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印度軍工這么差
有這么幾個原因
1、缺乏規劃,好高騖遠
2、基礎工業薄弱
3、內部斗爭原因
原因1:缺乏規劃,好高騖遠。
以印度海軍為例,在研發孟買級驅逐艦的後續艦時這個問題就暴露無遺。當時俄羅斯提出過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使用頂板雷達和垂直發射的施利基導彈,造一款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驅逐艦,走小步快跑的路子。
如果印度人那麼做,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一款類似中國的168/169那樣的通用驅逐艦,而且技術更強一些
但印度人這時看到了中國最新的052C,上面有遠程導彈和相控陣雷達,於是印度馬上推翻了原有的決策,要不惜代價搞自己的相控陣,結果不用多少,到現在,加爾各答級還是船殼。
類似的還有LCA,LCA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印度走一次戰斗機設計的全流程,鍛煉隊伍,可印度現在宣布下馬了,這意味著之前的隊伍、積累全白費了。
參考中國經驗,項目下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隊伍散了。昔日611所的J9項目下馬,但人員有效傳承下來了,結果J9的成果在J10身上重生。
印度就像熊瞎子掰玉米,到頭來一個也沒留下。
原因2:基礎工業太過薄弱
軍工需要完整的工業體系作為支撐,印度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怎麼搞的出來?而且他們的指標要求又奇高無比,結果自然是下馬。
實際上這段彎路中國也走過,東風107、東風113、L9、Q6、轟8、055都是這么下馬的。
原因3:內部斗爭
印度不同黨派之間的斗爭是很厲害的,結果就是影響對外軍事合作和技術引進。看看他們的榴彈炮引進計劃就清楚了,幾十年了沒有更新。
Ⅱ 印度連子彈都造不好,為何能在22年前造出核武器
自從美國在1945年首次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戰場的時候,人們就逐漸知曉了核武器所帶來的威懾力,因此為了增強自身的綜合國力,眾多國家都先後研製出了原子彈。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前蘇聯,它在1949年成功爆炸了自身第一顆原子彈,接著是英、法、中,它們在蘇聯之後也相繼成功了。
對於要上戰場的士兵而言,子彈出現問題無疑是致命的,因此印度對自身生產的子彈也不是很放心,可能當時沒問題,後來突然出現問題。但如果反復檢查良品率的話,又太耗人力與時間了。
因此,對於印度而言,還不如連子彈一起買更劃算一些。所以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印度子彈用買的方式解決,主要是為了降低一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