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48層高樓倒塌,3億民眾想讓中國背黑鍋,這是怎麼一回事
好像當時這個設計的圖紙是和中國設計師有些關系的。
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一棟棟高樓平地而起,不只是我國,其他的國家也是迅速的崛起的。但不是每個國家的基建都能成為合格的基建的,現在中國的基建技術可以說是享譽全球了,很多國家都無法完成的,我們能夠保質保量。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建築樓房的時候首先要打好地基,然後再一層一層的往上蓋,現在中國的各種基礎建設越來越完善,該進入的領域也已經是名列前茅了。
其實無論是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實事求是,千萬不要偷工減料,不然最後真的是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Ⅱ 甘地在印度獨立第四天即遭暗殺,請問誰是兇手和作案動機
時至1947年8月底,印度獨立剛滿半月,旁遮普省的12個縣已在血泊與火海中掙扎了2周,倒是加爾各答這個火葯庫因為甘地的坐鎮一直沒有爆炸。參加甘地祈禱會的人以空前規模在擴大,1萬、10萬、繼而50萬,甚至高達100萬,在一個宗教狂熱的國度里,當億萬信徒聆聽一種聲音的時候,它所創造的奇跡與神話可想而知。甘地在加爾各答創造的奇跡,曾引起舉世矚目。當時《倫敦時報》這樣評說:「這座城市是印度的奇觀。」蒙巴頓從新德里致函甘地,盛贊他的功德無量:「在旁遮普,我們有一支55000名士兵組成的別動隊,他們被大規模的暴亂弄得一籌莫展,在孟加拉,我們的干預部隊只有1個,那裡卻沒有發生任何暴亂。」
1947年8月31日早晨,奇跡出現16天之後,宗教仇恨之火終於還是點燃了加爾各答這個火葯庫。當晚10點,一群狂熱的印度教青年突然闖進海達利公館院內,要求與甘地談話。當時甘地正躺在草墊上,身邊是他的侄孫女摩奴和阿巴。甘地被吵聲驚醒,站起身來,說:「嚷什麼,我在這兒,你們殺我吧?」說話間,兩位渾身是血的穆斯林掙脫人群,躲藏到甘地身後,但一根根棍子向他們飛去,好在甘地個子不高,才沒被擊中,直到增援的警察趕來才解了圍。隨後,對穆斯林貧民窟一系列的襲擊行為達到喪心病狂的程度。這些都是國民公僕團極端分子策劃的。
加爾各答事變給甘地以致命的打擊,這位終生致力於非暴力理想的老人似已有一種幻滅感。為了使加爾各答恢復理智,拯救千百萬無辜者免於死亡,甘地只有拿生命孤注一擲了。
他對外發表聲明,決定從9月1日起開始絕食,一直到動亂結束,不成功便成仁。
這次絕食無論對他本人和他的同志們來說都是一次冒險。此時甘地已78歲高齡,最近長時間的焦慮與奔波又使他精疲力竭,絕食開始後他的體力很快衰竭,幾小時後便出現心律不齊,時至午夜,他說話的聲音就含糊不清了。
甘地絕食的消息幾小時就傳遍了加爾各答城。多少年來,甘地的絕食斗爭已成為激發人們斗爭的信號。整個印度雖然85%的居民不識字,沒有收音機,但人們總能了解他絕食的各個階段的詳細情況,每當甘地受到死亡威脅時,人們都一致本能地為他擔憂,一批又一批焦慮不安的群眾紛紛來到海達利公館看望他。但瘋狂的暴力行為似脫韁的野馬一時難以遏制,縱火、殺人、搶劫仍在進行。
從第2天早晨起,前來海達利公館詢問甘地健康狀況的人越來越多,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知名人士紛紛來到甘地卧榻前,請求甘地停止絕食。
第3天凌晨,甘地健康惡化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加爾各答沉浸在焦慮與悔恨之中,一股友善的浪潮突然席捲了這座難以駕馭的大都市。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貧民區遊行,呼籲恢復秩序與平靜。中午時分,27名市區的極端分子來到海達利寓所門前,承認了自己的罪惡活動,當晚,全城恢復平靜。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顯要人物起草了一項共同聲明,庄嚴保證阻止宗教仇恨再起。
1947年9月4日晚,甘地喝了幾口桔子汁,宣告結束了73小時的絕食斗爭。甘地不惜犧牲生命以捍衛和平的舉動終於制止了加爾各答暴亂的蔓延,他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甘地的老友,獨立印度的首任孟加拉省督拉賈戈帕拉戛查理說:「甘地建樹過許多豐功偉績,然而最為神奇的乃是他在加爾各答戰勝了邪惡,其意義甚至超過了印度獨立。」
在確信加爾各答不會再有問題時,甘地決定前往被血與火吞噬的旁遮普省。然而,還沒來得及到那裡,首都新德里又發生了新的暴力事件。由於周圍的農村極不安全,成千上萬的穆斯林都涌到這里避難。9月3日早晨,印度教徒從殺害中央車站的穆斯林苦力開始,接著大規模洗劫穆斯林的商店,打死商店老闆。新德里的暴亂將對整個印度半島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由於警察多半開小差,僅有的部隊人心渙散,公共秩序嚴重癱瘓,新總理尼赫魯甚至不得不親自揮舞棍棒,驅散暴亂分子。
新政府對於局勢幾乎一籌莫展。這些人執政前大部分時間都在英國人的監獄中度過,而且一直從事不合作斗爭,從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和治理這個國家。現在英國人丟下一個爛攤子讓他們收拾,他們哪裡應付得過來。9月6日,總理尼赫魯和內政部長帕迭爾急電招回當時正在西姆拉休假的蒙巴頓,由他出面組織應急委員會。
9月9日,甘地前往旁遮普時路過新德里。一下火車,帕迭爾便一臉沮喪地告訴他德里的情形,甘地於是決定留下來。由於原先甘地住過的「賤民」區已擠滿難民,他只好住到了國大黨的支持者、甘地的忠實擁護者比爾拉的寓所。甘地當即發表聲明,一定要盡力使德里的空氣恢復平靜。
9月10日,甘地來的第一天就作了40公里旅行,視察了許多難民區。當天的祈禱會中,他發表了一篇動人心弦的演講(全文向全國轉播),追述了他初到新德里的印象。他感到這里就像一座死城,沒有歡笑,沒有希望,只有恐怖、混亂與仇恨。他感到不理解,在獨立自由的印度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現象,不理解人們為什麼要被趕出家園,在自己的國家內還會出現難民問題。他認為「政府應負責,人民也有責任」。甘地每天都去視察難民營,試圖打動那些因仇恨而咬牙切齒、面容扭曲的人們,然而收效甚微,一次,在一座難民營出口處,一位男子把他小孩的屍體扔到甘地懷里,再有一次,甘地在無人護衛的情況下進入難民營,一群被仇恨激怒的人圍住他的汽車狂喊亂叫。一天晚上,當甘地一如既往地在祈禱會上把《雅歌》、《可蘭經》、《新約》、《舊約》與《薄伽梵歌》一起頌讀時,人群中有人大叫:「以你贊美真主的名義,我們的妻子和姐妹遭到強奸,我們的兄弟被屠殺!」「打死甘地!」甘地不得不停止祈禱。盡管如此,甘地並不灰心,他每天照例去亂區視察,安撫民心,排憂解難,並照例每天舉行晚禱,發表他的觀點與見解,抨擊人們的失去理智,譴責政府的辦事不力,建議人們該如何遵紀守法,勿施暴力;同時,他還得應付外界的各種問題與來訪者,並替《哈里真報》撰稿。
1947年10月2日,甘地78歲誕辰。數千封來自世界各國和獨立印度的電報和信件向他表示祝賀。各界領導人、難民、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相繼來到比爾拉官邸,向他敬獻水果、糖果和鮮花。尼赫魯總理及其他各部部長、新聞記者、外國使節和蒙巴頓夫婦親臨甘地卧室向他表示祝賀。然而甘地的狀況令來訪者無比震驚,他一反慣常的生動表情與狡黠神色,一臉的憂郁與沉悶。他決定以祈禱、齋戒與手搖紡車來過生日。在這天的晚禱上,他語氣低沉:「你們要祈禱神靈,以結束目前的敵對狀態;或者為我早日離開人間禱告上蒼,我不想在烈日紛爭的印度過生日。」
11月末的一天晚上,新德里東北90公里的小城帕尼帕特又發生錫克教徒屠殺穆斯林事件,甘地隻身驅車前往那裡,平息動亂。在市政當局臨時搭起的一座小平台上,甘地對潮水般涌來的群眾進行演講,並與各種各樣的反對意見爭論。他不厭其煩、深入淺出地講述信仰自由、宗教平等的理論,用整個心靈設身處地地安撫受苦受難的難民,懇請他們摒棄暴力和仇恨,發揚理智和寬容。他的邏輯那樣不可辯駁,他的言辭那樣懇切真誠,他的意志那樣堅韌不拔,人們的狂怒與傷痛漸漸平息。僅僅幾小時後,帕尼帕特的居民傾城而出,擁戴他們的聖人離去。
1947年歲末的日子,甘地始終沉浸在莫大的悲傷之中,印度的分治給他的心靈以致命的創傷,終生宣揚非暴力卻無法改變印度內亂四起的現狀,舊日印度的一切落後的東西並未在新生的印度中消逝,這一系列現實令甘地無限感傷;而現在他又發現那些追隨他革命的同志登上政權寶座後絲毫無意執行他的理想。他與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甘地指責印度政府日益腐敗,譴責各部部長舉行盛大豪華的酒宴而不顧數百萬難民的餓死,指責印度的新生知識分子打算使國家工業化,而不關心農民利益,他建議這些知識分子應到農村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以了解農民的真實需要。
由於他的尖銳言論,令新政府領導大為不悅,他們漸漸不願再征詢甘地的意見。
除了這些煩惱外,當時困擾甘地的還有兩大問題,一是首都新德里的局勢。政府藉助於武力而不是甘地所倡導的人民心靈的力量暫時維持平靜,但是各種隱患大量存在,一些人骨子裡暗藏殺機,暴亂隨時可能再度發生。二是政府對巴基斯坦的態度。國大黨拒不償還分給巴基斯坦的55000萬盧比的款項,想從經濟上扼殺它;甘地認為這是一件極不體面的事,有損印度的精神傳統。
為使以上這兩個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甘地決定再次進行無限期絕食,直至新德里恢復平靜和政府答應償還巴基斯坦的款項。
1948年1月13日,甘地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次絕食。這天早上,甘地在比爾拉寓所的花園內舉行了簡短的宗教儀式,出席這一儀式的有尼赫魯、摩奴、阿巴、秘書普雅雷拉爾·納耶爾等,還有印度新聞界和其他國家駐印度首都的數10名記者。11點55分,絕食開始了,甘地在草褥上躺下,慢慢進入夢鄉。
甘地宣布進行絕食和停止絕食條件,使很多人感到震驚和沮喪,甚至反感。當時新德里的局勢與加爾各答有所不同,這里到處擠滿難民,不少難民為逃避難民營內寒冷和惡劣的生活條件,紛紛佔領清真寺和穆斯林的住宅,現在甘地要他們歸還棲身之地,再回到難民營去,他們極不情願。而且,甘地要求償還巴基斯坦巨額款項,也令一些人憤恨不平。不少印度教徒認為甘地絕食自毀是有偏見的陰謀詭計。甘地停止絕食的條件也激怒了大多數部長,他們認為拒償這筆款項理所當然。
由印度教極端分子組成的國民公僕團獲悉甘地進行絕食的原因,增加了他們的仇恨心理,他們認為甘地此舉無異於政治訛詐,他們准備立即鏟除甘地。
絕食當晚,甘地例行晚禱,他用發自內心的微弱聲音祈禱諸神純潔大家的心靈,清除所有人間的紛爭,讓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兄弟般和睦相處。他說:「我要使德里經受一場考驗,無論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多麼嚴重的屠殺事件,我懇請首都人民不要放棄自己的義務……各個教派,全體印度人必須以人道主義取代野蠻行徑,必須使自己成為名符其實的印度人,如果你們不能如此,我也無需繼續活在塵世。」
這一次甘地的體力消耗更快。自上次加爾各答城的絕食後,甘地的腎功能已開始減弱;加上一連串不幸事件的打擊,他的血壓急劇上升,一直靠一種特製的鎮靜劑維持。因為絕食之故,鎮靜劑的使用也受到嚴格限制。
14日上午,甘地體重僅有49.5公斤,這意味著絕食一天後體重即下降了1公斤,用不了多麼,甘地瘦弱體內的營養儲備將消耗殆盡。而對絕食的人來說,當機體已開始消耗蘊藏在肌肉內的蛋白質時,危險即已來臨,其結果必然導致死亡。
1月15日,可能危及甘地生命的危險徵兆出現。這天的小便化驗結果中發現了含有丙酮和酸性成分的毒性物質及其他危險症狀,證明導致死亡的過程業已開始。醫生力勸甘地停止絕食,但甘地置若罔聞。
這一次人們對甘地的絕食反應遲緩,直到絕食的第3天,新德里街頭才開始出現小規模遊行,呼籲教派和睦、親善,以拯救甘地生命。這天下午,印度政府經過長期的爭論和猶豫,終於決定立即償付巴基斯坦的55000萬盧比。尼赫魯在紅堡廣場向德里市民發表演講,希望人們以實際行動拯救甘地生命,「因為喪失聖雄的生命,也就是喪失印度的靈魂」。
1月15日的晚禱會,甘地因極為虛弱,無力行走,甚至無法支撐起來,沒有出現在比爾拉寓所外的草坪上。他竭盡全力,用麥克風向聚在草坪外的數百名群眾說了幾句話,他的聲音細如游絲,人們預感到聖雄的生命已危在旦夕。這一不祥之兆喚醒了人們沉睡的良知和麻木的神經,群眾排成長陣,人人雙手合十,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依次從甘地的陽台前走過。
1月16日的清晨,第一號有關甘地的健康公報發布,告之印度人民甘地健康狀況已嚴重惡化,這一不幸消息使印度全國的氣氛發生巨大變化。各個城市內,人們紛紛湧向廣場,高呼「親善」、「團結」和「拯救甘地」的口號。各教派與各界領袖代表在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拯救甘地生命委員會」,數10萬人舉行聚會,為甘地祈禱。
尼赫魯率領由政治和宗教領導人組成的代表團來到甘地草墊前,安慰甘地,希望他停止絕食。
現在無動於衷的卻是甘地。不管人民多麼激動,也不管尼赫魯如何勸導,他依然不肯停止絕食。他期待的是「人民心靈深處的反應,是真心誠意的幡然悔悟,是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
1月17日上午,新的健康公報表明急性尿毒症即將奪去甘地的生命,這時甘地已進入絕食的第3個階段,即最後一個階段,他的精神突然好了起來,整個地沉浸在安靜之中,除了關節痛外,沒有其他不適。他向秘書口授了停止絕食的7項條件,這些條件幾乎涉及到新德里城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印度教和錫克教難民必須把改成住房的117座清真寺歸還給穆斯林,取消對德里穆斯林商人的抵制,保證乘坐印度火車旅行的穆斯林的人身安全等。甘地要求新德里各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包括他的敵手印度教大會的極端分子必須在他的聲明上簽字。
當晚,整個京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盡快讓甘地終止絕食上。商業活動停止了,機關、商店、作坊、工廠、咖啡館關閉了,在大清真寺廣場上,來自各種族和各教派的數10萬群眾舉行盛大集會,強烈呼籲他們的領導人接受甘地聲明的條款。
比爾拉寓所內,甘地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短暫的清醒後是長時間的虛脫,同時伴有譫妄現象,醫生與身邊工作人員焦慮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尼赫魯再次來到甘地卧榻前,見到他敬愛的「巴布」(「巴布」即父親)奄奄一息,禁不住百感交集,熱淚盈眶。蒙巴頓也來到甘地身旁,此情此景,也令這位戎馬一生的異域軍人倍覺酸楚。
1月17日晚,甘地大部分時間陷入昏厥與譫妄狀態,脈搏微弱而不規則,身體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已經開始崩潰。秘書拿來各派領袖在他的口授聲明上的簽字,這上面除了沒有印度教大會地方代表和國民公僕團的代表簽字外,新德里幾乎所有派別組織的領導都簽字保證恢復平靜,和睦相處。醫生勸甘地喝點東西,甘地輕輕嘆息了一下,而後擺擺頭說:「不,任何事情不能操之過急。在我中斷絕食前,任何鐵石心腸的人也會動心的。」
1月18日上午,甘地處境危急,很快將進入長時間的人事不省。國大黨主席緊急動員,他派出一幫人前去尋找甘地所要的簽字,自己帶了一幫人親自前往比爾拉寓所。不一會,各派代表終於聚齊,其中包括印度教極端分子及國民公僕團的神秘代表,他們都已在7項聲明上庄嚴簽字,並依次走到甘地卧榻前,親自確認自己的庄嚴保證。
甘地獲得了這場絕食的全部勝利,但執著的老人仍不肯中止絕食,他在死亡的邊緣,用盡渾身力氣,口授了一項聲明。他希望各派代表不僅要保證新德里的平靜局面,而且應使全印度都能從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他說:最大的錯誤觀點,莫過於認為印度只屬於印度教徒,或認為巴基斯坦只屬於穆斯林。雖然要改變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意識是件艱苦的事,但只要我們齊心合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辦成的。甘地講話後,在場的所有人一一俯身表示了他們的庄嚴承諾,當最後一個人立下誓言後,甘地宣布停止絕食。一場令世界人民驚心動魄的絕食斗爭終於圓滿結束。
絕食勝利似乎給垂暮之年的甘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來自世界各國輿論的贊譽是一個重要原因。倫敦《新聞紀事報》報道:「一位78歲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個世界,賦予世界新的希望;它所顯示的力量,可以勝過原子彈的威力。」始終敵視甘地的《泰晤士報》也不得不承認「甘地先生推崇的勇敢的唯心主義,這一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得到更加充分的肯定」。法國《世界報》發表評論,「善良的甘地再次證實,他自己乃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叛逆者」。美國《華盛頓郵報》寫道,「獲悉甘地安然脫險的消息後,慰藉的浪潮席捲全球。這足以說明甘地的聖潔之心受到人們普遍頌揚」。埃及報紙頌揚甘地是「東方世界一位品德高尚的兒子,將其畢生精力獻給和平、寬仁與博愛事業」。印尼報紙認為甘地的功德「為把亞洲人從苦難中救出來帶來了曙光」。「巴基斯坦之父」真納也在甘地絕食停止的當日宣布歡迎昔日的政敵前來訪問他的新國家。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美譽,甘地感到由衷的欣慰,他認為這意味著他畢生為之奮斗的理想終為世人矚目和接受,此時他又萌生一個宏偉的計劃,准備以步當車,穿越剛被沖突弄得傷痕累累的旁遮普大地,沿著難民逃亡的大道一步一步走向巴基斯坦。這樣他既可以體察民情,安撫民心,又可以廣泛傳播非暴力和博愛思想。為了這一計劃,他必須養精蓄銳。
1948年1月20日下午,甘地按時舉行晚禱,進行中,突然有人向平台上投擲炸彈,炸彈在甘地身邊響起,引起人群慌亂,然而甘地卻安然無恙。投擲炸彈的兇手當場被警察抓獲,另一批來不及下手的兇手落荒而逃。
暗殺事件發生後,新德里警察局從刺客口中得知了炸彈案的幕後操縱者及活動計劃的若干情況,但後來卻因至今仍不為人知的真實原因和各種陰差陽錯,沒有將所有陰謀分子一網打盡,以致最終甘地為之付出了生命。
比爾拉寓所挨炸後,警方為加強對甘地的安全保障,德里警察局副局長來到比爾拉寓所,請求甘地允許他加強比爾拉寓所的警力,並建議搜查前來參加祈禱會的所有可疑分子。但甘地對此堅決拒絕。他的理由是:警察不能幹預正在做祈禱的信徒。還說:「神是我的唯一保護人,如果它想結束我的生命,任何人也不能拯救。」他還威脅說:「如果你堅持這樣做,我立即離開德里。我將宣布,你對我的出走負全部責任。」對此警方也無可奈何,只能派出一些便衣警察和保安人員出席甘地每日例行的祈禱會,並指定專人隨侍在甘地左右,以防不測。
1月26日是印度國慶日。甘地應尼赫魯請求,開始著手為國大黨起草新黨章,以確定國大黨在印度獨立後的新目標和作用。現在甘地已恢復正常。
此時甘地正准備開始他前往巴基斯坦的長征。他指示醫生兼秘書蘇悉拉女士立即動身前去巴基斯坦,為這一行動作準備,並要求她必須在1月30日返回。他准備在2月3日離開比爾拉寓所,開始他的巴基斯坦之行。
1月29日,甘地一如既往,手搖紡車,練習書寫孟加拉文,給幾位友人寫信,同客人交談,然後進行清水灌腸和1小時的泥土糊汁治療。他接見了美國女記者並對她講美國必須放棄原子彈,非暴力是原子彈難以摧毀的武器。這一天下午,有40名從巴基斯坦逃出來的錫克教和印度教難民來到比爾拉寓所,要求會見甘地。有人高聲叫嚷:「你使我們吃了不少苦頭,滾開這里,你應該立即退到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去。」甘地耐心地向他們解釋:「我所遵循的唯一指示來自神,神在我內心深處。我看你們如兄弟姐妹或兒女,你們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為什麼你們認為我不知道你們所受的苦呢?」「我不受任何人的差遣為社會服務,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停止服務。」「我誠願住在喜馬拉雅山,在那兒不用愁吃、愁穿、愁住。那將是寧靜的住處。但我不要那種寧靜,我願從痛苦中求寧靜,我的喜馬拉雅山就在這里。」這天晚上,甘地在十分郁悶的心境下繼續新黨章的起草,並在21時15分完成了他的這一遺作。
1948年1月30日是星期五,這是耶穌受難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後一天。這一天甘地接待了很多客人,下午4點,甘地處理了他這一天最後的也是最棘手的一個問題。桀傲不馴、注重實際的內政部長帕迭爾與剛烈執著、富於理想的尼赫魯無法合作共事,帕迭爾已提出辭呈,並給甘地送來辭呈副本。甘地力圖說服帕迭爾改變主意,因此之故,一向守時的甘地耽誤了10分鍾才趕到晚禱會場。
5點10分,甘地在摩奴與阿巴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禱會場的草坪,但平日隨侍左右的兩位關鍵人物不在場:蘇悉拉醫生尚未從巴基斯坦返回,負責保護他的警官因市政部門的職員計劃罷工而被緊急招回警察局。
甘地平日走路時,常把雙手搭在摩奴和阿巴肩上,當靠近人群時他習慣地收回手臂,然後獨自走上台階,雙手合十向群眾致意。此時就在甘地收回雙手即將走向平台的一霎那,早已潛伏在此的國民公僕團的頭目納圖拉姆·戈德森跑到甘地面前,他先向甘地鞠躬行禮,口中低聲說道:「聖父,您好!」摩奴以為此人想要撫摸甘地的腳,伸手禮貌地將他擋開,納圖拉姆猛然推開摩奴,從口袋裡掏出手槍,頂住甘地赤裸的胸口連開幾槍,殷紅的血立刻染紅了潔白的土布拖地,甘地雙手合十,似乎想邁出最後一步,口中喃喃念到:「神啊!」隨後徐徐倒地。倒地時,這一雙手合十的姿勢依然未變。這位終身提倡「非暴力」的老人就這樣死在了狂熱分子的槍口之下,結束了他那偉大而不平凡的一生。此時正是1948年1月30日下午5點17分。
兇手打死甘地後並未趁機逃走,反而大聲呼喊警察,束手就擒。兇手納圖拉姆·戈德森是一個狂熱的印度教徒,出身婆羅門,他奉行素食,節欲,早年崇拜甘地,投身不合作運動,並因此而入獄。1937年,他受沙瓦迦爾的影響,參加了以復興印度教統治地位為目標的印度教大會,並創辦了「國民公僕團」。1944年買下一家報紙《印度民族報》,自任社長,宣傳反甘地和反伊斯蘭教及其他非印度教等派的政治主張,不遺餘力宣傳暴力和種族至上,並因此而刺殺了甘地。
甘地被抬進房間,人們把他放在卧榻上,阿巴在血跡斑斑的「拖地」上蓋上被子。人們開始清理他的遺物:一架木紡車,一雙拖鞋,3隻小猴雕像①,一本《薄伽梵歌》,一隻懷表,一個痰盂和從耶拉伏達監獄帶回來的一個金屬洗腳盆。
甘地遇刺極有可能導致全印宗教仇殺的大混亂,印度政府決定全國處於戒備狀態。18點,即甘地遇刺43分鍾後,政府發表了一個經過審慎推敲的公報,向全國人民通告聖雄甘地於17點17分在新德里遇刺身亡。
Ⅲ 關於印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與印度市場比較的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盡管兩個市場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改革方面,兩國均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中國是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學人》雜志這份「印度和中國專題調查」的作者西蒙·朗(Simon Long)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勝於印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起步較早,此外,在為貧窮階層提供教育和衛生保健,以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比印度作出更多的努力。兩者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更多,因此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失業、地區差異和農民貧困都是首要的經濟問題。兩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如何防止環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課題。西蒙·朗在調查報告中認為,印度需要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
印度經濟發展被超越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超過印度。此後,兩國經濟均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GDP每年平均增長5.6%,在1991至2003年每年平均增長5.8%。中國的增長幅度相當,但其起點更高,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GDP增長平均每年為9.3%,在1991至2003年則為9.7%。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較快,兩國的人均GDP差距便更大。在1990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8.5%,而印度為4%。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1,100美元,而印度僅為530美元,換算為人均購買力後,中國比印度富裕70%。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印的差別更加明顯。1990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分別為1.9%和1.6%。到2003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增至5.8%和5.3%。去年,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然而,印度的雙向貿易額還不到世界總額的1%。
由於經濟迅速增長,中國的貧困水平顯著下降。在1981至2001年期間,中國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數大約減少4億。在1977和2000年期間,印度貧困人數減少6,900萬。現在,35%的印度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而17%的中國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
導致中印兩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別的主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600億美元,是印度的12倍。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有兩大吸引力:巨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和便利的出口環境。
據一家跨國公司估算,中國可支配消費收入的人口達3億人,這遠遠多於印度的5,000萬人。此外,中國擁有優越的基礎設施,例如它的高速公路總長3萬公里,是印度的10倍。同時,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移動和固線電話數量是印度的6倍。
印度的優勢仍然是其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和法律、機構和金融市場等「軟基礎設施」。在高端市場上,印度有大量英語流利的技術人才,而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方面,中國工人則在基礎教育方面有很大優勢。
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青睞中國,有利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日益增長,中國加入WTO也令其經濟活動自由化進程比印度快得多。
工業和農業
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並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佔印度GDP的4%。西蒙·朗認為,印度製造業增長速度遠低於服務業,而且提供很少就業機會,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2002年,印度製造業只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中國製造業卻有1.6億名從業人員,中國已經成功地變成了世界工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為新的鄉鎮企業輸送數千萬員工。印度不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但是它仍需努力令農民從農場轉往工廠工作。
目前,印度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而中國農村人口佔60%。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農業問題:生產率低、農場規模小、農民在改進生產方面作投入的能力有限。
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印度可能以中國為標准衡量其經濟增長和國際影響,但中國是以美國為比較對象。另外,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正在變化。目前,兩國外交關系十分友好,並且雙邊貿易繁榮。西蒙·朗估計印度和中國將成為「競爭性合作夥伴」。印度擔心中國可能取代它在IT服務和外包輸出方面的領先地位,只需幾年,中國就能夠造就與印度數量相當的軟體工程師和會說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鑒於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巨大影響,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這項毋容置疑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在出口型勞動密集製造業方面與中國分庭抗爭。這是印度經濟增長趕上中國在過去20年達到的水平的唯一途徑。印度希望成為出口大國,但在發生重大變革之前,它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在今後幾年,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解決地區差別的巨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決定它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高增長率。對印度來講,這也將決定著它是否能夠提高目前的增長速度。西蒙·朗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它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並非絕不會發生。
資料:《經濟學人》雜志
Ⅳ 印度的溫度達到50度,富人有空調吹,那麼窮人是怎麼降暑的呢
地球是一個球體,不同的經緯度造就了不同的環境,南北極一年四季都白雪皚皚,高緯度地區四季分明,中緯度地區溫和,赤道上的國家就很熱。正是因為這樣的氣候差異,導致每個國家的人不僅顏色各異,而且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傳統和生活習慣,今天來說一下印度吧。
大家都知道印度其實還是有些封建的,殘存的信奉神明等思想導致印度的階級劃分還是很嚴重。富人很富有,吹得起空調,就不必擔心中暑,窮人們靠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小時候外婆家裡買了西瓜啤酒和香檳,媽媽都會接一桶涼水,或者走到小溪邊,把它們泡在水裡面,這樣在夏季的傍晚大家就可以吃到冰冰涼涼的西瓜喝到爽口的香檳和啤酒。在印度就有一條這樣的大河——恆河。在那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度,大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
Ⅳ 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人們都是怎麼排隊的
隨著排隊現象司空見慣「排隊」也不再是檢驗一個國家國民素質水平高低的標尺
如今,人們目光轉向開始從「排隊」中揣測一個國家普羅大眾的身體素質與智商水平
至於中國人排隊的特色早在30多年前柏楊老先生寫過一篇《排隊國》
Ⅵ 有關甘地的故事
甘地的故事:
甘地全名叫做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
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
並吸收了梭倫、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為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
開始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二戰後,印度分裂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面對兩國的沖突,對雙方都有重要影響的甘地多次以絕食來感化他們,呼籲團結。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6)印度人為什麼會倒地擴展閱讀:
1893年4月,一家印度公司派甘地到南非工作。他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剝奪的現狀,很是灰心,這些移民主要是契約傭工和個體商人。
於是他開始抗議和游說,反對針對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有人因此批評他沒有將抗議的對象擴展到針對全體非洲人的法律,在他在南非的早期,有一件事常被人提起。
那就是他買了一張一等車廂的車票,拒絕換到三等車廂,被人從彼得馬里茨堡火車中扔了出去。1903年6月,甘地組織了一場抗議運動針對黑法令,這個法令強制所有在南非的亞洲人接受登記。
1913年9月,他參加了一場抗議不按照天主教儀式結婚就無效的運動。1913年11月6日,甘地被捕,當時他正領導一群印度礦工在南非遊行,1914年,政府允諾減少在南非對印度人的歧視。
Ⅶ 你知曉印度人有哪些奇特習慣嗎
不知道大家對印度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是很喜歡印度。特別是印度的一些奇葩習慣,過年的時候去印度旅遊就親眼見證到了,首先就是印度人吃飯了。他們吃飯都是用手抓,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這么吃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手抓飯!其次就是印度人上廁所了,印度人上廁所會用手沾一點水,然後去洗干凈!雖然說吃飯時用的手,和上廁所時用的手不是同一邊,但還是會讓人覺得怪怪的。
Ⅷ 聊一聊,外國人的體味真的普遍很大嗎
怎麼說呢,真是公認的事實吧?雖然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但是只要你在國外生活過你就知道這不是個謠傳。不能說百分百的西方人體味都很大,但是不客氣地說百分之六七十吧,當然我沒做過研究,也沒看過相關資料,這只是自我感覺。黃種人體味相對於人前兩者好太多,黑白種人大多需要除臭劑,香水掩蓋一下,但是萬一太熱出了汗,那種混雜的味道也是很酸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