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印度手機的消費稅稅率是多少
據《經濟時報》7月3日報道,印度政府對智能手機徵收10%基本消費稅後,將確保對當地製造業持續提供激勵,從而將投資擴大到零部件製造業生態。
這項稅費的徵收對於印度國內公司以及富士康Foxconn, Flex, Salcomp 和iPhone製造商緯創資通、三星等外國公司來說都是一大利好消息,以三星為例近年來已經在印度投資了數百萬美元,設立了超過70家手機和零配件製造工廠,產生的額外投資價值達到了10.5億盧比,而現在這一價值可能會進一步增長。
迪克森科技為Intex、松下、金立代工製造手機,該機構執行主席蘇尼爾·瓦切尼(Sunil·Vachani)表示,「由於巨大的行業不確定性,過去的6-8個月內,投資處於基本停滯狀態,但是現在投資的勢頭將會回升,越來越多的人將會投資於整合製造和零部件製造業。」
相關專家表示,「三星已經宣布2020年准備將印度作為其製造和向歐洲、中東地區和非洲出口的中樞,蘋果通過緯創資通已經在開始印度國內組裝iPhone SE機型,未來還可能會擴大其他機型,而這些都會進一步受益於消費稅的徵收。」
消費稅實施之前,稅收的結構使進口手機的成本比本地製造商成本高出11.5%,而現在對所有手機的徵收稅率已經達到了12%,稅率差距已經完全抹平,這一舉措受到了印度本土及國外手機製造商的一致好評,金立印度總經理Arvind Vohra表示,「這將使整機進口變得不具有競爭力。」
徵收基本消費稅的決定也將清除分階段製造計劃的障礙,提供的稅收紅利也給國內的手機零部件生產廠商制定出了路線圖。這也將有助於印度成為三星等廠商的出口中心,以及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市場的製造業生態系統的參與者來印度投資。
❷ 印度的進口稅率是多少
印度海關進口關稅列表產品種類基本關稅率額外關稅率特殊額外關稅率紡織品15%---25%16%4%服裝25%或150%盧比/平方米—4%輔料25%16%4%飾品5%04%家用電器25%16%4%電子產品10%---25%16%4%皮革及皮革製品25%16%4%陶瓷25%16%4%醫葯用品25%15%4%化妝品25%16%4%玩具25%16%(或0)4%飲料30%04%酒精飲料100%04%黃金與珠寶100%16%4%茶葉25%04%水果30---40%—4%葡萄乾100%—4%蔬菜100%04%說明:
一、課稅總額=基本關稅+額外關稅+特殊額外關稅基本關稅=cif總額+cif總額×基本關稅率額外關稅=基本關稅×額外關稅率特殊額外關稅=(基本關稅+額外關稅)×特殊額外關稅率二、進口到印度的產品印度當局所徵收的稅種包括有:1、基本關稅2、額外稅3、額外稅收4、特殊額外稅收5、其他額外稅例如是抵消稅、反傾銷稅、安全稅等等。以下是對其所徵收的稅種的一些簡單的介紹:1、不同的產品需要徵收的基本關稅稅率不同。1975年的《海關關稅法》第四條列明其詳細要求,名為「標准稅率」。如果印度與該國簽定雙邊或者其他協定協議的話,則可以獲取優惠關稅。基本關稅占產品總額的一部分或者是一個特定的百分比,而這些都是以清關時對不同產品的計算而定。基本關稅稅率必須把產品的保險與運費也計算在內。
2、所謂額外關稅,其類似於對印度生產商生產的產品徵收的消費稅,自1975年《海關關稅法》起徵收。一般是指cvd即抵消稅,而其正確的說法是額外關稅。為了便於計算準確的額外關稅,生產商必須首先根據《主要產品的消費稅法案》評定該產品的等級。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產品需徵收特定的稅收。計算額外關稅的稅率是以cif價+基本關稅為基礎計算。
3、1975年的《海關關稅法》對特殊額外關稅作了規定。特殊額外關稅是以可征稅總額、基本關稅以及以上所提到的額外關稅的基礎上計算的。
4、額外稅一般是基本關稅的10%。
5、反傾銷稅(1975年《海關關稅法的第九a條》)是指為了保護本國產業的發展,印度對某些國家向印度傾銷的某些特定的產品而徵收的一種稅收。徵收反傾銷稅必須就情況經調查而定的。
6、安全稅(1975年《海關關稅法》第8a條)是對某個特定的時期向印度進口某些特定的產品所徵收的稅收,以防止該國的產品過度進口至印度,從而對印度工業造成傷害。
7、免稅。免稅可以以很多種不同的方式表現,以下是有關免稅情況的簡單介紹:1)、通告免稅由中央政府通過政府通報發布免稅消息,這種免稅可以是建立在一定的條件之上的也可以是無條件的。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進口的某些產品可以獲取免稅,例如是聯合國成員進口的產品等等。有些無條件免稅的可能是邊境貿易的促進等。2)、優惠稅率僅指從斯里蘭卡、模里西斯、塞席爾、湯加生產的產品進口至印度只要符合某些特定的條件而獲取的關稅優惠。成文的規定已經建立以便於確定所進口的產品的原產地是否這些國家的范圍內。原產地的確定非常重要,是確定進口產品必須繳納稅率的根據之一。
❸ 盤點印度國內汽車:以開奧拓為豪,中國神車曾在此大賣
隨著近期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印度糟糕的衛生狀況和超高的人口密度成為了疫情控制的諸多不穩定因素,一度成為大家的焦點。雖然與中國相距並不遙遠,但因為旅遊業的薄弱而導致很多中國人對印度並不是十分熟悉。
今天我們不談疫情,不談國事,就在汽車這個細分領域,和訊汽車就帶你走進這個神奇國度的汽車市場,看看「三哥們」都開什麼車?
印度人都開什麼車?
和全球大部分國家一樣,日系車占據了印度汽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據印度官方統計,2019年日系車佔到其乘用車市場超過60%的份額。而在全部日系品牌中,鈴木占據了全印度超過70%的份額,全球范圍內都熱銷的豐田和本田只能默默瓜分剩餘的不到30%。
盡管如此,印度仍然被認為是未來幾年最具有汽車消費潛力的國家之一。龐大的人口基數就意味著龐大的消費潛力,而且印度市場的消費力趨於年輕化,年輕人佔比比中國還要高。根據市場調研統計,印度20歲以下的人口數量高達5億,全國平均年齡僅為27歲。
有分析預測,在2021年,印度將成為中國和美國之後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7個問題告訴你印度消費稅改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印度定於7月1日實施的商品及服務稅將幫助締造世界上最大之一的單一商品與服務市場,並有力落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提高印度經商便利化程度的承諾。
1、這真會發生嗎?
印度的商品及服務稅已經醞釀很久了(於2006年首次提出),但在2017年4月,印度總統簽署了一些相關法案,為該稅的實施掃清了最後的程序性障礙。
最後的相關工作將包括:敲定不同類別的商品及服務所適用的具體稅率、落實技術保障(被稱為GST Network的網路),並培訓約5.8萬名稅務官員。一些公司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為新稅製做好准備,但印度政府堅持貫徹其既定的時間表。
2、這一新稅種好在哪裡?
現行的17種甚或更多的邦稅和聯邦稅適用於包括電力和古馳(Gucci)手袋在內的五花八門的商品與服務。它們的存在使得商家向印度13億人口(比美國人口高4倍左右)銷售產品的努力變得非常復雜。在目前的稅制下,一種產品會被多次以不同稅率征稅。
6、那企業本身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企業必須大幅調整自身的會計系統,而這可能涉及到一次性投資成本。隨著印度的商品流通變得更便捷,物流公司將從中獲益。其他贏家和輸家將取決於所經營商品被判定適用於哪一稅率以及最終法規條文中的豁免情況。
7、有許多其他國家使用這一稅種嗎?
印度將效仿波蘭、加拿大和日本,跨入160個實施增值稅的國家和地區行列。以最高稅率衡量,印度的商品及服務稅水平將居於前列。考慮到擁有29個邦、22種官方語言和900萬家企業的印度推行稅制改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進行任何稅改都會顯得十分輕松。
❺ 解讀印度關稅制度
印度的關稅制度由政府根據《印度關稅條例》制定和實施,旨在保護和發展國內製造業,以及推動貿易自由化。基準關稅率,一般在10%至30%之間,適用於大部分商品。針對奢侈品、高科技產品和其他進口的高價值商品,印度徵收較高稅率的「首要貨物稅」。特殊關稅政策適用於汽車、電子產品、紡織品和葯品等領域,可能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或實施進口配額限制。印度與貿易夥伴國家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和雙邊貿易協議,則提供更低的關稅稅率或免稅額度,以促進貿易。印度實施進口禁止和限制政策,以保護國內產業、環境和國家安全,部分商品如軍事裝備、化學品、食品和農產品等受限進口。出口商品則可能徵收出口稅,以保護國內市場和穩定供應。印度關稅制度是動態調整的,具體規則需參考政府最新通知和規定。
印度的關稅制度還包括全國范圍內的間接征稅系統——GST(商品及服務稅),類似中國的增值稅。GST稅率分為5個檔次,0%、5%、12%、18%、28%,適用於貨物價值、額外消費稅和特殊稅。計算GST時,將貨物價值、額外消費稅和特殊稅相加,乘以對應稅率檔次。GST在印度被劃分為中央GST(CGST)、邦GST(SGST)和集成GST(IGST)。CGST由聯邦政府徵收,適用於邦內銷售征稅;SGST由邦或聯邦屬地政府徵收,適用於邦內銷售征稅;IGST在邦間銷售征稅時由聯邦政府徵收,是CGST和SGST的總和。根據商品或服務的實際消費地點和供應商所在地,確定需繳納的GST類型。進口商品及服務、向經濟特區單位或發展商提供商品及服務、邦際提供商品及服務需繳納CGST;邦內提供商品及服務需繳納SGST。
印度的關稅制度涵蓋多種細節和例外情況,涉及優惠關稅協定、自由貿易協定等,為特定國家或地區提供更低的關稅率或免除關稅。印度關稅制度極其龐雜,具體稅率和規定需查閱政府相關部門或海關官方網站。印度與多個國家如馬來西亞、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孟加拉、智利、模里西斯、湯加等國家簽訂了關稅優惠協議,涉及修訂後的海關稅目(CTH)和協調制度術語(HSN)。通過這些協議,印度與亞太貿易協定、馬來西亞-印度、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等區域組織建立了經濟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