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最近開啟武器買買買模式,為何其自己不實行國產
因為印度內部的武器研發是非常的糟糕的,糟糕到了讓印度的國防部門可以說是放棄了自己的國產,只能選擇開啟買買買買模式。畢竟想要將自己的武器裝備好,自己又不能製造,就只能到外面買了。
就在前不久,印度就花了大概35億人民幣去外面采購武器,其中就是主要拿來購買約16萬支步槍和卡賓槍,將這些武器去應對越來越強勢的巴基斯坦和東亞某大國。
然後就是印度的輕武器招標,印度國內也是號稱要自己的國產步槍——「英薩斯(INSAS)」5.56mm小口徑突擊步槍。這個步槍也和坦克一樣是一個萬國組裝貨。最為重要的就是自己還不能生產5.56毫米的彈葯,只能選擇從以色列引進子彈生產線。而且生產武器也是非常的慢,一年也就幾千把步槍。
❷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❸ 全球軍費開支第四大國的印度,實際的戰鬥力有多麼強大
1. 武器裝備
印度,作為全球軍費開支第四大的國家,其武器裝備之豐富令人矚目。印度大量購買了美國的F-16、F/A-18,俄羅斯的蘇-30、米格-29,以及瑞典的JAS-39等先進戰斗機。此外,還有法國的幻影2000、以色列的預警機、德國的Leopard坦克等。然而,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武器裝備在信息化、數據鏈兼容性等方面存在挑戰,有專家甚至指出,印度的部分先進武器的數據鏈和源代碼仍然掌握在原產國手中。因此,這些武器的實戰效能和數據一體化集成能力令人質疑。
2. 自主研發武器
盡管印度在武器自主研發方面投入巨大,但成果並不顯著。例如,歷經20年研發的阿瓊主戰坦克在部隊表現並不理想,存在諸多問題。而印度自詡能超越中國殲-10的LCA戰斗機,也尚未達到預期性能。此外,印度的核潛艇和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艦也面臨著技術和實戰能力的考驗。沒有堅實的工業基礎,自主研發先進武器對印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 戰斗精神
印度在獨立後,自認為是繼承了英國人的軍事思想和路線。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武器,使印度迅速成為所謂的軍事強國。然而,印度在歷次沖突中並未取得過真正的勝利。例如,在與中國的沖突中,印度軍隊的表現並不理想。有印度前將軍甚至表示,印度軍人的逃跑速度甚至超過了非洲草原上的斑馬。
4. 軍事人才
印度自詡為智慧民族,但在軍事技術學習和仿製方面,印度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俄羅斯之所以放心向印度出售最先進的武器,部分原因就是印度在技術仿製方面缺乏能力。印度在與俄羅斯、美國合作的軍事項目中,盡管有機會接觸先進技術,但印度人往往難以掌握這些技術。有美國航天局官員曾表示,中國人通過觀察就能學會並仿製先進裝備,而印度人即使手把手教學也難以學會。此外,印度軍人的素養和技術水平也反映在閱兵式上,與中國的精確協調相比,印度的閱兵式顯得有些混亂。
❹ 印度買武器裝備為什麼只買貴的呢
印度買武器裝備為什麼只買貴的呢?
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都進一步加快了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發展進程,目前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也就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其次就是印度了。印度從一個殖民地走向民族獨立,進而發展成為全球第四大軍事大國。印度之所以能夠成為第四大軍事大國,是通過購買,租賃,自行建造等方式發展起來的。其中一大部分武器裝備都是靠買來的。那麼印度哪來的那麼多錢購買武器裝備呢?而且不注重武器裝備性能,哪個貴買哪個呢?
其實印度之所以購買武器裝備,是因為印度的軍工業非常地薄弱,有消息稱印度的工業化其實還沒到30%,實現自主生產的可能性很低。雖然說印度有心改善本國的軍工業水平,甚至引進很多國家的生產線,但是印度的軍工業實在是不行,就算是建造好了也經常出現故障。對此,印度的武器裝備只能靠買了。
其實印度是真沒有錢來購買武器裝備。我們來看下印度的GDP。其實印度國內GDP總量是相當不錯的,比如2019年GDP總量僅次於美、中、日、德四國。但是如果要是按照平均的話,那麼印度人均GDP就是非常地少,只有2000多美元。現在的印度人民就連坐火車都是掛票,大部分人飢一頓飽一頓,連起碼的衣食住行都得不到滿足。看看底層百姓,賤民的生活狀況,就知道印度人民的生活連90年代中國人民的生活都不如。那麼,印度是哪來的那麼多錢買武器裝備的呢?
雖然說印度人均GDP不行,但是印度有著稱霸東南亞的野心,為了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每年拿出大量的財政買武器裝備,從航母到潛艇、軍艦、戰機等。印度在軍火市場,那是真捨得花錢,只要是貴的,印度不管多少錢都買。就比如購買的法國的陣風戰斗機, 一架陣風戰斗機的單價高達2.5億美元,雖然說包配套設施,米卡近程空空導彈、流星遠程空空導彈以及SCALP-EG遠程巡航導彈等,但是一台陣風戰機的單價根本用不了這么多。印度真可謂是人傻錢多。
其實印度根本沒錢買武器裝備,印度之所以有錢購買武器裝備,是因為錢基本上來自於基於GDP之上財政撥款,以及養老金,印度從國防養老金裡面扣除了一大部分錢用來買武器裝備。當然,這些錢也不夠,另外就是向購買的國家貸款,先向購買武器的國家交付一定的費用,然後再慢慢分期付款,並且交付巨大的利息等。印度這么做,就是為了能夠買到武器裝備,以此來提升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
那麼印度為啥買武器裝備只買貴的呢?難道印度不看武器的裝備性能,甘願做冤大頭嗎?其實這個就很簡單了。在當今世界上,要說武器裝備物美價廉的可能只有中國了,但是印度肯定不會向中國購買武器裝備。而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國家看到印度購買武器裝備了,肯定是往高價報,必須要宰印度一筆。印度也知道武器裝備的價格貴了,但是印度為了得到武器裝備,只能硬著頭皮購買這些武器裝備了。
總體來說,印度是想成為印度洋周邊的霸主,把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印度不惜一切代價來購買武器裝備。雖然武器裝備貴了,但是也要買。誰讓自己沒本事生產建造了呢。賣給印度武器裝備的國家就是就是抓准了印度不能生產出來才加價的。印度要想徹底改變,那必須要把國防工業壯大起來,要不然向哪個國家購買武器裝備,還是要狠狠地宰一筆的。
❺ 為什麼各國都會把軍火賣給印度
第一,印度買。印度工業基礎弱,軍事工業基礎更弱,現在都沒幾樣自己能製造的大型武器裝備,自己研製的飛機到現在都不能好好飛,坦克也凈問題,潛艇艦船更是不行,不買武器行么?有人買就有人賣,賺錢的事肯定有人干。印度也是來者不拒,什麼法國的飛機,俄羅斯的潛艇,英國的艦船、美國的雷達,看著不錯就買,根本沒有一個發展的思路,愣是給自己的軍隊整成了萬國造,給後勤補給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這是印度的原因。
第二,為啥不賣?賣印度裝備的國家和印度都沒什麼爭端,不像中國跟印度有這么多的領土問題,倆人還對夾在中間的小國說三道四,所以中國不會賣給印度軍事裝備,不能然他用咱們的槍來打咱們的人不是?印度也不會買,沒准你賣我的槍都動了手腳呢。
所以一個願意買,很多願意賣,就成了現在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