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製造怎麼樣,質量好嗎
印度製造的質量非常的糟糕,這是因為印度並沒有完成自己的工業標准化,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標准化生產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的命脈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印度所生產的產品以及軍事裝備的質量都非常的糟糕。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印度沒有完成現代化改革發展,這也使得現在印度依然停留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
不過我們也希望印度製造能夠完成自己的標准化,只有完成自己的標准化,自己國內的工業生產才能夠取得足夠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也會讓國際社會上對印度所生產的產品重新取得信任。
㈡ 印度首艘航母正式服役,這對印度來講意味著什麼
印度首艘航母正式服役印度海軍,這就意味著印度軍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要知道的是,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因為一個國家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技術能力才能夠研發出大型航母,所以印度能夠獨立生產出航空母艦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根據印度官方媒體報道,印度首艘大型航母已經正式下水,通過網傳的視頻畫面來看,印度所建造的這一艘航母外觀看起來非常先進,並且航母的甲板上還停了多款不同類型的艦載機,對於印度航母本次下水讓印度人們歡呼雀躍,畢竟印度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航母編隊。
㈢ 印度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先把問題說清楚。
印度的軍事裝備實力很強。
但印度的軍事工業很差。
印度的軍事裝備實力其實毋庸置疑,確實不弱。做為新興大國,一直都被傳統大國(美俄、西歐)做為拉攏對象用來對抗中國。這幾個國家對印度的軍售一直都是敞開大門的。
加上經濟發展態勢不錯,有錢,所以滿世界的買買買。從成品(俄羅斯坦克,美國運輸機,以色列預警機、法國、俄羅斯戰斗機等)到設計方案(阿瓊主戰坦克就是招投標的形式),甚至輕武器比如半自動步槍、子彈等。什麼好買什麼。
但那些賣給它武器的國家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所以在軍購方面也經常吃虧。尤其被俄羅斯坑的最厲害,比如俄羅斯賣給它的AK-47其實是中國產的56,一個航母從原先的十幾億變成最後的三十幾億,就連俄羅斯尚未完成研發的T50(第四代戰斗機)它都敢買。這就相當於一個人對它說「嘿哥們我要研製一個非常厲害的武器,雖然還沒搞完,但我決定賣給你了,你掏錢吧先」。
所以,印度的軍事裝備實力不容小覷。美國的運輸機C17,俄羅斯的戰斗機SU30MKI,這些東西對於中國來說依然是先進的。
但印度的軍事工業其差無比,和它自己標榜的大國地位嚴重不符。在外人看來甚至有點「搞笑」的意思。比如LCA輕型攻擊機,光研發就搞了三十多年(中國在這期間好幾代飛機都出來了),最後做出來後空軍都不願意買。
但這種現狀,結合印度的國情來看卻又是正常的。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這就導致大批的老百姓由於種姓的原因,不能接受先進的教育。貴族們又不願意下車間擰螺絲釘,工業人口嚴重不足。自主研發能力跟不上,就連維護都做不好。尤其經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維修的戰斗機,墜毀率異常的高。搞的印度國內網路上都流傳出「斯坦航空公司和中國有勾結,是共/諜」這種陰謀論了。
PS1:實際上印度政治非常腐敗,在軍購上嘗嘗內外勾結,印度打算購買的法國陣風戰斗機,比實際市價高的多的多。
PS2:中印其實有過聯合軍演,印度的武器裝備由於是著名的「萬國造」,到了中國,演習開始的時候印度的兵哥哥們居然得現找和自己配槍配套的子彈。這要真打起仗來,是要出大問題的。因為各國的武器裝備都是按照自己的國情為出發點進行研製的,大部分裝備互相之間並不兼容。維護起來非常麻煩。
㈣ 以色列和印度軍力能比嗎
沒法比:
從質量上看,以色列完爆印度:1、印度軍工業完全不成體系,稍先進的的武器到現在基本都還在依賴進口,自己造艘航母造了十幾年最後甲板都沒鋪全就不得不拆世肢了,烈火導彈系列到現在都沒成功試射過幾次,可以說他們的高端武器都是一次性用品;而以色列不同,除了地緣問題沒有什麼海軍,陸軍、空軍不論是自製的還是聯合研製的高端武器水品都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品,且貼近、適合以色列本國情況,屬於高級「私人訂制」;2、軍人意志及銀亮戰鬥力方面,印度曾有過一個旅進犯我國藏南邊防哨所一個排,結果打了一個星期被我方殲滅數百人,直到我國援軍抵達撤退都沒能打下那個哨所的戰績,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吧?
但從戰爭潛力來看,要是死磕的話,以色列不可能戰勝印度:且不說以色列那毫無戰略縱可言深的國土面積,只論鋒返寬以色列不到900萬的總人口數,哪怕全民皆兵,估計也不夠印度炮兵一波...
㈤ 為什麼印度軍工這么差
有這么幾個原因
1、缺乏規劃,好高騖遠
2、基礎工業薄弱
3、內部斗爭原因
原因1:缺乏規劃,好高騖遠。
以印度海軍為例,在研發孟買級驅逐艦的後續艦時這個問題就暴露無遺。當時俄羅斯提出過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使用頂板雷達和垂直發射的施利基導彈,造一款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驅逐艦,走小步快跑的路子。
如果印度人那麼做,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一款類似中國的168/169那樣的通用驅逐艦,而且技術更強一些
但印度人這時看到了中國最新的052C,上面有遠程導彈和相控陣雷達,於是印度馬上推翻了原有的決策,要不惜代價搞自己的相控陣,結果不用多少,到現在,加爾各答級還是船殼。
類似的還有LCA,LCA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印度走一次戰斗機設計的全流程,鍛煉隊伍,可印度現在宣布下馬了,這意味著之前的隊伍、積累全白費了。
參考中國經驗,項目下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隊伍散了。昔日611所的J9項目下馬,但人員有效傳承下來了,結果J9的成果在J10身上重生。
印度就像熊瞎子掰玉米,到頭來一個也沒留下。
原因2:基礎工業太過薄弱
軍工需要完整的工業體系作為支撐,印度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怎麼搞的出來?而且他們的指標要求又奇高無比,結果自然是下馬。
實際上這段彎路中國也走過,東風107、東風113、L9、Q6、轟8、055都是這么下馬的。
原因3:內部斗爭
印度不同黨派之間的斗爭是很厲害的,結果就是影響對外軍事合作和技術引進。看看他們的榴彈炮引進計劃就清楚了,幾十年了沒有更新。
㈥ 印度犧牲經濟發展軍事,且國內目前的狀況,面臨著怎樣的危機
首先印度從來沒犧牲經濟來發展軍事,而是又重視經濟發展,同時又炫耀自身軍事實力。印度是非常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在經濟領域的投資的,這點從GDP增速來講,顯而易見。如果不投入,哪裡有產出?而印度所謂的發展軍事,其實就是采購為主,自己生產只佔有非常有限的比重。印度的軍工業是畸形發展,非常不齊全的,因此他很多東西無法自己生產,而印度又面臨同巴基斯坦和中國的矛盾,因此進口武器裝備是不得已的選擇,他同巴基斯坦的國家民族宗教矛盾不可調和,同中國有領土爭端,因此必須加強軍事實力。所以當他每簽下一筆單子,進口什麼武器,媒體都會大肆炫耀,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錢全拿去買武器了。實際上是個誤區,印度用於購進軍事裝備的錢是比較多,但是佔GDP總量而言,微乎其微。所以所謂的犧牲經濟發展軍事是一個錯誤的印象,不是事實。印度當然明白經濟的發展才是持久的戰力,這樣簡單的道理。 印度因為同中國有領土爭端,因此雙方媒體都是較為片面。中性來講,印度努力發展經濟,改善國內經濟狀況是比較有成效的。而且印度政府工作效率是比較高的,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較差,算是比較清廉的,至少比中國的政府的行政效率要高,這點需要承認。但是印度社會與中國有許多相似的問題,貧富差距等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仍然嚴重。 所以標題就不對,印度犧牲經濟發展軍事,這只是媒體給人的一種印象而已。如果加以思考,我認為沒有人會同意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