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吃貨拒絕來自印度的「大蝦」,到底是為何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開始吃小龍蝦。不過最近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又開始盡可能減少海鮮的攝入。然而很多國家都是海鮮出口大國,有著大量的海鮮產品需要出口。就在2021年7月底印度也對我國出口大量的白蝦,總共裝有1000多個集裝箱。
所以作為吃貨的我們,就算食物再美味,也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把防疫工作放在首位,時刻牢記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更加要做到進出口的嚴格管控。對於可疑的物品一定要拒收,並進行檢查。不能因為這批蝦的數量過大,就放鬆警惕。在這里我非常感謝進出口工作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正是他們辛勤工作,嚴格管控,才在我國的進出口大門上樹立了一個以堅固的“防火牆”,保障了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貳』 中國拒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的原因是什麼
在風波不斷的印中關系中,「蝦」已經嘗到了苦澀的政治滋味。中國指控進口印度蝦的外包裝上有新冠病毒,因而拒絕接收,雙方面臨一場重大的外交攤牌。印度方面已經進行了抗議,稱中國的指控沒有「科學根據」,而且中國也沒有分享檢測報告。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蝦類出口國,中國是印度海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其中有超過46%是凍蝦。這場貿易爭端自2020年11月就已經開始,當時中國對印度蝦實施了動植物檢疫限制措施,並與世界貿易組織相關委員會進行了磋商。但事態在上周又進一步升級,中國拒絕接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稱在外包裝上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核酸物質。
這些非關稅壁壘使今年印度對華蝦出口在數量上下降了34%,以美元計算收入減少了32%。由於中國是印度蝦業的一個巨大市場,因此對印度來說,此事非同小可。
來自印度5批次凍南美白蝦6個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海關總署7月31日發布消息,因從進口自印度5批次凍南美白蝦的6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
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水產品生產企業M/s. Kondiya Fresh Foods.(注冊編號為1870)、M/S.NINANS PVT LTD(注冊編號為833)、ROYAL IMPORTS AND EXPORTS(注冊編號為1890)和M/s. Balasore Marine Exports Pvt. Ltd.(注冊編號為481)的產品進口申報1周,自8月5日起繼續暫停接受印度水產品生產企業M/s. Ghan Marine Procts(注冊編號為911)的產品進口申報1周。
以上內容參考 環球網-印媒:中國拒絕接收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蝦
『叄』 印度集裝箱限重嗎
據達飛輪船消息,自2006年5月1日起,所有出口至印度(加爾各答、馬德拉斯、金柰、卡拉奇、QASIM港、那瓦什瓦、蒙德拉、孟買等港口)的貨物,20GP將限重為20.7噸(不含箱重)、40GP限重為23.0噸(含箱重)、40HC為23.0噸(含箱重)、其他特殊箱種為23.0噸(含箱重)。對於超過此限重的貨櫃,船公司的代理將在交付收貨人前自行拆封以便於進行分批運輸,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風險和費用由發貨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