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首富阿達尼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二,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阿達尼是印度國內最大的基礎設施企業阿達尼集團的創始人。該集團經營著一系列業務,包括近年
來蓬勃發展的港口和煤炭。
其中,煤炭生意是阿達尼集團最核心的業務之一,目前阿達尼集團幾乎壟斷了印度煤炭的進口貿
易,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當前,阿達尼集團擁有7家上市公司,部分公司股價自20年以來累
計漲幅超1000%,阿達尼企業有限公司的股價2022年上漲了115%以上。所以,這位煤老闆的身家也是水漲船高。
據彭博億萬富翁最新數據顯示,塔姆·阿達尼的凈資產達到14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萬億元),
連續超過奢侈品教父、LV總裁貝爾納·阿爾諾、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僅次於特斯拉CEO埃隆·
馬斯克 (2639億美元),成為了第一位闖入該榜單第2名的亞洲人。
要知道,在2022年,阿達尼在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排名僅為第14位。
更早的20年,其個人財富凈值僅為65億美元,如今已升至1468億美元,短短2年間的累計漲
幅高達21倍。便賺取了高達6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00億元),粗略計算,年內
阿達尼日賺17.5億元。
這財富上漲速度,簡直殺紅了眼。
五、國企的責任的首要責任是保障國計民生,不是賺錢,最典型的莫過於剛過去的四川限電,
寧願把賺錢的工業用電停了都要盡量保證居民用電。
而前者科技壟斷中前期有可能實現,但是一旦到了危及國計民生的這一步,國家必然要下場管理
的,不管是阿里騰訊網路,還是華為,只要大到公司的利益決策能影響到國計民生,必然是要管
控、進駐黨組、乃至收歸國有。
所以印度首富登頂全球第二,基本可以視為是靠著印度人民的血淚堆上去的。
於中國,我只希望中國人永遠也不要出現這種登頂富豪排行榜的所謂富豪。
Ⅱ 印度首富高塔姆·阿達尼超過LV董事長成全球第三大富豪,什麼來頭
印度首富高塔姆·阿達尼超過LV董事長成全球第三大富豪。高塔姆·阿達尼現在個人資產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由於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沖突,因此高塔姆·阿達尼所經營的企業產品價格大幅度飆升,他也從中謀取了更多的利潤。
在眾多的領域當中,有一個叫做阿達尼綠色能源有限公司讓阿達尼賺的盆滿缽滿,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棵搖錢樹。在高塔姆·阿達尼的公司里,基本上都可以見到他的家人,都擔任著重要的職位。同時高塔姆·阿達尼和印度領導人的關系異常密切,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他們紛紛覺得高塔姆·阿達尼從這樣的關系中獲取了大量的利潤以及機會。
Ⅲ 「印度巨頭」信實工業集團:哥哥亞洲首富,弟弟百億老賴
根據印度商務部的數據, 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777億美元,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國。
作為地緣關繫上的鄰居,中國和印度的經貿合作看起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即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與中印關系惡化的情況下,中國仍然超過美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可見中印雙方在經濟上的聯系之牢固之深厚。而在未來,隨著疫情局勢好轉與雙邊關系的回暖,中印經貿關系想必會進一步發展。
因此,我們接下來會寫一寫印度的大型商業集團與初創企業,以了解我們重要的貿易夥伴們。而提起印度商業,稍微有點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印度首富安巴尼以及他的信實工業集團。
為什麼第一個介紹信實呢? 因為它是印度市值最高的公司, 其影響力仍在不斷擴大,而脫胎於它的兄弟公司卻拖欠中資銀行上百億不還,除此之外還有觀眾喜聞樂見的「豪門分家產大戲」。
倒賣香料起家,政商結合發家
上世紀60年代,德魯拜·安巴尼和他的堂兄在孟買創立了信實工業集團的前身--信實商業公司。其辦公室僅30平米,總資產只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以及三把椅子。信實商業一開始從事的是:從阿拉伯國家葉門進口聚酯紗到印度,從印度出口香料到葉門,說白了就是倒買倒賣。
葉門是老安巴尼獲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地方。
1948年,老安巴尼和堂兄來到葉門亞丁港,在殼牌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安巴尼發現當地硬幣的含銀量的價值居然高於其面值,隨後他決定把這些硬幣鑄成銀條賺取中間的差價。葉門政府很快發現市面上的硬幣迅速減少,並派人調查此事。老安巴尼的賺錢大計敗露,被遣送回國。也就是在亞丁,老安巴尼有了第一個兒子,未來的亞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
靠著和供應商建立的良好關系,老安尼成功說服他們把具有壟斷性質的香料賣給自己。單這一門生意,信實商業就能從中獲得2倍的利潤。在老安巴尼的努力下,信實商業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老安巴尼的朋友曾形容他是一個和藹可親但又有極端冒險精神的人。 很快,他就不滿足於當前暴利的生意。
1965年,老安巴尼與堂兄分道揚鑣,隨後創辦了信實工業公司。他認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並通過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當時,信實工業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多達120萬美元。
1975年,信實工業的利潤增長高達700%;1977年,公開上市,募集了180萬美元的資金。 到1979年,該公司年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商。
政商結合是印度大企業慣用的商業手段。老安巴尼贏就贏在將寶押在有著「印度鐵娘子」之稱的英迪拉·甘地身上。 在印度大選中,他給予英迪拉資金上的全力支持。而英迪拉上任後,印度政府給予信實工業一系列的優惠。巔峰時,這家公司控制了全國紡紗業產能的50%。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還同意了信實工業各種擴張的請求,相繼獲得了電力、通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天然具有壟斷性質的國計民生行業的經營許可。
1996年,信實工業成為印度第一家獲得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評級的私營企業。
到21世紀初,信實工業已成為印度最大的企業。 2004年,信實工業總營收為170億美元,佔印度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5%;其毛利潤達25億美元之巨,幾乎是當年所有民營企業利潤的30%;全國多達四分之一的股民持有信實工業股票......
西方媒體稱老安巴尼在印度創造了一個美孚、通用和AT&T的綜合體, 安巴尼家族就是印度的「洛克菲勒家族」。 很多印度人開玩笑地說,印度最大的政黨就是信實黨。
親兄弟反目,豪門分家產大戲
老安巴尼第二個兒子阿尼爾·安巴尼1959年出生,比哥哥穆克什·安巴尼小兩歲。阿尼爾曾在采訪中表示,父親會帶他們進行「激勵性郊遊」,如果完成徒步10公里,會獲得一盒芒果,但也會因為在客人面前表現不好而受到懲罰。不知道是不是老安巴尼讓兩兄弟從小保持競爭,最終才導致兄弟反目,引發轟動整個印度的「分家產」大戲。
1980年,雖然有塔塔集團、阿蒂亞·比拉集團等40多家大型企業的激烈競爭,信實工業仍獲得了滌綸生產資質。為了幫助建造工廠,老安巴尼將正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穆克什叫了回來。1983年,阿尼爾從沃頓商學院畢業後也開始幫助父親打理集團日常事務。
在1986年的第一次中風後,老安巴尼開始逐步將信實工業的的控制權交給穆克什和阿尼爾,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穆克什和阿尼爾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2002年6月24日,老安巴尼再次中風,並於7月6日去世。曾三度出任印度總理的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緬懷道: 一個普通的印度人在進取精神的激勵下,在決心的驅動下,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實現什麼?這個國家剛剛失去了標志性的證據。
猝然離世的老安巴尼並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也沒有像很多西方家族創始人一樣為子女建立信託,分配自己的財產,這為安巴尼家族日後的分裂埋下伏筆。
按照當時的《印度繼承法》規定,男性後代享有相同的繼承人權益(2005年修訂為女兒也是共同繼承人)。但在印度傳統里,長子仍擁有繼承大部分遺產的權利。更何況穆克什幾乎完整參與了信實工業的高速發展,外界普遍認為穆克什成為新掌舵人幾乎沒有懸念。
作為長子,穆克什很早便受到父親的重用,16歲時就隨父親打理生意。為信實工業奠定堅實基礎的紡織工廠從零開始建立時,穆克什就在老安巴尼身邊幫忙。後來,穆克什成立了信實通訊,24歲時又負責建造了帕塔爾甘加石化廠。 可以說,穆克什讓父親的紡織工廠發展到了難以想像的高度。
而阿尼爾也不是紈絝子弟,沃頓商學院畢業後,他進入集團主要負責投融資,發揮其非凡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眾富賈名流中如魚得水,儼然成為公司的對外代表。同時他也積極開拓移動通信和電力業務,在集團有不小的影響力。
2004年起,阿尼爾就多次向穆克什抱怨自己被排除在集團重大決策之外,甚至暗示兄長操縱董事會。他氣憤地說:「現在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努力鞏固父親留下的事業了,這種變化讓人悲哀。」
2004年11月22日,穆克什在給公司全體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稱,他將全權負責信實工業集團事務,集團所有權問題已得到了妥善解決。被徹底激怒的阿尼爾向董事會遞交了長達500頁的報告,歷數了穆克什的種種管理不當,指責穆克什作假賬,甚至將其告上法庭。
這場家族內訌一度成為印度各大媒體最熱衷報道的花邊新聞,兄弟倆在電視上的相互攻擊和謾罵甚至成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2005年,兄弟倆的矛盾終於全面爆發。這場兄弟間的豪門恩怨甚至驚動了當時印度財政部長P•奇丹巴拉姆和總理辛格親自出面調停,但也無濟於事,整個印度經濟也因此受到波及。
2005年12月,在母親科姬娜的調解之下,穆克什和阿尼爾最終敲定分家協議。根據協議, 穆克什得到信實總資產的30%, 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石化、煉油和製造; 阿尼爾同樣得到了30%的資產, 接管了電力、電信和金融服務。科姬娜保留了30%的信實股份,其餘10%在老安巴尼的兩個女兒之間平分。協議中還規定,雙方將把對方在自己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完全清除,同時 二人各守本業,即便新拓市場,也不得在10年之內直接相互競爭。
分家後,穆克什仍使用信實工業集團的名稱,而阿尼爾則將分到的公司裝入新成立的公司,取名為信實集團。據說這是他們母親的意思: 合力做大做強「信實」這個金字招牌。
豪門恩怨的落幕也給印度股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協議達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漲,信實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很多印度人預測,分拆後的信實工業集團競爭力下降,安巴尼家族會就此走向沒落,然而現實卻頗具戲劇性。
分家後的信實工業和信實集團在穆克什和阿尼爾分別帶領下,於各自的領域大展拳腳。在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兩兄弟同時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弟弟阿尼爾以420億美元排名第六。
但從2009年金融危機後,阿尼爾成了「財富縮水最快的人」,資產縮水近300億美元,降至120億美元。
十年後,哥哥穆克什的信實工業愈發強大,勇奪亞洲首富的寶座。而阿尼爾則每況愈下,不但破產,還拖欠中資銀行上百億貸款,差點入獄。
哥哥亞洲首富,弟弟百億老賴
關於穆克什·安巴尼已經寫的很多了,簡單概括就是「守業出奇」,守住主業能源石化等,積極發展新業務---通信服務和電商。(穆克什旗下的電信服務商Jio,成立於2015年底,所以他信守了十年不競爭之約。)據《福布斯》報道,截至2021年7月9日,穆克什是亞洲最富有的人,凈資產為786億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13。
這里我們主要說一說阿尼爾的失敗之路和欠錢不還的老賴之路。
實際上即使兩兄弟分家後,爭斗仍在持續。先是阿尼爾指責穆克什違背天然氣供應協議,並在2008年向穆克什提起了 21.2 億美元的誹謗訴訟。同年,穆克什破壞了阿尼拉的信實通訊與南非第一大電信公司MTN的合並。
2009年,阿尼爾公開表示:信實工業想盡辦法,甚至用上不得檯面的招數,破壞信實集團的生意,實在貪得無厭。
而2016年後, 穆克什創辦的電信運營商Reliance Jio更是大打價格戰,直接迫使包括阿尼爾的信實通訊在內的十多個電信運營商退出市場。 2017年12月,信實通訊沒能出售給Jio,走上破產之路。
作為信實集團核心之一的信實通訊的失敗只是阿尼爾帝國坍塌的一隅。實際上從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信實集團就開始加速墜落。過去,乘著印度經濟發展的浪潮,信實集團利用寬松的信貸環境,為旗下龐大的重資產型企業募集了巨額貸款。而當印度經濟放緩時,信實集團多項投資都面臨現金流枯竭。
2020年5月22日,倫敦高等法院商務法庭判決阿尼爾·安巴尼21天內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三家銀行支付7.16億美元欠款,同時裁定75萬英鎊的法庭費用應由敗訴方阿尼爾•安巴尼承擔。
但阿尼爾在庭上辯解稱未償還貸款屬於信實集團,自己個人並沒有簽署個人擔保,而且自己現在一分錢沒有,已經破產了。中資銀行律師代表表示, 阿尼爾先生過著奢侈的生活,他不僅購買了一艘遊艇,還花巨資買下一架小型飛機和多輛豪華 汽車 。
雖然阿尼爾個人已經破產,但其領導的信實集團旗下仍有6家上市公司:信實基建、信實電力、信實資本、信實海軍工程(沒錯,信實集團是印度第一家有造軍艦資質的民營企業)、信實通訊以及信實醫療。阿尼爾多年來拒不還錢,可以說是非常惡劣了。
阿尼爾為什麼會欠中資銀行這么多錢?這要從2010年說起。2010年10月,信實集團旗下信實電力向上海電氣集團訂購了價值上百億美元的電力設備,這是當時中印之間簽署的最大的商業合同之一。當時的印度經濟飛速發展,似乎是海外業務拓展的好地方,因此數家中資銀行為這筆交易提供了約10億美元融資。
2010年12月,信實通信從國開行獲得了19.3億美元,但其中大部分資金都被用於償還短期債務。2012年,信實通信從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行又獲得13億美元貸款,這筆貸款也被用於償付到期的美元可轉債。
這實際上就是,借新錢還舊債。事實上,信實通訊當時的境況已經不太樂觀。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信實通信凈負債近70億美元,其凈負債已達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4.4倍。
2019年6月,信實通信公布了破產後的債權人名單,其中, 拖欠中資銀行債務高達人民幣約150億元。根據信實電信破產清算方案,三家中資銀行損失約600億盧比(約60億元)。
而在此前的2018年5月,阿尼爾曾陷入另一場法律糾紛,甚至差點坐牢。當時印度最高法院表示,如阿尼爾不按時向愛立信印度部門支付57.1 億盧比欠款,則將面臨三個月的牢獄之災。隨後,哥哥穆克什伸出援手,幫弟弟還清了債務。阿尼爾發表聲明,稱感謝兄嫂的及時幫助,證明了強大家庭的重要性。
在近二十年的緊張關系之後,安巴尼兩兄弟關系似乎有所緩和。印媒甚至猜測,風雨飄搖的信實集團可能會被信實工業集團收購,兩家集團重回一家。
鮮為人知的是,阿尼爾旗下的信實 娛樂 和斯皮爾伯格領導的夢工廠有著多年的合作。雙方一起製作了很多廣受好評的電影,包括《幫助》、《間諜之橋》、《林肯》等。 不知道在簽下分家協議的那一刻,阿尼爾是否想過,哥哥穆克什可能是那個結束南北戰爭的「林肯」呢。
Ⅳ 印度首富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富豪,他到底是何許人也
彭博全球億萬富豪實時排行榜是彭博社的一個服務板塊,區別於著名的福布斯、胡潤等著名排行榜,彭博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實現每天對富翁的資產狀況作出即時更新。 近日,印度誕生了世界第二大首富!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印度富翁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超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成為僅次於馬斯克全球第二大富豪, 目前阿達尼的財富超過1460億美元,僅次於馬斯克的2600餘億美元。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阿達尼甚至開始了進軍金屬,紡織品,農產品,電力,農業等相關業務。並且他的電力公司所做的又非常的出色,在印度還成為了最大的火力發電商,阿達尼通過不斷的鞏固和擴張自己的資產,已經漸漸成為印度最頂級的交通和能源企業。
同時在新冠疫情盛行期間,由於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農產品民族矛盾等等印度的經濟發展陷入了滯留狀態。阿達尼卻積極收購國外資本,在印度進行降價變成優質資產,在俄烏戰爭中,阿達尼又成功抓住了全球大宗能源貨物上漲的機遇,大量進口來自俄羅斯的煤炭,還被冠以了亞洲煤王的稱號,隨著煤價電價的瘋狂增長,阿達尼的個人財富也迎來了級別增長。可以說阿達尼是創造了一個財富神話,這些都和他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Ⅳ 亞洲人首次進入全球富豪前三!印度的阿達尼都經營哪些企業
大家知道,全球首富的位置,一直都由歐美國家占據,但今年卻和往年不同,有一個亞洲人竟然進入了全球首富前三名。這個人就是印度的阿達尼,阿達尼的凈資產已經達到了146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萬億左右。為何阿達尼就能擠去全球首富前三名,他究竟經營著哪些產業,才讓自己如此“豪橫”?
如今很多國家受到疫情影響,經濟持續低迷。但對於阿達尼來說,他是一個特例,他的機場、運輸、港口等產業還因此都不同程度地拿到了國家的補助,這些讓他單在2021這一年時間就增長財富427億美元。對於阿尼達個人來說,可能這些都是他賺取財富的契機,但對於印度人民來說,無非是水深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