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人到底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到底是多種族人。
印度人()Indian)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度把人們分為四個種姓:最高一級是婆羅門,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祭司逐漸不受重視,潔凈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
第二級為剎帝利,《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剎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第三等級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人
② 印度人是多種族人嗎
印度人是多種族人。
印度位於南亞地區,印度主要的人種是白色人種,印度的南部還分布有黑色人種,也有不同人種間通婚形成的混血人種。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語言
印度-雅利安語支及達羅毗荼語系輪裂純分別為印度主要語支,分別占總人口的74%及24%,其他語言則屬藏緬語族、南亞語系,印度未訂定國語。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約30%人口使用,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或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英語在教育方面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中等及高等教育。
另外還有其他21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源雀言,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馬臘咐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喀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語、曼尼普爾語等,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