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了哪些國家
寶象國(今我國新疆境內)、烏雞國(今我國新疆境內)、車遲國(今我國新疆境內)、西梁女國、祭賽國(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朱紫國(今斯里蘭卡)、獅駝國(今印度境內)、比丘國(今尼泊爾)、滅法國(未知)、天竺國(今印度境內)
歷史上的玄奘曾寫過一本《大唐西域記》從書中,我們可以獲知,玄奘前往印度取經的路線是長安(今陝西西安)、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涼州(今甘肅武威)、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東南、玉門關、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
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逯迦國(今新疆阿克蘇)、凌山(今天山穆蘇爾嶺、大清池(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葉城(即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國(都在今烏茲別克境內)、鐵門(烏茲別克南部茲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
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今阿富汗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這也意味著,雖然在小說中,唐僧師徒四人去了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但在實際的路線里,玄奘西天取經經過的國家,則包括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共5個國家。
(1)印度金城之光在哪裡擴展閱讀:
有猜測認為,寶象國可能是唐代的安西重鎮龜茲。玄奘在《大唐西域記》稱這個國家為屈支,經過一千多年的變遷,龜茲古城的遺跡仍能在新疆的庫車縣找到。庫車縣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屬阿克蘇地區東端。
車師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站,東南通往敦煌,向南通往樓蘭、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烏孫,東北通往匈奴。
早在公元450年,匈奴困車師國達八年之久,車師王棄城而走,從此,交河被並入了高昌,車師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了。直到今天,交河古城的遺址依然存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城西10公里的雅爾乃孜溝村。
復旦大學歷史學家錢文忠曾對媒體介紹說,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有一段關於一個「東女國」的記載,並介紹這個國家以女性為王,雖然她的丈夫也是王,但男性王不問政事。錢文忠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西遊記》里女兒國的原型。
B. 西遊記中 唐僧的原型是
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
玄奘原來的名字叫做陳禕是法相宗的創始人,被人們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來被後世的人們稱為唐僧。
玄奘在貞觀元年的時候一個人向西邊徒步走了五萬多里的路,最終到達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回了真經。
玄奘取經的過程用了十七年之久,學遍了當時的大乘佛經和小乘佛經。總共給唐朝帶回了150枚舍利子7尊佛像和657部佛經。
(2)印度金城之光在哪裡擴展閱讀:
唐高宗元年,玄奘大師六十五歲,他依然在玉華寺翻譯佛經。在這一年的歷史記載中,有他對譯場的助手和弟子們說的這么一句話: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命於此伽藍,經部甚大,每懼不終,人人努力加勤,勿辭勞苦。
意思是說:今年我六十五歲了,一定是會死在這座玉華寺里,佛經數量巨大,我經常擔心翻不完,你們大家加把勁兒,努力一點,不要怕辛勞。
在玄奘大師的一生中,第一次發出了這種不自信的、怕自己的工作無法完成的擔憂之辭。實際上,由於多年勞累,在翻譯完《大般若經》以後,他自己就覺得體力開始衰竭,甚至覺得自己行將就木。
不久,他又對弟子們說了一段話,幾乎可以看作是他的遺言:若無常後,汝等遣我宜從儉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寺。不凈之身,宜須屏遠。
意思是你們在送我的時候,一定要節儉,不要用很多的禮節,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裹送,把我安置在僻靜的地方,不要靠近宮室和寺院。
同年正月初三,玄奘大師的弟子懇請玄奘大師開始《大寶積經》的翻譯,玄奘大師在勉強翻譯了開頭的幾行以後,突然停了下來,他猶豫了很長的時間,平靜而凝重地看著他的弟子。
他說:這部《大寶積經》的分量不亞於《大般若經》,我自己覺得我的體力和精力已經不足以再翻譯如此大部的佛經了,死期已至不是將至,而是我的死期已經到了,不遠了。
說完這句話以後,玄奘大師從此絕筆,停止了翻譯工作。他表示,要把此後可以預見的很少的歲月留給自己去禮拜佛像,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