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癌的葯被納入醫保,為什麼卻越來越難買
去年在引起廣泛關注的電影《我不是葯神》中,眾多患者為了以便宜價格購買治療慢粒白血病的「神葯」——格列寧(電影中的化名),而演繹了一段讓人為之神傷的大戲。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絕不在少數。尤其是對於很多癌症患者而言,價格高昂的抗癌葯物同樣讓他們負擔不起,並上演了一出出人間悲劇。
不過報銷金額固然大幅增加,但相比全國龐大的癌症患者人群來說,卻是杯水車薪。據國家癌症中心今年1月底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癌症發病約392.9萬人,每年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元。40億與2200億的對比,凸顯報銷力度還遠遠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報銷困難也是抗癌葯難以買到的重要原因。為了減少報銷量,各地醫保設置了嚴苛的報銷條件和門檻。不住院不給報、靶向葯必須在放化療無效後才能報銷、一代葯用過醫保報銷後二代葯就不再享受報銷……報銷的條件之高、流程之繁瑣,讓很多患者都「主動」放棄購買報銷,或者以原價購買納入醫保的抗癌葯。
從另一個角度看,醫院為了應對「葯佔比」的考核,對抗癌葯物有抵觸情緒。從2007年開始,國家為避免出現「以葯補醫」的現象,規定患者買葯的費用控制在所有開銷的30%以下。「葯佔比」一旦超過30%,就會從醫生的工資里扣。而抗癌葯雖然納入了醫保,但價格依然昂貴,導致醫生很容易就會超過應有的標准。這樣一來,醫院自然不願進抗癌葯,醫生也不願開抗癌葯。
在《我不是葯神》的結尾,接「徐錚」出獄的警察表示,「正版葯進醫保了,沒人吃印度葯了。」這是電影藝術化的處理手法,來了一個大團圓式的美滿結局。我們希望,在現實生活中,癌症患者也能等到這一天的真正到來,讓吃葯不再是難事。
⑵ 喜大普奔!17種抗癌葯納入醫保,都有哪些葯品「上榜」
對於談癌色變的今天,很多人都不敢得癌症,不僅是因為得癌症之後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無限的痛苦,也會把自己搞的傾家盪產。因為很多治療癌症的葯物都是醫保所不能報銷的,而這類葯物又非常昂貴。所以前段時間《我不是葯神》讓人感同身受,當時治療白血病的葯物從正規渠道買也很昂貴,讓很多家庭都吃窮了。
對我們每一位老百姓來說,國家一直在想辦法讓我們生活過得更有保障,也在大力採取很多舉措來減輕人民的負擔,這次抗癌葯納入醫保也體現出了相關職能部門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實惠。雖然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談起的,但是有了國家的保障在後面做支撐,相信很多已經得了癌症的病人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
⑶ 抗癌葯Keytruda成「萬金油」,適用於11種實體瘤的治療!
默沙東公司的派姆單抗(PD-1中的K葯)最近獲批用於所有存在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實體瘤治療,不受原發病灶位置限制。MSI和MMR的檢測方法通過免疫組化檢測MMR相關蛋白表達,判讀標准見圖1。MSI分為高不穩定(MSI-H)、低不穩定(MSI-L)和穩定(MS-S)。派姆單抗在MSI-H實體瘤中表現出53%的客觀應答率,其中21%的患者完全緩解(CR)。圖2顯示,所有可評估的78名患者中,客觀應答率為53%,21%的患者完全緩解。林奇綜合征患者天生存在DNA錯配修復缺陷,通過血液白細胞測序MSH2、MSH6、PMS2和MLH1的DNA序列判斷,32例(48%)患者確診。該研究共入組86名患者,所有患者通過PCR或免疫組化檢測dMMR或MSI。圖3顯示,入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和總生存期(mOS)尚未達到,預計1年和2年的PFS比例分別為64%和53%,OS比例分別為76%和64%。圖4表明,結直腸癌與其他腫瘤類型的PFS和OS無顯著差異,林奇綜合征和非林奇綜合征的PFS和OS也無顯著差異。圖5顯示,完全緩解的11名患者在停葯後平均8.3個月無復發跡象。研究者發現,活檢組織中無癌細胞存在的患者PFS為25.9個月,而存在癌細胞殘留的患者PFS為2.9個月。這11名患者停葯後平均8.3個月無復發跡象。圖6展示11種實體腫瘤不同分期的DNA錯配修復缺陷比例,早期和晚期比例分別為8%和4%。甲狀腺癌、小細胞肺癌、膠質母細胞瘤在IV期時存在DNA錯配修復缺陷。建議病友在基因檢測時順便檢測DNA錯配修復缺陷,以輔助治療決策。
⑷ 請問醫生,現在有什麼好抗腫瘤葯的
抗腫瘤的葯越來越多,市面上常見的抗腫瘤葯有哪些呢?下面介紹常見的抗腫瘤葯。
1.紫杉醇(Paclitaxel)
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開發的一個全新植物抗癌葯,1993年10月首次在美國上市,國內首次上市的時間為1995年。該產品主要以抑制腫瘤細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腫瘤體積逐漸縮小,而非直接殺死白細胞。
2.多西他賽(Docetaxel)
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研製開發並生產的一種新型抗腫瘤葯物,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細胞瘤。1995年4月首次在墨西哥上市,隨後在英、美、法、意、德、日等地上市,1996年進入我國,自2002年起先後有多家國內企業開始生產仿製品。
3.吉西他濱(Gemcitabine)
由禮萊公司開發,1995年在瑞典、荷蘭、芬蘭和南非等地首次上市,1999年12月批准在國內應用。此葯是二氟核苷類抗代謝抗癌新葯,為去氧胞苷的水溶性類似物,最初開發時用於抗病毒。目前,該葯已批准用於治療胰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用於治療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以及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研究正在進行。
此產品毒性較低,其作用機制比較新穎(掩蓋性DNA鏈中斷而阻止DNA合成),是一個有前途的聯合化療葯物。
4.卡培他濱(Capecitabine)
由Roche公司開發的口服氟代嘧啶類抗腫瘤葯物,1998年先後在瑞士、美國上市,於1999年11月開始在中國進行注冊臨床試驗,由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5個國家抗腫瘤葯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進行臨床試驗,主要用於治療結腸直腸癌。
5.奧沙利鉑(Oxaliplatin)
由瑞士Debiopharm公司研究開發,法國Sanofi公司生產銷售,1999年10月在法國率先上市,隨後在歐洲、南美等地上市。我國於1999年批准進口奧沙利鉑注射劑。此品對大腸癌、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等多種動物和人類腫瘤細胞株均有顯著的抑製作用。
6.異長春花鹼(Vinorebine)
又名長春瑞濱、去甲長春鹼,由法國PierreFabre公司開發,1989年法國上市,1992年在國內上市。此品是一種半合成的第四代長春花屬生物鹼,上市劑型為靜脈注射劑,規格為10毫克誜10毫升,是廣譜抗腫瘤葯。
7.利妥昔單抗(Rituximab)
由Roche公司開發,1998年在英國上市,2001年全球的銷售量已達到17億瑞士法郎。該產品是一個重組的嵌合抗CD20的單克隆抗體,用於難治性的單分化或濾泡型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標志著單克隆抗體進入臨床治療階段,開創了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新途徑。
8.羥基喜樹鹼(Hydroxycam pothecin)
由中科院葯用植物所開發,1996年在國內首次上市,上世紀70年代在國內開始生產。此葯對多種惡性腫瘤有效,目前除應用於消化道腫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外,在白血病等其他腫瘤的治療方面也有良好的作用。
9.吡柔比星(Pirarubicin)
由日本MeijiSeikaKaisha(明治制果)制葯株式會社開發,1988在日本上市,1993年在國內上市。本產品抗腫瘤活性與多柔比星相當或略高,對肺轉移癌有明顯的抑製作用。臨床效果應用表明,此葯對惡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有較好療效;局部動脈灌注及膀胱內給葯較全身給葯療效高。
10.表柔比星(Epirubicin)
由義大利FarmitaliaCarloErba公司開發,1984年12月首次在義大利上市,在國內上市時間為1998年。表柔比星是多柔比星(阿黴素)的換代產品,二者的區別在於阿黴素氨基糖部分中C4羥基的反式構型,此葯的骨髓毒性和心臟毒性均比多柔比星低。由於本品的肝清除量較高,肝動脈給葯後,其血漿清除率也比靜脈給葯高,所以多用於局部化療如肝動脈插管給葯或腹腔內化療。
⑸ 請仁心仁術醫生賜教 直腸癌轉移淋巴,用什麼葯化療效果最好
1.基本化療方案
結直腸癌化療的標准方案是Mayo 方案(Mayo Clinic Regimen),包括CF 200mg/ m2·d 、5-FU(5-氟尿嘧啶) 425mg/m2·d , iv d1~5,每四周重復,用6次。這是普遍公認的大腸癌輔助化療一線方案
2. 以奧沙利鉑為主的方案
奧沙利鉑是第三代鉑類抗癌葯, 其化學結構與CDDP (順鉑) 不同, 可引起鏈內和鏈間DNA 交叉連結, 抑制DNA 作用更強。與CDDP 無交叉耐葯, CDDP 治療失敗者用奧沙利鉑仍可有效。與5-FU、CDDP、CTX、CPT-11 等有協同增效作用。推薦劑量80~150mg/m2。常見不良反應為外周神經毒性, 遇冷加重, 可逆。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較少
3. 以開普拓為主化療方案
開普拓是特異性DNA 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通過與拓撲異構酶和DNA 形成的復合體穩定結合, 特異性抑制DNA 重連步驟, 引起DNA 單鏈斷裂, 使DNA 產生不可逆損傷。用作一線治療結直腸癌有效率為15 %~32 % , 二線治療有效率為17 %~27 % , 與5-FU/ CF 療效相似。對5-FU 治療失敗者CPT-11 仍有效。主要毒性為延遲性腹瀉和骨髓抑制,可用大劑量易蒙停控制
4. 化療+分子靶向葯物
兩種靶向葯物Bavacizumab (Avastin) 和Cetuximab (C-225) 己被美國FDA (2004 年)和歐洲European Commission(2005年初) 批准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Avastin 是對抗血管上皮生長因子A(VEGF - A) 的單克隆抗體;C-225 是對抗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的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證實它們是與化療葯物聯合應用能顯著提高晚期結直腸癌病人的生存率
中醫可對化療產生的副作用有一定調理作用,但治療癌症本身療效不明確,不建議作為主要治療方案,可酌情採用增強免疫力的方案輔助治療。以期延長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