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公布航天計劃路線圖,明年首次載人航天,想像中的宏偉實現難
印度航天遠景規劃,明年和2024年都是很重要的節點,包括:首次載人航天、對月球南北極探測、火星和金星的探測,甚至發射航天器出太陽系像「旅行者號」探測器那樣對外星系探險。
以印度目前的航天水平,要完成上面這么多高難險任務量實在是「亞歷山大」。
隨著「神州十二號」宇宙飛船與「天宮航天站」的對接成功,三名宇航員進入到「天和核心艙」,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邁上了更高層級!全球媒體都對這次人類航天壯舉進行比較客觀的報道,而臉書和推特上「五常之一」的印度網民雖然有些檸檬,總體來說羨慕、暗中較勁兒並存,沒有出格的評論。
那麼,印度航天水平到底如何呢?從現有的航天技術水平排位,印度在國際上屬於第三梯隊,位列中美俄第一梯隊、歐空局第二梯隊之後,比日本水平略低一些,雖然水平不高,但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對航天有巨大投入、全力研製運載火箭發射衛星或者航天器,印度能做到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很好了,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印度航天能力是仰視的。
而印度也確實在大國雄心壯志的思維引導下,每年都對航天有大筆的資金投入,當然也會有一些成績,目前運載火箭的型號較為齊全,具備發射遠地點衛星(最遠將航天器送到了月球軌道)和較大型航天器的能力。
印度目前研製成功和在研的大推力豎圓火箭,其中SC400火箭發射低軌航天器的載荷能力為7.5噸,也就是在明年可以發射宇宙飛船了。
印度目前的航天計劃很宏偉,不但要對太陽系內的行星進行探測,還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在明年將宇航員送上太空。
印度的載人航天工程得到了外國的技術支持,法國提供太空醫療、俄羅斯提供宇航員訓練,而美國提供的項目正在洽談當中,計劃先發射兩艘無人飛船進行技術驗證,然後再將1~2名宇航員送上太空。
目前有4名印度空軍飛行員正在俄羅斯接受訓練,據印度自己稱已經符合標准了,印度空軍飛行員多,找出幾個好苗子還是相對容余和塌易的,問題是這4名准宇航員累計訓練時間只有12個月(正常為36~45個月),到底兒合格不合格?
印度的飛船返回艙,不知道實物是不是這樣的,真要是這樣簡陋是根本沒法上天和返回的,另外以印度的技術水平也製造不出來這樣的精密耐高溫設備,因為印棚粗度進行的返回式衛星發射次數太少了,沒掌握耐高溫材料和合適飛船形狀,上面這個飛船模型形狀根本不符合返回彈道的要求。
當然印度也給航天員研製了太空食品,航天菜單上的食品也有幾十種之多,據說還讓俄美航天員品嘗過,普遍覺得「不算難吃」。
GSLV重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3.7噸,理論上來說發射載人宇宙飛船困難一些,但印度國土位置靠近赤道,對發射飛船是有利的。
GSLV火箭,它是用來發射航天器的,印度的運載火箭目前有4個系列,SLV3火箭是用於發射衛星的、ASLV火箭是加大推力型火箭,用於發射通訊衛星、導航衛星…這類遠地點軌道衛星、PSLV火箭用於發射極地軌道氣象衛星的,也就是它發射的衛星是南北極軌道,而不是其它衛星以赤道為軌道、GSLV大推力火箭用於發射航天器,比如說:將印度月球2號飛船送入月球軌道。
但印度火箭對外依賴太高了,GSLV的第三級(低溫級)就是俄羅斯提供的,而且印度對航天器的地面控制是否過關?已經多次發生衛星和航天器失聯了!載人宇宙飛船與地面聯絡是實時的,需要有中繼衛星信號保持暢通,但哪怕是短暫的溝通信號斷開都是不允許的,後果當然很嚴重,印度航天的配套設備並不完善,這樣就敢發射載人飛船實在是讓人驚訝的「壯舉」。
今年2月27日印度使用PSLV火箭將巴西一顆「資源調查衛星」和20顆本國的極小衛星發射升空,圖中是有亮點的,一個技術人員居然光著腳去組裝火箭的「整流罩」!這啥管理水平呀?全球獨此一家!去年印度一共進行了2次火箭發射,不只是受本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也受到了國際疫情的影響,因為沒有外國製造的火箭零配件印度根本沒法發射火箭。
簡單的介紹印度的運載火箭後,再說幾句印度的洲際導彈能力,烈火5型是印度最知名的遠程彈道導彈,軍迷們對它比較了解,這些射程5000公里的導彈也是印度大國雄心的一部分,試射成功之後印度舉國歡慶,但它的技術水平僅相當於國際上1970年代末,雖然它使用了固體發動機、激光環形陀螺平台和GPS衛星雙彈道導航技術配置,但它的打擊精度去不如東風4液體導彈,原因就是:激光陀螺平台的精度不如東風4的「機械浮動式陀螺平台」並且它GPS導航也只是用了民用信號,這哪有多少制導精度?並且它目前只能在移動發射架上發射,既不能地下井發射更不能機動發射,發射時准備工作復雜而漫長,生存能力太低了。
總之,印度不論在運載火箭和遠程彈道導彈方面技術儲備能力都遠遠不夠!就像其它大的工程項目一樣,離開了外國「拐棍」就寸步難行!
在這樣的技術等級條件下明年進行載人航天是不現實的,充其量就是「畫餅充飢」,問題是印度人就喜歡用這種「水月鏡花」迷惑自己。
B. 印度作為最神奇的國度,他們的航天技術到底如何
我認為印度的航天實力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占據第二梯隊的頭把交椅。
絕大多數人在關注航天技術的發展時,都會把主要目光聚焦在中美俄這三個國家上,但實際上,在中美俄之外,印度的航天技術發展也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水平。不過大多數人對於印度的航天技術發展並沒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導致大家對於印度航天技術發展才會感到如此陌生。
在航天技術領域,中美俄三個國家絕對屬於第一梯隊的檔次,而在這三個國家之後,其他國家在航天技術領域確實存在著很多的缺陷。不過這並不代表著印度的實力就沒有亮點的地方,憑借著多年的快速發展,印度的航天科技實力完全能夠躋身世界第二梯隊的水平。
C. 一箭多星可降低科研成本,為何印度的一箭百星卻遭到吐槽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自從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創了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以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加入到國際空間站進行宇宙探索,而近些年有許多國家還把他們的目標伸向火星,其中就包括美國,英國和德國以及法國,包括今天中國。其中我們還開創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這個技術降低了許多的科研成本以及發射成本。但這時候我們不能忽略另外一個國家,他們就是印度。他們也在使用這樣的技術,他們這樣的一箭多星技術被吐槽,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三、發射技術也是使用老舊的發射技術。最後一點就是有關印度的一個發射技術的操作台等等,基本上是使用其他國家已經被淘汰的發射技術,也正是這樣,這才會被國際上的許多盟友嘲諷。
D. 印度航天技術有多牛
在科學界中,全球范圍內能夠實現載人飛船的技術可以說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然而越來越多的國家期待和要求加入這強大的工程之中,但是限於自己的科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的缺乏性,所以想要加入一個航天大國的夢一直是大問題。而印度就是一直想加入該行列的人,印度的航天技術有多牛?
有個問題就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直在壓縮預算,與全球的同行相比較,印度的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對於未來的火星任務來說,預算僅只有7800萬美元,低於典型好萊塢電影的製作和營銷成本,可想而知印度在這方面的資本復出可能是不足的,還是令人擔憂成功性,如果ISRO的預算預測成立,它的第一次人類太空飛行將消耗大約相當於NASA在單一太空天文台上花費的七分之一,即96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成本,我們是不敢想的,低到嚇人,我們也期待印度如何去實現
E. 印度網友吐槽:祝融號的成功,令早先探測火星的印度感到尷尬
祝融號是第一個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自主發射的火星探測器車。而且,這是我國一次性完成了「繞、落、巡」三項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次就取得了成功。當年,美國和蘇聯都是連續發射了多個火星探測器,然後一項一項完成的這些探測任務,而且蘇聯登陸火星都失敗了;所以祝融號的成功,完全是人類 探索 火星 歷史 上值得紀念的里程碑。目前祝融號已經在火星上移動了410m,完成許多重要的科學考察。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印度早在2014年就實現成功探測火星計劃。 「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是亞洲第一個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的探測器,這點是非常值得印度網友驕傲的。因為這是印度第一次一次性就成功進入了火星軌道,這點是比日本和俄羅斯都做得要好。而且這個探測器 總共耗資才7300萬美元,是迄今為止最便宜的火星探測器。
看看印度網友是怎麼評價的吧:
1.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這讓印度感到尷尬啊,我們印度可是第一個進行火星探測的亞洲國家啊,而且一次性就成功了。印度要加油了,要不然被中國甩到太後面了
2. 如果把一塊破爛金屬扔到火星上算探測火星「任務」成功的話,中國在10年前就可以做到的。(吐槽上面那個的)
3.中國總是會把有用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中國正在積極地與世界分享科學信息。請記住,他們的玉兔2號月球車仍然在積極 探索 月球,還有他們的空間站。期待更多的信息和發現,在未來也與你和我分享。
4. 偉大的成就,祝賀中國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開啟了太空 探索 的新時代。首次嘗試就成功著陸,創造了 歷史 。功勞歸於中國科學家,要知道他們這群科學家還非常年輕,他們還能創造很多的奇跡。
5. 第一名是美國,第二名是中國;誰將是下一個登陸火星的國家?中國會是第一個把人送上火星的國家嗎?印度什麼時候能去月球取點土壤啊。
6. 到目前為止,這個火星車已經行駛了410米,中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收到了非常詳細的第一手數據,包括火星地表以下100米的溫度、氣候、探地雷達等。我希望火星車至少能存活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你們覺得呢,可是他的設計壽命只有90天。
平心而論,印度網友雖然吐槽了自己國家的火星探測計劃,但是在太空方面,中國和印度還是各有所長,比如印度在1988年就發射了第一顆遙感衛星,而中國到1999年才發射第一顆,直到近年來的高分遙感衛星計劃,我們在遙感衛星上的技術水平才追上了印度。而且在一箭多星上面的記錄還是有印度保持的一箭104星。
其實太空 探索 方面的競爭是良性競爭, 宇宙 探索 與人類 社會 的進步和科學技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無限遼闊的宇宙還是一個十分奧秘的謎,人類所知的世界在宇宙中只是滄海一粟,這個宇宙是需要所有人類無限的 探索 ,無限的去揭示其真相,需要 科技 不斷發展,不斷高尖,才有可能推進宇宙 探索 的工程,而 探索 宇宙所帶來的 科技 成果和 探索 宇宙發現的事物,以及太空中的實驗研究成果必將給人類以無窮的益處,不斷促進全人類 社會 的文明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