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蒙古國對印度什麼看法

蒙古國對印度什麼看法

發布時間:2025-01-24 11:04:41

⑴ 元朝為什麼沒去攻列印度

1.從某種程度上講 蒙古馬的耐力和戰鬥力雖然很好 蒙古西征時有一支部隊為了追逐花揦子膜王子扎蘭丁到了印度河 但也還是不能打敗騎大象打仗的印度。

2.在征服了花揦子膜以後 大蒙古國宰相耶律楚材為了說服成吉思汗早日東歸,捏造了一個讓成吉思汗東歸草原的謊言 當時耶律楚材說在印度河流域出現了一隻神獸 口裡喊著貌似 「東歸」的聲音。當時蒙古正有意攻列印度 但當成吉思汗聽了這個謊言的時候 就決定班師 所以印度才逃過了被亡國滅種的危險。

⑵ 蒙元都打下了半個歐洲了,為何卻不列印度呢

在成吉思汗在位期間,曾經多次發動了對外侵略戰爭,征服的地域非常的龐大,西邊能達到黑海海濱,東擴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盡管帝國十分的龐大,但是有一點卻讓人很不能理解,蒙古的鐵騎征戰到了歐洲。但是卻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勁的印度王國,胸懷大志的成吉思汗怎麼可能放棄征伐一個離自己近而又富有的帝國呢?
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種叫甪端的怪獸有關。史料稱,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扎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的大軍並沒有攻進印度境內,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了印度境內,並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經過幾個月的盤查,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便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追擊扎蘭丁,還想乘機攻下印度這塊陸地。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戰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於是成吉思汗更加堅決地下令渡河南行,接應八剌,平定印度,盡快完成他的帝國大業。但為什麼強大的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很快撤軍了呢?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當年決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隊在攻到印度河時,遙見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這使得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遂命令將士准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怪獸發出響聲,酷似人音,彷彿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怪獸名叫甪端,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順應天意,沒有行進。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後,成吉思汗立即率軍返回了蒙古國。
從這段史實的記載來看,頗似一個神話,但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這也不足為奇。至於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估計應該是耶律楚材的牽強附會之辭,耶律楚材本有勸主早歸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他很可能借題發揮,假借怪獸的叫聲來規勸成吉思汗班師。當時的實際情況多半是這樣的。耶律楚材很可能考慮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討到好處,所以借怪獸之名假傳天意。那麼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蒙古兵的情況和當時印度的狀況。
蒙古國的確是個能征善戰的國家,它僅憑借著100多萬的人口和十多萬人的軍隊竟戰勝了擁有幾千萬人口及數百萬大軍的金國、南宋、花剌子模以及歐洲聯軍。蒙古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必然有它優越的條件。
首先,蒙古人的飲食習慣決定了他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適應。蒙古軍隊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為糧。也就是說,只要有供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給。其次,蒙古人好騎射,這不僅有利於他們在平地上作戰,而且也可以彌補糧草的不足。因為即使在戰爭中,一時缺乏馬乳和羊肉,他們還可以以射獵作為補充。在作戰中,蒙古騎兵就是依靠馬匹和畜群來補充給養的。這在後勤上大大減少了軍隊行進的輜重。在行軍作戰的過程中,糧草往往就是一個軍隊的咽喉,然而敵人卻很難遏制住蒙古兵的咽喉,這也就決定了他們比別人少一個致命的弱點。
但蒙古騎兵也有兩大弱點。一是善騎好射、策馬急襲的蒙古騎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顯得毫無用武之地,為了克服這一弱點,1220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水軍。有相關史料記載,在西征時,蒙古軍就曾在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騎兵渡過漠蘭河。但是另一個弱點卻是蒙古騎兵解決不了的,即他們先天存在的問題。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干寒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濕熱,不耐高溫。這一點在攻佔南亞、東南亞一帶的戰役中就已顯露無疑了。所以有人推測,真正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
根據記載,當時正值盛夏,暑氣逼人,蒙古軍隊只行進了數里路,就覺得氣喘神疲、汗流不止,有不少士兵還因中了暑不能行軍作戰。酷熱的氣候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頓時喪失了鬥志。而印度兵卻對這種氣候習以為常。迫於環境的限制,蒙古兵在這里完全失去了優勢,他們在印度這塊土地上再也沒有在高原草地上縱橫馳騁的氣勢和戰鬥力了。
氣候原因可能是促使蒙古軍隊折回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點很可能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戰象的可怕。
印度的大象很多,在那裡大象不僅可以用來勞作,而且人們還將大象組織成軍隊以協助戰爭,印度人對大象懷有很特殊的感情,他們稱呼大象為哈第。在印度人看來,這種動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徵。經過訓練,大象很容易就能成為人們的好朋友。而在戰場上,大象往往憑借它們的身高、體積和力量優勢佔領戰場的主動權。
高的戰象可達米,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樓可以居高臨下地向敵軍射箭、投槍。在眾多的動物中,大象力大無窮,而且又可以馴化,如果在戰場上排開象陣,那將會所向披靡。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事力量就已經依靠戰象了,現在出土的當時的錢幣上就有戰象的圖樣。據記載,孔雀王朝還支援伊朗王朝和亞歷山大大帝500頭戰象,幫助他們戰勝馬其頓王朝。
而戰象和戰馬的配合就更是天衣無縫,象馬並肩作戰,由象開道,戰馬就能沖鋒陷陣;而有了馬沖鋒,象就可以沖殺踐踏。根據印度文獻記載,當時印度的部隊包括四種,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才是馬兵、戰車兵、步兵。可見印度是將象兵放到了制勝的地位。如果兩軍交戰,蒙古騎兵很可能要遭遇象戰,蒙古騎兵將很難應付,這一點成吉思汗的後代就嘗到了印度象兵的苦果。
1397年,成吉思汗的後代帖木兒決定完成先祖的大業,排除眾議發兵印度。他先命令其孫賈汗吉率領三萬騎兵作為遠征軍的先鋒隊,賈汗吉在1397年成功渡過印度河,並於1398年5月攻佔了木爾坦。隨後,帖木兒親率十萬遠征軍,橫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了喀布爾。1398年9月,帖木兒特意選擇了當年扎蘭丁過河的同一地點渡過印度河,意為完成成吉思汗未完之事業。帖木兒與賈汗吉會師索特里粟河,然後繼續前進,一路上所向無敵,直到遭遇了印度的象兵。
當時印度軍派出了120頭戰象,每頭象的背上背負一個戰樓,樓內有戰士12~14人不等,他們以箭為武器,處在幾米高的戰象上可以居高臨下地從戰樓中向腳下和遠方的敵人發箭。印度軍的這種作戰方法蒙古人從未見過。蒙古軍隊的戰馬見到這等龐然大物,任憑怎麼鞭打也不上前。頓時軍中一片混亂,象背戰樓里的箭如雨飛,蒙古騎兵死傷不少,不得不馬上回頭撤退。帖木兒見識到了戰象的威力,他的進軍計劃遂被這種龐然大物打亂了。盡管之後他想出了用火攻的方式來制伏象群,但之前的戰斗在蒙古騎兵中已留下了陰影。所以說如果當初成吉思汗的騎兵強行攻進印度也勢必會遭遇象戰,那對於已十分疲倦的蒙古騎兵是不是致命的就不知道了。
沒有人知道蒙古騎兵要是強行攻進了印度,歷史將怎樣續寫,但最後成吉思汗決定從印度撤軍,從而保住了蒙古軍的主要力量,大元王朝最終得以在東方屹立才是真正的史實!

⑶ 成吉思汗橫掃歐亞,為何單獨沒有進攻印度呢

成吉思汗在位期間,曾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十分廣闊,西達黑海,東至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都征服到了歐洲,那為什麼唯獨沒有進攻離自己又近又富有的印度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印度戰象太可怕了。在印度有很多大象,它們不僅可以用來勞作,還可以組織成象兵協助作戰。在戰場上,經過訓練的大象憑借著它們的身高,力量優勢來占據戰場的主動權。高的戰象可達數米,這使得架在它背上的塔樓可以居高臨下的向敵軍射箭,如果在戰場上排開象陣,那將會所向披靡。

在當時的印度,是由象兵開道,再由騎兵、步兵沖鋒。可以想像,如果兩軍交戰,遭遇象兵,蒙古騎兵將很難應付。

⑷ 印度人是蒙古人的後代嗎兩者之間有沒有關系

印度人和蒙古人,這兩個概念在很多人看來應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相互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但其實在印度人眼中,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蒙古人的後代,這兩個看起來八桿子打不到一起來的人群,為何會有這樣的淵源呢?究竟在歷史上,印度和蒙古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系,印度人難道真的就是蒙古人的後代嗎?這件事情究竟要追溯到什麼時期,當時又發生了怎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當今的印度在國際上算是一個大國,它不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和我們一樣擁有著龐大的人口,而且它在當下也是金磚國家的其中一位,世界上發展迅猛的國家更是有它的一份。

或許我說的這些就是你對印度最深刻的印象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印度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裡,還有少許拿著印度國籍的印度人認為自己是蒙古人的後代。

這並不是印度人騰空而出的一個奇怪想法,有心的人從歷史資料里一查找就可以知道,印度這個國家早期曾被蒙古人佔領近300年的時光,所以當印度人號稱自己是蒙古人的後代時,並不是一個奇怪的言論。

1、印度軍隊戰敗,開始漫長的殖民生活

我們都知道蒙古國的騎兵隊是天下第一,這讓他們在廣闊的陸地上作戰可謂是沒有對手。所以蒙古國早在成吉思汗統治的時候,就有攻列印度的計劃。

可惜的是成吉思汗的鐵騎隊沒有見過以大象作為坐騎的象兵,印度人所騎的大象可謂力大無窮,它們早被馴象人訓練到可供駕馭,使得許多大象都有了戰斗的能力,成為在戰場上印度騎兵的重磅武器。

同時印度的地勢也並不如他預料的那般平穩,充滿了各種錯綜復雜的河流讓蒙古的騎兵無法施展自己的本事。再加上進攻印度的時候是盛夏,蒙古將士們頂著高溫還沒開始戰斗便滿身都是汗,堅持不住的人都直接中暑昏迷了。

這讓成吉思汗率領的軍隊戰鬥力受到了嚴重打擊,直接導致成吉思汗的首次進攻印度以失敗告終。

那麼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代,帖木兒和巴布爾都吸取祖宗的教訓,讓蒙古人民不僅逐漸適應了蒙古周邊的地形氣候;更是在時間的推移下讓蒙古的領地一點點地向印度地區延伸,並非成吉思汗那般直接攻打到印度的主要領地。

不同時期的帖木兒和巴布爾都曾帶兵進攻印度,也都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巴布爾回憶錄》的1525年,巴布爾向南出發進攻印度的邊界,第二年成功占據了德里這個重要城市,印度的諸侯聯軍對巴布爾率領的軍隊毫無還手之力,不到一年的時間,巴布爾征服印度的絕大部分地區,莫卧兒帝國正式建立。

從中可以看出,帖木兒只是享受作為勝者的愉悅感;而巴布爾則直接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兒王朝,開始了印度被佔領331年的殖民時光。

畢竟是巴布爾成立的莫卧兒王朝,自然管理這個王朝的重要人物主要都是他率領過來的蒙古人民。那些曾經輔佐印度君王的臣子們,巴布爾並沒有將他們全部殺了以絕後患,而是讓部分不順從莫卧兒王朝的臣子流放去了國家的邊境做苦力活。

其餘表現出忠誠的臣子則在王朝中另外給他們安排些悠閑的崗位,讓他們安然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既然朝堂都大換血,人民的生活更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是執法的官兵還是從商的普通人,蒙古人開始逐漸的占據了主要的地位,熟悉的面孔被帶有大鬍子的蒙古人取代。這讓想繼續過日子的印度人不得不開始與蒙古人打交道。

2、印矇混血兒的誕生,印度人開始認為自己就是蒙古人

印度剛剛被蒙古人佔領的時候,由於蒙古人長相粗獷又不修邊幅,與瘦弱的印度人一對比起來,顯得蒙古人看起來十分的兇狠。

在埃利奧特的《印度史》里,就有細致描寫蒙古人在當時印度人心裡的樣子——那時候他們的臉龐有著火一般的顏色,他們幾乎都戴著自製的羊皮帽,摘下帽子的頭發是極短的。他們的眼睛很不大卻包含著凶光,似乎可以將銅器穿出一個孔來。

由此可見,本身印度人就因為軍隊不夠強大導致國家被佔領而對蒙古人產生了恐懼的想法,害怕他們會利用勝者的優勢給印度人的人身安全帶來威脅;再加上身形的絕對壓制,使得印度人更加屈服於蒙古人立下的規則。

在蒙古人長達330年的殖民里,蒙古人民的豪邁與不拘小節的作風,讓蒙古人被越來越多的印度人開始接受。從排斥蒙古人的靠近到接受蒙古人與印度人聯姻,這個時間過渡的並不漫長。

蒙古男兒看慣了英姿颯爽的蒙古姑娘,漸漸的被溫柔體貼的印度女孩所吸引,雖然初到印度雙方的語言並不相同,但在長久的相處後也讓他們的言語和行為開始相通了。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和印度的混血寶寶就誕生了。這些父母不是同一國籍的寶寶自出生就是在莫卧兒王朝里,他們就認為自己也屬於蒙古人民的後代。

而這樣的想法就不同於父母均為印度人民的寶寶。在這些小孩的成長歷程里,父母灌輸的都是印度是被佔領的觀念,他們告訴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印度的子民,不能忘卻自己的國家。

但隨著被佔領的時間越來越長,混血的寶寶已經占據新生兒的絕大多數,堅守印度的信念早已開始動搖,取而代之的就是維護好莫卧兒王朝的理念。

這樣的觀念一直持續到1858年,英國、荷蘭等殖民國家在印度互相爭奪殖民地,最終英國成為最後的贏家,直接讓莫卧兒的皇帝成失去實權。185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稱號,成立英國所屬印度,莫卧兒王朝正式被推翻。

從它回歸至今也不過是過了不到170年的時間,比起被佔領的330年來看,在當下印度的偏遠地區里,還是有一些當初莫卧兒王朝的子民存在,他們的孩子就會是蒙古人的後代。

3、文化的相互融合、宗教的絕對寬容

根據史料記載,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印度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文明,它曾經到達繁榮的頂峰,卻在公元前2000年時短時間衰退,最終完全消失在人類活動足跡里。

在古時候,由於印度地處各個國家的邊界,因此就有很多的國家對印度進行入侵的行為。這些行為也為印度帶來了新文化,新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相互斗爭、相互融合,使印度文化展現了多元性。

由此可見,印度在早期就是一個擅於接受外來文化入侵的國家。巴布爾在印度建立莫卧兒王朝的這段時間里,蒙古人的大量涌進為印度帶來了繁多草原文化。在本土人民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也就接受了蒙古人與他們不一樣的行事作風。

對於在蒙古人統治的那331年裡,絕大多數印度人學會了喀爾喀蒙古語,並且一直將說蒙語的習慣保留至今。這些會說蒙語的印度人就可以認為是蒙古人在殖民時留下的後代了。

我們可以知道,印度是一個充滿了豐富的宗教色彩的國家,人人都有宗教信仰,並且它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每一角落。可以這樣說,在印度這個國家裡宗教起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

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商羯羅將佛教和耆那教的宗旨相互融合,將其發展並命名為印度教,據統計全印度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那麼巴布爾在統治這樣一個視信仰為生命的國家時,他將蒙古人民所信仰的薩滿教進行大肆宣揚,同時他也並沒有禁止這個國家的人民繼續信仰印度教,而是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去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信仰不同。

4、統治時期社會發展良好,各地人口迅速增加

印度國土面積不大但耕地面積充足,坐落在南亞大陸的它擁有溫暖濕潤的氣候,這給人民的耕作帶來了絕佳的先天優勢。巴布爾在統治時期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便鼓勵人們大興耕作由此帶動社會經濟。

在331年的和平社會環境下,經濟的繁榮直接讓各個地區的人口數量迅速膨脹。

同時,在蒙古人統治的331年時間里,蒙古人對印度的一些風俗習慣,比如:丈夫逝世了妻子要陪葬、允許兒童與成年人成婚等事件都保持禁止的態度;甚至他們還支持寡婦進行再婚,這使得部分印度人民更加認可蒙古人的統治手段。

結語

所以,在蒙古人對印度進行了長達331年的佔領時期,誕生了很多蒙印混血的孩子。再加上蒙古人不僅僅對本土的居民保持一種文化認同和宗教寬容的態度,而且提高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這些行為和結果就讓一些印度人一直到現在都認可自己是蒙古人後代的身份。

由此可見,要讓一個國家的人民認可自己的身份,一要能讓他們產生一種歸屬感,二要能讓他們處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社會里。就拿印度來說,那些自稱自己是蒙古後代的印度人,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沉澱和認同的。

閱讀全文

與蒙古國對印度什麼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與聖火令有什麼聯系 瀏覽:821
英國簽證激活郵件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52
印尼新增病例人數有多少人 瀏覽:473
印尼100元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703
越南為什麼送軍火 瀏覽:390
義大利面太硬怎麼煮才好吃 瀏覽:814
中國為什麼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瀏覽:170
到越南工作要哪些手續 瀏覽:397
寮國和越南哪個地方工資高 瀏覽:581
印度的文明怎麼樣 瀏覽:989
印尼考駕照到國內怎麼辦 瀏覽:965
澳洲機場快遞到中國多久 瀏覽:92
義大利有哪些足球俱樂部 瀏覽:679
美國距離伊朗有多少海里 瀏覽:189
印度打工一個星期能賺多少錢 瀏覽:721
中國大學生韓語怎麼讀 瀏覽:952
中國和伊朗足球什麼時間打 瀏覽:300
印度總統到底是個什麼 瀏覽:371
留學生來中國是什麼簽證 瀏覽:830
印度軍長有多少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