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種姓制度第二制度是什麼

印度種姓制度第二制度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5-01-03 11:25:59

『壹』 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分為哪四個等級對各個等級有哪些規定

雅利安人在向奴隸制國家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稱「瓦爾那」,意為顏色、品質。社會全體成員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等級不同,權利、義務也不同。

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是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地位最高。

第二等級是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包括國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權與軍權。以上兩個高級等級佔有大量生產資料,靠剝削為生,構成統治階級。

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業、手工業者和商人,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第四等級是首陀羅,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第三、四等級構成被統治階級。各個等級職業世襲,互不通婚,界線森嚴,貴賤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久而久之,下層等級愈演愈繁,出現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他們最受鄙視。首陀羅和賤民被壓在印度社會最底層,受到統治階級的折磨、壓制和剝削。

『貳』 印度有什麼種姓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

1.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2.剎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3.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

4.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

拓展資料:

1.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2.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3.種姓是世襲的。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廣大農村情況還比較嚴重。

閱讀全文

與印度種姓制度第二制度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印度一盧比銀元價格多少 瀏覽:26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不好 瀏覽:103
伊朗人生活中缺什麼 瀏覽:794
中國結的尺寸怎麼買 瀏覽:377
中國有哪些俗語 瀏覽:152
中國商飛如何進行供應鏈采購 瀏覽:314
伊朗旅遊要注意什麼 瀏覽:29
澳洲麥麗素和中國哪個好 瀏覽:900
西方侵略給中國帶來什麼 瀏覽:464
印度理發店的洗發水怎麼樣 瀏覽:352
出國的印尼治安怎麼樣 瀏覽:131
伊朗為什麼怕美國制裁 瀏覽:285
中國酒吧選址在哪裡 瀏覽:938
伊朗原先叫什麼名字 瀏覽:595
印度哪裡有山羊養殖 瀏覽:925
中國哪個品種米好吃 瀏覽:677
香腸義大利面怎麼吃 瀏覽:115
越南什麼時候是中國藩屬地區 瀏覽:331
monsoon英國哪裡 瀏覽:102
學義大利語去哪裡找工作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