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些人是誰啊
這里有介紹: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86e350101ghn3.html
他們是印度的諾貝爾獎得主、
(一)霍拉納 (1968 年獲諾貝爾生物化學獎)
霍拉納1922年出生於印度,畢業於旁遮普大學,後在利物浦大學獲博士學位。在劍橋大學工作期間開始研究核苷酸,並人工合成具有重復結構的脫氧聚核苷酸。在威斯康星大學進行的核苷酸合成工作對解釋遺傳「密碼」做出重大貢獻。1968年,因闡明遺傳密碼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與羅伯特·霍利、馬歇爾·奈倫伯格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年還獲得了拉斯克基礎醫學獎。自1971年起,任麻省理工大學教授。
(二)羅納德·羅斯(190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英國熱帶病醫生。證實瘧疾是由瘧蚊傳播,為成功地研究和防治瘧疾奠定了基礎,獲1902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57年5月13日生於尼泊爾阿爾莫拉,1932年9月16日卒於倫敦。父親是英國駐印度的軍官,母親是印度人。他早年對藝術極感興趣,但順從父親的意願,1874年入倫敦聖巴塞羅繆醫院學醫。1881~1888年任職於印度軍醫團。1888年回英國休假期間,隨E.E.克萊因學習細菌學,後回印度研究瘧疾。1899年返英,任利物浦醫學院熱帶醫學講師。1901年被選入皇家學會。1902年晉升教授。1926年英國成立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熱帶衛生研究所,他被任命為第一任所長。他多才多藝,喜愛文學和數學,發表過劇本、小說、寓言、詩歌等。但好與人爭吵,常常激起敵意而招致麻煩。他對工作十分熱忱負責,曾廣泛周遊,進行預防消滅瘧疾的活動。重要著作有《西非瘧疾考察報告》、《瘧疾的預防》。
(三)吉卜林( 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吉卜林1865年12月30日生於印度的孟買,在英國接受的教育。父親曾是孟買藝術學校教師,後任拉合爾藝術學校校長和博物館館長。吉卜林6歲時被送回英國受教育,17歲中學畢業返回印度,父親為他在拉合爾找了份工作,擔任拉合爾市《軍民報》副編輯。由於工作關系,他游篇印度的風土人情以及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有相當透徹的了解。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用英文寫作的作家,也是目前為止最年輕的獲獎人。對於國人來說,他最出名的是那首寫給他兒子的詩《如果》,被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作為勵志詩。
(四)泰戈爾 (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是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
(五)拉曼 ( 1930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拉曼1888年11月7日出生於印度南部的特里奇諾波利。父親是一位大學數學、物理教授,自幼對他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他對音樂和樂器的愛好。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印度加爾各答大學的拉曼,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在光的散射現象中有一特殊效應,和X射線散射的康普頓效應類似,光的頻率在散射後會發生變化,頻率的變化決定於散射物質的特性,這就是拉曼效應。拉曼是印度人民的驕傲,也為第三世界的科學家作出了榜樣。
(六)特雷莎修女 (197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特蕾莎修女是阿爾巴尼亞裔人,1931年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決定成為終身職業修女,並依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女德莉莎」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因其一生奉獻給解除貧困,而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2009年10月4日,諾貝爾基金會評選「1979年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其他兩位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
(七)錢德拉塞卡(1983 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錢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國籍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1910年出生在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拉合爾(現在的巴基斯坦),在家中排名第3,父親為印度會計暨審計部門的高階官員。1983年,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而與另一位美國物理學家共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興趣廣泛,年青時曾學習德語,讀遍自莎士比亞到托馬斯·哈代的文學作品。1937年起錢德拉塞卡在芝加哥大學工作,1953年取得美國國籍。晚年他曾研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寫了《Newton's Principia for the Common Reader》。此書出版後不久他便逝世了。他是另一個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拉曼的親戚。
(八)阿馬蒂亞·森(199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馬蒂亞·森1933年出生於印度孟加拉灣,195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後先後在印度、英國和美國任教。1998年離開哈佛大學到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任院長。他曾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寫過人類發展報告,當過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的經濟顧問。他因為在福利經濟學上的貢獻獲得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福利經濟學試圖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根據社會公眾的生活狀況來評估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否得當。阿馬蒂亞·森窮其一生致力於這一研究,並因此而被稱作「經濟學界的良心」。他在1970 年出版的專著《集體選擇和社會福利》影響深遠。
(九)拉馬克里希南(200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拉馬克里希南出生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吉登伯勒姆(Chidambaram)。1971年,取得印度巴羅達大學物理學理學學位;1976年,獲得美國俄亥俄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6-1978年在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攻讀生物學研究生學位,1978-1982年在耶魯大學化學系從事核糖體方面的博士後工作。目前是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2009年,因為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與他人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