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大文明古國滅亡順序
一、古埃及文明:自公元前3500年開始興起,延續至公元前6世紀,最終被波斯帝國所滅。
二、古巴比倫王國:公元前3500年左右崛起,公元前16世紀遭遇滅亡,被新巴比倫王國取代。
三、古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左右興起,至今仍存續,盡管歷經多個朝代的更迭,但其文化傳統未曾中斷。
四、古中國文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至今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盡管多次朝代更替,但文化和國家持續至今。
㈡ 印度會崛起為一個大國嗎如果會,什麼時候
永遠不會。
1、有人說印度有最多勞動力。
工業時代,有技能的勞動力才是勞動力,印度教育界的有志之士就統計過:印度五年級的學生,58%不會二年級的簡單計算,但這種人在印度太少,也很難融入社會狀況。所謂脫盲,實際就是能用當地文字寫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有人會說印度脫盲標准不可能那麼低,邦與邦不同,實際上就是這樣,是否文盲還是可操作的,能讀到大學,有兩種,一種是有錢人,另一種是給賤民的預留制,大約占入取人數30%左右,分值100-150分就可上大學,而非賤民的高種姓,要500分,印度大學生本來就少,而且印度大學都很爛的,就這,生源還很差.
還真比不了1950年代的中國,那時中國的教育雖然還比較差,但比現在的印度強太多,中國人好學,三大改造時期,全民讀書,農民在牛背上學數學有木有?當時中國的全民學習小學知識,使得人口素質比解放前提高了很多,再看看印度,前面就說了,五年級還不如二年級,高中畢業算是很不容易了,但水平還不如我們小學畢業生。更別說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了,更重要的是印度,它不會改正的。
2、還有人說印度是最大市場
有錢才有市場,一群窮人算什麼市場?如果人多就是市場,當年歐洲強國就無需搞殖民地了,非洲人最多,是市場嗎?顯然不是嘛,這無需說太多,有腦子的人都懂。
3、民主制度
歐美式民主制度在衰弱,這個也不用多說了,注意,我這里強調的是歐美式民主制度在衰弱,此外印度從來不是民主國家,男女不平等是令現代人詫異的,就算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平等的時代都比印度平等,連人與人都不平等,何來的民主?
民主的含義,從古希臘到新教倫理,民主的基礎即1、人與人的平等;2、客觀理性;3、有共同目標,建設城邦。不要說印度,就是源發皿煮國家英法美都做不到民主,以美國為例,黑命貴200年啦,人與人平等了嘛?客觀理性?看看新自由主義的傻子們,何來的客觀?何來的理性?,共同目標?建設城邦?黨派斗爭,何來的共同目標?最發達的國家沒有高鐵,沒有基礎設施,怎麼建設城邦?西方真沒有民主國家,如果世界上非要拿出一個民主國家,看看前面這三條,我看只有中國最接近了吧
㈢ 印度為何發展不起來有這3座經濟大山,印度很難發展
艱難的2020年終於過去,一切似乎都要重新開始,不過即便發揮不好,各國還是需要面對,2020年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以此來進行,相對應的經濟刺激計劃,只不過 對於印度而言,印度的成績單,相對有些過於沉重,據了解,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導致印度的經濟深受影響,原本在2019年的時候,印度的經濟總量,還曾一度超越英國,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印度經濟正在遭遇巨大下滑,預計將被英國重新超越,需要到2024年,印度才能再奪回全球第五的位置,而和中國放在一塊,中印就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呢,雖然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經濟也遭遇重大影響,但經過統籌布局後,很快就恢復並且開始實現經濟正增長,成為國際少數還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引援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年底發布的報告,該機構預計,中國將有機會在2028年,實現對於美國經濟總量的超越,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比之前的預估時間,還要提前5年,而印度的經濟預計則是倒退5年,因此 當下印媒就指出,疫情已經讓,中印的差距再度拉大10年時間。
其實關於這類的對比,這幾年還有很多,畢竟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中,體量最大 經濟增速也最快的國家,近些年來 印度經濟發展不賴,增速普遍保持在7%以上,在單一季度上,更是多次達到8%以上,多時段創下單季度世界第一增速的記錄,所以很多人對於印度經濟,都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印度的崛起,全世界都在疑惑,印度何時才能追上或者超越中國,那麼印度要多久才能追上中國呢。
事實上 ,如果按照數據說話,就算沒有2020年的挫折,擇取2019年的數據來說,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收入是印度的近4倍,假設兩國的GDP都保持增速不變,印度按照8%的經濟增速,而中國按照4.5%的經濟增速來說,那麼印度想要追上中國,理論上 大概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但數據終究是數據,50年印度能夠超越中國嗎大幾率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印度的經濟增速,不可能保持50年8%的經濟增長,並且阻攔在印度經濟面前,還有著「三座大山」,如果印度沒有破除這三座大山,那麼印度想要追上中國,一切都是痴人說夢。
為何會這么說呢,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擁有復雜 社會 結構,和奇特 歷史 的國家,印度是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的, 歷史 現實就是,當英國殖民者撤退後,印度並沒有對傳統糟粕進行清算,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各邦在語言、風俗習慣和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和壁壘,最終導致70年過去,經濟發展始終都不盡人意,而其中阻礙印度發展最嚴重的,就是印度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種姓制度和貧富差距,因為「三座大山」,印度「大國夢」就始終難以實現 。
具體分析來看,首先是土地制度,很多人都認為土地和經濟掛鉤不大,但事實上 ,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生產關系的最初版本,本來就是人地關系,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全國擁有60-70%的人口,都直接從事農業活動,農業仍是印度最大的經濟部門之一,數億印度人口到靠農業過活。
同時,包括基建、房地產和引進外資修建的廠房,也都需要運用到土地,土地對於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土地分配深刻掛鉤經濟發展策略,但印度呢,當下的印度土地,多數被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占據人口多數的農民,則拿著十分少量的土地,所以為了擴大生產力,為了營生,眾多印度農民不得不向成為佃農,支付錢財租佃土地,同時還需要向農業公司,借貸購買種子和農葯,久而久之 導致印度農民的負債。
據不完全統計,印度農民一年收入僅為6000元,微薄的收入無力承擔生活開支,導致每年都有印度農民走上絕路,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農業發展不徹底,土地和人口就無法轉化為資本,轉而投入到工業化當中,這也是為何如今,印度的製造業和基建事業,都無法有效開展的緣故,2015年 日本花大價錢,從我國手中搶走印度高鐵的項目,但時間已經過去5年,現如今連征地都無法完成,讓日本至今後悔莫及,而它反映的,就是印度土地背後的難題。
而第二個難題,就是種姓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階級等級森嚴的制度,各等級世代相襲,制度規定,低種姓必須無條件服從高種姓,高種姓在教育和就業方面,享有特權,而在4大種姓外,還有一個「賤民」階層,是 社會 最底層的群體,以此構建印度復雜的 社會 結構,並且在這樣的種姓制度中,低種姓是無法反抗的,長久的熏陶下,他們認為這是無法的命運,並且美名,只能低種姓的人在這一世遵守教義,下一世就會有晉升高種姓的機會,以此分級統治各個階層。
種姓制度形成的是印度嚴重的階級割裂,事實上 這樣的種姓制度,在印度建國初期,就已經明確寫入法律,被廢除完畢,但流傳上千年的傳統,有沒有被過多清算,哪有那麼容易就被斬除,至今 殘存的種姓制度,依舊在印度境內流行,階級割裂帶來溝通的困難,導致印度的內生市場發展緩慢。
中國打破960萬平方千里的地區隔閡,塑造起14億的超級內需市場,發展起互聯網和電商物流行業,但印度每個邦之間,都存在堅固的壁壘,各個階層的人們也也存在隔閡,導致印度內生市場十分低質,除此之外,婦女革命也是印度類似於種姓制度的一個問題,當下的印度,很多婦女依舊遭遇,很多不公平地對待,無法參與到經濟活動中,缺少女性參與的經濟模式,顯然是不 健康 的,這樣的情況下,印度經濟如何快速發展。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的貧富差距,印度的經濟發展迅猛,但事實上,財富主要分配到的,都是印度的富人階級,客觀來說,貧富差距每個國家都有,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能夠完全杜絕貧富差距,美國不行,日本不行,印度自然也不行。
但貧富差距需要保持一個限值,印度如今已經是超出這個限值,它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印度1%的富人,約掌握印度70%的財富,那個頻頻上榜亞洲首富的穆科什·安巴尼,擁有3400億元的身家,旗下信實集團的資產,更是一度占據印度4%的GDP,而廣大的印度百姓,根據2014年世界銀行的一份數據,一天的消費在8元人民幣以下,貧富差距過大,已經成為印度經濟,最大的一座大山,財富過度不均衡分配,導致印度的內生市場很難得到有效開展,而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馬車之一,印度的這輛馬車,顯然就不夠分量
而這就是擺在印度面前的三座大山,而除了這三座大山之外,還包括基礎建設、國際環境,勞工剝削以及人口壓力等等幾座山峰,印度長久以來都有一份「大國夢」,幻想有一天能夠成為超級大國,但印度,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無法讓生產力獲得顛覆性的發展,僅僅是這幾年的經濟成績,還是不夠的,並且留給印度的時間也不多了,製造業即將進入機械代工時代,人口紅利即將喪失,印度想要追上中國,難度就變得更大了,不知道你覺得印度能不能追上中國呢,歡迎留言評論。
㈣ 印度會崛起嗎
我認為會
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奉行不結盟戰略,力圖避免參加冷戰,將多邊機構和不結盟運動列為優先事項。印度的政策也始終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軍事力量。但是印度發現冷戰後的國際環境有利於同時擴大與所有主要大國的雙邊關系,因此印度奉行「多結盟」戰略,力求成為有時相互競爭的「過渡力量」。隨著印度開始宣稱自己是地區大國,它今天正在將其「棕水」海軍轉變為「藍水」海軍,並擴大其空軍的力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
現在已經普遍認為印度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大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印度經濟表現出驚人的增長。盡管全球經濟放緩,印度仍是為數不多的繼續以高個位數增長率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印度經濟總量很快就會超過英、法等經濟體,這絲毫不用質疑,美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戰略上押注印度,支持其崛起,因為它期望這將促進美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利益。但是印度面臨著基礎設施較為落後等客觀存在的一系列現狀。
㈤ 印度是靠著什麼一步步崛起
印度,擁有13億多的人口,人口平均年齡之中位數為27.3歲,反觀著人口高齡化的日本,年齡中位數到達47歲,印度的人口結構可以說是相當的年輕,有著年輕的人口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又擁有著巨型的市場以及英語系國家的優勢,因此大部分的外資都會優先考慮印度。在外資進入投資下,印度在2018年人均所得為2100美元,估計在2030年能達到3200美元,人均所得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這匹沈睡的象在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印度在軟體開發和IT產業的人才輸出大國,由於軟體開發跟一般實業不同,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設備土地廠房,軟體開發只要有電腦滑鼠就能開始設計產品,即使軟體出了問題,只要能改寫程式,損失都不大,印度年輕人擺脫貧窮的方式成功率大了許多。
印度雖然是一個大國,但是卻包含著29個邦,互相既獨立又能協作,印度人之間不僅僅要互相理解,更具備有搏倒對手的能力,不僅僅如此,在矽谷印度人更是僅次於美國的CEO輸出大國,印度人靠著習慣競爭並且又能適應文化的不同,在國際中佔有一席的地位。鮮為人知的是,印度其實是全球第三大制葯國,更是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FDA)葯品第二大上市國,佔全球葯品生產8%,預計2020年成為全球五大市場之一,曾經接受過英國殖民地統治的印度人,擁有將「復制」變成「可能」的強大學習能量。
借鑒於中國的開放政策,目前印度學習於其他國家的開放政策,大量吸引外資來投資設廠,增加就業率來帶動整體經濟,就像中國的90年代製造業帶動了接下來的中國發展,當然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政策及困難點,所以導致印度的發展速度不比中國,但是靠著人口紅利、教育、以及產業類型,印度成長速度將會飛快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