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位元組跳動是做什麼的
位元組跳動,這家總部位於中國的科技巨頭,以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在全球范圍內嶄露頭角。其核心業務涉及多個知名應用,如國際版的TikTok(抖音)、信息聚合平台今日頭條、 Toutiao搜索引擎,以及在印度大受歡迎的Vigo Video(抖音印度版)。位元組跳動憑借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精妙運用,為全球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推薦和豐富的互動娛樂體驗。其核心目標是打造一個「最大化全球創作者價值的平台」,通過連接人與信息,持續推動數字化時代的創新進程。
位元組跳動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技術驅動的內容分發模式,它通過分析用戶行為和興趣,為每個用戶精準推送定製化的內容,同時,通過一系列創新應用,為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娛樂和信息獲取方式。公司堅信,通過連接全球用戶和創作者,能夠實現信息的高效傳遞和價值的最大化,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Ⅱ 位元組不上市,張一鳴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伯虎點睛:巨型獨角獸的上市,沒那麼簡單。
據伯虎財經的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以來,位元組跳動已經是第5次被傳出要上市了。
位元組跳動對傳聞的回應,從「公司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目前無上市計劃」,變成了「張一鳴已決定無限期擱置IPO計劃」。
媒體對其上市動態的密切關注緣於它的體量——據彭博社數據,位元組跳動 2020 年廣告收入 1831 億元,平均每天都可以通過賣廣告賺5 億元,僅次於阿里巴巴。
上市這件小事,誰會比較在意
互聯網的造富神話中,位元組跳動是值得期待的一個。
根據2020年3月的最後這一輪融資來計算,位元組跳動估值已經超過千億美金。與2016年相比,翻了十倍。
可以想見,從投資機構、管理層、到期權員工,不少人會因其上市而成為千萬富翁。
除了投資人之外,管理層與員工的期權也等著上市變現。
這一批人和機構,保守估計,等到位元組跳動上市後退出,回報率都在2000倍以上。只有周鴻禕和新浪早早下車了,遺憾錯失。
除了投資人之外,管理層與員工的期權也等著上市變現。
員工也是上市紅利可期的。就在今年5月份,位元組跳動還啟動了一項針對在職和前任員工的股票回購計劃。在職員工股權稅前回購價格達826.35元/股,離職員工則為661.08元/股。一旦上市,員工們也能發筆小財了。
上市背後,張一鳴的「延遲滿足感」
市值上去了,上市是眾望所歸,各方利益需要平衡,可張一鳴還在「拉鋸」。
時鍾撥回到2013年,今日頭條成立不到一年時,某巨頭給張一鳴發了一個投資offer,很誘人,令他糾結了整整一個星期,最後的選擇是拒絕
「這是個興奮劑,在自己內功未成之前,會導致內生力量受到遏制。」張一鳴擔心,接受巨頭幫助,會被迫站隊,使得自己的想法不再自由奔放。
同樣的事情在2016上演,傳言馬化騰也要收編今日頭條。
「我創立公司,才不想成為騰訊高管,這樣多沒意思。」也許就是那時候開始,張一鳴喜歡用延遲滿足感來解釋選擇——有人來收購,好處是明顯的,壞處是隱藏的,很多人容易高估好處,低估壞處,這是典型的延遲滿足感不夠的體現,對長遠信心不足。
對張一鳴來說,比起上市敲鍾,長遠發展更為重要。
「不要只想著做春播秋收的事。」張一鳴說。
全球化的野心與挑戰
從現實來看,目前幾大業務頭條、抖音都處於發展期,抓緊時機擴張,提升市場佔有率,是為上市贏得更高估值的辦法。
野心之外,事情還有另一面。
當下,可能確實不是上市最佳時機。
在張一鳴的藍圖中,位元組跳動是「born to be global」(伯虎譯:為全球化而生)。
也正因這一理念,位元組跳動很早就開啟海外業務的布局,並且成績顯著。從 2015 年開始,先後推出海外版今日頭條 TopBuzz,投資印度新聞應用 Dailyhunt,收購 Musical.ly 並入抖音海外版 Tiktok。
但是自2019年以來,受到國際環境影響,位元組跳動不得不將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忍痛剝離——經歷了解散國內的海外業務團隊、僱傭外籍高管、重新理順投資者關系等動作,位元組跳動據說還在代碼層面自建了一層防火牆,禁止中國內部員工訪問海外產品代碼。
全球化的夢想受阻之外,張一鳴的焦慮還有很多。
演算法與業務協同的挑戰
賴以發家的「演算法」,貌似並不能幫助它在游戲這些需要時間沉澱的領域獲得成功。雖早期以大中台模式有抖音跑出來,但後續多元化業務的協同效應在不斷降低。
甚至有人評論,位元組跳動不過是在「吃老本」,新業務發展極不均衡。
一句戳心窩子的話是:除了利潤之外,它有成為偉大公司的可能嗎?
Ⅲ 你知道「出海者 · 眾生相」是什麼意思嗎
中國企業出海絕對算不上新鮮事,海爾、聯想等製造業巨頭早已經將產品賣向全世界。但是,出海的各家各業,像海盜一樣,駛向他們的新世界,市場進入了「大航海時代」。
「一帶一路」帶來的機會紅利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搭乘這股出海的浪潮,在新一輪大航海時代里掘金。有趣的是,「全球化」的風潮,從經濟吹到了年輕人們的世界,他們的共同點越來越高於差異,這也為出海提供了更廣泛的可能、更高的接受度。4
手機的全球化
當蘋果、三星暢銷全球之時,中國手機品牌也在全世界范圍內遍地開花。國產手機紛紛出海,原因何在?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賽諾的報告顯示,預計今年國內手機市場增速只有1%,而且未來三年都將只有1%-2%的增長。
其實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也只有六七億,而海外市場有將近30億的用戶,僅市場容量就是國內的好幾倍,而且大多市場都比中國落後2-5年的時間。
華為、小米、金立、OPPO、VIVO等智能手機爭相出海,搶奪全球智能手機份額,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的研究,2016年全球14家最大的智能手機企業中,中國企業佔到10家。
根據調查,華為、OPPO、vivo、中興、聯想、小米、TCL、金立、魅族、酷派2016年總共向國際市場供應5.87億台智能手機,較2015年上升15%,其市場份額也增至39%。
不過,在國產手機出海的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頻頻傳來的因專利碰壁、被巨額罰款的消息卻一直是國產手機的「阿克琉斯之踵」,國產手機在海外始終繞不過專利這道坎。
邁過專利這道坎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目前國產手機普遍兩手抓——尋求外部合作和自主創新,特別是專利資產的積累,只有具備硬實力的廠商才能在海外站穩腳跟。
5
電商出海,阿里獨大
阿里、京東等電商品牌也加快國際化進程,在更大的舞台上參與競爭。目前,阿里與京東相繼投資海外電商平台,投資總額約14億美元。
京東日前與時尚精品購物平台Farfetch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並向Farfetch投資3.97億美元,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
阿里宣布斥資約10億美元增持東南亞領先電商平台Lazada,持股比例將由51%提升至83%。除了Lazada,阿里從2014年到現在,在海外還先後在電商領域進行了多次的投資,主要有Zulily、Paytm、micromax、snapdel等。阿里趕在今年618前,宣布「天貓出海」項目正式推出,讓國內商家「一店賣全球」,將天貓生態模式逐步復制並落地到東南亞、印度以及全球市場,提高當地電商效率,並帶領國貨走出國門。
今年年內,「天貓出海」項目還將在Lazada開通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多國站點,通過Lazada平台及其物流、倉儲、配送體系,來方便當地消費者選購中國的海量商品,搶奪東南亞5.5億消費者。
「天貓出海」的正式推出,標志著阿里巴巴全球化戰略進入大規模、實質性推進的新階段。在物流方面,天貓方面表示:「天貓將發揮阿里巴巴生態體系的協同效應,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實現全球72小時送達的全球化願景更好服務。」
雖然體量不如阿里,但是京東CEO劉強東通過個人賬號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京東物流未來5年,來自於京東的收入必須低於一半才會成功,十年以後也不超過20%。」
第二天,京東緊接著宣布,將投資泰國市場,全面擴張海外業務。這預示著劉強東未來會進一步擴大京東物流體系,劍指整個物流市場。
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出海。從早期的家電廠商、到手機廠商,再到互聯網公司,都想在日益全球化和世界大同的背景下,去分享海外的藍海蛋糕。
Ⅳ 抖音外國版叫什麼名字
Tik Tok。
2018年開年以來,Tik Tok開始席捲東南亞,在多個國家的應用商店占據了視頻類產品的第一。Tik Tok 在東南亞的走紅也與優秀的產品體驗和強勁的技術支撐密不可分,例如此前在國內推出的新功能「尬舞機」在Tik Tok上一經登陸便引起廣泛追捧,在Instagram等海外社交網路產品上,不少用戶都在大量分享玩尬舞機的視頻。
抖音的產品負責人王曉蔚認為,從Tik Tok 在海外的實踐來看,外國用戶同樣希望通過短視頻來更好地自我表達,而Tik Tok 強大的特效功能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4)印度版今日頭條多少錢擴展閱讀
在東南亞,包括收購Musical.ly之後,頭條已經與Facebook、Snapchat,在美國、歐洲做直接競爭。
此次抖音海外版TikTok登頂東南亞多國排行榜則為新一輪的技術出海驗證了正確性,指明了方向。相信在2018年,抖音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創造更好的成績。