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的IT業發展如何
在2月13日結束的印度NASSCOM年會上,「中國服務」的品牌成為了「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亮點。有國內軟體服務外包企業感言,對於印度,我們已不再需仰視,而是可以平等對話。
國際環境變化帶來機遇
在印度孟買舉行的這一屆印度國家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年會吸引了全球的800多家企業。中國方面派出了由IT服務外包行業領軍企業、政府官員等百餘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並在主題為「中國服務」的論壇上與來自全球的專家分享了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戰略思想。
德意志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Thomas Meyer先生在論壇上指出,中國服務外包業在人才數量,市場規模及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IT服務行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中國的巨大潛力,中國將毫無疑問成為新一輪全球經濟格局整合的受益者。
「美國金融危機沖擊了世界軟體外包業,也讓中國軟體業從浮躁回歸商業本質。人力成本和市場優勢仍在中國,經過危機的磨練,行業內龍頭企業將獲得與國際巨頭叫板的實力,我國在國際軟體外包中的地位將得到鞏固和發展,世界軟體外包業的格局也將出現新的變化。」參與論壇的中國民營軟體外包企業博彥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王斌如是說。
印度不再遙遠
據記者了解,由於印度IT產業40%的年盈利來自於全球金融服務商,其外包產品的 61%是售往美國,30%的市場在歐洲國家,印度軟體業幾乎把籌碼都押到了華爾街,今年全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將下降5%至6%,印度最大的3家軟體外包巨頭,TATA、Infosys和Wipro的利潤都出現了明顯下滑並面臨裁員困境。日前曝出的印度軟體外包巨頭薩蒂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Satyam)巨額財務造假丑聞更讓印度軟體業雪上加霜。
㈡ 印度的軟體為什麼那麼牛
軟體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屬於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產業。近幾年,中國軟體業雖然保持穩健、快速的發展,並且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軟體人才,但每年仍存在幾十萬的人才缺口。關於解決軟體人才荒的辦法,是很值得向印度學習的。在人力資源日益成為軟體業發展第一大資源的今天,印度的「軟體人才戰略」給了同樣期待在軟體上「創造輝煌」的中國同行以巨大的啟示。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軟體大國,單看他們「世界第一大軟體外包供應國」的名號就能知道軟體業在他們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分量,他們的Java程序員約占所有程序員總數的20%,Java及相關產業甚至占據印度GDP的2%。印度軟體業的崛起,固然有諸多因素,但人才優勢無疑是這其中的一個亮點。據有關數據顯示,10億人口的印度至少有35萬名合格的軟體人才,並正在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急劇增長。龐大而優質的軟體人才庫成為印度這塊相對貧瘠的土地上一筆無價的財富。高質量、低成本的軟體人才成為印度軟體業乃至整個信息產業迅速崛起的引擎。由於有相當規模的人力資源,印度有實力提高軟體業的產業化程度,並能在軟體開發領域提供一流的技術和質量保證。由此為印度贏得了大筆海外訂單和高額出口回報。
能夠擁有這么豐厚的人才儲備,和印度的教育模式是分不開的。印度許多中學都開設了電腦課。每年培養出50萬軟體人才,可來自高校的卻僅佔15%左右,各種各樣既可降低培養成本,又可縮短培養周期的培訓機構在印度軟體業發展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就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北京一家著名的職業教育機構「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他們的負責人分析道:「職業教育給印度軟體業帶來的益處十分明顯,不但有效地解決了低端人才缺乏問題,大大縮短人才培養時間,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而且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滿足了企業需求,豐富的人才儲備更使人力資本成本降低,提升了軟體企業及產業競爭力。這些都是中國的教育機構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反觀中國,在職業教育這方面和印度比起來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職業教育只是「非正宗」的教育方式,他們更願意通過「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模式來學習。但是大學教育現在很多時候是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所以出現了大學生數量水漲船高,失業和待業人數也與日俱增的態勢。更多的人在找不到工作後再參加職業教育,以期學到一技之長,找到滿意的工作。對於這個問題,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說:「培養正確的學習和職業觀念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想要從事一種職業,需要盡早培養。例如我們的項目驅動式教育模式,就是中心將java的特點和學員的學習心理結合起來開發的一種教育模式。我們應該學習印度,把國民教育和市場結合起來,市場需要什麼要的人才我們就以此為尺度去投入培養。」 作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直屬單位,國信藍點對於職業教育的發展還是很在意的。
很多人會說,印度的綜合國力還沒中國強呢!也許你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它在軟體業上的成功,我們還是值得好好借鑒一下。古語有雲,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做好我們的軟體業,就要從最基礎的人才培養抓起,這樣行業的發展能更持久!
㈢ 為什麼印度的軟體業如此發達
1.政府的大力支持:20世紀80年代初,印度政府明確提出「要用電子革命把印度帶入21世紀。」其政府推動和政策切入點就是軟體業。1984年印度政府頒布了計算機政策,明確了軟體業為產業,可以獲得相應的補貼和優惠,1986年,印度政府再次頒布相關政策,為軟體生產提供了一切必需的投入,20世紀90年代,印度政府制定的軟體技術園區的政策,成為印度軟體騰飛的助燃劑,1998年,印度瓦傑帕伊總理組建「國家信息技術與軟體發展委員會」,該委員會發布了著名的《2008年信息技術發展計劃》,為印度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變革的動力和宏偉藍圖。
2.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印度獲得軟體技術人員的途徑比較多,一是依靠高等院校,二是依靠民辦或私營機構培訓人才,三是軟體企業自身建立培訓機構。
3.產業聚集度高:在印度規模最大的軟體園內,有軟體企業近1200家,占據印度軟體企業半壁江山。
㈣ 請問印度目前的軟體行業情況如何
印度軟體產業發展情況的探討與借鑒
[align=center]印度軟體產業發展情況的探討與借鑒——劉恆富(江蘇省軟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align]
一、 概況
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佔全國53%的人口每天生活費在世界銀行標定的極度貧困線以下;印度的工業基礎薄弱,城市基礎設施落後,在印度,至今沒有高速公路,沒有地鐵,家庭電腦的擁有量微乎其微,但是,印度卻靠軟體暢通無阻地馳騁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成為世界的第二軟體大國。
截止2000年底,印度軟體產業的從業人員41萬人,企業數1000多家,平均每個企業300多人。1999年軟體產品出口額達37.76億美元,2000年出口60億美元的軟體產品或軟體技術服務。
二、 印度的軟體產值及出口情況
印度的軟體出口從1991年起步,發展速度很快,1996年
以來,年平均增長速度為55%,而我國為30%,2000年出口額為我國的15倍,一躍成為新崛起的軟體大國。
下表為1996年至2000年印度的軟體產值及出口情況
單位:億美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內銷產值 5.31 7.73 10.9 15.86 21.82
出口值 8.59 14.38 24.09 37.76 60.00
小計 13.9 22.11 34.99 53.62 81.82
三、印度的軟體產業高速發展的分析
1、 印度的軟體產業高速發展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扶持。
早在1986年,印度政府就開始關注軟體產業,對印度軟體產業的發展制定了整體有效的發展規劃,1991年印度政府就出台了發展軟體產業的鼓勵政策,其優惠程度相當於我國現行的鼓勵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個別政策甚至比我國先行的政策還優惠一些,例如實行零稅率,在銀行貸款方面享有優先權等;1998年7 月,印度政府又決定設立10億盧比的軟體風險基金,並規定優先貸款給開發軟體的高科技公司。
2、 與國際接軌沒有語言的障礙
長期以來,英國的殖民統治造就了印度的貧窮和落後,也給印度留下了一項最有用的遺產—英語。由於長期的英語環境的熏陶,這就使印度的知識分子和工程技術人員在思維方式、文化氛圍與國際接近,承接美國定單時沒有語言的障礙,使印度的軟體很容易地融入國際市場,因此在與國際接軌這一點上比我們有優勢。有人說,我們有些軟體人員寫的英語軟體文檔外國人看不懂,盡管這些文檔在語法上找不出什麼毛病。顯然這不僅僅是一個語言問題,還有對西方思維方式和西方文化的領悟問題。
3、 海外印度人群體成為印度軟體走向世界的橋梁
歷史上印度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造成了印度的貧窮和落後的同時,也造就了海外印度人軍團。印度的軟體產業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海外印度人群體,由於在海外的印度人群體壯大成熟,這不僅給印度帶來了軟體產品的定單,帶來了軟體產業發展所必需的資金,也給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帶來了商機。
印度的教育界在人才的外流問題上有自己的看法,印度理工學院班加羅爾分院院長沙達龍先生的看法可以說是這種觀念代表,他認為這種人才的流動不能叫外流,應該叫輸送。沙達龍先生七十年代去美國求學,獲得博士學位,20年前歸國任教,這些年來,他的學生基本上都出國了,現在有很大一部分在美國最好的公司工作,這些人對美國的信息產業、軟體產業有很深入的了解,並與美國的軟體產業界、IT界建立了廣泛的關系,在美國的軟體公司中許多印度人已經升到很高的技術和管理的職位,僅在美國歸谷就有700多家印度人主持的軟體公司,這一個海外印度人群體掌握了大量的最新市場信息、投資信息、技術信息和客戶的需求信息,對印度軟體產業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開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關鍵的因素是由於印度政府在軟體產業發展上給予海外印度人相當優惠的政策,為他們報效祖國提供了周全的服務,吸引他們將國外的資金、管理、技術、定單帶回國內,成為印度軟體走向世界的橋梁。
4、 印度的軟體出口為主
印度的工業落後,軟體的國內市場需求量很小,軟體以出
口為主。從1996年到2000年,這5年印度的軟體銷售總額為206.44億美元,軟體出口銷售額為144.82億美元,占銷售總額的70.15%。印度大中型軟體公司的出口比例更大,例如位於班加羅爾的Ininsys公司,該公司是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其軟體出口量占公司銷售總額的99%,國內銷售只佔1%。該公司全球雇員達1萬多人,其中在班加羅爾的雇員有5000多人,85%的軟體在國內班加羅爾開發,在美國的軟體銷售占銷售總額的73%,在歐洲的軟體銷售占銷售總額的18%,在亞太地區的軟體銷售占銷售總額的8%。
當然,由於印度國內軟體市場需求量很小,系統集成業相對落後,軟體企業基於硬體製造和系統集成發展而成的不多,有別於我國軟體企業大部分是混合模式。因印度國內軟體需求量小,只能走軟體出口的道路。
5、印度的軟體生產已形成規模。
印度的軟體企業的規模較大,超過1000人的軟體公司有100多家,員工超過5000人的有5家,最大的軟體企業之一的 Ininsys公司、塔塔公司已達到1萬人;印度軟體產業的從業人員41萬人,企業數1000多家,平均每個企業300多人。印度目前有28萬軟體工程師,平均每個企業的軟體工程師為280人;因專一性從事軟體的規模化開發和生產,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市場拓展就較為容易。
6、印度重視信息技術人才和軟體人才的培養,軟體人才結構合理
到目前為止,印度擁有綜合大學200多所,高等院校6000多所,研究所2000所,主要分布在孟買、德里、加爾各答、班加羅爾等地,目前印度擁有各類科技人員350多萬人,是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人才大國。軟體人才30多萬人,這支人數眾多、素質較高的隊伍為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例如其中最熱門的印度理工學院所屬的6所院校,在每年10000多畢業生中IT畢業生有2000多人,IT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1/5,是印度高級軟體人才培訓基地之一。同時印度特別重視各層次軟體人才的培養,除高級人才外,印度現有軟體人才培訓點1030家,除承擔在職軟體人員的培訓外,重點培訓軟體基礎人才,現在每年培訓近100萬人次電子信息及軟體產業所需的基礎人才—「軟體藍領」。印度目前有28萬軟體工程師,平均每個企業280人;在印度的軟體企業中,已經形成了「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員、軟體工程師」合理的梯形人才結構。
印度企業對招聘軟體人員的考核十分嚴格,既重視優良的學業成績,更注重對新觀念、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團隊的協同工作能力,還對軟體人員在邏輯、數學和智能等方面進行測試,在軟體人員的使用過程中,注重不斷培訓,不斷對員工進行知識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
在留住人才方面,在印度,軟體人員的工資大大高於傳統產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比起佔全國人口53%每天生活費低於世界銀行標定的極度貧困線的同胞來說,無疑是一步登天;而且每年還有加薪的機會,同時還有獎金、股權的收入;政府還提供低息貸款用於購房;除物質待遇優厚外,還提供優惠的繼續教育和學習培訓的機會,加強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始終貫徹愛國心、事業心、成就感的教育。因此軟體人員相對比較穩定。
我國的軟體還處在項目開發的作坊階段,沒有進入軟體的工業化生產,軟體企業的技術人員以「白領」為主,基本沒有「藍領」,人才結構不盡合理。
7、印度相當重視軟體的質量管理
印度對軟體質量相當重視,也非常重視軟體和國際的接軌。印度較早就應用ISO9000標准認證和CMM模型對軟體企業進行質量和資質認證。印度軟體公司有170家通過ISO9000質量標准認證。是世界上軟體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標准認證最多的國家。全球通過CMM2級以上認證的軟體企業有200多家,我國僅有北京鼎新信息開發公司一家。全球通過CMM5級以上認證的軟體企業至今只有13家,印度有5家,我國一家也沒有。
8、印度軟體企業相當重視管理工作
印度的軟體企業以軟體出口為目標,除非常重視軟體和國際的接軌外,注重通過管理創新,培養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注重不斷增強速度競爭意識、質量競爭意識、團隊競爭意識、國際市場競爭意識,通過強化國際市場開拓機制、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強化軟體質量控制,提高軟體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提高企業在國際軟體界的形象和地位。
9、印度在軟體產業發展上採取務實的態度
首先是政府的務實,1986年印度政府就開始規劃軟體產業的發展,歷屆政府都把軟體作為主導產業來抓,1991年印度政府就制定了發展軟體產業的鼓勵政策,其優惠程度相當於我國現行的鼓勵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此後通過各屆政府的修改和補充,包括投融資、稅收、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與培養等政策逐步完善並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特別是鼓勵軟體企業出口。通過12年的努力,印度的軟體產業已具備了很強的實力,成為世界第二軟體大國。1998年,印度政府在麥肯錫的幫助下,拿出了108條更加全面的政策,計劃在2005年從軟體大國變成世界IT強國。政府的務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印度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其次是企業的務實,印度的軟體企業在選擇定單時充分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尤其是美國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盡管他們也知道是美國公司利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來編程。印度的企業卻以很務實的態度努力去做,緊緊依靠為美國市場服務,奇跡般地發展了自己的軟體產業。
第三,軟體從業人員的務實,印度的軟體從業人員嚴格遵守客戶就是上帝的信條,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最終目標,贏得了用戶的滿意,同時印度的軟體人員團隊精神很強,嚴格按照工廠化的程序生產軟體。
四、印度軟體產業的不足
印度2000年軟體產業的出口額為60億美元,為我國的15倍;近幾年來,印度軟體的增長速度平均為55%,我國為30%。但印度的發展也存在許多不足:
1、印度的軟體公司甚至大型的軟體公司都沒有自己品牌的軟體。
2、印度軟體企業的創新能力比較差,在創新能力方面與美國相比,要落後好幾年。這是印度軟體產業的定位所決定的。
3、印度軟體產業的發展環境較差,軟體產業的發展後勁不足。美國微軟公司地區專門帳戶經理托德.梅因曾抱怨在印度會經常遇到停電和部分燈火管制,上網條件和基礎設施也很差,對吸引國外軟體公司在境內投資
4、印度國內市場小
印度是英語國家,人力資源便宜,軟體以定製為主,主要滿足出口,內需較少。我國軟體技術開發人員15萬人,平均每個企業25人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的統計,中國軟體企業90%在100人以下,而在所有的軟體企業中90%以上的軟體企業主要從事系統集成,開發的仍舊大多數集中在應用軟體。
㈤ 網評印度軟體世界第一是真的嗎
印度的軟體不能說是世界第一,不過排名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說起印度的話,人們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貧富差距巨大,兩極分化嚴重。基本在人們的印象中,印度都是一個很不好的國家存在。其實,印度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比如,印度的制葯業,軟體行業等,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
由於美國軟體在世界上的地位,而美國在軟體技術上給予了印度一定的幫助。即使這個幫助出自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的目的,印度當局也接受了這一幫助。美國將自己軟體行業的一部分機密透漏給印度,使印度的軟體行業得到發展,在矽谷有很大一部分的軟體精英都來自於印度。
印度是一個能抓住機遇的國家,同時,印度的貧窮也促使它不得不接受這一機遇。印度的軟體行業得到空前的發展,一方面來自資本主義國家的培訓,另一方面則是自身的智慧驅使了。
㈥ 為什麼印度軟體行業這么發達
1989年印度軟體業總產值為2000萬美元,1999年達到40億美元,絕大部分是出口,成為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
印度政府的目標是在2008年造就「百萬軟體人才」。
人家政府注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啊```據說印度40%的人都是文盲呢```哎
㈦ 為什麼印度的軟體行業這么發達
1.令人吃驚的印度教育
3.歲開始學習使用電腦,5歲學習乘法、解應用題,數學基礎大大的好;
2.普及計算機教育從娃娃抓起
隨著軟體業逐漸成為印度的明星產業,印度政府把普及計算機啟蒙教育看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前不久,印度政府決定將IT教育引入全國教學大綱,要求小學生學會電腦基本操作;初中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使用教育軟體,通過電子郵件與他人聯系;高中生熟練運用電腦,搜集整理數據並根據需要學會使用特定的技術服務軟體。電子部與教育部還聯合推出了一項「中學計算機掃盲和學習計劃」,以期喚起中學生學習電腦知識的熱情。
3. 提出培養軟體人才的國策
印度政府制訂了一系列促進國家信息化的政策,其中有IT行業政策、軟體人才政策,把人力資源開發列為國家的長期政策,大力扶植教育培訓,為此還特地重新定義了軟體業,把培訓也列為軟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就是軟體,享受與軟體同樣的優惠政策。.
4.印度的官方語是英語,教育模式類似於英國(被英國殖民統治過),有很多能與國際公司接軌的語言和項目管理人才
㈧ 印度軟體為什麼那麼強
1、印度人軟體開發上有著語言上的優勢,比較易學英文類的開發工具。一個印度中學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學軟體上就行了,沒有語言障礙。
2、由於歷史原因,印度在經濟上比較依賴歐美,經濟聯系也比較緊密。所以,歐美要搞外包,肯定會選印度。
3、印度去歐美留學的學生多,成績好,無論在歐美工作,還是在印度工作,都在學習或接收著歐美經營管理思想。為外包培養了一批先行者和管理者。
4、印度的教育體制比較靈活,為印度培養了一大批軟體開發各階段的工人
5、印度是人口大國,就業難,軟體業良性發展,吸引各種資源湧入,成就了印度軟體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