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河的流域地貌
印度河流域介於北緯24°~37°,東經約66°-82°之間。東北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介印度塔爾沙漠.西北為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脈,西南為俾路支高原,南臨阿拉伯灣。幹流的上游和左岸支流的上游均處於高山區。幹流下游和河口地區處於印度河平原。高山與平原之間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間盆地組成的復雜地形。平原區總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流經高山區的河流,山高谷深,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大沖積平原之一,面積約26.6萬平方公里,約占巴基斯坦國上面積的1/3;由喜馬拉雅山麓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東西寬度平均約320公里,最大寬度在旁遮昔平原,寬約560公里,最狹窄的地方為161公里。土地肥沃,是巴基斯坦最富饒的地方。
印度河平原的東部為塔爾沙漠的延伸部分,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沙漠稱為喬利斯坦(Choliston)沙漠,南部沙漠仍稱塔爾沙漠,面積均約3.4萬平方公里。印度河平原的西北抵俾路支高原的蘇來曼(Sulaiman)山脈。印度河平原以北緯29『為界,分為上印度河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上印度河平原為五河(薩特萊傑河、拉維河、傑納布河、傑赫勒姆河、印度河)匯合之地,有寬闊的河間地,一般高出河床5~20米,河道蜿蜒.河床不斷移動,洪水時帶來的大量泥沙,經常堆積成新的沖積層和淺灘。下印度河平原為明顯的河曲帶和泛濫平原。沿印度河兩岸築有河堤,堤距一般為19-24公里。下印度河平原的西部和南部是低窪地帶,為洪水經常泛濫之處。
印度河發源於海拔約5,500米(18,000尺)的西藏西南部。向西北奔流約322公里(200里),穿越海拔約4,572米(15,000尺)的查謨和喀什米爾東南邊界。在拉達克山列城下游不遠,在左岸接納其第一條支流札斯卡爾河。沿同一方向繼續奔流241公里(150哩)後,在右岸接納其著名支流什約克(Shyok)河。在與什約克河匯合後,直至科希斯坦地區,得到喀喇昆侖山、南伽山高原和科希斯坦高地山坡巨大冰川的補給。什約克、希格爾(Shigar)、吉爾吉特及其他河流將冰川融水瀉入印度河。由於這一地區如今的降水量不足以補給這些大冰河,可以相當肯定,喀喇昆侖山的巨大冰河是喜馬拉雅山脈上次冰期的殘餘。(「哩」為英里的舊稱)
希格爾河在伯爾蒂斯坦斯卡都附近從右岸注入印度河。吉爾吉特河為下方另一條右岸支流,在本吉(Bunji)匯入。順流數哩,左岸支流阿斯特(Astor)河匯入。後向西流,穿越喀什米爾邊界,然後折向南面和西南面,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在深達4,572~5,182米(15,000~17,000尺)、寬為19~26公里(12~16里)的峽谷中繞南伽山高原(8,126米〔26,660尺〕)邊緣奔流。小徑盤繞在陡峭的山坡上,從1,219~1,524米(4,000~5,000尺)的高處俯視河流,令人望而生畏。
印度河在流出這一高海拔地區後,在巴基斯坦斯瓦特與哈札拉地區之間成為一條湍急的山間河流,直至流到塔貝拉水壩(TarbelaDam)水庫為止。喀布爾河就在阿托克(Attock)上方匯入印度河,此段,印度河在海拔610米(2,000尺)的高度流淌,第一座鐵路公路橋凌空飛架。最後,在加拉伯克(Kalabagh)切穿鹽嶺進入旁遮普平原。來自東旁遮普平原最著名的5條支流--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河、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給予巴基斯坦和印度共有的那片土地以旁遮普(「五河之邦」)這一名字。
印度河在接納旁遮普諸河之水後更為寬闊,在汛期(7~9月)可寬達數哩。在海拔約79米(260尺)的高度奔流。河流這一段的緩慢速度導致積累起來的泥沙沉積在河床,泥沙從而高出這一沙原的平面;的確,信德的平原多數地區為印度河遺棄的沖積物形成。已經修築堤壩用於防洪,但偶或崩潰,於是大片地區被洪水摧毀。1947和1958年都發生過洪水。在洪水嚴重泛濫期間,河流有時改道。
印度河在特達(Thatta)附近開始進入其三角洲,散為若干分流,在喀拉蚩(Karachi)南-東南部的不同地點注入海中。三角洲面積為7,770平方公里(3,000平方哩)或更多,沿海岸延伸約209公里(130哩)。現存的和廢棄的水道使三角洲地面坎坷不平。海濱寬約8~32公里(5~20哩)的地帶在高潮期為潮水淹沒。 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乾燥與半乾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一年分為四季:12-翌年3月為東北季風季,氣溫低、降水少、濕度小;7-9月為西南季風季,降水多.雷暴多,濕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節;4-6月是東北季風向西南季風轉變的過渡期,又稱熱季,空氣乾燥、溫度高;10-11月是西南季風後退季,也就是西南季風向東北季風的過渡季節,降雨少,晝夜溫差大,但季節比較涼爽。
流域內最高氣溫在46℃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15℃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約300毫米。從河源至河口,印度河地區年降雨量在125~500毫米(5~20寸)之間。除了巴基斯坦山區部分外,印度河流域均在次大陸最乾燥的地區。西風冬季掃過上印度河流域,帶來102~204毫米(4~8寸)的降雨量--這對於小麥和大麥的生長極為重要。
流域山區降水形式主要是雪。印度河水的一大部分是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及融化的冰川提供的。季風雨(7~9月)提供其餘水量。印度河流域氣候包括信德和下旁遮普的半沙漠氣候與科希斯坦、罕薩(Hunza)、吉爾吉特、拉達克及西藏的嚴酷高山氣候。北部1月氣溫低於冰點,而在信德和旁遮普,7月氣溫最高約為38℃(100℉)。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是地球最熱點之一,位於上信德印度河西面,常常記錄到夏季最高溫度49℃(120℉)。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如今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表明,自文明發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後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1940-1975年的統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傑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立方米,以1974-1975年最小,為1184,64億立方米。徑流的年內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佔全年的84%。
據1924-1978年實測資料統計,印度河干支流發生了多次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為:1955年薩特萊傑河洪峰流量16891立方米/秒,其支流比阿斯河最大洪峰流量14160立方米/秒。1955年拉維河,洪峰流量19244立方米/秒;1957年傑納布河瑪沙拉站洪峰流量31120立方米/秒;1929年傑赫勒姆河曼格拉站洪峰流量31120立方米/秒;1942年印度河上游洪峰流量23122立方米/秒;1973年傑納布河洪峰流量28300立方米/秒,印度河下游洪峰流量30500立方米/秒,巴基斯坦淹地360萬公頃,受災人口800萬。1976年印度河下游,蘇庫爾站洪峰流量33988立方米/秒,相當於50年一遇洪水。1976年洪水淹沒了809萬公頃土地,沖毀房屋1000萬間以上,死亡425人。
② 印度河的發源地是哪裡
青藏高原。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匯流旁遮普地方之諸支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印度河文明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1947年「印、巴分治」,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河水歸兩國共同使用。為了避免糾紛,兩國在1960年簽訂了「印度河用水條約」,規定印度使用河水系總水量的1/5,其餘歸巴基斯坦使用。
印度河治理和開發的首要任務是灌溉。印度河灌溉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沿印度河兩岸狹小的地帶就已發展引洪灌溉。到公元五、六世紀發展到修建引水灌溉渠道。印度河流域的灌溉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採用漫灌方式和一般是常年灌溉,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使土地嚴重鹽漬化,影響農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