輛活動的山地作戰中能抓到印軍的坦克,還是令人有些驚訝。這是因為印軍在當地並沒有投入成建制的裝甲部隊,而我軍也沒有見到消滅印軍坦克的記載。而照片證明,這樣的事情,在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的確發生過。
那麼,這些坦克是怎樣落入中國方面手中的呢?尋找蛛絲馬跡,戰後中國方面從政治角度決定歸還印度方面大多數被俘裝備和全部人員,表達我方和平誠意, 在歸還印軍的裝備清單中,的確有兩輛M3A4坦克,但並沒有提到怎樣將它們俘獲,只是說明著兩輛坦克都有機件損壞。
考慮到印軍並沒有大規模出動裝甲部隊,考慮其作戰特點,這幾輛坦克應該是配屬給印軍前線指揮部門使用的警戒車輛——印軍記錄在東西兩線都有少量坦克配合作戰。
我軍雖然攜帶簡單的反坦克武器如57毫米無後座力炮,但主要用於打碉堡,未見與敵坦克戰斗的記錄,說明敵坦克可能根本沒有來得及投入一線作戰。而其機件損壞和其他若干我方獲得的戰利品是同樣特徵,通常是印軍主動破壞的結果。
雙方作戰地域為喜馬拉雅山南坡,這里要麼地勢陡峭,要麼溪谷縱橫,都不是使用坦克的良好戰場(除非太二,誰會在這里用坦克?), 很大可能是印軍坦克勉強進入戰場,但或者由於後路被切斷失去油料補給,或者由於道路原因發生故障,不得不將其破壞後放棄,結果成了我軍的戰利品。
當然,如果有熟悉那段戰史的朋友能夠找到我軍和印度坦克有過作戰,那會更有效地補充這段 歷史 。
根據外電報道,我軍在這次戰爭中俘虜的印度坦克並沒有都交還回去,還是留了個紀念品,這就是在北京的中國坦克博物館保存的6019號車,它們的型號都是美製M3A4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這型坦克在二戰中也曾是中國遠征軍在印緬作戰時的裝備,中國裝甲兵評價它雖然不如同時裝備的M4謝爾曼式中型坦克皮實,但底盤較高,機動能力好,適宜於復雜地形使用,而且,比日軍一線所有戰車更強大。
考慮到這種坦克是在二戰中活躍的老式車輛,戰後很快被廢棄,印度方面能讓它在1962年依然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出動,這份維護的本領也算了不起啦。
不過,想想還是有點啼笑皆非——在那場戰爭中,中國方面並沒有出動裝甲部隊,卻能把對手的坦克抓來,沒有出動航空兵部隊,卻能把對手的飛機繳獲,後人聽說,會不會以為我們又在寫神劇啊?
【完】
『捌』 印度聲稱「21世紀是印度人的世紀」印度為何有底氣這么說,信心來源於哪裡
這是由於印度這些年的經濟增長,使得印度對於周邊國家領土的野心也越來越膨脹。再加上印度和美國還有俄羅斯這些大國的關系都非常的緊密,因為每年印度都會向這些大國進口大量的軍事武器裝備,所以也使得美國和俄羅斯都在積極地維護和印度之間的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印度的野心膨脹。
印度之所以有這么足的底氣,主要是因為印度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非常的快速,再加上和大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不錯,也使得印度的野心也越來越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