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印度國王後宮嬪妃等級
正一品:皇後
從一品:皇貴妃、(兩名)
庶一品:皙貴妃、嵐貴妃、卿貴妃、(各一名)
正二品:賢妃 良妃 淑妃 德妃 (各1位)
從二品:惠妃 姝妃 麗妃 昭妃 (各一名)
庶二品:清妃 怡妃 雪妃 盈妃 (各1位)
正三品:凌妃 蘭妃 嘉妃 月妃 (各1位)
從三品:芸妃 晴妃 宜妃 雨妃 (各1位)
庶三品:文妃 櫻妃 嬡妃 婉妃 (各1位)
正四品:昭儀、昭媛、昭容、昭容、(各一名)
從四品:貴儀、貴姬、貴媛、貴榮、(各兩名)
庶四品:淑儀、淑姬、淑媛、淑榮、(各兩名)
正五品:修儀、修姬、修媛、修榮、(各兩名)
從五品:德儀、德媛、德容、德華、德寧、德婕、德妤
庶五品:婉儀、婉媛、婉容、婉華、婉寧、婉婕、婉妤
正六品:明儀、明媛、明容、明華、明寧、明婕、明妤
從六品:充儀、充媛、充容、充華、充寧、充婕、充妤
庶六品:順儀、順媛、順容、順華、順寧、順婕、順妤
正七品:良儀、良媛、良容、良華、良寧、良婕、良淑、良娣
從七品:榮嬪、祥嬪、袇嬪、馨嬪、華嬪、沫嬪、
庶七品:德嬪、華嬪、楚嬪、惠嬪、千嬪、羽嬪、
正八品:夕嬪、菥嬪、蒻嬪、賢嬪、婉嬪、璇嬪、
從八品:芬儀、芬媛、芬淑、芬琴、芬惠、芬華、芬容
庶八品:薇儀、薇媛、薇淑、薇琴、薇惠、薇華、薇容
正九品:苑儀、苑媛、苑淑、苑琴、苑惠、苑華、苑容
從九品:芯儀、芯媛、芯淑、芯琴、芯惠、芯華、芯容
庶九品:倩儀、倩媛、倩淑、倩琴、倩惠、倩華、倩容
正十品:容華、容德、容欣、容憐、容瑾、
從十品:榮華、榮德、榮欣、榮憐、榮瑾、
庶十品:夢華、夢德、夢欣、夢憐、夢瑾、
正十一品:貴人、美人、才人、順人、
從十一品:淑人、良人、佳人、淳人、
從十一品:常在、衡在、和在、容在、
正十二品:昭訓、修訓、寧訓、敬訓、
從十二品:光訓、信訓、明訓、光訓、
庶十二品:妙柳、柔柳、麗柳
正十三品:御女、淑女、采女
從十三品:長使、少使、良使
庶十三品:寶林、御林、保林
正十四品:弘儀、麗儀、穆儀、肅儀、芬儀
從十四品:慎儀、曜儀、秀儀、祥儀、瑞儀
庶十四品:順常、順成、訓成、敬成
正十五品:媚儀、媚媛、媚容、媚華
從十五品:選侍、御侍、常侍、典侍
庶十五品:娙娥、承娥、婧娥、徽娥
正十六品:睦瑗、和瑗、頌瑗、浼瑗
從十六品:更衣、充衣、承衣、賢衣
庶十六品:華衣、婧衣、表衣、青衣
正十七品:婧明、悅明、雍明、宣明
從十七品:答應、承嫻、無涓、舞涓
庶十七品:睦婉、淑婉、德婉、敬婉
正十八品:溫儀、溫容、溫華
從十八品:蓉麗、欽麗、歆麗
庶十八品:德則、惠則、朵則
正十九品:茂儀 茂媛
從十九品:答應
庶十九品:娘子
正二十品:秀女
② 印度一男子娶39位妻子,全家181人住同一層樓,後來怎樣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先進,摒棄了不少落後的習俗,就比如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我們也時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畫面,對於男人們來說,能夠妻妾成群,自然是夢寐以求的,奈何因為現代社會法律的限制,只能安安穩穩的攜一人白頭。
雖然別人表面上光鮮亮麗 ,但他們背後所遇到的的困難和心酸是我們看不到的,在這個世上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磨難 ,而那些成功的人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有人追求榮華富貴 ,有人追求家庭和睦,那我們就應該像自己所期許的生活去努力奮斗。
人生中有許多的東西都會在不經意間流失 ,也沒有多少時間能讓我們來浪費,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 ,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不知,你嚮往齊奧納這樣的生活嗎?
③ 世界歷史上有幾個女皇帝如題 謝謝了
中國武周王朝(共1位) 武則天(690年—705年在位):即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皇帝;14歲進入唐帝國皇宮,因美貌和膽識為太宗所賞識,後與太子李治(後來的高宗)有染;649年太宗死,高宗即位,以先帝嬪妃身份入感業寺出家;651年奉詔重入唐宮;經過一系列宮廷斗爭,於655年成為高宗皇後,開始干預朝政,創垂簾聽政制度,稱「天後」(高宗稱「天皇」),掌握實際權力;684年其夫高宗死後先後立其子中宗和睿宗為帝,以皇太後身份臨朝稱制,繼續掌權;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遂革唐命,自立為女皇帝,稱尊號「聖神皇帝」,建立大周,史稱「武周革命」;705年因「五王政變」被迫內禪於皇太子李顯,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亦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死後謚號多次改動,其孫唐玄宗時定謚則天順聖皇後。她自從成為高宗皇後起就開始掌握最高權力直到退位,歷時50年;在位期間對外戰爭多數勝利,鞏固並拓展了中華帝國的版圖;開創殿試和武舉,發展了科舉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促進了農業生產;國家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武周之治」。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國伊蘇里亞王朝皇帝利奧四世皇後,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國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蘇里亞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奧四世死後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為帝,為皇太後,掌握實際大權;797年又廢兒子,自立為女皇;802年被廢黜,伊蘇里亞王朝告終。她是拜占庭帝國歷史上唯一使用陽性的男皇帝(希臘語:βασιλε,英語:emperor)而非陰性的女皇帝(希臘語:βασλισσα,英語:empress)稱號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稱「正統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與海倫娜皇後之女,皇帝羅梅納斯三世皇後,拜占庭帝國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後,夫羅梅納斯三世即位,她與心腹宦官約翰共謀,於1034年殺其夫,同年與出身微賤的帕夫勒戈尼亞人米海爾結婚,助其登位為米海爾四世;1041年米海爾四世死,她立侄兒兼養子米海爾五世為帝;米海爾五世圖謀將她排除,但她被忠誠於馬其頓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擁立,廢米海爾五世,作為馬其頓王朝正統嫡系與妹狄奧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餘歲之身與君士坦丁九世結婚,三位皇帝共同執政。 狄奧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與海倫娜皇後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國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馬其頓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與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為拜占廷帝國共主,三位皇帝共同執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與姐夫君士坦丁九世兩人執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後為單獨的女皇;無嗣,1056年臨終前指定米海爾六世即位,馬其頓王朝告終。 越南(共1位)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稱昭聖公主;1224年因惠宗長女順天公主已嫁,又無男嗣,乃立其為皇太女;同年權臣陳守度廢惠宗,立其為帝,時年僅七歲,實際權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陳日煚(即陳太宗),同年禪位於夫君,降為昭聖皇後,李朝為陳朝所取代;因無子嗣,於1237年被陳守度逼令太宗廢其後位,復稱昭聖公主;1258年太宗內禪於太子陳晃,是為陳聖宗,聖宗遂娶昭聖公主為皇後,為亂倫之舉,同年生子陳昑(即後來的陳仁宗);死後謚昭皇帝。她做過女皇,後又成為父子兩代皇帝的皇後,兒子也是皇帝,是越南史上的傳奇女性。 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共4位) 葉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羅斯帝國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後,俄羅斯帝國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為立陶宛一農民之女,在大北方戰爭中為俄軍所俘虜,旋為彼得一世所寵,成為他的情婦;1712年正式成為彼得一世的皇後;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後得到近衛軍支持,成為女皇。在位時間短,政治上無所建樹;她與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與此女長大成人,次女即後來的伊麗莎白女皇;死後無男嗣,令繼孫彼得二世繼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諾夫娜,俄國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羅斯帝國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與庫爾蘭公爵結婚,但不到三個月其夫死,遂以遺孀身份成為庫爾蘭女公爵,以後終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後無嗣,遂即位為女皇;在位期間長期對外用兵,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與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亦即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聯合對抗波旁王室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並取得勝利,但在南下進攻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第四次俄土戰爭)中受挫;以風流著稱,無後,令其甥孫伊凡六世繼位。 伊麗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羅斯帝國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其甥孫伊凡六世,自立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繼承人自居;在位期間鼓勵商業發展,使俄國經濟有所復甦;資助文學藝術創作,創建莫斯科大學和藝術院;對外參加七年戰爭,與法國和奧地利帝國結盟,對普魯士作戰屢屢獲勝;但她給貴族以特權,使廣大農奴處境更加艱難;亦以荒淫著稱,終身未婚,死後無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繼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葉卡捷琳娜大帝,全名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三世皇後,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本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於後來的彼得三世為妻;1762年伊麗莎白女皇死,無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為皇後,同年發動宮廷政變,廢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為女皇。其在位期間發動第五、六次俄土戰爭並取得勝利,擊敗奧斯曼帝國,吞並克里米亞汗國,獲得黑海的出海口;與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三次瓜分波蘭,使俄國的地位空前提高,成為地跨歐亞大陸的全世界最大帝國,故被尊稱為「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大帝」之一(另一個是彼得大帝);與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舊保守,反對法國大革命;亦以風流著稱,男寵眾多,兩個兒子(包括後來繼帝位的保羅一世)都有可能是她與男寵之子(因為其夫彼得三世沒有生育能力)。 日本(共8位、10代) (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所以推古天皇及皇極天皇應不在此列。) 推古女帝(592年—628年在位):欽明天皇之女,敏達天皇妹、皇後,崇峻天皇妹,日本歷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蘇我馬子殺害後被擁立為天皇;即位初立侄兒聖德太子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間限制貴族權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團訪問中國隋朝,開創飛鳥時代;屢次發兵朝鮮半島,討伐新羅,未果。 皇極女帝(642年—645年在位,重祚為齊明女帝,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後,孝德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後被權臣蘇我蝦夷擁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發動宮廷政變,滅蘇我入鹿,乃內禪於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後於次年重祚,而實權掌握在兒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統治後期奢侈揮霍,廣營宮室;在位最後一年發兵朝鮮半島,支援百濟,對抗新羅和大唐聯軍,未交戰先病逝。兩年後(663年),日本、百濟聯軍在白江口之戰中大敗。 持統女帝(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後,日本歷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後臨朝稱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於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內禪於其孫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統治期間日本文化得到很大發展,開始了白鳳時代。 元明女帝(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統女帝妹、兒媳婦,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親,日本歷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孫、也是兒子的文武天皇死後,由於其侄兒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內禪於其女元正女帝,為太上天皇;710年遷都平城京,開創了日本歷史上的「奈良時代」;715年內禪於女兒元正女帝,為太上天皇。 元正女帝(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與元明女帝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內禪,乃即位;724年內禪於其侄兒聖武天皇,為太上天皇。 孝謙女帝(749年—758年在位,重祚為稱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後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聖武天皇內禪,乃即位;758年內禪於遠房表弟淳仁天皇,為太上天皇,仍掌握實際大權;764年因藤原仲麻呂之亂,廢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間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國,是「奈良時代」的全盛期;晚年寵信道鏡法王,頗多弊政。 明正女帝(1629年—1643年在位):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和子之女,日本歷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後水尾天皇內禪,乃即位;1643年內禪於異母弟後光明天皇,為太上天皇。 後櫻町女帝(1762年—1770年在位):櫻町天皇之女,桃園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園天皇死,由於桃園天皇之子英仁(後來的後桃園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內禪於侄兒後桃園天皇,為太上天皇,繼續輔政。 印度帝國(共1位) 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1877年—1901年在位),即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之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屬印度皇帝,英屬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獲得「女皇」稱號的君主,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後即位為英國女王;1840年發動鴉片戰爭,擊敗大清帝國,簽訂《南京條約》,開西方列強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先河;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稱號;其在位期間英國空前強盛,經濟、科學、文學、藝術都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殖民統治方面,使大英帝國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第二個「日不落帝國」(第一個是西班牙帝國),被譽為「維多利亞時代」;如今世界上許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來命名的;其子女眾多,與歐洲各國王室聯姻,有「歐洲的祖母」之稱。 阿比西尼亞所羅門王朝(今衣索比亞,共1位) 佐迪圖(1916年—1930年在位):阿比西尼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衣索比亞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稱號是「眾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異母姐妹之子埃雅蘇五世繼位;1916年埃雅蘇五世被廢,遂即位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馬康南親王攝政並立為皇儲;後與攝政王在改革還是守舊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秘密策動前夫發動地方叛亂,但被攝政王鎮壓;1930年4月在驚恐中病逝;攝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亞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 追問: 英國不是也有嗎?
④ 67歲印度男子娶39個妻子,全家181人,如今一家人過得怎麼樣
早在1912年,我國就已經實行了「一夫一妻」制度。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更是對種制度習以為常,如今,「三妻四妾」早已不被法律允許,不過在印度、泰國等國家依舊實行一夫多妻制度。在印度,一位叫齊沃納的男子更是擁有了39位妻子。
不僅如此,齊沃納如今還不滿足家庭現狀,想要娶一些歐美妻子,讓自己的家裡變得有異域風情。當然,齊沃納的妻子們很贊成他的想法。盡管齊沃納的想法不切實際,但看到他的妻子們對他言聽計從,也令人十分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