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高種姓一覽表
例如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是高種姓。
婆羅門常用的姓氏有:夏爾馬、提維迪、維亞斯等;剎帝利常用的姓氏有:塔卡爾、拉吉普特、辛格等;吠舍常用的姓氏有:吉普塔、莫迪、色斯、甘地等等;首陀羅常用的姓氏有:安貝達爾、蘇蘭基、恰瑪爾等等。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
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貳』 全世界人的姓氏到底有多少種
百家姓
『叄』 印尼華人人口最多的20大姓氏
陳、林、胡、周、王、李、吳、蔡、鄭、張、劉、趙、孫、馮、魏、蔣、楊、沈、何、呂。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得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華人人口最多的20大姓氏從高到低依次為:陳、林、胡、周、王、李、吳、蔡、鄭、張、劉、趙、孫、馮、魏、蔣、楊、沈、何、呂。
印尼華人是居住於印度尼西亞的華族,且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
『肆』 印度五大種姓(印度五大種姓賤民姓什麼)
1、印度五大種姓。
2、印度五大種姓人口比例。
3、印度五大種姓賤民姓什麼。
4、印度五大種姓職業。
5、印度五大種姓英文。
6、印度五大種姓圖。
1.印度五大種姓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
2.五大種姓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並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
3.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
『伍』 印度有四種姓,那印度人的姓氏就只有四個嗎
這是種姓制度,身份等級象徵,不是人的姓名。比如婆羅門這個等級里可以有很多個姓。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有很多個小國,這些國家的王都是「國王」或者「諸侯」,這就是個階層,相當於「婆羅門」。但這些國王可以是不同的姓氏,比如有的姓贏,有的姓姬有的姓姜,這才是姓氏。
印度的姓和大多數國家的人都一樣的多,幾百個總是有的,比如什麼「甘地」之類的就是姓。
『陸』 印度人姓薩魯賈的多嗎
挺多的
1、字母少的姓氏,傾向於是高種姓;因為,低種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換主人時也要換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變長。
例如,印度律師 尼廷·薩魯賈(Nitin Saluja)
印度全國有13億人口,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82%為印度教徒。種姓制度主要存在於印度教中。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佔印度人口約5%
剎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佔印度人口約10%
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佔印度人口約20%
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屬於低種姓人口,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佔印度人口的約45%
賤民是在以上四大種姓之外,皆屬於賤民。佔印度人口的約20%
種姓是世襲的。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在農村,情況還比較嚴重。
印度人口中,2%~5%的人口為婆羅門;賤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0%多。低等級(包括首陀羅、賤民)人口總數則高達7億多,佔到全國人口的近七成。
『柒』 印度有什麼種姓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
1.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2.剎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3.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
4.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
1.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2.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3.種姓是世襲的。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廣大農村情況還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