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尼泊爾為什麼有很多印度裔

尼泊爾為什麼有很多印度裔

發布時間:2025-02-19 19:16:42

A. 尼泊爾歷史上和印度是否有關系

很久以前在尼泊爾領土上就開始有了人類活動,而且從古至今加德滿都山谷一直是尼泊爾的經濟和文化活動中心。雖然在這塊土地上也曾經有過其他獨立的國家和閉塞的人類活動,但是,在尼泊爾歷史上,加德滿都山谷的歷史暨被認為是尼泊爾歷史,而其他地區的歷史則作為加德滿都山谷歷史的補充,所以這篇文章主要通過討論加德滿都歷史,來討論尼泊爾歷史。
加德滿都山谷的歷史是伴隨著傳說開始的。據說,古時候加德滿都山谷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文殊施利菩薩將水從山谷中排走,從而使山谷適於人類居住。地質學研究也證明,山谷里曾經有一個很大的湖,後來湖水被排走。
很早以前加德滿都山谷就出現了人類,而尼泊爾已有三千多年零散的歷史。有歷史證明,建立在山谷的第一個王國是三千多年以前。像印度一樣,尼泊爾人民也沒有保存歷史記載的良好制度,所以有記載的尼泊爾歷史並不完整。有關歷史信息來自於石頭、金屬片或碑文,更多的則來自於一些家族易識別的家譜,這種家譜被稱為瓦姆沙瓦利(Vamshavali),它也記載歷史事件。
尼泊爾歷史是根據統治加德滿都山谷的王朝來劃分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一個劃分歷史時期的更好的方法。在尼泊爾歷史上,包括現在的朝代一共有四個王朝,其中最早的王朝是原住民的王國,其餘三個是擊敗山谷統治國王的外來入寢者。
基拉特(Kirat)王朝是尼泊爾,或者說加德滿都山谷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基拉特王朝建於公元前八百年左右。有些歷史學家說,甚至連基拉特人也不是加德滿都山谷的原住民,他們也是外來的入寢者。基拉特王朝的第一個國王是雅拉姆巴(Yalambar),現在流傳著幾個關於他的傳說。據說他是一個偉大的弓箭手和勇士,曾在印度北方參加謨哈巴拉特(Mahabharat)之戰。山谷的第二大城市巴丹(Patan)源於當地的名字雅拉(Yala)就是來自於這個著名的國王雅拉姆巴(Yalambar)。
基拉特王朝的共計三十二位國王統治了山谷九百年左右,在第七世基拉特國王統治期間,佛陀到過加德滿都,佛陀在加德滿都時所住的寺廟就在索楊布(Swayambhu)大佛塔附近。大概兩百年以後,在基拉特國王第十四世統治期間,阿育王(Ashoka)來到山谷,在這里傳播佛法,阿育王的女兒澤茹瑪迪(Charumati)同當地的一位青年結婚,並在加德滿都度過餘生。在加德滿都和巴丹市,仍然有許多由阿育王建造的或因阿育王而建造的紀念物。
在基拉特國王第三十一世統治期間,曾在印度北方邦權力之爭中的失敗者,成群結隊地逃到加德滿都山谷,他們從印度帶來了先進的政治制度和兵法。他們在山谷尋求避難的幾十年間,使他們有能力推翻山谷的統治王朝,從而建立一代新王朝—利查威(Lichchhavi)王朝。在此朝代期間,赤尊公主(Bhrikuti)同西藏國王松贊干布結婚。著名的尼泊爾藝術家阿尼哥(Arniko)來到忽必列的朝廷,建造了包括北京白塔在內的佛教紀念物,佛教通過尼泊爾傳到西藏也是在這一時期。該朝代期間,蓮花生大士在尼泊爾住了幾乎二十年,然後從這里去了西藏。
在利查威時期(公元100年到1200年),獨具特色的尼泊爾藝術開始出現,很多獨特的尼泊爾社會體制也開始於這個朝代。世界著名的佛教行僧法顯和玄奘在利查威時期參訪了印度和尼泊爾的一些地方,法顯實際上也到了加德滿都,當時還參觀了皇宮,這可以從《佛國記》("RecordsofBuddhistCountries")一書得到證實。玄裝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一書中也寫到了加德滿都山谷,但他實際上並沒有到過這里。
利查威人被另一群從印度北方來到山谷的人擊敗,一個新的朝代—瑪拉(Malla)王朝建立了。這些瑪拉人很快就被加德滿都山谷的文化所同化,他們失去了原有的身份,從而成為尼瓦爾人。瑪拉人從公元1200年到1768年統治山谷。
瑪拉王朝是尼泊爾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藝術、文字和靈魂論都在這一時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讓尼泊爾人永遠樂此不疲而深感驕傲的藝術品、佛塔、神廟、雕刻,大都建造於這一朝代。瑪拉王朝時期人民的道德水平也非常高,有一個著名的十五姆利(Muri,容量單位,約七十升)稻穀一夜間變成十六姆利的故事。一天早上一個農夫帶著一姆利的稻穀來到朝廷,告訴國王說昨天晚上睡覺前他只有十五姆利的稻穀,但是今天早上量的時候,他非常不安地發現有十六姆利。他告訴國王一定是有人加了一姆利的稻穀來誹謗他,他不想要這一姆利,所以帶來交給國王。瑪拉王朝期間,據說人們必須看管好自己的財物(糧食、錢等)以免他人添加。
瑪拉王朝還以它的傳說而著稱,那時,神、女神和魔鬼漫步於加德滿都街頭,他們常常以人的形式出現,人通過修行也可已變成神和女神。著名的活女神庫瑪麗(Kumari)傳統就始於瑪拉王朝。據傳說,杜拉佳(Tulaja)女神尤其喜歡瑪拉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她常常來到國王的房間同他玩帕沙(Pasha),同時還在國家事務方面給國王提出建議。一天,女神被國王的行為激怒,並告訴國王她將轉世為釋迦族的一個處女。國王為自己的不規行為而懊悔,立即命令法師去尋找釋迦族的這個轉世處女,並將她當作女神來崇拜。這個活女神被稱為庫瑪麗,在尼泊爾語中的意思是處女。時至今日,沙哈國王拜見庫瑪麗的傳統仍然存在。
著名的瑪拉王朝由於郭爾客(Gurkha)國王的入寢而滅亡,郭爾客國王於公元1768年建立了一個新王朝—沙哈(Shah)王朝。隨著沙哈王朝的建立,尼泊爾進入了近代歷史時期。在瑪拉王朝的後期,英國人已經來到印度,並掌握了印度的政權,英國人有意擴大他們的領地,很多騷亂正發生在印度自己的領土上。
沙哈王朝大約五十年一直在擴大它的領土,國土面積最大的時候,幾乎是現在的三倍。尼泊爾幾十年來,曾同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發生過幾次戰爭,雖然尼泊爾失掉了大量的土地,但是最重要的是,尼泊爾從來沒有喪失掉主權。實際上,英國是第一個承認尼泊爾主權的國家,所以,歷史上尼泊爾從未成為任何國家的殖民地。
沙哈國王也被加德滿都山谷的文化所同化,他們吸收了尼瓦爾人大量的宗教儀式和語言,有些國王甚至使用尼瓦爾語寫詩、寫散文。但是在建朝不到一百年的時候,沙哈國王將他們的政權輸給了拉納(Rana)首相們。拉納是家族姓氏,他們將近一個世紀掌握著國家的政治大權,拉納人同國王有婚姻關系。雖然沙哈國王沒有被罷免,但是已沒有任何權力,被軟禁在皇宮里。拉納政權期間,加德滿都山谷的傳統文化造到嚴重破壞。
直至一九五○年,拉納政權才滅亡,尼泊爾當代歷史從此開始。現在沙哈第十世國王統治著國家,國家也已經實行多黨議會制。
尼泊爾是亞洲的古國之一。古代尼泊爾境內有很多國家,在前6世紀,尼泊爾人就已在加德滿都河谷一帶定居。12世紀前,被印度的迦納克國王的兄弟庫夏的瓦吉來到尼泊爾並成為統治者,而後建立過戈帕爾、阿希爾、吉拉迪、李查維等王朝。
藏緬語系的紐瓦麗人(Newari)被認為是加德滿都谷地的原駐民,但他們卻並不全都是東方的蒙古人種,還有許多是雅利安人。17世紀是紐瓦麗人的「黃金時代」,嗎喇王統治下的尼泊爾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間極為重要的貿易樞紐。當時,加德滿都、帕坦和芭克塔普各自為政,三個城市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這一世紀中葉廓而客人興起,在西部干達克河沿岸建立了一個小王國(沙阿王朝的前身),1768年,巴里斯威·那拉揚·沙阿(PrithviNarayanShah)統一了尼泊爾,結束了加德滿都谷地三城割據的狀態。尼泊爾語(Nepali)——西部地區的一種印歐語系語言,代替了紐瓦麗語成為官方語言。
1791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了一項掠奪性的「通商條約」。1815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了「塞格里條約」,強迫尼泊爾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給印度,並要求尼泊爾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的監督。1846年,親英的廓而克軍人那拉發動政變,奪得尼泊爾軍政要職,國王大權旁落,那拉家族世襲首相。1923年英國承認尼泊爾的獨立,並與尼泊爾簽訂了「永久和平條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在尼泊爾的特權地位也隨著尼泊爾人民的不懈斗爭而喪失。1951年,尼泊爾的大會黨聯合國王勢力,迫使拉納首相交出政權,結束了納拉家族105年的世襲統治。尼泊爾國王狄裡布凡頒布臨時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1960年12月馬亨德拉國王親政,1961年1月宣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1962年4月憲法規定尼泊爾為印度教君主國。1990年全國爆發大規模「人民運動」,比蘭德拉國王決定恢復君主立憲的多黨議會制。此後,尼政局持續動盪,黨派斗爭激烈,政府更迭頻繁。1996年2月13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宣布發動人民戰爭。
2001年6月1日晚,在加德滿都納拉揚希蒂王宮發生槍擊事件,王儲迪彭德拉因為選妃問題而連殺國王比蘭德拉、王後艾斯瓦利亞、小王子尼拉揚、公主什魯蒂等10多名王室成員。迪彭德拉本人自殺身受重傷,後不治身亡。比蘭德拉國王的弟弟賈南德拉4日在哈努曼多卡宮(老王宮)加冕,繼承王位。
截至2005年,尼泊爾除了首都加德滿都外大部分地區被尼泊爾共產黨控制,從2004年底開始尼泊爾共產黨對加德滿都開始圍城
尼泊爾歷來都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它輝煌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末羅王朝曾統治加德滿都谷地,創造出了偉大而獨特的藝術與文學,後來,普里特維.納拉揚.沙阿國王統一了國家。1768年,沙阿家族登上了統一王國的王位。賈南德拉.比爾.比克拉姆.沙阿.德瓦國王陛下是沙阿王朝的第十二位君主。1990年11月9日,王國頒布了新的《民主憲法》。尼泊爾還是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創始國之一。
尼泊爾是亞洲的古國之一。古代尼泊爾境內有很多國家,在前6世紀,尼泊爾人就已在加德滿都河谷一帶定居。12世紀前,被印度的迦納克國王的兄弟庫夏的瓦吉來到尼泊爾並成為統治者,而後建立過戈帕爾、阿希爾、吉拉迪、李查維等王朝。
藏緬語系的紐瓦麗人(Newari)被認為是加德滿都谷地的原駐民,但他們卻並不全都是東方的蒙古人種,還有許多是雅利安人。17世紀是紐瓦麗人的「黃金時代」,嗎喇王統治下的尼泊爾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間極為重要的貿易樞紐。當時,加德滿都、帕坦和芭克塔普各自為政,三個城市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這一世紀中葉廓而客人興起,在西部干達克河沿岸建立了一個小王國(沙阿王朝的前身),1768年,巴里斯威·那拉揚·沙阿(PrithviNarayanShah)統一了尼泊爾,結束了加德滿都谷地三城割據的狀態。尼泊爾語(Nepali)——西部地區的一種印歐語系語言,代替了紐瓦麗語成為官方語言。
1791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了一項掠奪性的「通商條約」。1815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了「塞格里條約」,強迫尼泊爾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給印度,並要求尼泊爾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的監督。1846年,親英的廓而克軍人那拉發動政變,奪得尼泊爾軍政要職,國王大權旁落,那拉家族世襲首相。1923年英國承認尼泊爾的獨立,並與尼泊爾簽訂了「永久和平條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在尼泊爾的特權地位也隨著尼泊爾人民的不懈斗爭而喪失。1951年,尼泊爾的大會黨聯合國王勢力,迫使拉納首相交出政權,結束了納拉家族105年的世襲統治。尼泊爾國王狄裡布凡頒布臨時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1960年12月馬亨德拉國王親政,1961年1月宣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1962年4月憲法規定尼泊爾為印度教君主國。1990年全國爆發大規模「人民運動」,比蘭德拉國王決定恢復君主立憲的多黨議會制。此後,尼政局持續動盪,黨派斗爭激烈,政府更迭頻繁。1996年2月13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宣布發動人民戰爭。
2001年6月1日晚,在加德滿都納拉揚希蒂王宮發生槍擊事件,王儲迪彭德拉因為選妃問題而連殺國王比蘭德拉、王後艾斯瓦利亞、小王子尼拉揚、公主什魯蒂等10多名王室成員。迪彭德拉本人自殺身受重傷,後不治身亡。比蘭德拉國王的弟弟賈南德拉4日在哈努曼多卡宮(老王宮)加冕,繼承王位。

閱讀全文

與尼泊爾為什麼有很多印度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美國遣返中國人 瀏覽:566
未來中國市場缺少什麼 瀏覽:635
美國伊朗對股票有什麼利好 瀏覽:169
中國樓市泡沫如何解決 瀏覽:526
中國本土紫薇品種有哪些 瀏覽:542
越南冬棗怎麼做好吃 瀏覽:397
伊朗德黑蘭電話怎麼打 瀏覽:192
在越南找導游多少錢 瀏覽:427
一萬印尼盾合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138
29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8
我不太會印尼語怎麼說 瀏覽:541
英國簽證最快多久能拿 瀏覽:829
去義大利游什麼時候最好 瀏覽:169
中國如何看待支援世界抗疫 瀏覽:489
印尼今日確診人數是多少 瀏覽:75
英國首富有多少 瀏覽:966
英國留學待遇怎麼樣 瀏覽:337
棕色芙蓉王多少錢一包印尼出口商品 瀏覽:943
印尼人是什麼人種族 瀏覽:962
義大利lv包為什麼沒有保修卡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