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洋洲位於什麼板塊
大洋洲位於印度洋板塊。
印度洋板塊(Indian Ocean plate)為大板塊,又名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印度洋板塊形成於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
大洋洲(Oceania),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大洲。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大洲,位於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
地質地貌
大洋洲橫跨印澳板塊、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三大板塊,區內從太古宙至今經歷了漫長的構造演化歷史。根據區域地質特徵,該區可劃分為3個一級構造單元,即澳大利亞中西部前寒武紀克拉通、澳大利亞東部古生代造山帶和環太平洋中新生代島弧區。
12個二級構造單元和40個三級構造單元。大洋洲的地質構造特點,主要表現為古老的大陸部分地殼相對穩定,新期形成的島嶼部分構造活動頻繁,地體發展自西向東由老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