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大米為什麼是一粒一粒的

印度大米為什麼是一粒一粒的

發布時間:2025-02-21 18:47:23

『壹』 為什麼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而我們的大米卻成膠團狀

是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導致的,從大米的品種到種植大米的土地的濕潤程度、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甚至於日照等各方面因素。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會覺得很奇怪,同樣是大米飯,中國的大米煮熟後,會變成粘在一起的米飯團團,但是印度的卻顆粒分明。這其實是因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三、地理環境、氣候不同

印度靠近赤道,氣溫較高。而我國大米產地,即使是南方的大米產地,都沒有那麼高的氣溫。而且我國南方降水量充沛,但是印度大米產地相對於我國大米產地來講,降水量少。不同的地理環境、氣溫和氣候因素,使得種出來的大米口感也不同。

總而言之,因為大米的品種不同,土壤肥沃度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各種因素,再加上兩國吃飯的習慣不同,所以大米被做熟後呈現的形態也是不同的。

『貳』 為什麼印度大米煮好後粒粒分明,而中國卻是膠團狀

如果印度人蒸出來的米飯和我們中國人蒸出來米飯一樣黏的話,那吃著就會很不方便的,手上沾滿了米飯那還怎麼吃,所以印度人更喜歡吃那種粒粒分明的大米飯,這樣抓著吃的時候,用手指團成團,這樣吃著方便而且手上也是不會留有大米飯的。

『叄』 我們的大米煮熟是膠團妝的,為何印度的大米卻是散狀的

大米是我國國民餐桌上的主食,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的品質也在越來越提高。而且在中國,蒸出來的大米並不是一粒一粒的,中間有非常多的黏著性,而且整體非常香,吃起來有顆粒感也很由嚼勁。但是印度卻不一樣,印度的主食米飯蒸出來以後是一粒一粒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印度地處熱帶,其大米姨奶奶可以收割3到4次。其次就是印度的大米澱粉含量相對較少。最後就是雙方的做法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最後就是雙方的做法是有著非常多的區別的,在我國這些大米主要是清洗干凈之後放鍋裡面直接煮。但是,印度的煮法就跟我們國內的是不一樣的了。他們會在煮飯之前先過濾一下自己的大米,然後也會長時間的去煮熟,這些大米就會變成顆粒狀。

『肆』 為什麼全球四分之一的大米市場願意為印度大米買單

全球四分之一的大米市場願意為印度大米買單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印度大米營養豐富。

其實印度產的大米跟中國的大米非常不一樣,中國大米煮出來就是黏黏的一團,但是印度大米煮出來就是顆顆分明。這主要是因為印度生產的大米主要是秈米,這種大米最大的優勢就是比較抗餓,這也是印度的國情所決定的,畢竟印度的人口眾多,而且當地還是比較窮的。

這種大米在加工的時候都會用水充分的泡一下,這樣就去掉了很多的澱粉。所以這種大米其實口感會更好,在全球范圍也是更受歡迎的。印度大米跟西班牙大米有點相似,但是印度這個國家一般的收入都來自於農業,而他們的大米的出口價格也不高,因此他們的大米就受到了一些大量需要大米,但是自己國家的農業又很有限的國家,比如巴基斯坦、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等等。

『伍』 同樣是飯,為什麼印度煮熟的米是粒粒分開的,而我們卻成團狀呢

國人一日三餐少不了米飯,它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顧名思義就是用米做的飯,而這個米通常都默認為是大米。除了中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國家種植水稻,印度就是其中之一。但這個印度的米飯它煮熟之後是粒粒分明,一顆一顆散狀。那為什麼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而我們的大米卻成膠團狀呢?

首先中國人煮飯就是米和水直接放在一起,在電飯煲裡面煮,這樣煮出來的米飯都是粘合在一起的,而印度人卻喜歡把米飯煮到一半熟,之後再用蒸的形式。不少人小時候也是吃這種蒸飯,有一個木桶直接放在大鍋里,這樣做出的飯確實顆粒分明十分鬆散,不會像電飯煲那樣黏得很緊。

在水稻種植環境上,我國的水稻種植多分布在南方地區,因為南方太陽光照條件好,雨量充足,並且多低山、丘陵、地勢起伏較小,再則就是南方降水豐沛,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為水稻種植提供了適合的條件。而印度則處於熱帶地區,陽光照射條件非常好,加上熱帶氣候因素,印度出產的大米,幾乎是顆顆飽滿,因此煮出來是顆粒狀。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我們粘粘的米飯更好吃。

印度本身是一個熱帶國家,所以印度人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是等到飯菜涼下來再吃。這樣一來,除了糯米之外,哪怕是粳米煮熟之後涼下來,粘性也會降低的。而且加上印度的大米恰恰是那種直鏈澱粉高,蛋白質含量也不錯的大米,吸收膨脹之後能脹大2-3倍,但不會黏糊糊,還是散開的。而我國的大米大多數是支鏈澱粉,所以比較容易黏糊糊,容易形成膠狀的。

我們知道印度人吃飯是不用餐具的,直接用手抓,而這種顆粒式的米飯也比較符合他們的用餐方式。這兩種米飯孰優孰劣也不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些人就愛吃一粒粒,顆顆分明的米飯,而有些就喜歡吃軟軟的米飯,對此,我們也要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待。

『陸』 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我們的大米卻成膠團狀,這是為何

是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導致的,從大米的品種到種植大米的土地的濕潤程度、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甚至於日照等各方面因素。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會覺得很奇怪,同樣是大米飯,中國的大米煮熟後,會變成粘在一起的米飯團團,但是印度的卻顆粒分明。這其實是因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三、地理環境、氣候不同

印度靠近赤道,氣溫較高。而我國大米產地,即使是南方的大米產地,都沒有那麼高的氣溫。而且我國南方降水量充沛,但是印度大米產地相對於我國大米產地來講,降水量少。不同的地理環境、氣溫和氣候因素,使得種出來的大米口感也不同。

總而言之,因為大米的品種不同,土壤肥沃度不同,降水量不同等等各種因素,再加上兩國吃飯的習慣不同,所以大米被做熟後呈現的余納形態也是不同的。

『柒』 印度的大米很好吃,為什麼它們粒粒分明

印度大米常見的有3種:野生稻、莉莉、巴斯馬蒂,這三種有著共同的特點輕盈,芳香、粘度性小。要數巴斯馬蹄大米(俗稱印度香米)最受印度人歡迎,印度常年高溫,米飯煮出來基本就幹了,所以印度人索性就發明了這種吃法,反正都是干著吃,那就無所謂了。 這個神奇的國度,從吃飯,到上廁所都很特別。

大米品種就是為了適應手抓吃飯而生。印度的大米主要品種是「印度香米」,有著堅果的香味,顆粒長,黏性低,出飯率高,煮熟後的米粒長度能發大兩到三倍。米煮好之後是否有黏性,就與「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的比例高低有關粳米的支鏈澱粉高,而支鏈澱粉的分子排列成枝杈狀,煮熟後黏性稍微大一些;而秈米的直鏈澱粉含量高,印度基本不用電飯鍋。一般一份米七份水,加鹽肉桂豆蔻等,邊煮邊攪,熟了之後把多餘水濾掉,有時還會拌入藏紅花調色。

『捌』 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我們的大米煮熟後成膠團狀

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而我們的大米煮熟後成膠團狀?

說起米飯,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在中國有一大半人每天的主食就是這個。一碗冒著熱氣糯香可口的白飯配上各種各種的炒菜或炒肉,味道不是一般的好吃。大家在吃的時候也都看到了,煮熟以後的大米都是一塊一塊團在一起的,但印度煮的大米卻是一粒一粒散開的。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而中國很多地方都是一年一熟,只有部分南方地區是一年兩熟。由於是雜交水稻的原因,和傳統的水稻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成長需要的周期更長一些,含糖量比較高,用水煮出來以後,粘性也很大,吃起來甜甜的,口感也很好。

閱讀全文

與印度大米為什麼是一粒一粒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西餐是什麼 瀏覽:791
印度水果是哪裡產的 瀏覽:45
義大利用過的廁紙怎麼處理 瀏覽:659
如何向印度發口罩 瀏覽:672
目前英國有多少個醫院 瀏覽:898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經濟制裁 瀏覽:585
義大利油控在哪個城市 瀏覽:341
英國荷蘭什麼時候海戰 瀏覽:32
伊朗人在義烏有多少 瀏覽:209
印尼的飛利浦電推剪怎麼樣 瀏覽:502
英國留學移民有什麼條件 瀏覽:892
英國辦簽證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913
印尼的貧民區在哪裡 瀏覽:904
英國配方奶愛他美如何 瀏覽:1000
尼克松為什麼不早點對越南扯兵 瀏覽:661
美國dell倉庫發往中國多久 瀏覽:982
印度5月8日什麼節 瀏覽:376
越南哪個省的女人最漂亮 瀏覽:65
當年印度軍人有多少歲 瀏覽:405
中國對哪些國家免簽嗎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