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詞有哪些
粵語借用英語單詞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英語單詞粵語發音(如波士boss),其次就是英語單詞直接使用(如:我好happy),再次就是半英半粵(如波鞋)。為什麼要借用呢,我想首先的原因就是覺得新鮮、新潮,其次就是漢語的原詞發音不夠響亮、或者不吉利(廣東人是最講「意頭」的),舉例:草莓因為莓字發音等於倒霉的霉,所以粵語中喜歡說「士多啤梨」,來自英語strawberry,此詞發音又響亮又吉利(梨=利)。
一:食物篇
粵語英語普通話或解釋例子
批 pie 餡餅蘋果批
披薩 pizza 義大利薄餅
布冧 plum 美國李子
車厘子 cherry 櫻桃
芝士 cheese 乳酪
朱古力 chocolate巧克力
撥蘭地 brandy 白蘭地酒
布甸 pudding 布丁,甜品水果布甸
忌廉 cream 奶油
沙甸魚 sardine 沙丁魚
沙律 salad 沙拉,蔬菜生吃
撻 tart 一種西點蛋撻
奶昔 milkshake
班戟 pan cake 煎餅
多士 toast 吐司,烤麵包西多
吞拿魚 tuna 金槍魚
三文魚 salmon 大馬哈魚
三文治 sandwitch三文治
干邑 Cognac 法國酒撥蘭地干邑
布菲 buffet 自助餐食布菲
曲奇 cookie 小甜餅丹麥藍罐曲奇
克力架 cracker 一種餅干
威化餅 wafer 一種餅干
啫喱 jelly
免治 mince 碎免治牛肉
奄列 omelette 煎蛋卷
果占 jam 果醬
周打 chowder 一種西湯
賓治 punch 混合果汁雜果賓治
拖肥糖 toffee
二:體育篇
現代體育運動,包括足球、籃球、乒乓球等,估計也是早期留學生和廣東華僑引入中國的。中國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就是一位廣東人,珠海的容國團(於1959年獲得的)。所以,許多體育方面的英文詞彙普遍使用廣東話當中,我敢說許多廣東人都不知道是來源於英文。不才研究這個,目的就是探其源。
** 波=ball =球 **
學過一點廣東話的人都知道廣東人將球稱為波,來自英文ball。所以就有:打波、踢波、波板、波鞋、波衫,等等。不過,因為不知道何時起,香港人把女人乳房戲稱為波。粵語人士就開始慎用波字了。
** 乒乓球 **
小時候打乒乓球,假如打7分制的,如比分當打到6比6,那麼任何一方必須連勝兩分方能取勝。這個規則,連我半文盲的奶奶都知道稱為「打刁時」。這個刁時是什麼東東,我納悶了十多年,後來終於發現原來是一個英文詞:deuce。
乒乓球的旋轉球,廣東人稱為:西,比如發這個球轉得很厲害,就說:你開呢個波好西。發旋轉球得分,就是對方「食西」。這個詞的來源,我也納悶了十幾年,後來終於發現原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英文詞:side。
乒乓球拍,以前廣東話叫「波板」,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這么說了,用了普通話的「球拍」。反而,形狀如乒乓球拍的棒棒糖,廣東話稱「波板糖」,沿用至今。(想起了周星馳的電影《功夫》)
** 足球 **
香港電視新聞常說:腳趾尾拉西,如上所述,就是來自side。
還有一個常用的:窩梨射門,英文是volley,凌空抽射的意思。
球場上人盯人,廣東話叫「嘜人」,比如:嘜住佢哋個前鋒。原來是來自英文mark。(又曾令我納悶十幾年)
犯規出局,廣東話「否」(讀第一聲),英文是foul。這個好猜。舉個例:俾球證否咗出局。(香港稱足球裁判為球證)
** 籃球 **
投籃,小時候我們都說「摔籃」,會寫字後發現漢語這個摔字沒有投射的意思,又納悶了。原來是英語的shoot字。廣東話將長母音讀成短母音。
** 其它 **
踩碌拿(溜旱冰):roller
打卜醒(拳擊):boxing
士碌架(撞球):snooker
Q棍(撞球的球桿):cue
墨爾本打比大賽(賽馬):derby
以上只是草草收集,希望能拋磚引玉。
三:生活篇
關於粵語中的英語的研究,前面寫了「食物篇」和「體育篇」兩篇博文。其它方面的英語外來語難以歸類,就統稱為「生活篇」吧。
粵語中之所以英語外來語,跟普通話中的英語外來語一樣,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沒有相對應的漢語詞彙,比如「三文治」。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雖然有相對應的漢語,但是用英語詞彙來表達顯得很新潮,比如「車厘子」(cherry,櫻桃)。不過,有些外來語,後來覺得不新潮了,就棄而不用了。而有一些,還一直使用。
目前棄而不用或很少用的英語外來語:
士擔(Stamp,郵票)、孖劇(market,市場)、巴仙(percent,百分比)、沙展(sergent,警官)、吉士打(custard,牛奶蛋糊)、泡打粉(power,發粉)、一個骨(quarter,一刻鍾,15分鍾)、摩登(modern,現代、新潮)等等。
目前還使用的英語外來語:
英語中很多發S或SI的音,所以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語有很多「士」的詞彙,俗稱「好多屎」:
巴士(bus)、的士(taxi)、畸士(case,案件)、拉士(last,最後)、厘士(lace,花邊)、芝士 (cheese,乳酪) 、曬士(size,尺寸)、貼士(tips,小費)、番士(fans,歌迷影迷)、卡士(cast,演員陣容)、安士(ounce,盎司)、波士(boss,老闆)、冇飛士(face,面子)、擺鋪士(pose)
還有:士多(Store,雜貨店)、士巴拿(spanner,扳手)、士啤呔(spare tyre,備用輪胎)、士碌架(snooker,檯球),等等。
其它一些例子:
布冧(plum,美國李子)、布甸(pudding)、屙打(order,訂單)、摩打(motor,馬達)、比堅尼(bikini)、拉臣(license,執照、車牌)、茄呢啡(carefree,臨時演員)、菲林(film,膠卷)等等。
英粵混用的詞彙:
尺(讀第一聲,check,檢查或支票),如:開張尺俾你先;唔該你尺下下一班船幾時開。
叉電(charge,充電)、插梳(socket,插座)、
洗桑拿(sauna,蒸汽浴)、食布菲(buffet, 自助餐)、
買飛入場(fare,門票)、
聖誕咭(card,卡片)、
基佬、搞基(gay,同性戀)
領呔(tie,領帶) 、煲呔(bow tie,蝴蝶結領帶):香港特首曾蔭權因為總是帶煲呔,人稱「煲呔曾」。等等。
直接使用英語詞彙:
對於英語外來語,如果發音近於廣東話而遠於英語,我就列為外來語,比如的士(taxi);而對於發音近於英語,粵語中沒有相對應的漢字,我認為是英語詞直接使用,沒有粵語化過程,只不過是「廣東話口音的英語」Cantonese English而已。這些詞有:cancel,cute,shopping,enjoy,easy,happy,yeah,in,cool,high等等。例子:
個計劃俾老細cancel咗;個細路好cute(讀作Q或Q-tee);我同老婆去shopping ……
本文收集的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語不求齊全,只求有代表性。
四:終極篇
今日趁熱打鐵,把「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語」這個話題寫完,獻上最後一篇該主題的博文,所以稱為「終極篇」。
而今期內容,是收集那些人們以為是漢語本身已有的,但實際上是借用英語的詞彙,所以又稱為「驚喜篇」。
時髦(smart):想不到吧,跟摩登(modern)一樣,時髦一詞來源於英語。「摩登」這個詞,已經不在modern了;時髦這個詞,也不作smart了。如果你還用這個詞表示fashionable(新潮),你本人就不新潮了,out了。現在應該用:好in,好hip,好hot,好cool或者funky。若干年後,不知又會出現什麼新詞彙了。
溝女(court):初學粵語的男士必學「溝女」一詞,與普通話「泡妞」同義。李連傑電影《方世玉2》裡面,鄭少秋扮演的陳家諾說:溝女,溝乃溝通之意也。其實那是電影搞笑橋段。你可能以為此詞清朝就有,其實是七八十年代才在香港出現。「溝」來源於英語court,「追求」之意也。二十一世紀起,這個詞又變得out了,現在香港人用「界女」一詞,繁體「界」的後邊還有一個立刀旁,粵語中是用刀劃開的意思,比如:界開張紙。「界女」一詞,來源有待研究。
杯葛(boycott,抵制):這個詞很早到粵語中了,普通話如今也廣為使用。
有幾種化學物質,也來源於英語:山埃(potassium cyanide,氰化鉀)、天拿水(thinner,稀釋劑)。他們並非「山上的塵埃」和「天上拿來的水」的意思。還有男人用的一種香水:古龍水(cologne),跟武俠小說家古龍一點關系都沒有。
這幾種在廣東存在多年的事物:冷衫(laine,毛線衣)、的確涼(decron,滌綸衣物)、卡式錄音機(casette,磁帶)、水喉(hose,水管)。「冷衫」不是因為冷天穿才這么叫,而是來自法語laine(毛線),不好意思,不是英語,英語詞是yarn。「的確涼」不是因為這種衣服穿起來很涼快。「卡式」不是因為磁帶像一張卡片。「水喉」不是「水的咽喉」。這些,就算你是英語水平不錯的廣東人,也很可能都想不到的。
標參(ransum,綁票):綁你的票,不是把你當「人參」,而是要你的ransum(贖金)。
冇得揮(fight,競爭):廣東老話了,不是「沒得發揮」,而是「沒得跟別人競爭」。
唱散紙(change,找零):又一句廣東老話,唱原來是change。散錢又怎麼能歌唱出來呢?
沙紙(certificate,畢業證書):小時候,老人成日講:要讀大學,攞番張沙紙。那是以為大學畢業證書就如砂紙,可以磨走困難。哪知是來源於英語。
搞乜花臣(fashion,搞什麼東東):小時候,如果你調皮,老人就說:呢個細路又搞乜花臣。原來不是說你是「花俏的大臣」,而是搞什麼新鮮玩意兒(fashion)。另外有一詞:花生騷(fashion show,時裝表演),不要以為一邊吃花生,一邊看美女。
奇異果(kiwi,獼猴桃):紐西蘭國果kiwi,外形一點也不「奇異」。
拉闊音樂(live music,現場音樂表演):觀眾們,不用坐得那麼遠,live音樂不需要拉闊空間。
拉力賽(rally,汽車越野比賽):沒錯,這越野跑車的「拉力」的確抵得上幾十匹馬。
老笠(rob,搶劫):搶劫者不一定要「笠」住你個頭(蒙住你的頭),先至可以下手。此詞已經好少用。
啪丸(pop,吸毒):吃「藍精靈」丸仔那動作果真有「啪」的一聲?
笨豬跳(bumjee jump):綁住雙腳往下跳,的確是一頭笨豬!
電台烽煙節目(phone in):觀眾電話打爆條熱線,真是「烽煙」四起。
嘉年華(carnival,狂歡節):一班後生仔狂歡,真系「幸福的年華」。
星盆(sink,洗滌槽):老媽子,點解個星盆裡面冇星星架?
阿爸,我呢次考試肥佬(fail)咗:不要體重歧視,胖子也有聰明人。
阿妹,你好茶煲(troulbe,麻煩)啊:麻煩人當然是「口水多過茶」啦。
老細,我要叉住(charge,告發)你性騷擾我:要「叉住」,不用刀叉,只需一張狀紙或一個電話。
最後一句:古巴隊墊起個波,郎平又可以食叉燒(chance,探頭槌)啦。排球中,容易得分的高拋球叫chance,「機會球」,普通話叫「探頭槌」。粵語半音譯半搞笑地稱為「叉燒」。
② 從國內寄東西到國外怎麼寄
從中國寄東西到國外,可以選擇國際物流,小貨可以用國際快遞,大貨可以用空運、海運等方式發到國外。
國際快遞一般用的比較多的就是DHL、fedex、UPS、TNT、中國郵政EMS這些,還有一些其他的專線像中東專線ARAMEX等,這些國際快遞每個快遞都有自己的優勢,可以根據不同的貨物不同的屬性選擇合適的國際快遞。
建議國際快遞可以找國際快遞代理,因為國際貨運代理的價格比較便宜,一般是官方公布價格的3-5折左右,具體價格以實際國際貨運代理給的價格為准。
國際快遞可以走一些平時個人用的私人物品,衣服、鞋子、手機、電子產品、文件、書本等都可以選擇國際快遞,貨物到目的地清關完國際快遞都會派送到門的。
(2)搬家到印度英文怎麼說擴展閱讀:
快遞環境的差異性,不同的法律法規、人文、習俗、語言、科技發展程度和硬體設施。
快遞系統范圍的廣泛性,快遞本身的復雜性,加上國際快遞的特殊性,操作難度較大,面臨風險更多。
快遞的信息化要求決定其先進性,對信息的提供、收集與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有國際化信息系統的支持。
總之,國際快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各國快遞環境的差異,尤其是快遞軟環境的差異。
不同國家的不同物流適用法律使國際快遞的復雜性遠高於一國的國內物流,甚至會阻斷國際快遞。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會造成國際快遞處於不同科技條件的支撐下,甚至有些地區根本無法應用某些技術而迫使國際快遞全系統水平的下降。
不同國家不同標准,也造成國際間「接軌」的困難,因而使國際快遞系統難以建立;不同國家的風俗人文也使國際快遞受到很大局限。
③ 搬家有什麼風俗最旺
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區,搬家時可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以下是一些國家和地區常見的搬家風俗:
1. 中國:搬家前要請來風水師傅為新家布置風水,通常會選擇吉祥的日子搬家,以確保吉利和順利。
2. 日本:在日本,搬家時有一個重要的傳統叫做"入學式",即在家中進行一種儀式來紀念新家的開始,通常在新居舉行,家人和親朋好友會被邀請來參加。
3. 印度:在印度,搬家時一般會進行祈禱儀式,以祈求新家的幸福和繁榮。一些家庭會將神像遷移到新居,並舉行儀式邀請神明保佑新家。
4. 美國:在美國,一些地區有一種傳統叫做"開窗節",意思是在搬家後打開新家的窗戶,以象徵新的開始和好運的到來。
無論哪種文化,搬家都是一個重要的生活事件,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傳統和信仰選擇適合自己的儀式和習俗來慶祝搬家。
④ 翻譯「The Dinner Party」文章
翻譯如下: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在印度,那裡被說成是真的——盡管任何博物學家都知道這不可能。後來有人告訴我,這個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不久刊登在一本雜志上。那本雜志的故事,以及寫它的人,我從來沒能追蹤到。
這個國家是印度。一位殖民地官員和他的妻子正在舉行一個盛大的晚宴。他們坐在寬敞的餐廳里,和來訪的美國博物學家、官員和妻子等客人坐在一起。餐廳里有光禿禿的大理石地板、敞開的椽子和寬敞的玻璃門,通向陽台。
一個年輕的女孩說女人已經超越了老鼠眼前跳椅的時代,而一個少校說她們還沒有長大。
「一個女人在任何危機中的反應,」少校說,「就是尖叫。雖然男人可能喜歡它,但是他比女人有更多的控制力。最後一盎司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人不參與爭論,而是觀察其他客人。當他看時,他看到一個奇怪的表情出現在女主人的臉上。她直視前方,肌肉微微收縮。她向站在椅子後面的本地男孩做手勢,對他耳語。男孩的眼睛睜大了:他很快離開了房間。
在客人中,除了美國人,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也沒有人看到那個男孩在門外的陽台上放了一碗牛奶。
美國人有了一個開始。在印度,碗里的牛奶只意味著一件事——一條蛇的餌。他意識到房間里一定有一條眼鏡蛇。
他抬頭望著椽子——那是最有可能的地方——但它們是光禿禿的。房間的三個角落都是空的,在第四個角落裡,僕人們正在等下一道菜。只有一個地方——桌子底下。
他的第一個沖動是往後跳,警告其他人,但他知道騷亂會嚇壞眼鏡蛇。他說話很快,他的語氣如此威嚴,以至於大家都啞口無言。
「我想知道每個人在這張桌子上有什麼控制。我要數三百——五分鍾——你們誰也不能動一動肌肉。搬家者將損失50盧比。准備好了嗎?」
20個人坐在石頭上,像他一樣。他正在說「……二百八十……」這時,從他的眼角,他看見眼鏡蛇出來並做一碗牛奶。尖叫聲響起,他跳到陽台門上,安全地關上。
「你是對的,少校!」主人喊道。一個男人剛剛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自我控制的例子。
「等一下,」美國人說,轉向他的女主人。Wynnes太太,你怎麼知道眼鏡蛇在房間里?」
一個淡淡的微笑照亮了女人的臉,她回答:「因為它爬過我的腳。」
英語翻譯的注意事項:
1、不要直譯
在學習英語的最初階段英語的翻譯人員大多數都會犯的一個問題就是直譯英語句子,這樣的話句子聽起來非常的沒有靈魂,比較的死氣沉沉。
2、突出主語
主語對一個句子來說十分的重要,主語是一個句子的靈魂,如果主語不對的話,那麼這個句子會顯得十分鬆散,這時我們一定要加強練習多做題,做題培養自己的語感和思維,題做的多了翻譯自然就會了。而且在翻譯的過程當中要適度的增或者減,不然句子顯得太啰嗦也會讓人迷惑。
3、注意時態
在進行英語的翻譯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英語的時態,因為在漢語的表達過程當中不會存在動詞的時態的,因此在進行英語的翻譯過程當中常常會忘掉動詞時態的翻譯,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首先瀏覽全句話,找到正確的思路,根據句中的一些時間提示找到合適的語態。
⑤ 為什麼印度人的英語比華人好
說起來印度人很喜歡拿英語作梗,有個粗俗笑話——
某人期末考試時,花了五分鍾看完題目後,突然開始脫衣服,脫得只剩一條三角褲。
監考人員:「喂,你在做什麼?」
這位同學:「考卷上寫要我們『answer in brief』……穿三角褲回答……」
監考人員:「白痴!那是『簡答』的意思!」。。。。。。。。。。。。
亞洲的殖民地或者英語普及的國家很多,但很少有流傳英語笑話的,由此可見,英語已完全融入印度人的生活之中。
印度人之所以能夠輕易跨足國際,最大的因素、最主要的成功關鍵就是「英語」。印度的英語人口到底有多少?關於這一點眾說紛紜,至今仍沒有個准。資料顯示,印度有28%(兩億多人)的男性會說英語,其中一半(一億多人)會說流暢的英語,且女性比例比男性低。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的英語人口占整體的一成多,約1億3000萬人。此外,印度每年都有許多精通英語的大學生畢業後到國外工作,其人數位居世界之冠。無論看哪個數據,印度的英語人口都僅次於美國,即便低估而算,也比舊宗主國英國的6400萬人多出兩倍。甚至有人預測,將來印度很有可能會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英語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報導指出,近二十年來,印度會說英語的人成長了十倍之多,雖然這個數字的來源不明,但印度英語人口近年來急速成長是不爭的事實。印式英語將成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變種英語」。
英語是印度的第二官方語言,很多母語不同的印度人都是用英語溝通。事實上,英語本是英國統治印度時強迫印度人學習的「殖民象徵」,如今已落地生根,成為印度的第二語言。也就是說,對印度人而言,英語是「外來語言」而不是「外國語言」,但也不是「母語」。印度憲法規定的聯邦官方語言是印地語,雖然印地語是印度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但會說的人也只佔國民的三分之一(約四億人),普及程度實在有限。在印度多元的環境下,唯一能夠「統一」的語言就只有英語。就這層意義而言,英語可說是印度的第二國語。
要在印度社會生存,英語除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還是強而有力的武器。他們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跟外國人交流,更是為了跟本國人溝通。英語是印度企業的基本溝通媒介,熟諳英語是在印度陞官發財的必備條件。
日本的大公司,比如日產、迅銷(優衣庫母公司)在2012年將英語定為公司官方語言,本田也宣布於2020年實行該政策,其他像是朝日、夏普、三井、軟銀等也將陸續跟進,這都是為了應對全球化浪潮,而印度的大企業從很久之前就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甚至早在英國殖民時期,對印度人而言,英語是經營公司、買賣生意的必須工具。
在這樣的文化下,精通英語與否將嚴重影響社會地位高低。「英語」成為印度人判斷一個人來日是否有成的重要基準,因此,在印度社會不會說英語非常不利。這種英語能力高低所造成的社會差別待遇又稱為「英語差別待遇」(English Divide),而印度正是「英語差別待遇」的典型社會。總的來說,印度從英屬時期開始學習英語,英語成為印度同胞之間的溝通語言,並從中發展出差異和差別待遇。
也因為這個原因,印度父母拼了老命也要讓孩子學習英語。他們知道學習英語能讓孩子在社會上無往不利,因此,家境允許的人自是不用說,有些父母甚至不惜借錢讓子女上英語授課的幼兒園(這在當地稱為「English Medium」)。用英語授課的初中等教育機關基本上都是私立學校,學費相當昂貴。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父母仍願意花中本讓孩子從小學英語,英語托兒所、幼兒園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且不分城鄉皆是如此。有一種說法認為,印度人之所以會對學英語趨之若鶩,是因為IT業非常看重英語能力,這也是近年來印度英語人口急速上升的原因之一。
在上述的情況下,印度彌漫著一股「英語至上」的氣氛,尤其在五星級飯店、上流社會社交場所的會員制俱樂部、高級餐廳更是如此。我認為這和過去的英國統治有關,「英語」已然成為社會威信的象徵。我們會根據不同時間、地點、場合做出不同的打扮,印度則會根據不同時間、地點、場合使用不同的語言。印度人對語言的敏感度非常高,何時該說英語、何時該說當地語言他們都一清二楚,當機立斷切換語言對他們而言簡直是易如反掌。不要說我這種語言殘廢,就算是英語很好的人,因為從小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也很難掌握。
印度的國內人口流動有一主要特徵——他們經常會「跨邦遷移」(邦等同於省),很多人都會到母語不同的邦工作。印度原則上是以「語言分邦」,每到另一個邦,等於是進到不同語言的新世界。邦界附近的路牌都會用兩種語言文字標示,在這樣的環境下,附近居民也都被「訓練」成雙語人士,大多都看得懂兩種語言。而聚集各路人馬的大都市更是「語言大拼盤」,宛如印度全國的縮影。
印度人常因調職等因素遷居他邦。有些人會帶著傭人一起搬家,有些人則會在當地僱用新傭人。若選擇後者,就必須用當地語言和新傭人溝通,這時就必須學習當地語言(北印多通用印地語)。而小孩跟著父母搬家轉學後則呈現「三聲道」狀態——在家說母語,在外說當地語言,在學校說英語。簡而言之,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國家,要在印度順利生活,至少得會說兩、三種語言。
不少印度人都能說流利的英語和當地語言,若將會點英語能基本溝通的人算進去,印度的雙語人口至少超過一億人。不過,因為有些特別的詞語又或是話題只有用英語表達才到位,所以「印式雙語」並不追求兩種語言說得一樣好。他們的詞彙體系是用英語建構而成,有些英語已深植腦中,甚至找不到可互換的當地語言,遇到這類詞彙就只能用英語表達。所以,印度人在說話時,經常會隨著話題的轉換而交錯使用兩種語言。
用當地語言聊天時,他們也會配合對方的教育程度、話題,在對話中摻雜英語單字或諺語,這樣其實比全部使用當地語言更順口、更自然。教育程度越高,對話中英語出現的比例就越高,甚至還會參雜「各種」語言。
能說兩種語言的人英語叫做「Bilingual」,擁有雙語讀寫能力的人則稱為「Biliteracy」。能夠「雙語聽說」可不代表能夠「雙語讀寫」,很多「英語達人」雖然能口頭使用當地語言溝通,卻無法閱讀、書寫當地文字。尤其是自幼接受英語教育的人,他們的識字能力是基於英語培養而成,大部分都不會讀寫當地文字。雙語尚且如此,三語讀寫流利的「Triliteracy」就更為少見了。
反觀我們,基本上使用中文處理所有領域詞彙,少數縮寫或專用術語也都有對應的中文譯名,這雖然值得自豪,但也造成雙語溝通能力不足的現象。
有個腦筋急轉彎是這樣問的:
會說兩種語言的人叫做「雙語人士」(Bilingual)。
會說三種語言的人叫做「三語人士」(Trilingual)。
會說多種語言的人叫做「多語人士」(Multilingual)。
請問,只會說一種語言的人叫做什麼?
科學的答案是「單語人士」(Monolingual),但作為腦筋急轉彎,答案是「美國人」……
仔細想想,美國雖是多元民族國家,在語言使用上卻異常地單調。眾所皆知,英語是美國唯一的官方語言,美國憲法沒有「官方語言」的相關條文,各州也沒有相關規定。印度就不同了,他們的語言種類非常豐富,甚至有「四里異俗,八里異語」的說法,光是官方認定的語言就多達二十二種。有些邦除了文字不同,就連語系都不一樣。為了經營生活,他們基本上都會復數種類的語言。舉例來說,我那位去清奈的朋友遇到的保安就會說五種語言。他出身自南印安得拉邦,家裡是說泰盧固語(Telugu);他是伊斯蘭教徒,和穆斯林朋友是用烏爾都語(Ur)溝通;會說烏爾都語就會說印地語;加上他在清奈工作,所以也會說泰米爾語;而身為一個保安,會說英語是必備條件。他能夠在各種不同情況下隨心所欲地切換語言,著實令我羨慕。同為安得拉邦人的印度前總理納拉辛哈·拉奧(Narasimha Rao)就更厲害了,他會說印度、歐洲共計九種語言。
只要是受過英語教育的印度人,英語水準基本上都非常高。自小學英語的人自是不在話下,即便是上大學才開始接受英語教育的人,出社會後都能勝任需要英語能力的工作。以前看一本書的作者介紹,作者是錫克教徒,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用旁遮普語上課,直到考上旁遮普大學的大眾傳播學系,才開始接受英語教育,然而他大學畢業後,卻當上印度英語報紙權威《印度時報》的記者,之後更搬到加拿大,在溫哥華一家當地英語報社當記者,最後搬到多倫多改當自由記者,還用英語出版了暢銷書。像他這樣的英語高手,居然不是從小學習英語,而是進入大學後才開始用英語聽課,聽了短短幾年就有如此成就,你說令不令人驚訝?這類例子在印度可說是不勝枚舉。
總而言之,不知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人似乎有一種語言天賦,雖然口音實在難懂,但學習和適應能力極強,在我看來遠超過舞蹈天分。畢竟出了寶萊塢,跳得非常出色的並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