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尼西亞無電人口多的原因
利於農業生產。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位於東南亞的爪哇島上面,印度尼西亞的自然條件十分的優越,由於位於赤道上,所以降水非常的豐富,熱照充足。土地肥沃利於農業生產,能夠養活足夠多的人,也導致了該地區即使沒有電,也沒有很多人在這定居。
㈡ 如何看待印度境內所有村莊實現電力供應
印度境內所有村莊實現電力供應,這一消息乍一看似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深究之下,實則蘊含諸多矛盾與現實問題。首先,報道指出,雖然實現了村莊通電,但仍有大約1.63億印度人生活在沒有電力的環境中,這一數字相當於孟加拉國人口總數。這個事實似乎顛覆了人們對這一成就的期望,讓人不禁對印度電力系統的現狀產生疑問。
對於這一現象,有人可能會給出「線路修好了,但人們因貧困而無法使用」的解釋,但這顯然並不準確。在印度,貧困並非無法使用電力的唯一原因,因為這里存在大量的偷電現象。偷電問題的存在,表明了電力供應的普及並不意味著人們真正能夠享受到電力帶來的便利。
回到核心問題,為何會出現如此矛盾的情況?關鍵在於印度政府對於「村莊通電」的定義過於簡單,僅以10%的居民和公共設施接入電力作為標准。這種定義方式導致了表面的電力普及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巨大差距。在印度,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戶戶通」,即確保每一個家庭都能享受到電力供應,而不僅僅是滿足於完成形式上的村莊通電。
對比其他國家的口號,如中國的「村村通,戶戶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者之間的差別。中國的口號強調了從村到戶的全面覆蓋,旨在通過電力工程的接入,服務於精準扶貧的社會責任。相比之下,印度的「村村通」更多地聚焦於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未能充分考慮電力真正惠及每一個家庭的深層需求。
印度政府對此也有所反思,前電力秘書P Uma Shankar表示,村村通的實現意味著電力供應基礎設施已到達村莊的部分區域,接下來應集中力量提供家庭用電連接,並確保足夠的電力供應。這一表態揭示了印度在電力普及道路上面臨的挑戰,以及對「戶戶通」這一最終目標的重視。
總之,印度實現村莊電力供應的成就在實際應用中暴露了諸多問題,尤其是與真正的「戶戶通」目標之間的差距。這一現象提醒我們,在追求電力普及的同時,更應關注電力是否真正惠及每一個人,以及如何通過政策和措施確保電力的公平、有效分配,從而解決長期存在的電力短缺問題。
㈢ 2025,印度人口將超中國成世界第一,地球到底能承載多少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束,中國人口數量14.1178億!放眼全球,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就只有中印兩國,盡管中國人口增長有所放緩,但印度卻沒有,當前人口已經接近14億,並且還在高速增長,預計10年內鐵定超過中國!
這延伸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有說法人類靈魂會轉世出生,那麼這些多餘的靈魂又是從哪來的呢?
㈣ 印度尼西亞無電人口較多的原因
印度歷山尼西肢橘中亞無電人口較多的原因是缺電嚴重,對進口煤炭資源發電依賴嚴重。
電力短缺的問題,在印度尼西亞的偏遠地區十分普遍伍侍,尤其是小型島嶼眾多、人口較為稀少的印度尼西亞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