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拉伯數字最早由古代印度的婆羅門式數字演變而來,那麼古代婆羅門式數字的當時形態是什麼樣的
古印度數字的寫法如下圖紅框內:
㈡ 阿拉伯符號是什麼
阿拉伯符號是1,2,3,4,5,6,7,8,9,0。拉伯數字Arabicfigures,又稱印度數字由0,1,2,3,4,5,6,7,8,9共十個計數符號組成,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的起源
公元3世紀,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阿拉伯數字是印度發明的,之所以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是當時印度國家影響力非常小。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算籌」,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20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