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元朝的印度叫什麼

元朝的印度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4-12-15 23:23:56

㈠ 世界歷史:古印度叫支什麼那三個字的

「支那」起源於印度。印度古代人稱中國為「chini」,據說是來自「秦」的音譯,中國從印度引進梵文佛經以後,要把佛經譯為漢文,於是高僧按照音譯把chini就翻譯成「支那」。同為印歐語系的古羅馬稱中國為Sinoa,後來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來自這個語源。《大唐西域記》就有一段記載:「王曰:『大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宣,去斯遠近?』對曰:『當此東北數萬余里,印度所謂摩訶至那國是也。』」
有人指出:Ci^na之名在《摩訶婆羅多》、《摩奴法典》、《羅摩耶那》等印度古籍就出現了。但還不能確證這就是指中國。《釋迦方誌》引用了後漢獻帝建安十年,入竺之秦州刺史成光子的話:「成光子雲:『中天竺國東至振旦國五萬八千里。』」那麼振旦最遲在東漢以前就已經廣為印度人熟悉了。
「支那」和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英語中的China以及法語中的Chine等皆起源於梵語Ci^na—stha^ na之說,也已為學界公認。古代希臘、羅馬等國對我國的稱呼,除了有繒絹之義轉化來的Serice(塞里斯)外,還有與支那同源的Sin, Thin,或 Sinai, Thinai。春秋時秦穆公歸並了許多西北部游牧民族,並把翟(狄)人部落趕到漠北,秦始皇時代,又迫使匈奴西遷。他們就逐步滲入中亞、西亞和歐洲的同時也使西方人知道了秦,並以為那就是中國了。這種說法還有爭議,但從《史記》中說秦國「禁不得祠」來看,如果「不得祠」就是佛陀寺,那麼秦與印度早就有交往了,佛經中的支那就是秦,從而轉化為中國之意的脈絡就很清楚了。
日本僧侶空海曾於804年隨遣唐使赴唐學習佛經,因此可以推斷他書中的「支那」,是從漢譯經典里學來的。以後一些佛教界人士為顯示博學、虔誠也開始用起了「支那」一詞稱呼中國。但明治維新時,山鹿素行等人覺得國名之爭,可以為他們的政治主張服務,認為與中國相對的就是夷人,所以特意寫了一本《中朝實錄》來爭這個「中朝」之名。接著福澤諭吉等人提出了脫亞入歐的主張。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失敗後,長久以來一直把中國尊為上國的日本人,在震驚之餘大為陶醉。從此,「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據駐華公使的提議商定:日本政府今後均以「支那」呼稱中國。對此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憤怒,1919年留日學生在國內出版的《東游揮汗錄》中,除了以毒攻毒地繼續使用「倭人」一詞以外,還因為英語中的Japan源於漆器,而且日本想脫亞入歐,就用它的音譯,稱之為:「假扮」。

㈡ 元國在古代的什麼地方 謝謝了

元國大都,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部,或以為在今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西部。現在都只能用「以為」,至於到底在哪裡,終究是個謎…………

㈢ 請問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在我國古籍中的古稱分別都是什麼

越南——安南
菲律賓——呂宋
馬來西亞——柔佛 / 馬六甲
汶萊——泥國

朝鮮 / 韓國:Korea

中國古稱:樂浪 / 高句麗 / 百濟 / 新羅 / 高麗

來源:漢朝設置樂浪郡。公元4世紀時,在今天的朝鮮半島上建立了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其中高句麗本來是中國的民族數旁,因為搶地盤,打不過鮮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趕出國門,流放到朝鮮半島北部。高麗為高句麗的簡稱(但高句麗與高麗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國,國號「高麗」,並於936年統一了朝鮮半島,高麗王國歷時近500年,為各國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稱音譯仍為 Korea(高麗)。1392年,高麗三軍都總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國名為「朝鮮」,意為清晨之國、朝日鮮明之國或晨曦清亮之國。《東國輿地勝覽》一書說:「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輝,故名朝鮮。」朝鮮語中朝字讀作Zhao,今轉讀成Chao。

在漢朝,如今的韓國地區,分布著三個原始部落,為「三韓」,即馬韓、辰韓和弁辰(弁韓)。1897年2月,朝鮮國王高宗宣布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不過這個「大韓帝國」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廢除了,又改回「朝鮮」。

日本:Japan

中國古稱:扶桑 / 倭奴 / 東夷 / 海東 / 東洋 / 東瀛

來源:古代中國人認為日本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來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發扶桑,入於落棠」語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實際上起源於中國文明,中國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關於日本的記薯碼橡載。戰國時代,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如古地理書《山海經·海內北經》說:「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 這說明當時中國人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地理志》才明白地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另據范曄《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後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到隋唐時,始稱「日本」。《舊唐書·東夷傳》中將「倭」 與「日本」分列並敘,還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舊唐書·日本國傳》載明:「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Japan 是英語「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對它的稱呼。

越南:Viet Nam

中國古稱:甌越 / 占婆 / 林邑 / 環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來源: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在紅河三角洲建立甌雒國,由甌越和越兩個部落合並而成。中國史書上的占婆(又稱林邑、環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國。漢朝設置交趾郡。唐朝設安南都護府。五代時從中國獨立出來。1054年李朝改國名為大越。以後幾個王朝稱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稱帝,改國號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為越南。1804年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之名便始於此。越南族就是中國的京族。

寮國:Lao

中國古稱:堂明 / 南掌 / 寮國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訪東吳。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臘幫助下,統一寮國全境,建立了以佬族為主體的封建國家——瀾滄王國。明代永樂二年,瀾滄國獲得中國的承認,封為「寮國宣慰司」,史稱南掌。國內第一大民族寮國族(又稱「老龍族」,中國稱其為「寮人」)佔全國總人口1/3以上,以族為國名。

柬埔寨:Cambodia

中國古稱:扶南 / 真臘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來源:元代稱「甘孛智」,明代轉音為「柬埔寨」,為「山地之國」。

泰國:Thailand

中國古稱:墮羅缽底 / 暹羅

來源:公元6世紀,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墮羅缽底國。「泰國」泰語中為「自由國度」,「泰族」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國的傣族。

緬甸:Myanmar

中國古稱:撣國 / 驃國 / 蒲甘

來源:撣國,驃國,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對它的稱呼。公元1106年,緬使隨大理使節到宋,宋鑒於緬甸山川遙遠,道路阻隔,因此稱為「緬」,又因中緬邊區一帶稱山間谷地為「甸」,「緬甸」即其合稱。

馬來西亞:Malaysia

模猜中國古稱:柔佛 / 馬六甲

來源:Malay 是亞歐大陸最南端的半島。生活在這個半島上的人,又稱為 Malay 人。後來把整個東南亞的所有群島,統稱 Malay 群島。柔佛為 Malay 半島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 Malay 半島的大部分。1963年,Malay,與加里曼丹島上的沙撈越和沙巴地區,共同組成了一個聯邦國家,就叫 Malaysia。

新加坡:Singapore

中國古稱:淡馬錫 / 星洲

來源:公元8世紀,這個海盜猖獗的海島曾叫Temasek(淡馬錫)。Temasek,爪哇語「海市」之意,由於季節的影響,海運的船舶經常雲集在此,所以逐漸成為一個船舶停泊的商埠。

傳說,蘇門答臘室利佛逝王國的一位王子,為了尋找理想地點建立新城市來到淡馬錫。在潔白的沙灘上,王子突然看見一隻從未見過的怪獸向他致意後急弛而去。這怪獸紅身、黑頭、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歡,便問隨從:「那是什麼動物?」隨從信口答到:「獅子。」王子十分高興,認為這里是吉祥之地,便決定在此建都,並取名「獅城」。在樊文中,Singa 意即「獅子」;pore 意即「城堡」。

菲律賓:Philippines

中國古稱:呂宋

來源:菲律賓群島的主島就是呂宋島。1543年,西班牙佔領了這里,便以西班牙國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中國古稱:爪哇 / 三佛齊

來源:爪哇和三佛齊都是印度尼西亞最著名的古國。Indonesia,希臘語中「大海上的群島」,意為「千島之國」。

印度:India

中國古稱:婆羅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來源:古印度,一個名叫「婆羅多」的國王建立起一個國家,於是把這個國家命名為「婆羅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詞表示河流。這條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後來「信度」這個地名所指的范圍不斷擴大,從印度河流域開始,又包括恆河流域,漸漸的席捲整個南亞次大陸。我國用「印度」這個詞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載:「譯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歸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印度」。

不丹:Bhutan

自稱:竹域

中國古稱:主域 / 布嚕克巴

來源:不丹的梵文意思為「西藏終端」。自稱為「竹域」,意為「神龍之國」

斯里蘭卡:Sri Lanka

中國古稱:錫蘭

來源:Sri 是該國的自稱,即「神聖」之意,Lanka 是「光輝燦爛」之意。

伊朗:Iran

曾用名:Persia 波斯

中國古稱:安息

來源:古代 Aryan (雅利安人)從東遷往波斯,占據了伊朗高原或其東南部地區,並在這兒創造了古代文明。古希臘、古羅馬將這片地區稱為 Aryana ,意為「雅利安人的地區」。Iran為其轉音。Persia(波斯帝國)是伊朗歷史上最顯赫的一個帝國。(其實 Persia 並不單只是一個國家,而是許多不同的朝代,都被稱為 Persia 。)

俄羅斯:Russian

曾用名:КИЕВ Росс 基輔羅斯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蘇聯

中國古稱:羅剎

來源:9世紀下半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瑞典諾曼人在東斯拉夫人地區建立基輔羅斯大公國。斯拉夫人把來他們稱為 Varangians 或者 Rus意思是商人。這個詞起源於古諾曼語 ruotsi,意指「劃獨木舟的人」,後來為斯拉夫人所採用。元朝稱俄羅斯為「羅斯」或「羅剎國」。蒙古人在拼讀俄文 Rocia 時,在字母R前面加了一個母音,所以 Rocia 就成了 Oroccia。清朝時期,Oroccia 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俄羅斯」。蘇聯曾是俄羅斯最強大的歷史時期。

西班牙:Spain

中國古稱:佛郎機(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稱)

來源:西班牙最早是迦太基的殖民地。這里野兔出沒,迦太基把野兔叫做 spa(腓尼基語 Shaphan)。漸漸的,轉換成 Spain。

葡萄牙:Portuguese

中國古稱:佛郎機(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稱)

來源:葡萄牙最早的城市 Oporto 波爾圖的名字演變而來的,本來翻譯成波秋歌更為恰當

義大利:Italy

中國古稱:大秦

來源:古希臘人殖民到亞平寧半島的普利亞地區附近後,把這里的維圖利部落稱為 Italoi。後來羅馬人沿用了這個名稱,拉丁語 ltalia,並用它作為義大利半島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稱呼。

㈣ 中國古代對它國的稱號

伊朗——大食,波斯,安息
韓國——新羅
印度—— 天竺
朝鮮——高麗,高句麗
日本——東瀛,扶桑,倭
印度——身毒,天竺,忻都(元朝時)
俄羅斯——羅剎,西伯利亞
羅馬——大秦
鹹海、裏海之間——奄蔡
鹹海以東——康居,烏孫,月氏,碎葉
蒙古——匈奴,突厥,回紇,韃靼,瓦剌
越南——占城
泰國——暹羅,暹國
柬埔寨——五個
印尼——三佛齊,爪哇
阿拉伯半島——天方
菲律賓——蘇祿
歐洲——大西洋國

㈤ 印度在宋真宗時稱什麼

天竺、注輦以及印度
天竺:因為是對當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的統稱。所以也算在內。
注輦國:又名朱羅,是1世紀至13世紀時印度半島古國,其地在今泰米爾納德邦。1015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注輦王羅茶羅乍,遣使朝貢。 宋朝、元朝時,注輦國和中國有交通。宋代《嶺外代答》、《諸蕃志》各有專條。從中國前往注輦,可從泉州乘海舶,取道故臨,再轉搭小船可達注輦國;也可取道蒲甘前往。
印度: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才正名為印度。

附資料
天竺
《宋史》卷四百九十 列傳第二百四十九
天竺國舊名身毒,亦曰摩伽陀,復曰婆羅門。俗宗浮圖道,不飲酒食肉。漢武帝遣使十餘輩間出西南,指求身毒,為昆明所閉,莫能通。至漢明帝夢金人,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由是其教傳於中國。梁武帝、後魏宣武時,皆來貢獻。隋煬帝志通西域,諸國多有至者,唯天竺不通。唐貞觀以後,朝貢相繼。則天天授中,五天竺王並來朝獻。乾元末,河隴陷沒,遂不復至。周廣順三年,西天竺僧薩滿多等十六族來貢名馬。

注輦
《宋史》卷四百八十九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
注輦國東距海五里,西至天竺千五百里,南至羅蘭二千五百里,北至頓田三千里,自古不通中國,水行至廣州約四十一萬一千四百里。其國有城七重,高七尺,南北十二里,東西七里。每城相去百步,凡四城用磚,二城用土,最中城以木為之,皆植花果雜木。其第一至第三皆民居,環以小河;第四城四侍郎居之;第五城主之四子居之;第六城為佛寺,百僧居之;第七城即主之所居,室四百餘區。

印度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開首有一節,對印度作了整體的介紹。後來的標點本或是校注本,把這一節總稱為「印度總述」,其中最開始的一段文字是:
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

㈥ 天竺、渤尼、暹羅、真臘、錫蘭. 分別是今天的哪個國家﹖

1、天竺: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西漢以來所說的身毒、天竺、信德均是梵語sindhu的音譯,是確指印度河流域的輻射區的,而非整個南亞大陸。

2、渤泥:是亞洲加里曼丹島北部汶萊一帶的古國。中國史籍又稱為浡泥、佛泥、婆羅。浡泥共轄14州。首都居民達萬人。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龍腦香。百姓「煮海為鹽、釀秫為酒」。

3、暹羅:是中國對現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主體民族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個時代。

1939年6月24日改國號為「泰國」,1945年復名「暹羅」,1949年再度改名為「泰國」,沿用至今。

4、真臘:又名占臘,為中南半島古國,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內,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真臘國很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之中,遠及秦漢。

5、錫蘭:即斯里蘭卡,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海上,英聯邦成員國之一。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

㈦ 印度古時侯國名是「天竺」,中國古代的國名是什麼

中國是按朝代分的
夏商與西周 (指夏朝、商朝、西周)
東周分兩段 (東周又分春秋和戰國 )
春秋和戰國 (春秋時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比較強大的有楚國、齊國、晉國、吳國、越國、秦國
戰國七雄:秦、楚、燕、韓、趙、魏、齊)
一統秦兩漢 (指秦朝、西漢、東漢)
三分魏蜀吳 (三國鼎立:魏、蜀、吳)
二晉前後延 (西晉、東晉)
南北朝並立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北魏、北齊、北周等)
隋唐五代傳 (隋朝、唐朝、五代十國)
宋元明清後 (指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皇朝至此完

至於中國稱呼的溯源: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在古代,人們所說的「中國」,並不是現在的「中國」。
古代的「中國」,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國」的代名詞。在我國的文獻中,「中國」一詞有六種含義: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因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一般都處在各諸侯國的中間,所以叫「中國」。後來又發展為凡是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都叫「中國」。
3、指中原地區。
4、指國內、內地。清朝就把內地叫「中國」。
5、指諸夏族居住的地方。諸夏地區不僅居住著漢人,也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人們把這個地區叫「中國」。
6、指諸夏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從漢代起,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歷史上「中國」的范圍,除了王朝之外,還應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權和部落。19世紀以來,「中國」則指我國的全部領土,與古代的不同。
「中國」一詞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個王朝——商朝。由於商朝的國都位於它的東、南、西、北各方諸侯之中,所以人們稱這塊土地為「中國」,即居住於中間的王國,它同時又是政治、經濟中心。
在古代,「中國」沒有作為正式的國名出現,因為那時的王朝或政權,只有國號,而沒有國名。他們所說的「中國」,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為什麼叫China:

說法一:

早在東漢時期,古人就在昌南(現在的景德鎮)建造窯坊,燒制陶瓷。到了唐朝,由於昌南土質好,先人們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優點創制出一種青白瓷。青白瓷晶瑩滋潤,有假玉器的美稱,因而遠近聞名,並大量出口歐洲。
十八世紀以前,歐洲人還不會製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精美瓷器很受歡迎。在歐洲,昌南鎮瓷器是十分受人珍愛的貴重物品,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就這樣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從中國輸入的。明朝的時候,大批的中國瓷器產品就開始輸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商人在波斯購買中國瓷器也同時把一詞帶回了西方。後來,他們又把chini改為china,並且把生產china的中國也一並稱為China。歐美人談到China的時候,往往聯想到China(中國)是china(瓷器)之鄉。

說法二:與瓷器無關——中國為什麼叫China?

新民晚報2004年8月3日16版介紹景德鎮瓷文化。其文說,宋元兩代景德鎮的制瓷技術已經傳到朝鮮、日本、越南。又說,明清兩代瓷器大量出口,經阿拉伯傳到歐洲。這些史實,我無異議。唯可疑者,其說china由來,文雲:「民間歷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china系根據秦字讀音轉化而來。但在景德鎮最為流行的說法是china是漢語昌南(原景德鎮名)的音譯。隨著景德鎮精白瓷大量流傳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說china最初是昌南地名譯音,我覺得很新鮮。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在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年起)改名景德鎮。此時所制瓷器已負盛名,特供御用。按照「景德鎮最為流行的說法」推論,其後本鎮瓷器外銷朝鮮、日本、越南,又其後經阿拉伯遠銷到歐洲,皆以產地昌南作為商品名稱。昌南兩音,口碑遠播,寫成法文便是chine,寫成英文便是china。china又回譯成漢文瓷器。瓷器名聲響遍全球,歐洲人就把中國也叫作瓷器,而大寫其字頭,成了China。這個推論亦能自圓其說。

然有極大障礙,景德鎮人難以克服。就是至今無人能夠否認英文China起源於印度古梵文「支那」。這個支那又作脂那、至那,三千年前就出現了。想想三千年前是什麼意思吧。那就是說,什麼昌南,什麼瓷器,還得在娘胎里靜待兩千多年,方能一朝分娩出世。資格太嫩了,昌南瓷器爭什麼。三千年前,不但焚書坑儒的秦朝,就連春秋五霸的秦國,都還不存在,China怎麼能是秦的譯音呢?論資格,支那之名比周朝還要老,怎輪得上替暴秦爭面子呢?

請容詳說支那由來。唐代義凈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雲:「西國名大唐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無別義。」他顯然不同意China與昌南瓷器或與秦朝掛鉤。隋代慧苑法師《華嚴經音義》雲:「支那,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他則直探古梵文「支那」的原義。兩位僧人生在隋唐,那時昌南尚名新平,所制瓷器亦未穎出。

二十世紀之初,China一詞起源問題,學界曾經討論,眾說紛紜,未定一是。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於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來指我華夏。他研讀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發現支那一詞最早見於這兩部著作,其原義為「智巧」。他認為,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羅多王朝時彼邦人士對黃河流域商朝所治國度的美稱。「智巧」與慧苑所說之「思維」內涵略有不同,想系詞義因時代而演變所致。

外邦對我華夏稱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後曰拓跋Tabac,最後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國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販瓷器到歐洲,稱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漢譯應該是「支那瓦」。陶瓷產品,古稱瓦器。此處ware應是瓦之譯音。支那瓦者,中國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國名,初無瓷器一義。後來省掉ware,簡稱為China,才小寫其字頭,獲得瓷器之義。這已經是晚近的事了。

景德鎮人不必失望。你們不是還有浮梁縣的高嶺村嗎?沒人替它爭取,它卻進入洋文。在英文里,Kaolin義為瓷土。景德鎮瓷器最初用高嶺村出產的粳米白泥作原料,稱高嶺土。Kaolin乃高嶺之譯音也。後來歐洲人制瓷器,凡是瓷土,不管哪裡產的,皆以高嶺稱之。貴村之名於焉「走向世界」,不亦壯哉。

㈧ 1、古印度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古印度文明:不屬於今天的印度,主要位於巴基斯坦


一直以來,四大文明古國被認為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大多數人都以為古印度文明是在現在的印度版圖地域上。本文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事實:「古印度文明」不屬於現在的印度,而屬於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




呾叉始羅古城是原始佛教的聖地,釋迦摩尼佛最初曾在此地布法。阿育王為太子時,曾為此國首領。據說在前6世紀時,此城是佛教十六列國之一的犍陀羅國的都城。

在佛經中,呾叉始羅和原始佛教緊密聯系在一起。傳說佛陀釋迦牟尼早年曾經求學於呾叉始羅。大乘佛教形成於這里。護法阿育王登基之前,曾是呾叉始羅城的總督。從此,在這片與佛結緣的土地上,數不清的僧尼築起數不清的寺院弘道傳法,數不清的信眾刻下數不清的佛像頂禮膜拜。

在呾叉始羅博物館里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佛教造像。其中最美的是一尊佛像,世尊雙目微垂,嘴角若抬,好像在冥思,又好像在微笑。

佛經說,阿育王皈依後,大興佛法,廣築堵波(佛塔)八萬四千座,供奉世尊舍利八萬四千枚,其中一座著名的寶塔就在呾叉始羅。因是供奉世尊的,所以稱為「法王塔」(Dharmarajika)。

在呾叉始羅眾多佛教遺址當中,法王塔是相對保存最完好的。周圍殘留的數處屋腳,和虯勁的古木幾株,映襯著塔身,在旁遮普寶石藍般的天空下顯得高大宏武,令人心生敬畏。

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到過此地。法顯在《佛國記》中提到有關呾叉始羅詞源的傳說謂:「竺剎屍羅,漢言截頭也。佛為菩薩時,於此處以頭施人,故以為名。」

唐初玄奘到此時,古城已荒廢。百年前的英國殖民地時代,英國考古學家約翰·馬歇爾爵士根據《大唐西域記》,在呾叉始羅進行了一系列考古探查,發現了眾多古代藝術品和寺廟遺跡,震驚世界。於是這座古城遺址於19世紀乃被重新發現。

1912~1934年和1944~1945年,J.H.馬歇爾和M.惠勒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6.佛教健陀羅藝術起源於巴基斯坦地區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記載,呾叉始羅是北印度地區的古佛國(大正51·884b):「呾叉始羅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酋豪力競,王族絕嗣,往者役屬迦畢試國,近又附庸迦濕彌羅國。地稱沃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氣序和暢,風俗輕勇,崇敬三寶。伽藍雖多,荒蕪已甚,僧徒寡少,並學大乘。」

《大唐西域記》雲大城西北七十餘里存有醫羅缽呾羅龍王池,池之東南三十餘里有無憂王所建之窣堵波。城北十二、三里處有月光王舍頭之勝地及經部拘摩羅邏多撰諸論之僧伽藍。城外南山也有無憂王子拘那羅抉目之故地等歷史名勝。

我曾經考證指出,所謂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印度只是近代西方編造的偽歷史神話。因此根本沒有什麼希臘化的運動。我們在巴基斯坦的原始佛教雕像上發現的獨特造型藝術風格——即所謂健陀羅藝術風格,絕非來自蠻荒希臘和歐陸,是原創於印度河流域以及克什米爾地區的佛教古文明藝術,後來逐漸西傳向君士坦丁堡,文藝復興時代這種造型風格傳布到達歐洲。另一個傳播方向則是中國的西域和北魏以及隋唐。也就是說,所謂希臘風格的健陀羅佛教藝術風格,實際原創起源於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古佛國。

可惜的是此地出土的大量的原始佛教藝術珍品多數已經被英國人掠走。但是此地建有呾叉始羅博物館,陳列出土的一些珍貴文物,使我們仍然得以管窺這個古代偉大的佛教國度的遺跡。

閱讀全文

與元朝的印度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印尼機場被拒簽怎麼辦 瀏覽:153
和印度尼西亞人交流要注意什麼 瀏覽:403
印尼猴子有什麼意思 瀏覽:65
中國東山底村在哪裡 瀏覽:614
孟加拉國和印尼氣候有什麼區別 瀏覽:603
澳洲申請英國碩士怎麼辦 瀏覽:519
印尼的雨季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819
越南男足現在實力怎麼樣 瀏覽:624
印尼人吃豬肉的人叫什麼 瀏覽:431
蘇德為什麼入侵伊朗 瀏覽:455
伊朗為什麼不怕美國導彈 瀏覽:953
印度尼西亞海嘯海岸線退了多少 瀏覽:53
為什麼義大利人喜歡跑車 瀏覽:389
義大利阿聯酋哪個隊能勝 瀏覽:519
印尼天貝製作為什麼要加醋酸 瀏覽:461
印尼日惹多少錢 瀏覽:116
成龍為什麼在英國 瀏覽:544
英國留學帶錢怎麼去 瀏覽:720
英國的狗窩多少錢 瀏覽:319
武漢中國海員招聘如何報名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