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1月20號印度火車出軌感想
當地時間20日凌晨3時左右,印度北方邦布克拉揚地區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火車出軌事故,14節車廂完全出軌,導致1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印度媒體報道稱,這是自2010年印度東部西孟加拉邦火車相撞致148人死亡後,印度發生的最嚴重的火車事故致死事件。
11月20日,救援人員在印度北方邦布克拉揚地區的火車脫軌現場工作。(新華社發,帕塔·薩卡爾攝)
事故現場一片狼藉:14節脫軌車廂綿延數百米,脫軌車廂被擠壓變形,有的車廂完全側翻在地,其中一列卧鋪車廂幾乎報廢;行李等物品七零八落,車窗玻璃幾乎完全破損,玻璃碎屑、鋼筋和零碎的火車皮散落一地;驚魂未定的倖存者在列車周圍的坡地上暫作休息,有的在整理行李,有的在包紮傷口,有的打電話報平安。哭泣聲,呻吟聲不絕於耳……
一名倖存的男乘客說:「列車劇烈晃動了幾下,所有人都被嚇著了。逃出來後我還看到幾具屍體和傷者,感覺就像做了場噩夢一樣,與死神擦肩而過。很慶幸我活下來了,我想盡快回到家人身邊。」
另一名抱著孩童的婦女比馬拉哭著說:「我當時正在哄孩子睡覺,突然一聲巨響,還有嘩啦啦東西掉落的聲音。我趕緊護好孩子,害怕東西砸到他。」
許多焦急的親屬也驅車趕到事發地和附近的坎普爾火車站,高舉著親人的照片,試圖盡快確認親人是否安全。
11月20日,救援人員在印度北方邦布克拉揚地區的火車脫軌現場工作。(新華社發,帕塔·薩卡爾攝)
事故發生後,印度國家救災應急部隊迅速派遣300多名救援人員和100多名醫療救護人員前往現場。印度陸軍和空軍共90人也陸續趕到增援。印度鐵道部部長蘇雷什·普拉布也趕來親自指揮救援工作。
在救援現場,工作人員用工具將車窗緩緩割開,救出受困的乘客;許多輕傷者在現場接受了包紮,然後乘坐公交巴士繼續下一段旅程;重傷者被官兵用擔架抬著送往救護車。
據統計,至少有30輛救護車在事發現場與醫院之間穿梭。許多附近村民自發來到現場施救,並用私家車送傷者去醫院。現場還有許多學生和志願者在維護秩序,疏導和安撫情緒激動的人群。
11月20日,救援人員在印度北方邦布克拉揚地區的火車脫軌現場工作。
負責鐵路事務的政府官員馬諾傑·辛哈對媒體表示,火車脫軌的原因可能來自鐵軌斷裂。印度鐵道部發布的信息顯示,發生事故的快速列車計劃從中央邦中部城市印多前往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列車出軌時正經過北方邦。
印度總理莫迪在自己的官方推特上發文,表達對事故的震驚和對受難者家屬的慰問。他說此次事故讓他「悲痛得無以言表」。蘇雷什·普拉布已下令調查事故原因,並說:「我們將對事故的責任人嚴查到底,絕不姑息。」
印度鐵路是世界上最大的鐵路網路之一。國營鐵路線路陳舊,年久失修,導致印度成為列車事故高發國家。
㈡ 印度火車載那麼多人不危險,那樣扒在火車上的,坐在車頂上的,難道不會掉下來嗎
印度火車載那麼多人很危險,那樣扒在火車上的,坐在車頂上的,也會掉下來。
掛票」作為印度鐵路運輸的一種特色,實際上是非常不安全的,「掛」在外面的乘客一不小心可能會摔下,甚至有可能滾到車輪底下而釀發慘案。另外在電氣化鐵路上,站在車頂的乘客還有誤觸帶有高壓電的電力線。在高速列車上則會被「吹」下車。因此我們看到很多視頻中「掛」滿人的列車速度都不是很高。
(2)為什麼印度有彎曲鐵軌火車擴展閱讀:
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攀爬列車都是被禁止的危險行為。而在印度則成為了一種特色。
在許多印度火車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不僅僅有車廂內的乘客,甚至還有更多乘客攀爬到車體外表搭乘列車。在印度爬火車成為了貧困人民遠行的無奈選擇,有部分乘客爬到車廂外部後手腳並用抓住支撐點,看起來人就像掛在車體外部,因此被中國網友們戲稱他們所購買的是「掛票」。
一般像火車等交通工具都是賣座位票(坐票),像中國這種人流多的地方還會推出站票。坐票和站票顧名思義,一個有座位,而一個無座位只能站著。「掛票」則是網上對於印度的火車運輸的一種稱呼。
火車、又稱鐵路列車,是指在鐵路軌道上行駛的車輛,通常由多節車廂所組成,為人類的現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機具,早期稱為蒸汽機車,有獨立的軌道行駛。鐵路列車按載荷物,可分為運貨的貨車和載客的客車,亦有兩者一起的客貨混運車。
火車是人類利用化石能源運輸的典例。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時速為5至6公里。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火車。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
隨著火車的普及,改變了人們騎馬(或以其他牲畜為主要動力)的出行方式。中國早期的火車車廂是綠色的,因此叫綠皮火車。
早期的傳統火車列車是由一至三節機車牽引若干車廂或車皮組成,現代的新型火車已經出現了多節車廂自帶動力的動車組列車,未來可能會出現磁懸浮列車。
㈢ 印度火車怎麼那麼擁擠
1. 印度火車的擁擠狀況與列車設施的老化密切相關。每年,印度鐵道部都會引入新式機車,一些旅遊列車也達到了現代標准,擁有舒適豪華的設施,但絕大多數列車仍然狀況不佳,設施陳舊。特別是,大量已服役數十年的蒸汽機車仍在使用。
2. 鐵路基礎設施的落後也是導致火車擁擠的原因之一。印度的鐵路系統從未經歷過全面徹底的改造。盡管近年來印度鐵路部門更換了約3000公里的鐵軌,但要更換全部6.3萬公里的鐵軌,還需要很長時間。印度鐵路缺乏統一標准,擁有4700公里的標軌鐵路、1.2萬公里的寬軌鐵路和剩餘的窄軌鐵路,這增加了更新改造的難度。
3. 鐵路信號系統作為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其落後程度令人震驚。在許多地方,仍然使用過時的「搖旗吶喊」方式,甚至在某些地方,工作人員只是按照時間表來控制道口。
4. 印度鐵路的彎道多和無人看守的路口也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彎道和人為因素是印度鐵路事故的主要原因。
5. 官僚主義也是火車擁擠問題的一部分。印度鐵道部是印度最大的行政機構,擁有150萬雇員。然而,在這個「大衙門」里,從高層人員的遲到早退到一線職員的玩忽職守,以及從列車晚點到辦事人員的拖延,官僚主義習氣十分明顯。
㈣ 印度高鐵打破世界紀錄!印度人卻選擇沉默,坦言:實在太丟人了,為什麼
縱觀中國歷史,在洋務運動時期也同樣出現過只照搬科學技術卻不重視思想變革的情況,但是迄今為止,中國之所以能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主要源於敢於正視自身的缺點與不足,並且絕不妥協,絕不放棄地作出改變和斗爭。
印度電影在近幾年發展的非常好,以反映國內社會現實出名。然而當娛樂行業都開始直面現實生活慘淡問題時,政府卻一意孤行,活在自己的美夢中。
如果印度政府繼續活在自己製造的美夢之中,不直面自己國家的問題,那麼其差距將會與其它國家越來越遠。總而言之,印度要實現「印度製造」和真正的「印度高鐵」,還有一大段路需要走。
㈤ 為什麼印度、印尼老是發生火車出軌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較弱,所以在交通方面很難選擇修公路和採取公路客運的方式,畢竟需要大量的汽油,而汽油又是極其昂貴的,在這樣的國家,汽油就是戰略儲備資源。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實惠、吞吐量大的鐵路運輸成為首選。而自然條件惡劣,因為這兩個國家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所以雨季較長降水較大。鐵路地基容易毀壞。人手不足又照顧不到全國需要,所以鐵路損壞嚴重。所以經常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