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洪澇、旱災出現的月份、主要季節,並解釋形成原因.
原因: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冬季: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由於海陸比熱容不同,大陸上氣溫低,空氣收縮下沉,氣壓升高.尤其是高緯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出現一個強大的高壓中心.而海洋上相反,於是海陸之間出現氣壓差異,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同一水平面上氣流總是由高壓吹向低壓,促使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的作用力就叫水平氣壓梯度力) 但是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風沒有直接吹向海洋,而是不斷向右偏轉.於是整個亞歐大陸東岸冬季就受到偏北風的控制,由於冬季偏北風從高緯大陸吹出,因此寒冷而乾燥.實際偏北風到達南亞時已經偏轉為東北風.並且南亞北部喜山阻隔,地形閉塞,位於冬季風背風坡,冬季風出現焚風效應,變得高溫乾燥.另外本身緯度較低,冬季太陽高度實際仍然較高,因此冬季出現高溫少雨的天氣.
簡單說南亞冬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候特點:高溫少雨.
夏季:本該出現於南半球的東南信風隨太陽直射點北移,使其控制范圍擴大到北半球.而此時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不同,南亞附近出現低壓中心,東南信風得以繼續向北移動,但是由於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使東南信風風向不斷改變為西南風.西南季風實際由低緯大洋吹來,因此受其控制南亞出現高溫多雨的天氣.
簡單說南亞夏季風成因:氣壓帶風帶隨季節移動.氣候特點:濕熱.
濕季(6~9月)為赤道氣團,在塔爾熱低壓和赤道西風共同作用下,盛吹西南季風,風力強於東亞的夏季風,帶來潮濕多雨天氣,;乾季(11~4月)為熱帶氣團,盛行東北季風,屬於熱帶信風,伴隨乾燥天氣.在西南季風建立以前,即在雨季來臨之前,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寮國及越南北部除外)是氣溫最高的時期——熱季(一般為3~5月,5月最熱)
② 印度常發生水旱災的主要原因
A
試題分析:印度主要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降雨受季風影響,6~9月雨季西南風,夏季風勢力強來早去晚出現澇災;夏季風勢力弱來晚去早出現旱災,故本題選A。
③ 印度半島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
一是印度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的季節差異很大,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進入雨季,常造成澇災。冬春季節受內陸乾燥的東北季風影響,常造成旱災,
加上印度北部為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區,地形作用形成「焚風效應」,加劇了旱季的乾旱程度。南部德干高原由於地勢較高,更不容易形成降水。
二是南亞夏季風不穩定,夏季風強、來得早退得晚的年份容易造成澇災;夏季風弱,來得晚退得早的年份又容易造成旱災。
④ 印度半島的旱雨季是如何形成的
印度半島的季風氣候是由於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形成的。
由於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周期性移動,夏季南半球的 東南信風 移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變成西南風,形成雨季,而這種情況只有在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風帶移動才出現,形成了季節性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