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為什麼用不慣廁所

印度人為什麼用不慣廁所

發布時間:2025-02-16 23:18:58

A. 為什麼印度人有廁所都不去,喜歡露天解決

其實很多印度人都是會在室外的公共廁所去解決生理問題的,畢竟印度人覺得人體排出來的東西是骯臟的,他們家裡不設廁所都是在外解決。在印度人心裏面,排出來的東西是很骯臟,因此對於這些東西是完全地厭惡的,因此印度人家裡面都是沒有廁所,他們會選擇直接到室外的公共廁所或者隨地解決就算了,最重要是不需要自己清理。

印度人並非不去廁所解決問題,而是忍不住的時候就會接地解決,因此變成了印度的一道“風景”。

B. 印度267所公立學校沒有女廁,為何廁所問題成為印度頑疾

一、印度人傳統觀念,導致廁所問題

印度人有一個傳統觀念,他們認為人類排泄物是不吉祥,這些東西不能排泄在家裡,否則就是對神靈褻瀆。傳統觀念認為,人體排泄物就應該放在大自然中,成為植物養料,所以在印度看到很多人隨意大小便,在建築物、街道、歷史遺跡等角落,經常看到人類遺留排泄物。這些現象導致環境惡劣,蒼蠅亂飛,臭氣熏天。

另外建立了獎勵政策,公民使用一次公廁,就可以獲得一定獎勵。同時有關媒體宣傳廁所重要性,目前上映了電影《廁所:一個愛的故事》,在影片里宣傳了“沒有廁所不結婚”主題思想。

總之,印度政府正在通過多方面努力,改變這一現狀。

C. 家裡有廁所,為什麼印度男人還是會去大街上方便

家裡有廁所,印度男人也還是會到大街上方便,這個問題要考慮到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以及從眾心理。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從眾心理,這家的女主人說之前他們排便的地方有好幾千人在使用。這個問題其實很現實,在印度只有那些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才會用廁所,生活在鄉村,土地面積廣闊地方的印度人,全是野外解決,他們會有一種可以在野外上廁所的自豪感。

而且那些家裡有廁所還要出來大街上方便的印度人,多是覺得在大街上方便是自己作為男人的權利,這個權利被他們引以為傲。

面對一群如此思想的印度人,打造廁所的工程可見其難度有多大。

D. 我去了兩次印度,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在印度上個廁所有多

一個朋友即將啟程前往印度旅行,走前她一直憂心忡忡,在微信上詳細咨詢了我關於住宿、交通和餐飲等信息,最後拋給我一個問題:你在印度旅行的時候,都去哪上廁所?

說起在印度上廁所,一把辛酸淚。

作為一名遊客,在一些長途汽車站或火車站及大城市的旅遊景點附近,可以找到有專人看管的收費公廁,給看門人遞上10到20盧比就可以進去方便了。屋內是單獨隔開的小間,全為蹲坑。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人民如廁不用手紙,而是用水沖洗,所以一般廁所地面都會積滿了水。第一次去公廁的我,完全沒有經驗,穿著人字拖剛邁著大步走進去,就險些滑一跟頭。等我小心翼翼方便完,又小心翼翼用水裝滿旁邊的塑料小桶,倒進坑內,再打開門走出來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地上的臟水沒准兒就是人們沖廁所的時候濺出來的,想到這兒我感到有點惡心,趕緊提著褲子踮著腳尖跳了出去,旁邊的印度婦女對我怪異的舉止紛紛側目。

過了幾天,我坐著大巴到了一個小城鎮,下車後我四處尋覓廁所,只見專供男人使用的廁所——牆上貼有幾塊白色瓷磚,地上有幾個坑,再用水泥一抹一砌,把象徵著隱私的空間分隔開,就成了有印度特色的露天廁所了。男人們只要轉過身去就可以方便,完事兒之後神態自若的離開。

去年最火的印度電影之一,也是關於廁所問題的:《廁所,一個愛的故事》(IMDB7.5分),影片講述了一對印度男女青年,自由戀愛後步入甜蜜婚姻,新婚當晚,新娘賈耶發現丈夫家竟然沒有廁所。無法忍受戶外解手的她,向丈夫凱沙夫提出必須要有廁所,否則就離婚……

這個讓人聯想到異味且充滿魔幻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納利不堪忍受戶外如廁的折磨,婚後第四天從丈夫家逃走,聲稱如果沒有一個獨立廁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機構聞訊後,為她建了一個廁所,廁所啟用之日,她回到了家裡。

但是現實中,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和她一樣幸運,有慈善機構出手相助。在野外如廁的過程中,很多婦女遭到來自異性的騷擾和侵犯。在印度北方邦格德拉村兩名年齡在14歲和15歲的少女在野外如廁時遭到多人強奸致死,隨後,女孩們的屍體被強奸犯掛在一棵芒果樹上;警方也給出了具體數字,每天接到10起強奸案報案,60%的案件發生在女性外出如廁時。比哈爾邦一名警官說,當地400多起強奸案就發生在女性外出如廁時。如果受害人家中有獨立廁所,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

在遊客看不到的另一面,荒誕時刻上演著。

那麼在印度建個廁所真的就這么難嗎?是的,還真就這么難,原因有三:

首先,印度教對「潔凈」有著非常偏執的理念。

在印度,進寺廟必須脫鞋,進屋也必須拖鞋,因為鞋子踩滿了污穢,被視作不潔之物。而廁所一個裝著人類排泄物的地方,可要比鞋子臟上一百倍,這樣的地方印度教徒是不能允許出現在自己家裡的。

印度教的種姓制度雖然早在1940年代已經明文廢除了,但是想從人們的心裡徹底根除卻沒那麼容易。在印度教徒們看來,打掃糞便是賤民的工作,一些高種姓的人們是絕對不會乾的,所以即使在家裡修了廁所,誰打掃、誰清理在我們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印度也成了大問題。

澳大利亞作家SarahMacdonald曾經在《神牛》一書中提到,由於種姓制度,她不得不僱傭兩個傭人,賤民傭人負責打掃廁所,高種姓傭人打掃房間和其他區域,且堅決不踏入廁所一步。

印度人對廁所毫不妥協的態度,更使得建造廁所難上加難。

其次,野外如廁是放鬆、社交的好機會。

在鄉村地區,人們其實是非常排斥去廁所的,男女去野外如廁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印度男人喜歡去野外方便,主要是因為節約自家用水;隨時呼吸新鮮空氣;趁著上廁所的機會可以和哥們兒廝混,順便逃避老媽的叨叨。

發生了女性在野外如廁被強奸的悲劇後,一些大打貞操牌的公共機構呼籲如果家裡修了廁所,那麼女性就不會被強奸了。但其實野外如廁對於女性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究其原因,印度的女性地位一直及其低下,在一些偏僻保守的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女性不允許聚集在村頭閑聊或者討論社會問題及交換觀點,而結伴去野外如廁就給了她們片刻的喘息和放鬆。

最後,莫迪的「廁所行動」面臨很多挑戰。

早在2014年10月,為了紀念甘地誕辰145周年,印度總理莫迪發起了「干凈印度行動」,這一行動的核心目標就是在印度農村建造1200萬個廁所,預算高達200億美元,2019年之前徹底消除隨地大小便的陋習。它的口號是:有廁所,上廁所,安心廁所。

但是這個目標能否實現仍很難說。從目前來看,這場轟轟烈烈的「建廁所」運動不僅進度嚴重滯後,而且很多隻是「面子工程」——地方政府為了顯示政績,盲目建造了很多沒有連上排污系統或化糞池的「偽」公廁,而根本不管廁所是否能夠實際使用。這樣的公廁通常導致排泄物堆積,骯臟不堪,成為瘧疾等一些傳染疾病的溫床。

另一個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質量問題。很多廁所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便荒廢了,都是因為豆腐渣工程或者設計比例出了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政府機構開設了建造培訓課程,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針對衛生系統的標准課程。

此外,修建廁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泥瓦匠,並不願意參與到課程培訓中,他們更願意通過實操或者學徒制學習,這也導致了修建的廁所質量層次不齊。

甚至在廁所建成之後,很多有著頑固思想的村民仍舊拒絕使用,這里有習慣原因,也有宗教因素,前期欠缺的宣傳工作也讓廁所能否最大化的使用打上了問號。

其實,不僅僅是戶外如廁,印度社會中的很多頑疾與惡習,都在短時間內難以根除。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說,這也表明了印度向現代文明靠攏中的困境,印度幾千年的傳統與文化是財富,但同時也是羈絆。

E. 印度廁所為什麼難找 印度人為什麼不建廁所

1、在印度的文化里,廁所是藏污納垢,不吉利的東西,所以他們潛意識里拒絕將廁所建在家裡,要如廁一般去外面,荒郊野外的地方。

(5)印度人為什麼用不慣廁所擴展閱讀: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巴基斯坦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為什麼用不慣廁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語和義大利語哪個就業 瀏覽:440
伊朗魚子醬多少錢一斤 瀏覽:999
越南市場怎麼一直在跌 瀏覽:478
中國到英國留學增加多少 瀏覽:660
去越南旅遊買什麼手信好 瀏覽:272
中國去泰國怎麼辦簽證 瀏覽:669
英國二戰時期生產了多少飛機 瀏覽:965
英國銀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47
哪裡兌換印尼盾比較劃算 瀏覽:32
英國留學有什麼機遇 瀏覽:254
中國怎麼制裁美國 瀏覽:348
印尼什麼他海 瀏覽:831
英國精英小學留學如何辦理 瀏覽:231
中國哪裡有手機攝影拍攝地 瀏覽:170
如何才能滅了印度 瀏覽:36
義大利語州和市哪個在前 瀏覽:20
怎麼拿到印度葯 瀏覽:289
印尼地震怎麼處理 瀏覽:77
中國國奧對伊朗有什麼影響 瀏覽:801
伊朗為什麼跟中東國家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