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上那麼強大,為什麼從來沒有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
從地圖上看,中國距離印度洋距離並不遠,雲南省瑞麗市弄島鎮距離印度洋最近的直線距離約為600公里。這還是現在的距離。無論從氣候還是地理上來說,緬甸和雲南都是非常相似的,很多人說中國是農耕文明,事實上緬甸也是種植水稻,也是農耕文明。跟雲南沒什麼區別。況且,這個地區民族很多都是跨國的,也不存在什麼民族矛盾。緬甸漢族移民後裔多達幾百萬。但是為什麼中國一直沒有把緬甸納入管轄區呢?為什麼沒有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元朝地圖
雲南地區從元朝開始才真正成為中央管轄區,以前都是民族地方控制政權,比如南詔國,大理國。元朝向來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領土面積最大的朝代。但是元朝控制的雲南地區,距離印度洋最近約為500公里。1277年,元朝和緬甸戰爭,忽必烈率軍攻打緬甸蒲甘王朝。戰爭以元軍勝利、蒲甘王朝淪為元朝附庸國而告終。也僅僅如此,元朝統治者並沒有把緬甸納入統治區。
明朝雲南地圖
從明朝時期雲南地圖上看,明朝實際管轄區,距離印度洋只有約300公里。明朝平定雲南後,採取各種措施乃至戰爭手段,西南邊疆版圖得到極大拓展。但還是沒有到印度洋。近在咫尺,望洋興嘆了。
清朝雲南地圖
到了清朝的時候,距離又拉遠了,跟現在的距離差不多。約600公里。
1762年冬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史稱清緬戰爭。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只得了面子,並未能獲得一寸土地,且損失慘重。傷亡一萬多人。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
我們應該可以看出來了,為什麼中國沒有打到印度洋出海口。原因就是打不過人家。很多人又會問了,中國古代兵力那麼多,幾十萬人參與的戰爭也不計其數,北方少數民族那麼強悍都能拿下,為何連區區的邊陲小國都打不過呢?原因還是在於對海洋意識淡薄,中國古代屢次禁海。海洋對中國統治者來說,可有可無,倒是中原土地不能丟。因此大量精兵都在西方和北方征戰,抵禦外族入侵。南方本來就是煙瘴之地,朝廷也不夠重視。如此,我們就少了一個印度洋的出海口,可惜,可嘆。如果印度洋能出海,誰還能封鎖?
㈡ 中印公路簡介
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始於印度東北部的雷多鎮,穿越緬北和滇西,最終到達中國雲南省會昆明。這條公路於1945年初通車,成功打破了日軍對中國抗日戰場的陸上國際封鎖,成為二戰中廣為人知的軍事運輸線。在抗擊日軍入侵與封鎖期間,史迪威將軍領導建造了從雲南保山經騰沖到緬甸密支那再到印度的「史迪威公路」。在槍林彈雨中,這條公路為中國抗日戰場輸送了5萬多噸急需物資,被譽為「抗日生命線」。二戰後,盡管「史迪威公路」部分路段和橋梁受損,但中緬印之間的民間貿易依然持續進行。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三國正在對這條公路進行重建,目標不再與戰爭相關,而是促進沿途國家的經濟發展。
2004年,中印貿易額達到136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80%,中國成為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同年,雲南省與印度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1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雲南省商務廳的統計顯示,滇印貿易商品多為初級產品,雲南出口印度的主要是磷礦石、黃磷、鉛錠、鋅錠,其中黃磷及磷酸製品占出口額的50%以上;從印度進口的商品主要是鐵砂礦、氧化鋁、鉻鐵砂等。目前,滇印貿易主要以一般貿易為主,加工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尚未得到充分發展。然而,雙方資源、商品和技術結構互補性強,貿易發展前景廣闊,成為雙方經貿界的共識。
在此背景下,建立一條連接中印兩國的「跨國通道」成為發展貿易合作的迫切需求。一旦「史迪威公路」修復開通,將成為中國通往南亞國家最便捷、最具經濟吸引力的陸路大通道。從雲南保山邊境出發,到達印度東北部鐵路網相連接的重鎮——雷多,路程僅為500多公里,從雷多-密支那-保山至昆明的全長路程為1220公里。這條公路不僅在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現在和將來,它都將繼續成為連接中國與印度的橋梁,促進兩國乃至整個地區的貿易合作與經濟發展。
中印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合作修建的、自印度利多至中國昆明的國際軍用戰略公路。曾命名為「史迪威公路」,由印度利多經緬甸密支那至中國雲南邊境畹町的路段,稱「利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