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流經區域
印度河的最終源頭位於西藏;它從Sengge河跟Gar河的匯合開始。然後向西北流過喀喇昆侖山扒握遲脈以南的喀什米爾,再漸漸彎向南面,從白沙瓦(Peshawar)與拉爾瓦品第(Rawalpindi)之間的山中流出來。在這處的印度河有一座大型堤壩(塔春李貝拉水壩),形成塔貝拉水庫(Tarbela)。它餘下往海洋的路徑都是在旁遮普(Punjab)及信德(Sind)的平原上,這時皮正水流變慢,河道亦變得縱橫交錯。它然後流經海德拉巴(Hyderabad),最終在卡拉奇(Karachi)東南的一個大三角洲流出海。
印度河的老家在我國西藏自治區岡底斯山西麓。它向西北穿過克什米爾的深山峽谷,再轉向南行,就進入巴基斯坦的東北邊境了。入境後切穿鹽嶺,又進入了號稱「五河之地」的旁遮普平原。因為它在這里接納了5條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再向南,流過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最後進入阿拉伯海。
❷ 印度錫金邦最大的水壩
提斯塔河第三水電站。
。印度錫金邦最大的水壩是提斯塔河第三水電站,該水電站擁有1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於2017年竣工啟用,造價超1500億盧比。
❸ 納加爾朱納薩加爾水壩簡介
納加爾朱納薩加爾水壩,作為亞洲歷史上的一項壯舉,至今仍保持著其獨特的地位,是亞洲最大的古水壩之一。它的建設歷程始於1956年,那個年代的工程技術與現代有所差距,使得這座水壩的構建方式顯得尤為特別——採用石頭而非混凝土,這在當時的印度民主政治初期是不得已的選擇。這項工程的艱難歷程持續了多年,直到1969年才宣告竣工,而至關重要的閘門直到三年後才安裝完畢,從而正式投入運行。
在這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中,七萬人共同參與,見證了這座水壩的誕生。然而,工程期間的挑戰和風險也不容忽視,據記載,大約有200名工人在這項工程中不幸犧牲。納加爾朱納薩加爾水壩的建成,不僅是工程技術的見證,也是犧牲與努力的象徵,至今仍承載著歷史的印記。
納加爾朱納薩加爾水壩,建於印度安得拉邦地區的克利須那河上,它的塔群高達124米,能夠容納水量達一千兩百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