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火車核載1700人卻有5000人等車,火車超載有安全隱患嗎
火車超載是有安全隱患的。
行車上路,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安全!一切會對安全行車形成威脅的行為,都屬於安全隱患,這其中,車輛超載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客運車輛(包括各種客運車輛及家用車等)超員還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都屬於「車輛超載」范疇。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70%的道路交通事故都是由於車輛超載所引發,而載重貨車超限超載的道路交通事故率更是達到80%以上,50%的群死群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都與車輛超載有直接關系。可以說,車輛超載已經成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殺手」,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火車是單獨行駛,不像汽車在路上車多,超載後很危險,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所以在我看來,如果在火車的載重范圍之內,超載是可以的,但像印度火車這樣,直接三倍的超載人數,是肯定會有安全隱患的。
『貳』 常龍雲《火車,一九八五》
火車,一九八五網傳印度火車超載圖,奇景嘆為觀止,勾起我對乘火車的遙遠記憶。那是一九八五年,我第一次乘火車,從巴山南麓達縣到蜀水之濱成都,穿越千里巴蜀。
煙花三月,蜀水之濱滿眼春,而巴山還像一條冬眠的大蟲,蜷縮在冰雪裡醒不來。高山頂上殘雪皚皚,戴著一頂頂破銀盔似的。風夾著融雪的深寒,呼嘯著從山上撲下來,掃盪著火車站廣場。
昨天正月十五,過罷元宵節,人們如遷徙的候鳥,紛紛飛往各地。火車站人山人海,候車的袖手縮脖,趕車的行色匆匆。我在廣場溜達,背著棕色馬桶包,豎起衣領擋風禦寒。我不時摸摸貼身口袋裡的車票,生怕不小心弄丟了,甚至掏出來看看,唯恐搞錯了時間和車次。雖是一張站票,買到就算運氣好,如果運氣繼續好,還可能搶到座位呢。
第一次乘火車,第一次遠行,我太興奮了,興奮讓人急迫,下午三點多的火車,上午十一點就趕來。在山溝溝長大,火車對我來說近乎神話,如同孫悟空駕跟斗雲,只聽歌里唱過:嗚,轟隆隆隆隆,車輪飛,汽笛叫,火車向著韶山跑……
我曾幻想乘火車壯行遠方,去繁華大都市上大學。命運弄人,一所本地大學錄取了我,遂與火車無緣。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大山深處教書,離火車愈來愈遠。夢想在,希望就在,希望之光會把人生照亮。二年後,我調入達縣黨校工作,接著赴成都的省委黨校學習。乘火車壯行的機會,雖然姍姍遲到,終歸還是來了。
總算等到剪票進站了。剪票口人如狂潮,人人使出吃奶的力氣,拚命向前擠。鐵柵欄吃不消,吱嘎 *** ,搖搖欲倒。剪票員不時瞋目怒叱,不要擁擠!吼聲被人潮聲淹沒,如一滴水落進急流。進去的乘客往站台飛奔,似乎慢一步火車就開走了,實際上火車還沒到站呢。也有沒跑的,熱鍋上的螞蟻樣焦急,跳嚷著招呼剪票口外的同伴。我裹在人潮中,有力使不出,任憑人潮推涌著前移。
過了剪票口,我也禁不住往站台飛奔。站台上,乘客筍子般密集。看似沒有盡頭的鐵軌,靜卧黑色枕木上,泛著森森寒光。融雪寒氣中飄盪著煤煙味。挎籃小販在乘客間穿來繞去,叫買叫賣。忽聽有人高叫,來了來了!果然腳下震動,人們齊刷刷扭頭伸脖看,被無形繩索吊起來似的。軌道那頭,黑煙如柱,一列綠皮火車從煙霧里鑽出,汽笛尖利刺耳,哐當哐當如山碾壓過來,沒有停下,魅影樣飛閃過,留下更濃的煤煙味。乘客們脖子縮回衣領,一片失望的嗡嗡議論聲。
每過一列火車,都重復同樣情景。終於,一列車身標有「鄭州——成都」的綠皮火車,緩緩駛過來,靠站停下。站台上,乘客們騷動起來,小販們沖到車窗下,仰頭向車上乘客叫賣。
車門打開,乘客一窩蜂搶進,無奈車門窄小,都卡在門口,嘰哩哇啦亂叫。我又一次深陷人肉堆中,難以動彈。擠個錘子啊!前面的人猛回頭,唾沫濺了後面的人一臉。沒人理他,都卯足勁往前擠。可憐女乘客,頭發散亂,拚命掙扎,徒自尖叫。一些自恃身強力壯的傢伙,攀住車窗從窗口翻爬。車內有好心腸搭手拉一把的,也有被踩踏、被碰撞日娘罵老子的。
我被裹挾進車,馬桶包背帶斷了,抱在胸前。出門前細心擦得鋥亮的皮鞋,被無數腳踩踏,蹂躪得灰頭土臉。一隻皮鞋趿拉著,差點踩丟了。剛才冷得跺腳,一通沒命地擁擠後,臭汗淋漓,頭發、內衣全都濕透了。
我顧不了這些,急忙尋找座位,一看就傻眼了,車廂如沙丁魚罐頭,過道也水泄不通。一群乘客不甘心,向前一節車廂擠。我穿上皮鞋,收拾好馬桶包背帶,跟隨他們。忽聞地上飆起一聲怒罵,媽賣 *** ,沒長眼睛啊?原來座位下躺著人,被人踩著了。我步步留神,和顏悅色請求,大哥,麻煩讓一讓……大叔,借個光……從人 *** 處往前鑽。經過車廂連接處,廁所里也滿是人,心裡暗暗嘀咕,中途上廁所咋辦?好在現在毫無尿意,大約尿也化成汗水,從汗毛孔排出來了。
這節車廂情況更糟。那一群乘客仍不死心,繼續向前擠去。我熱得難受,累得喘粗氣,不想再跟著他們往前擠了。再說,估計前面的車廂肯定不會有座位。我找一處勉強可以落腳的地方,停下腳步。我放下背上的馬桶包,一隻腳就只能提起,做金雞獨立狀。我試著腳尖著地,拱開周圍的腳。被我拱的一隻腳,稍稍挪動了一下,剛好夠我腳落地。我趕緊對讓步的乘客道謝。他笑了笑,不想貼近得我和鼻息相通,偏過頭去看車外。
火車重新啟動,吼天震地離開達縣火車站,沿著州河隆隆前進。車身搖搖晃晃,人也跟著搖搖晃晃,站著的乘客搖晃得更厲害,左擺右盪,前俯後仰,難以自控,看似好玩,也有些好笑。
巴山到蜀水,千里錦綉風光,令人心向神往。我多次幻想,有朝一日乘火車看個夠。願望終於實現了,然而我只能站在人叢中,從人縫處往外看。浮光掠影,碎片繽紛,也大慰人心。
坐窗邊的,把窗子打開,悶熱死了,有人大聲吼。坐窗邊的人起身,費力動作。車窗太重,一人之力難推上去,他吼對面的人,你就不曉得搭把手?眾目睽睽之下,那懶人不得不搭手,才把車窗推上去。涼風灌進來,清爽多了,窗外風景也清晰了。眼前忽然變昏暗,火車進入隧道,鑽進了大山肚裡。有人捂鼻,有人咳嗽,有人驚呼,啥氣味?是煤煙味,嗆得人難受。哪來的煤煙味?火車出事了?天哪……我不敢往下想,心裡慌張得不行。有人大叫,快把車窗關上!大家明白了,火車頭冒出來的煤煙,灌滿隧道,灌進車窗來。窗邊的人手忙腳亂,聽得哐嘡一聲,車窗落下。外國火車都電動化了,我們還燒煤,有人抱怨。沒人搭腔,氣氛沉悶。山多隧道多,一條接一條,忽兒光明,忽兒黑暗,反復不斷切換。
我嫌火車慢,像老太婆跑馬拉松,還跑跑停停,幾乎見站就停,渠縣、臨巴、前鋒、華瑩……有時沒站也停,直到另一列火車從身邊隆隆碾過去,才重新上路。每次火車停站,都有提籃小販們沖過來,散到車窗下兜售食物、飲料和水果。他們多是婦女和孩子,穿著臃腫,手臉凍得通紅,眼睛盯著火車忽閃忽閃亮。車站工作人員吆喝驅趕,他們靈活閃避,忽前忽後,怎麼也驅趕不開,就懶得管了。
買了吃喝東西的乘客,大快朵頤,惹得人口裡冒清口水,我這才感覺又渴又餓又累。倦意一陣一陣襲來,身體沉沉下墜,雙腿難以支撐。我不斷交換酸軟的雙腿,一腿著力,另一條腿放鬆,輪換休息。越到後來,越覺得腿不是腿,麻木得跟木頭似的。我在人肉堆中慢慢轉動身體,像擰一枚生銹的螺絲釘,側身一寸一寸從人縫楔入,直到抵靠在座椅背上,就感覺好多了。
一位挎黑包的旅客,努力往前擠,邊擠邊同座椅上的乘客挨個搭訕,詢問去哪裡,臉上擠牙膏似地擠出討好的笑。有人理他,也有人不理他。他極有耐心,一路擠過去、問過去。別人去哪裡,關你啥事?我心想,很是不解。窗外,天色漸漸暗下來,掠過的群山,黑似一堆堆煤炭,夜晚就要來了。
廣播又響了,說前方到站北碚,要下車的乘客,請提前做好准備。車內氣氛又活躍起來。到重慶了?那人剛才醒過來。差不多吧,重慶北碚,他身邊的人回答。要下車的乘客有的收拾行李,有的往車門擠去。那位挎黑包的人,趁座椅上的人起身取行李,身子一歪,迅速擠佔了座位。我如夢初醒,原來是個 *** 湖,提前調查清楚,守著最近一站下車的乘客。
我活動雙腿,避免站成木頭。就這樣站下去,沒到成都可能就趴下。不行,我也要找一個座位。我效仿那位 *** 湖,一個車廂擠出頭,身上又擠出一身臭汗,也沒著落。我暗嘆運氣差,並不氣餒,不相信所有坐客都到成都。我擦掉臉上的汗水,繼續向下一節車廂擠過去。終於,我聽到一位坐客說到內江,心頭大喜。我長噓了一口氣,停下來,如一隻顛簸的船,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口。
天完全黑了,車窗外什麼也看不見,偶爾閃過的燈光,給人心頭一絲暖意。車廂里逐漸安靜下來,只有幾個打撲克的,不時發出喧聲。無論坐客還是站客,都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有人發出了鼾聲。我不知道此去內江還有多遠,似睡非睡,始終和座位上的乘客保持零距離,不讓第三者 *** 來。在火車搖搖晃晃和哐當哐當聲中,疲憊讓人睜不開眼,我好幾次睡著了,又突然驚醒過來。
迷迷糊糊中過了永川,過了隆昌,終於聽到廣播,前方到站內江。我完全清醒了。座上乘客動了動,並沒有起身。車窗外又出現溫暖人心的燈火,燈火越來越密,我心頭越來越暖。火車在減速,座上的乘客終於行動了,他起身那一剎那,我的馬桶包便塞進了座位。我癱瘓在座位上, *** 和硬座親密緊貼,脊背仰靠著椅背,每個毛孔都洋溢著舒服。負重已久的雙腳雙腿解放了,我輕拍著、輕揉著,安慰它們。抬頭看到站立的乘客們,我很不好意思,不敢接觸他們的目光。
我想起馬桶包里有麵包,那是為旅途准備的晚餐。餓的時間久了,此時反而不覺飢餓。我打開馬桶包,掏出壓得不成樣的麵包,狼吞虎咽。
火車再次啟動,離開燈火闌姍的內江,穿過厚重的夜色,繼續前行。窗外啥也看不見,我仍睜大眼睛,似乎睜大眼睛就能增強視力,目光就能穿透黑暗,看見黑暗中的事物。我知道,火車正行進在川中丘陵,矮矮的山巒連綿不絕,河流如大地血脈,奔騰起道道銀光亮色。前方,夜色盡頭,火車終點,一馬平川,一眼望不到邊。哦,成都,我乘著火車來了。
時間已是後半夜,一陣濃濃的睡意襲來,如勢不可擋的火車隆隆碾壓過來,我愜意地合上雙眼,在有節奏的搖晃和響聲中,進入夢鄉。
天光大亮時分,我在周圍的喧嘩聲中醒來。成都到了……就快到了……馬上到……兩耳充斥著乘客們的議論,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性急的人開始收拾東西,整理行囊。廣播又響起來,播放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抬腕看了看手錶,快早晨七點了。屈指計算,我在火車上顛簸了十六小時。
車窗外,川西平原猶如無邊無際的畫卷,火車在畫中賓士。野曠天低,不見山的蹤影。麥苗青青,春樹青青,竹林青青,連縹緲的薄霧,星羅棋布的房舍,也泛著淡淡翠色。池塘亮汪汪,河水縱橫,油菜已吐露星星點點金黃。一夜穿行巴蜀,從冬天來到春天。春滿蜀水,離大巴山也就不遠了,就是一夜火車行程。
多年過去,一九八五年綠皮火車給我的體驗,始終難忘。滄海桑田,而今達縣到成都動車二個半小時,成達萬高鐵建成後,只需一個多小時。速度壓縮了時間和空間,舒適排除了艱辛與苦楚,出行成為平常事,再也找不到壯行的感覺了。
『叄』 印度火車里外三層都是人是否真實
印度和中國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表面上看來,印度很多地方都不如中國,並且印度貧富差距巨大,一個天堂一個地獄,甚至印度被稱為「開掛」國家。這個國家充滿了神奇,你可能永遠無法知道一輛摩托車能夠搭載幾個人,印度的火車在外界傳聞是里外三層全是人,擁擠不堪。
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印度兩極分化嚴重,小城市小村莊的真實情況是垃圾滿地,見不到車,最常見的就是摩托車,但在印度的大城市,經濟發展相當快速,甚至有一些城市的發展已經超過了我國大部分的城市。
由於印度的貧富差距,在印度還專門特製了一趟盡顯富貴堂皇的列車,裡面的裝修完全超過了高級別墅,東西應有盡有。因此這種火車只有印度的高種姓貴族才坐得起,畢竟一個普通的房間一個晚上也要800美元,這簡直是在燒錢啊,富人的世界我們這些平民並不懂。
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印度有必要設置豪華列車的存在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肆』 印度近150年歷史懸索橋翻修後垮塌,至少91人死亡,此事將如何追責
印度一座150年歷史的吊橋突然崩塌,導致遇難人數141人,而且還有170多人獲救,可想而知當時這座橋塌的時候上面有將近幾百人,那麼為什麼一座100多年歷史的吊橋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其實這座橋之前經歷過幾個月的翻新,重新向公眾開放只有幾天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座橋很有可能是翻新出現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達到標准,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故, 個人覺得當地政府肯定會將這件事情調查清楚,如果真的是因為施工方偷工減料或者是因為沒有達到標准而引發的事故,那麼這些人肯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吧。
『伍』 印度公路交通狀況如何
印度的公路路況都比較差,尤其是跨越邦際的道路,所以汽車應該是火車的輔助交通手段。只有不通火車的地方,比如卡久拉霍,才考慮乘坐汽車。但火車經常晚點,要有心理准備。此外,有些看上去很豪華的旅遊大客車,實際是比較破舊的客車。長途車也對號入座,發車通常比較准時,有的城市間一天只有一班車,所以一定要事先了解發車時間,賓館通常很願意提供這方面的信息。 印度公路 即使相鄰城市間的長途汽車,行駛時間至少也要5-6小時,所以經常跨越吃飯時間。汽車司機通常會在比較大一點的鎮子稍事停頓,路邊有小食攤,如果擔心衛生狀況,可以事先准備一些食物。 印度的長途汽車運輸業很發達,許多貨物不是靠火車而是靠大卡車運送。德里的環城公路上經常可看到巨大的"塔塔"牌卡車滿載貨物飛馳來往。印度的公共汽車也與別國的不同,車身較高,而且沒有車門,前後只有兩個門框,乘客從後門上、前門下,如果車裡面擠滿了乘客,後來者就扒著車門,身子懸在外面,警察和售票員也不幹涉。有時一輛公共汽車外面竟懸掛著七八個乘客。印度的公共汽車開得飛快,司機總是急匆匆的,還未等乘客上完就開動,印度人有經驗,可以助跑一段攀上汽車,外國人就不那麼幸運了,筆者有好幾個留學生朋友都因為上下公共汽車而摔傷了腿,又無法與司機論理,只好自認倒霉。 印度的公共汽車以前都是國有的,實行經濟改革後,政府允許私人企業經營,德里已增設了「紅線」和「綠線」兩家汽車公司,但因為這兩家公司招聘的一些司機技術不熟練,經常出事,報紙稱之為「死亡線」。不少乘客心有餘悸,不願乘坐這兩個公司的汽車,再則它們的價格也比公共汽車稍貴。 在城市,大部分人出行是依賴公共汽車。印度的公共汽車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車門不關,只要車速慢下來,乘客可以隨時上下。即使到了站,公共汽車經常只是放慢了行駛速度,乘客往往是在汽車的滑行中上下車。遇有乘客太多時,車廂內擠不下,人們就會爬到車頂上去。火車、公共汽車的車頂上可以載人,這也是印度常見的現象。
『陸』 去過印度的朋友們你們在印度感覺如何
因為工作原因,我被迫在印度呆了2個月。這期間最大的感受就是刺激,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還有心理上的沖擊。如果你身體不好,尤其是你的胃,那麼我不我不建議你去印度,因為很可能你再也不會回來了。
年,該公司有一個項目需要去印度,但沒有去。Idon』我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所以我被選中了。其實這份工作很輕松,除了少量的工作對接,還有大量的業余時間。那是一次工作旅行。我沒有直到去了印度,我才知道這次旅行不簡單,我永遠不會忘記.
視覺沖擊1、建築
新德里,這里是印度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出了機場,我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彷彿回到了20年前,甚至30年前。我面前的根本不是大城市,很像我家鄉的一個小鎮。除了少數高樓,大部分都是3-6層的小樓,非常低矮破舊。說實話,連我家鄉的小鎮都不如。那是我當時的感受。
2.路
新德里的道路大部分是水泥路,少數是柏油路。其實有很多隱藏的土路,所以讓讓我們談談印度人修路的方式。他們把土路整平,然後直接噴瀝青。注意,它這里的噴霧不濃,但像噴漆。說白了就是噴漆,把土路偽裝成柏油路。還有沒有過往車輛,完全沒有問題。
可以說路上車水馬龍。
【汽車,普通人騎自行車出行,有點條件的人騎摩托車,真正的有錢人開車。我沒有坐公交車,而是上了印度三寶子,感受當地人的生活。三寶子就是三寶子,而且它無論我坐在哪裡,都有同樣的感覺]
[我沒有我看不到水和灑水裝置,但路上有很多水和坑坑窪窪。歸根結底,我沒有我修路的時候沒注意]
[馬龍t,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動物,比如羊,比如猴子。最厲害的是牛。他們在印度有很高的地位。大多數印度人不不要吃牛肉,他們會尊重它,並對它保持謙遜。牛過馬路,車應該停下來讓牛先過,這讓我無語]
雖然我不我對牛沒有任何敬畏之心,見到它們我還是躲起來,生怕它們會突然發瘋踢我。
3.道路的兩邊
在繁忙的道路兩旁,你可以看到許多商店和一些中國品牌,如OPPO,vivo和小米。這些手機在印度很受歡迎,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用,尤其是小米,需要搶購。
在並不繁忙的道路兩旁,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垃圾場和露天廁所,氣味很大。據說是廁所。其實一個人是背對著路對著牆的。如果他不他看不到別人,他覺得別人也看不到我也沒看見他。它這顯然是一種掩飾,這使他感到惡心。【走在這種地方要低頭,不是為了收錢,是為了防止踩雷】
不管是什麼路,你都會看到路兩邊的電線桿,就是農村最常見的那種圓柱形電線桿。那種可以在我的家鄉小鎮上看不到的在印度還能看到,上面的電線很亂,明顯是一團亂。後來才知道,印度人偷電是沒救了。大家都是電工,大家都會偷電。也許這是個窮國,爛水導致刁民?
那這是我在印度的視覺沖擊。住了2個月,慢慢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我也發現了印度的一些優點和缺點,所以我我將與你分享。
1、交通便利。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人說印度的交通狀況極差,我坐過的車都掛在車窗上。反正我沒見過這種情況。火車很整潔,有時有點擁擠,但根本沒有人坐在車頂上,更不用說掛在窗戶上了。
地鐵是我比較喜歡贊美的一個方面。很新很先進,和我們的地鐵也差不了多少,但也差不了多少。
公交車也很方便。雖然它it』它有點破舊了。這足夠當地人旅遊了。除此之外,還有計程車和三跳。我我只經歷過一次三跳,然後打的,很方便。
2.它安全了。
許多人擔心安全問題,但他們並不擔心。除非你是女人,否則不必擔心。因為印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不是嗎?這不奇怪嗎?但是這是事實。除了對女性的侵犯,各種犯罪在印度很少發生。這是因為他們都是宗教信徒,他們不不要為彼此而戰。即使他們過著艱苦的生活,我也不在乎。
除了一個女生翻譯,我們一行都是男的,每次都是一起旅行,所以很放心,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麼問題。
1.缺點:空氣質量差
雖然我不我沒有哮喘,我有些鼻炎。來到印度後,我經常感覺鼻子不舒服或者不舒服。這里的霧霾很嚴重,而且即使在晴天也很難看到藍天。天空經常有霧,有時甚至是黃色的,我我無言以對。
即使質量不好,戴口罩還是能擋住一檔。什麼更難受的是空氣還很臭,聞起來有垃圾場、牛糞、咖喱等一些味道。當這些氣味混合在一起時,它它真的很高,有時我覺得惡心。
2.水質很差
印度美國水資源不豐富,水質很差。許多居住在恆河沿岸的人就地取材,直接飲用恆河的水。事實上,很多水也來自恆河,沒有經過很好的過濾和消毒。味道很奇怪。第一次喝,肯定拉肚子。反正我們公司幾個人前幾天一直拉肚子,喝水,吃東西。
公司的這些人都是年輕小夥子,平時能吃能喝。他們身體很好,沒有腸胃問題。他們只拉肚子一個星期。如果你有一些腸胃問題,我不我不建議你來印度。如果一定要來,一定要喝純凈水,以防意外。
3.衛生條件差
這里的衛生條件不是亂扔垃圾,而是食品衛生條件。我是一個吃貨,很喜歡零食,但是嘗了印度的零食之後,當場就吐了。
有一種糕點叫加爾各答,在印度很有名,但是我吃的時候發現裡面不僅有頭發,還有老鼠屎一樣的東西,當時就吐了。有一些炸糕,很想吃,但是看到廚師就放棄了操作。他們坐在大油鍋旁邊,而我不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洗過腳。無論如何,他們的腳是在油鍋的邊緣,所以他們沒有不穿鞋不穿襪子,讓人一看就沒胃口。
除了比較大的高檔餐廳,其他小店幾乎都沒有很好的衛生條件,很容易被抓到,拉肚子比較輕。萬一得了急性胃腸病什麼的,就麻煩了。
[It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印度人痴迷於清潔,愛干凈。當我們認為他們骯臟的時候,他們也會認為我們骯臟。就拿廁所清潔來說吧,我們都用衛生紙,但是印度人用手,用水洗。誰更干凈?其實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3.糟糕的醫療設施
我沒有我拉肚子的時候沒有帶葯,所以我想去醫院。印度聲稱看病不花一分錢,而且都是免費的。事實上,它這只是一個幌子。公立醫院的設施很差,很多葯品都沒有。一次旅行後我放棄了,帶著公司美國人去一家好的私立醫院。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條件要好一些。
相比國內的醫療條件,印度的醫療確實不讓人放心,但是印度很多人住在貧民窟,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更沒有能力看病。所以,公立醫院能免費看病就不錯了。總比沒有好。
4.做一個不友善的人
當我沒事做的時候,我喜歡參觀當地的景點。後來發現自己是個傻子。印度遊客買票只需要50盧比,之後就是500盧比。過了好幾次我才發現我好生氣。為什麼?不是難道這不是明擺著要騙人嗎?
它吃飯的時候也一樣。明明前一個人結賬的時候是30盧比,到我的時候變成了200盧比。搞什麼鬼?看,我我被欺負了,不是嗎是嗎?
5.缺乏城市規劃
一個城市要想發展得更好,必須精心規劃。然而,新德里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更不用說其他城市了。小區建設很亂,私有土地不動。明明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一分鍾就可以到達,但是因為沒有很好的規劃,坐車要繞道很久,很麻煩,給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不僅如此,印度人在印名片的時候也不認真,或者說印度本身的地址就不準確。合作夥伴的地址永遠不會是XX路,而是XX酒店附近,很模糊,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6.經常停電
無論在公司還是在住所,停電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每周至少要斷電一次。如果一個星期沒有停電,人們會在心裡想著這件事,好像自己的月經還沒來,會很煩躁。
7.踩
能留在貧民窟的人是幸運的。許多人不我甚至沒有地方住。他們只能四處流浪,而且不是一個人,而是結婚生子。甚至還有帶著寶寶流浪的情侶。我不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它看起來很令人難過。遇到一些孩子比較多的家庭,我也會給他們一些錢。如果你能幫忙,請幫忙。
總體感覺雖然在印度生活了2個月,但是工作忙了很多,能看到的東西有限。但是,這個有限的東西,卻對我的心靈產生了無限的沖擊。我見過各種各樣的人生,有過生與死的掙扎。回國後,我特別珍惜現在的生活,為自己能生活在一片富饒的土地上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四年前,我跳槽去了國內某知名手機公司。入職沒多久,領導會派人去印度出差,問誰想去。看到有出國的機會,馬上舉手報名。當我和我的主要同事舉手時,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鬆了一口氣表情。去了印度之後,我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是這樣的反應:印度是一個曾經去過,卻再也不想去的國家。
印度,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生活方式也沒有那麼文明。但由於印度也是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而且近年來印度也出了很多優秀的電影,所以對印度的印象有些改變,似乎印度還不錯。但是當我真的去了印度,我發現印度真的是一個神奇國家。
四年前,我從一家小手機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大型知名手機公司,負責市場開發。這家公司當時在印度其實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但是很多知名國產品牌的手機在印度都賣得很好。所以公司決定加大在印度的市場開發,所以計劃派人去班加羅爾做一些前期的調研工作。
接到任務後,領導問大家的意見,誰想出國?去印度班加羅爾出差要三個月。在領導宣布這件事的那一刻,我看到同事們的臉上都寫滿了恐慌,領導也一臉尷尬。我心說我我從未遇到過出國出差這種事,而且我沒人說話的時候我很歡迎。所以我自願去了。當每個人看到我站出來時,他們都鼓起掌來,好像我是一個英雄。領導也笑著沖我點點頭:不錯的年輕人!
經過幾天的准備,我踏上了去印度的路,踏上了令人大開眼界的異國之旅。
衛生條件堪憂,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美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這與中國完全不同。比如在供水、公廁等設施方面,印度顯然有很高的提升空間。
去印度之前,同事跟我說了幾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喝瓶裝水不要喝自來水,更不要喝生水。印度人似乎對不幹凈的水有一種天然的抵抗力。恆河的水已經被污染成那樣了,但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印度人去恆河直接喝水。他們對漂浮在河上的各種垃圾完全視而不見。
都說恆河好,是因為當地人投入了很多心血去治理。班加羅爾的那些溝渠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條堆滿垃圾的溝渠流淌著腐臭的河水,就像20年前中國城鄉那些被廢水污染的臭水溝。
接待員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美麗的中國女孩。我們一見面,她就告訴我很多在班加羅爾生活要注意的事情。其中,她還提到,在這里一定要喝瓶裝水,否則容易腸胃不適。剛來班加羅爾的時候忘了這個,在一個印度客戶那裡喝了一杯水,回去的時候拉肚子兩天。
飲食習慣很難接受。很多人說印度人吃得很棒。不管吃什麼,都一起熬成糊狀。食物的外觀真的讓人不舒服。更不能接受的是,他們真的是直接用手抓食物。我問小女孩,唐印度人不知道如何使用餐具嗎?小女孩說,實際上,它不是的。它這是一個概念問題。我們認為用手吃飯非常不衛生,但印度人認為我們的手是最干凈的。
我本來已經做好了每天吃糊糊的心理准備,但是看到路上那些印第安人用看起來臟兮兮的手(其實是黑皮膚)抓著黏糊糊的東西往嘴裡塞,我真的覺得反胃。小女孩看到我的反應後,笑了。她告訴我,其實這些吃玉米粥的都是這里的窮人。他們可以他們吃不起精緻的飯菜,所以只能吃這些稀飯。有錢人對吃很挑剔。很多人用餐具。就算他們用手抓,他們的飯也和我們差不多。飯菜都一樣,分開包裝。
我們吃飯的時候,她帶我去了一家看起來不錯的餐廳——。果然如他所說,餐廳里的人幾乎不用手直接抓,這讓我很放心。雖然味道不好,但至少干凈,消費真的很低。我們為兩個人點了四個菜,只花了大約六十元。
交通混亂,乘車體驗差,公交車車門未關,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班加羅爾的交通狀況真的很嚇人。市中心的道路上幾乎沒有紅綠燈。也許是因為經濟不發達,路上的車很少。然而,由於沒有紅綠燈,汽車在野外行駛。
在班加羅爾,市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和公共汽車。這個人對摩托車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我認為它太不安全了。我我從來沒有在中國騎過摩托車,我也沒有騎過摩托車。我更害怕去印度。所以當我旅行時,我主要使用公共汽車。
但是,坐公交的風險還是巨大的。——這里的公交車行駛過程中不封閉!有些印度人能夠在汽車啟動時在公共汽車門口跳起來,加快沖刺速度,這讓我感到心驚肉跳。萬一發生不幸,就不會難道沒有事故嗎?但印度人對此非常熟悉,以至於他們不會Idon』我一點也不擔心。作為一個習慣了公交車司機在離開前關門的中國人,我上車後,和售票員買了一張票,很快找到了一個離車門較遠的座位。我老實地坐了下來,生怕公共汽車轉彎時我會被甩出去。
印度的火車乘坐體驗是最差的。很多人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照片:,一輛行駛的火車,密密麻麻擠滿了人。
事實上,這樣做的原因是印度美國經濟如此落後,以至於大多數人都很窮。因為在印度坐火車,你不會如果可以的話,我不需要買票。hang它在火車上!只有進入火車車廂內部,才需要補票或者站票。
雖然掛票可以為那些有能力坐火車,每年都不在少數。有很多印度人不願意花錢,他們永遠不會放棄免費掛票因為有人出事了。
出差期間,有幸體驗了一把印度火車。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不可能冒險去拿一個掛票。為了安全和舒適,我甚至買了一張卧鋪票哪怕只有一個小時驅動。因為我知道普通車廂肯定都是人,能不能順利出站都是個問題。
然而,現實給了我沉重的打擊。——次卧鋪車廂還是坐滿了人。我不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都買了卧鋪票,也不敢問,只好入鄉隨俗。除了人群,我還能做什麼更受不了的是車廂里的氣味。我不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味道,而且它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它。在那種氣味中,有腳臭、汗臭、咖喱味等。剛進去的時候差點吐了。我沒有直到我到達車站,我才想通這件事。當時我發誓再也不坐印度火車了。
我的神奇神器印度吸管空調。去的時候正好是夏天,印度挺熱的。在班加羅爾,我在印度市場看到了一個神奇的東西:——吸管空調。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我沒有我不知道這是干什麼用的。我們公司的小姑娘告訴我,這是印度窮人用來降溫的。它的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鐵架子,三面塞稻草或稻草,前面放一個風扇,架子底部裝一個小水泵和水槽。使用時,水泵將水箱中的水抽到秸稈上使其濕潤,風扇的風將秸稈中的水蒸氣吹出降低溫度。
吸管空調雖然看起來土,工作原理簡單,但是製冷效果確實不錯。對於印度的窮人來說,吸管空調真的是很酷的神器,因為一個只要300人民幣左右。
總結:總的來說,那次印度之行的體驗相當差。我覺得印度之所以呈現這樣的局面,和他們落後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印度的貧富差距巨大,因為他們的種姓制度基本上是一出生就終身固定的,種姓壁壘非常牢固,普通人很難突破,讓人很無奈。
如果你想來印度旅遊,你必須做好功課。這里設施建設的落後是我們在國內想像不到的。在家裡,你可以用一部手機環游世界,但在印度不行。因為這里的衛生條件,胃不好的朋友要帶一些常用葯,以防不測。
如果你是女生,不要不要獨自去印度旅遊。它這仍然很危險。我們公司的小姑娘經常被搭訕,甚至被跟蹤,讓她覺得壓力很大。她本該在那裡呆一年半,但最後她在那裡呆了不到半年就回來了。
如果你真的想出國旅遊,我建議你不要不要去印度。尤其是現在,印度的疫情已經失控到了令人絕望的地步。
去了印度之後,唯一的收獲就是國內——,真的好開心。印度,反正我贏了不要再去那裡了。
『柒』 印度西孟加拉邦發生車禍,至少造成18人死亡,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造成這起車禍的原因是大霧天氣視線不好,再加之這輛麵包車超速行駛,就發生了車禍。車禍造成18人離世,給18個家庭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據相關統計,印度各地車禍頻發,造成事故多的原因和安全意識不強有關,和不遵守交通法規,和對交通管理不嚴有關。印度這個國家經濟落後,管理也落後,導致交通事故頻發,要想減少車禍的發生,需要對全民進行安全教育,同時要加強交通管理。當出現特殊天氣時,一定要派警察上路管理交通,必要時封閉一些道路,建議印度學學我國的交通管理方法。
『捌』 日本「血本」搶走印度高鐵項目,如今為何卻寸步難行,追悔莫及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人口分布極不平衡的國家。60%的人口居住在恆河內陸而不是沿海地區。因此,發展鐵路網一直是印度政府的一項緊迫工程。印度這個國家坐擁世界上第四長里程的鐵路,每年運送80%的人口,當然出事率也是最高的,每年大概有3萬人死於火車事故。反觀我國的出事率,幾乎為零。於是莫迪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想發展高鐵。
然而,這個項目的進展非常緩慢。它已經近兩年還沒有開工,日本估計沒有料到在印度修建高鐵會極其困難,印度政府在征地方面無能為力,根據該計劃,印度第一條高速鐵路全長315英里,佔地1400公頃,覆蓋約300個村莊和5000戶家庭。受此影響,當地居民根本不想搬離,印度人視土地為生命,對政府的信任度很低。
其次,大多數印度人都很懶惰,有禮拜的習慣,這使得管理非常困難,而大部分高素質的人才都在美國,所以很難在印度招工。
這條路只是噩夢的開始。日本還計劃在印度的五個地點建設覆蓋全國的高鐵網路,總里程超過6000公里。這些項目還處於空談階段。對此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